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八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八 (1)

1. 頸項部

自頸項至結喉止,凡一切癰疽、癭瘤、瘰癧、馬刀,皆匯於此部中,以便檢閱參治。

白話文:

從脖子到喉嚨的部位,凡是所有的癰瘡、癭瘤、瘰癧、馬刀等疾病,都歸屬於這個部位中,方便檢視和參考治療。

2. 頸項痛門主論

邪客三陽則痛,寒搏則筋急,風搏則筋弛。左多屬血,右多屬痰。丹溪治一人,項強痛甚,不可以回顧,作痰客太陽經治之,用二陳湯加酒芩、羌活紅花,服二劑而愈。有挫閃及失枕而項強痛者,皆由腎虛不能榮筋也,六味地黃湯秦艽

白話文:

如果邪氣侵犯三陽經,就會出現疼痛;寒邪侵襲,筋脈就會緊張;風邪侵襲,筋脈就會鬆弛。左側多屬血證,右側多屬痰證。丹溪曾經治療過一位患者,頸部僵硬疼痛非常嚴重,無法回頭看,診斷為痰邪侵犯太陽經,於是使用二陳湯加味,加入酒芩、羌活、紅花,服用兩劑後痊癒。有的人因為跌落扭傷或睡覺落枕而出現頸部僵硬疼痛的,都是因為腎虛不能榮養筋脈所致,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秦艽治療。

3. 夾疽門主論

王肯堂曰:夾疽生喉之兩旁,屬手少陰心經、足太陰脾經,足厥陰肝火熱毒上攻而成。內潰者難治;虛火上升痰壅,飲食不進者死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夾疽生在喉嚨的兩側,屬於手少陰心經、足太陰脾經,是足厥陰肝火熱毒上攻而成的。內潰的難以治療;虛火上升,痰堵塞,飲食不進的會死亡。(《準繩》)

4. 氣頸門主論

汪省之曰:氣頸乃七情抑鬱不伸,肝脾氣鬱不舒,結喉之間氣結如胞,隨喜怒消長,甚則飲食嗌礙,治以四海舒郁丸主之。(《理例》)

白話文:

汪省之說:氣頸是是七情抑鬱不舒暢,肝脾氣鬱不暢通,導致喉間氣結如囊,隨喜怒而增減,嚴重時飲食都困難,可以用四海舒鬱丸來治療。(《理例》)

5. 氣頸門主方

四海舒郁丸

木香(五錢),陳皮,海蛤粉(各三錢),海帶海藻昆布海螵蛸(各二兩。俱用滾水泡去鹽。)

白話文:

青木香(五錢),陳皮,海蛤粉(各三錢),海帶,海藻,昆布,海螵蛸(各二兩。全部用滾水沖泡去除鹽分。)

共研細,每服三錢,不拘酒水,日服三次;渣沉在碗底內者,敷氣頸上。愈後用黃藥子四兩,生酒三大壺,煮三炷香,窨一七去火毒,早晚任飲數杯,酒完永除根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不拘酒水,每天服用三次。

藥渣沉澱在碗底的,敷在患處。

痊癒後,用黃藥子四兩,生酒三大壺,煮三炷香的時間,放置一晚以去除火毒,早晚不拘飲用數杯,酒喝完後徹底根除病根。

6. 頸癰門主論

王肯堂曰:頸癰屬手少陽三焦經鬱火,積憤驚惶所致。初覺即隔蒜灸;若潰後不斂,煩躁脹滿,小便如淋,嘔吐者死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頸部的癰腫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鬱火,是積累的憤怒和驚慌引起的。一開始感覺到就要用蒜泥灸;如果潰爛後不收斂,煩躁脹滿,小便像淋漓一樣,嘔吐的人會死亡。(《準繩》)

《靈樞》云:發於頸者,名曰夭疽。其癰大而赤黑,不急治,則熱氣下入淵腋,前傷任脈,內熏肝肺;熏肝肺,十餘日而死矣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》中提到:發生在頸部的疽,叫做夭疽。這種疽瘡很大,顏色赤黑,如果不緊急治療,那麼熱氣就會向下進入腋下,首先損傷任脈,然後灼傷肝肺;灼傷肝肺,十幾天就會死亡。

申鬥垣曰:頸左發為癰,右發為疽,皆由臟腑熱毒,風氣伏結風府之間,故毒發於頸之上下,但內近咽喉,飲食氣道呼吸所關。其見證也,寒熱往來,喉嚨疼痛,飲食妨礙,亦惡候也。(《啟玄》)

白話文:

申鬥垣說:脖子左側長瘡的是癰,右側長瘡的是疽,都是因為臟腑熱毒,風氣伏結在風府之間,所以毒發於脖子的上下,但是內部靠近咽喉,涉及飲食、呼吸氣道。其病症是,寒熱交替,喉嚨疼痛,飲食不暢,也是凶兆。(《啟玄》)

奎光曰:頸癰,胸前紅腫,形勢在外,防其內攻,甚則紅腫出膿。

7. 環項發門主論

王肯堂曰:環項發,發於項之周圍,故名。又名落頭癰。先看何處腫起,如從後天柱穴起,是足太陽兼督脈啞門穴下,作寒熱,拘倦悶亂,恐怖不食;如連前項俱腫,乃毒流入足少陽;連耳腫,是流入陽明,當分經絡治之。不應者死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環項發,發生在項部周圍,所以叫這個名字。又名落頭癰。首先看哪裡腫起來,如果是從後天柱穴開始,那麼是足太陽經和督脈啞門穴下的原因,會有寒熱交替、拘倦悶亂、恐懼不食的症狀;如果連前額都腫了,那就是毒素流入了足少陽經;如果連耳朵都腫了,那就是流入了陽明經,應該根據經絡來治療。如果治療無效,就會死亡。(《準繩》)

8. 頸蝗門主論

汪省之曰:頸蝗其毒不紅,其形堅硬無膿,一年半載,長久如此,不能穿潰,兩尖鎖頸,嗜人脂血,食血一飽,病人即將危矣。毒發之初,先服益氣養榮湯十餘劑,即將兩患頭上用三稜針針住,以艾炷針灸七壯或九壯,次服神效栝蔞散。(方見乳證門。)自消。(《理例》)

白話文:

汪省之說:頸上長毒瘡,它的毒性不紅,形狀堅硬沒有膿,一年半載,始終如此,不能潰破,兩個尖端鎖住脖子,喜歡吸人體的脂肪和血液,吸食血液飽足後,病人就會危在旦夕。毒瘡發作初期,先服用益氣養榮湯十幾劑,然後用三稜針紮在兩個毒瘡部位,用艾炷針灸七壯或九壯,接著服用神效栝蔞散。(方劑見乳證門。)自然會消失。

9. 風熱鎖喉毒門主論

竇漢卿曰:頸項間忽痛如失枕之狀,名曰風熱鎖喉毒。久則紅色繞於肩背,堅硬難治。(《全書》)

10. 無辜疳傷瘡門主論

申鬥垣曰:無辜疳傷瘡,乃因小兒衣物洗濯曬晾,誤被雌鳥糞及羽毛落於上,有蟲入於皮毛間,致令小兒腦後項邊,有核如彈丸在肉內,推之則動,軟而不痛;久則蟲化入於臟腑,令兒羸瘦壯熱,便膿血,頭骨開縫,肢體生瘡。治宜消疳鱉甲丸主之。(《啟玄》)

白話文:

申鬥垣說:兒童皮膚潰爛生瘡,大多是兒童的衣物在清洗晾曬時,不小心沾染上母雞糞便和羽毛,羽毛上的蟲子鑽入兒童的皮膚,導致小兒腦後和項部的皮下長出一個核,像彈丸一樣在肉中,按壓它會動,柔軟而不痛;時間長了,蟲子會侵入五臟六腑,使兒童身瘦體弱發熱,大便膿血,囟門縫隙增大,四肢生瘡。應該用消疳鱉甲丸來治療。(《啟玄》)

馮魯瞻曰:無辜疳者,因浣衣夜露,被無辜落羽所汙,小兒服之,令身體發熱,日漸黃瘦,便痢膿血是也。

《心鑑》曰:腦後項邊有核如彈,按之轉動,軟而不痛,其間有蟲如米粉,如不速破而去之,即蟲隨熱氣流散,遍體生瘡,一入臟腑,便痢膿血。須以銀針刺破,貼以膏藥可也。

白話文:

《心鑑》裡寫著:腦後的頸部邊緣有個核像彈丸般大小,按壓時可以轉動,摸起來是軟的而且不痛,但是裡面有蟲子像米粉那樣細小。如果不趕快破壞並將蟲子去除,蟲子就會隨著熱氣散發開來,遍佈全身生出瘡。一旦進入臟腑,就會腹瀉、排出膿血。需要用銀針刺破,貼上藥膏就可以治癒了。

又曰:更有疳蟲,或如髮絲,或如馬尾,出於頭項腹背之間。黃白芨赤者生,紫黑青者死。

11. 無辜疳傷瘡門主方

夜明砂(淨,微炒),鱉甲(醋煮令黃,去肋),枳殼黃連(各二兩),雄全蠍(一個),訶子(生一枚,熟一枚)

白話文:

夜明砂(清洗乾淨,略微炒一下),鱉甲(用醋煮到變黃,去掉肋骨),枳殼,黃連(各二兩),雄性全蠍(一隻),訶子(生的一個,熟的一個)

共為末。入麝香少許,蜜為丸如綠豆大,每服五丸,食後用米飯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所有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少量的麝香,用蜂蜜把這些藥粉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顆藥丸,飯後用米飯送服下去。

12. 癭瘤門主論

陳實功曰:癭瘤非陰陽正氣結腫,乃五臟瘀血,濁氣痰滯而成也。癭者,陽也。色紅而高突,或蒂小而下垂。瘤者,陰也。色白而漫腫,亦無癢痛,人所不覺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癭和瘤不是陰陽正常氣息結塊腫脹,而是五臟瘀血、濁氣痰液滯留而成的。所謂癭,是指突起、腫脹的部位,通常為陽性,呈紅色而高高隆起,或蒂部細小而下垂。瘤,是指漫散、腫脹的部位,通常為陰性,呈白色而漫無邊界,而且沒有瘙癢或疼痛感,一般人察覺不到。

又曰:筋骨呈露曰筋癭,屬肝。赤脈交結曰血癭,屬心。皮色不變曰肉癭,屬脾。憂喜消長曰氣癭,屬肺。堅硬不移曰石癭,屬腎。治宜消散。自然縮小,切不可輕用刀針掘破,出血不止,多致危亡;久則膿血崩潰,滲漏不已,終致傷人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同時還說:筋骨明顯露在體外稱做筋癭,屬於肝病。赤色的脈絡交錯結成塊狀稱做血癭,屬於心臟病。皮膚顏色不變形稱做肉癭,屬於脾臟病。悲憂喜樂的情志引發的癭稱做氣癭,屬於肺臟病。堅硬不可移動的稱做石癭,屬於腎臟病。治療的方法宜採用消散的方法。自然縮小的,絕對不可輕易使用刀針刺破,出血會不止,多會導致死亡;長時間之後,膿血崩潰,滲漏不止,最終會傷害到人體。(出自《正宗》)

又曰:筋瘤堅而色紫,累累青筋盤曲,甚則結若蚯蚓。此乃肝統筋,怒動肝火,血燥筋攣而成也。治當清肝解鬱,養血舒筋為主。清肝蘆薈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筋瘤堅硬呈紫黑色,層層青筋盤曲,嚴重時結聚似蚯蚓。這是由於肝臟主筋,憤怒動肝火,血燥筋攣所致。治療應以疏肝解鬱、養血舒筋為主。清肝蘆薈丸是首選藥物。

又曰:血瘤,微紫微紅,軟硬間雜,皮膚隱隱,纏若絲縷色紅,擦破血流,禁之不住,此乃心主血,暴急太甚,火旺逼血沸騰,覆被外邪所搏而成也。治當養血涼血,抑火滋陰,安斂心神,調和血脈為主。芩連二母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又說:血瘤,微微泛紫或帶點紅色,硬的地方與軟的地方交雜在一起,皮膚隱隱約約,被覆蓋的部位就像絲線般呈現紅色,擦破了之後血就流個不停,很難止住,這是因為心臟主血,暴怒太過,火氣旺盛逼得血液沸騰,又被外邪所侵襲而形成的。治療的時候應該以養血涼血、抑火滋陰、安斂心神、調和血脈為主。可以使用黃芩、黃連、生地黃、玄參這四種藥材製成的芩連二母丸。

又曰:肉瘤軟如綿,硬似饅,皮色不變,不緊不寬,終年只似覆肝,此乃脾主肌肉,鬱結傷脾,肌肉消薄,土氣不行,逆於肉裡而為腫也。治當理脾寬中,疏通戊土,開鬱行痰,調理飲食為主。加味歸脾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肉瘤柔軟如棉,堅硬如饅頭,皮膚顏色不變,不緊不寬,終年就像覆蓋在肝臟上,這是因為脾臟主導肌肉,鬱結傷害脾臟,肌肉消瘦,土氣運行不暢,逆於肉體而形成腫瘤。治療時應以調理脾臟、寬中、疏通戊土、開鬱行痰、調理飲食為主。加味歸脾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。

又曰:氣瘤,軟而帶堅,皮色如故,或消或長,無熱無寒,此乃肺主氣,勞傷元氣,腠理不密,外寒傳而為腫也。治當清肺氣,調經脈,理勞傷,和榮衛為主。通氣散堅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有一種病症叫做氣瘤,摸起來柔軟但帶點堅硬,皮膚的顏色和之前差不多,有時會消有時又會長,摸起來沒熱也沒寒,這是因為肺負責氣,勞傷元氣,造成腠理不緻密,外寒侵入進而形成腫瘤。治療時應該以清肺氣、調理經脈、治療勞傷、調和營衛為主。通氣散堅丸是主要的治療藥方。

又曰:骨瘤形色紫黑,堅硬如石,疙瘩高起,推之不移,昂昂堅貼於骨,此乃腎主骨,恣欲傷腎,腎火鬱遏,骨無榮養而為腫也。治當滋補腎氣,養血行瘀,散腫破堅利竅為主。調元腎氣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段說:骨瘤的顏色呈紫黑色,堅硬如石,腫塊高高突起,用手推也推不動,腫塊緊緊貼在骨頭上,這是因為腎臟主管骨骼,腎氣旺盛,氣血充足,骨骼就會健康強壯;如果縱慾傷腎,腎火鬱積,骨骼就沒有得到滋養,就會腫大。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滋補腎氣,養血行瘀,散腫破堅利竅為主。調元腎氣丸是主要的藥物。

又曰:粉瘤,紅粉色,多生耳項前後,亦有生於下體者,全是痰氣凝結而成。宜用披針破去脂粉,以三品一條槍插入,數次化盡內膜自愈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文:又曰:粉瘤,紅粉色,多生耳項前後,亦有生於下體者,全是痰氣凝結而成。宜用披針破去脂粉,以三品一條槍插入,數次化盡內膜自愈。

還有一種叫做粉瘤的疾病,顏色是紅粉色,多長在耳朵和脖子前後,也有長在下體的,都是痰氣凝結而成的。治療時,可以用披針破開粉瘤,用一種叫做「三品一條槍」的藥膏塗抹,多次使用後,粉瘤內膜就會化盡,自然痊癒。

又曰:黑砂瘤多生臀腿,腫突大小不一,以手捏起,內有黑色是也。亦用披針刺內,出黑砂有聲,軟硬不一。

又曰:發瘤多生耳後發下寸許,軟小高突,按之不痛,針之粉發齊出。

又曰:蛔蟲瘤生於脅下。

又曰:蛆瘤生於肩膊。

又曰:蝨瘤破之蝨出,但諸瘤形狀之異,皆由五臟濕熱邪火,濁氣瘀血,各感而成,非正病耳。

又曰:小兒胎瘤,初生頭上、胸乳間,腫起大者如饅,小似梅李,此乃胎中瘀血凝滯而成。須候小兒滿月以後,方可用針刺破,內如赤豆汁則安,內服五福化毒丹即愈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小兒胎瘤,在小兒初生時,頭上、胸乳之間,腫脹起來,大的像饅頭,小的像梅子李子,這是胎中瘀血凝滯而形成。需要等到小兒滿月以後,纔能夠用針刺破,如果裡面有像赤豆汁一樣的東西流出來,則平安,再服下五福化毒丹就能夠治癒。

又曰:治癭之法,初起元氣實者,海藻玉壺湯六軍丸,久而元氣虛者,琥珀黑龍丹十全流氣飲。選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另有說法:治療癭的方法,初期元氣充實者,可以用海藻玉壺湯、六軍丸;如果時間久了,元氣虛弱者,可以用琥珀黑龍丹、十全流氣飲。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法。

薛立齋曰:癭瘤諸證,只宜服藥消磨,切不可輕用刀針掘破,血出不止,多致立危。醫家病家,均當慎之,萬勿孟浪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癭瘤諸症,只宜服用藥物消磨,千萬不可輕易用刀針去挖破,血流不止,很可能危及生命。醫生和患者都應該謹慎,千萬不要莽撞。

馮魯瞻曰:癭則著於肩項,瘤則隨氣凝結,戒食厚味,忌妄破掘,五癭皆不可妄掘破,惟胎癭破而去其脂粉則愈。(《錦囊》)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癭是指長在肩頸部的腫塊,瘤是指隨氣凝聚而成的腫塊。要注意不要吃味道濃烈的食物,忌諱盲目破壞和挖掘。五種癭都不能隨便破壞和挖掘,只有胎癭破裂後去除其中的脂粉才能好。(《錦囊》)

李東垣辨瘤法:若發腫都軟而不痛者,血瘤也。發腫日漸增長而大,不熱,時時牽痛者,氣瘤也。氣結微腫,久而不消,後亦成膿,此是寒熱所為也。留積經久,極陰生陽,寒化為熱,以此潰必多成瘻。宜早服內塞散以排之,諸癃瘤疣贅等至年衰,皆自內潰,理於壯年,可無後憂。(《十書》)

白話文:

李東垣辨瘤法:腫瘤如果是柔軟的且不疼痛,就是血瘤。腫瘤逐日增長變大,不熱,時常有牽扯疼痛感,就是氣瘤。氣結微腫,長期不消退,日後也會化膿,這是寒熱造成的。宿積留積經久,極陰生陽,寒氣化為熱氣,因此潰爛必定多數會形成瘻管。宜及早服用內塞散來排解,各種癃瘤疣贅等到了年老的時候,都會自行潰爛,如果在壯年時就調理好,就無後顧之憂了。(《十書》)

《百效全書》曰:夫癭瘤皆因氣血凝滯,結而成之。癭則喜怒所生,多著於肩項,皮寬不急,垂垂而重者是也。瘤則隨留所住,初如梅李之狀,皮嫩而光,漸如杯卵者是也。癭雖有五,瘤則類多,不痛不癢,切不可抉破,恐膿血崩潰,滲漏無已,必致殺人;惟肉瘤更不可攻療。如脂瘤、氣瘤體氣充實者,如海藻散堅丸,東垣散腫潰堅湯多服,亦可消散。

白話文:

《百效全書》說:癭瘤都是由於氣血凝結,堆積而成。癭,是由喜怒引起,大多長在肩頸,皮膚寬鬆不緊繃,垂垂下墜很沉重。瘤,是隨氣血停留的地方生長,剛開始像梅子或李子的形狀,皮膚柔軟而光滑,漸漸地像杯子和雞蛋一樣。癭的類型雖然有五種,但瘤的類型更多。癭瘤都不痛不癢,千萬不能挑破,恐怕膿血爆發潰爛,滲漏不停,就會致命。只有肉瘤更不能攻治。像脂瘤、氣瘤等身體氣血充實的,可以用海藻散堅丸、東垣散腫潰堅湯多服,也可以消散。

如虛弱者,又宜斟酌,不可純用化痰行氣破堅之藥。

《靈樞》曰,虛邪之入於身也深,寒與熱相搏,久留而內著,寒勝其熱,則骨疼肉枯,熱勝其寒,則爛肉腐肌為膿,內傷骨,內傷骨為骨蝕。有所疾前筋,(疾前二字,衍文也。筋當作結。)筋結不得伸,邪氣居其間而不及,發為筋瘤。有所結,氣歸之,衛氣留之,不得反,津液久留,合為腸瘤,久者數歲乃成,以手按之柔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》中提到,虛邪進入人體後會潛伏很深,寒熱交迫,長久滯留體內,寒氣勝過熱氣,就會骨頭疼痛、肌肉乾枯;熱氣勝過寒氣,就會肌肉腐爛化膿,傷及骨頭,骨頭腐蝕。有的疾病會導致筋結,筋結使得筋無法伸展,邪氣滯留在筋結中而無法散去,就會形成筋瘤。有的結塊,氣血積聚其中,衛氣因之滯留而無法迴流,津液長久滯留,形成腸瘤,通常要好幾年才會形成,用手觸摸感覺柔軟。

已有所結,氣居為昔瘤,以手按之堅。有所結,日以易甚,連以聚歸之,津液留之,邪氣中之,凝結深中骨,氣固於骨,骨與氣並,日以益大,則為骨疽。有所結,中於肉,宗氣居之,邪留而不去,有熱則化而為膿,無熱則為肉疽。凡此數氣者,其發無常處,而有常名也。(《刺節真邪篇》:此皆虛邪中人為病,費去而久留著,故積歲累月而成疽瘤也。

白話文:

岐天師說:癭和瘤不同。癭是連著肉而生,根部大而腫瘤也大;瘤的根部小,腫瘤也大。在瘤中,又有不同的種類,有粉瘤、肉瘤、筋瘤和物瘤。筋瘤不能治,也不必治,終其一生,也不會大於核桃。粉瘤在三年後,會自然破裂,排出像線香末一樣的粉末,粉末排盡後,就會自動痊癒,也不必治。肉瘤最容易治,可以用水銀和硼砂各一錢,血竭和兒茶各三錢,黃柏五錢,冰片和麝香各三分,研磨成細末。將藥粉擦在瘤的根部,邊擦邊掉,根部小的瘤,沒有不掉的。

物瘤則根大,最難治,不時而動,無故而鳴,或如蟲鳴,或如鳥啼,必須用刀破其中孔,則物自難居,必然突圍而出,後用生肌神藥,則瘤化為水,平復如故矣。(《秘錄》)

白話文:

如果腫瘤的根部較大,那就最難治療。它不按時疼痛,也不按原因叫喚,有時像蟲鳴,有時像鳥叫。一定要用刀剖開中間的孔洞,那麼腫瘤裡面的東西就不能生存,必然會突出包圍圈出來。然後用生肌神藥,腫瘤就會化為水,平復和以前一樣。

又曰:物瘤乃不敬神鬼,觸犯歲君而得。病不可測,非理可談,故《內經》不言,然世未嘗無此病也。

又曰:癭固不同,形亦各異,然皆濕熱之病也。由小而大,由大而破,由破而死矣。初起之時,即宜用小刀割破,略出白水,以生肌散敷之立愈。倘若失治,漸漸大來,用藥一點,點其陷處,半日作疼,出水,其色白者易愈,如黃者、紅者皆難愈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癭一般不會發生變異,外形也各不相同,但都是屬於濕熱引起的疾病。從 klein 發展到 gross,從 gross 發展到破潰,從破潰發展到死亡。在初發階段,應立即用小刀割破,儘量擠出白色膿液,然後敷上生肌散即可痊癒。如果延誤治療,慢慢長大,用藥點刺局部低陷處,半日後局部疼痛,流出膿液,膿液呈白色者容易治癒,如呈黃色、紅色者均難以治癒。

張仲景曰:人有手臂生瘡,變成大塊,更有肚上生瘡,結成頑塊,終年不去者,或如拳頭大者,必須用刀割去,人必暈絕,不可學也。止用小刀略破其皮一分後,以化毒丹敷之,即化為水,此方神奇,不可輕視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:人的手臂上長瘡,變成大塊;肚子上長瘡,結成頑塊,很長一段時間都治不好;有的瘡像拳頭那麼大,必須用刀割除,人必定會暈倒,這是不可學習的。只要用小刀稍微割破皮膚一分深,然後用化毒丹敷上,瘡就會化為水。這個方子很神奇,不可輕視。

如足上生瘤如斗大者,不必破碎治之,止用針輕輕刺一小針眼,以化毒丹敷之,必流水不止,急用煎方治之,方用人參黃耆各三兩,生甘草薏苡仁各五兩,白芥子三錢,水煎服。二劑即消盡其水,而人絕無憊色,此內外雙治之法。然此方之妙,乃補其本源之氣,又利水而不走其氣,刺其孔而出水,未免大損元氣,今補其氣,又何懼水之盡出哉?此方之所以奇也,妙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腳上長了拳頭大的腫瘤,不要破壞性治療。只要用針輕輕刺一小孔,再敷以化毒丹,腫瘤就會持續流膿不止,這時要趕快用煎藥方治療。藥方用人參、黃耆各三兩、生甘草、薏苡仁各五兩、白芥子三錢,水煎服。服完兩劑藥,腫瘤流膿就能完全消失,而且病人也不會有疲憊的現象。這就是內外兼治的方法。

這個藥方的妙處在於,它能補益人體的根本之氣,同時又利水而不傷正氣。雖然針刺放膿會損傷元氣,但藉由補益元氣,就不必擔心膿水流盡了。這就是這個藥方的神奇和妙用。

岐天師曰:人有喉患大腫,又非癭瘤,忽痛忽不痛,外現五色之紋,中按之半空半實,此乃痰病結成,似瘤非瘤,似癭非癭也。宜消痰湯主之。此方乃消上焦之痰聖藥也。又有海藻昆布以去癭瘤之外象,消其五色之奇紋,妙在消痰而仍不損氣,則胃氣健而痰易化也。一劑知,二劑消大半,三劑則全消,四劑永不再發。此方兼可治癭證神效。(《秘錄》)

白話文:

岐天師說:「有人喉嚨腫大,又不像癭瘤,時而疼痛時而沒有疼痛,外面顯現出五顏六色的花紋,中間按上去一半是空的,一半是實的,這是由於痰病結成,看起來像瘤,卻不是瘤,像癭,卻不是癭。應該用消痰湯來治療。這個方子是消除上焦痰濕的聖藥。裡面還添加了海藻和昆布來消除癭瘤的外在症狀,消散五顏六色的奇異花紋,妙在能消痰而不損傷正氣,這樣胃氣健壯,痰就容易化解了。服用一劑可見效,兩劑可消大半,三劑即可全消,四劑後永不再發。這個方子兼治癭證有奇效。」(《祕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