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3)

1.

又曰:脾乘肝,微邪多睡體重,搐,先當定搐,瀉青丸;搐止,再見後證,則別法治之。

又曰:腎乘肝,虛邪憎寒,呵欠而搐,羌活膏。

又曰:凡肝經得病,必先察其肺腎兩臟,原其起病,然後復審肝經之虛實。然腎者,肝之母。金者,木之賊。今肝得病,若非腎水不能相生,必是肺金鬼來相攻,故須審其來在肺,先治肺,攻其鬼也;其來在腎,滋其根也;方審本臟虛實而用寒溫之劑以治之。若肺克肝,既受病,先診肺脈,若洪宜杏蘇菀桔。

扁鵲曰:脈長而弦,病出於肝。脈大而洪,病出於心。脈下堅上虛,病出於脾。脈澀而浮,病出於肺。脈小而緊,病出於腎。

喻嘉言曰:肝至春月之榮,不自春月始也。始於秋冬收藏之固,設冬月水臟所儲者少,春月木即欲發榮,其如泉竭不足以溉苞穰何?蟄蟲尚知閉戶,豈君子可無居室之功耶!

《巵言》曰:肝者,干也,屬木,象木枝幹也。

《脈經》曰:春胃微弦,曰平;弦多胃少曰肝病;但弦無胃,曰死;胃而有毛,曰秋病;毛甚,曰今病。

經曰:風傷筋,燥勝風,酸傷筋,辛勝酸。

又曰:酸走筋,筋病毋多食酸。

又曰:多食辛,則筋攣急而爪枯。

又曰:陰出之陽則怒。

《丹心》曰:七情傷人,惟怒為甚。蓋怒則肝木便克脾土,脾傷則四臟俱傷矣。(治怒方:香附、甘草各一兩,和研細。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。)

《延壽書》柳公度曰:但平生未嘗以元氣佐喜怒,使氣海常溫耳。

先賢詩曰:怒來劇炎火,焚和徒自傷,觸來勿與競,事過心清涼。

《靈樞》曰:悲哀動中則傷魂。

經曰:肝虛而肺氣並之,則為悲。

又曰:悲則氣消。

子和曰:肝藏血,血不足則恐。蓋肝膽實則怒而勇敢,虛則善恐而不敢也。

《靈樞》曰:肝氣通於目,肝和則能辨五色矣。

經曰:諸暴強直,皆屬於風。

又曰:諸脈者,皆屬於目。

又曰:諸筋者,皆屬於節。

又曰:故人臥,血歸於肝,目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攝。
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春氣者,病在頭,肝之應也。

《真誥》曰:眼者,身之鏡;耳者,體之牖。視多則鏡昏;聽眾則牖閉。

又曰:腫脹水腫有十種之分,兩脅緊痛為肝水。

經曰:青如翠羽者生,青如草色者死。

又曰:實則夢山林大樹,虛則夢細草苔蘚。

補:木瓜、棗仁、阿膠、薏苡仁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說法是,脾土侵犯肝木,出現輕微的邪氣時,會表現出嗜睡、身體沉重、抽搐等症狀。這時應該先穩定抽搐的狀況,使用瀉青丸治療。等到抽搐停止後,如果出現其他後續症狀,再用其他方法治療。

還有一種說法是,腎水侵犯肝木,出現虛弱的邪氣時,會感到怕冷、打呵欠並伴隨抽搐,可以用羌活膏治療。

凡是肝經出現疾病,必須先觀察肺和腎這兩個臟腑,找出疾病的根源,然後再判斷肝經是虛還是實。腎是肝的母親(腎水可以滋養肝木),肺(金)是肝(木)的剋星。現在肝生病,如果不是因為腎水無法滋養,一定是肺金來侵犯。所以必須判斷病因來自肺還是腎。如果來自肺,就先治療肺,驅除肺的邪氣;如果來自腎,就滋養腎的根本。然後再判斷肝臟本身是虛還是實,使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治療。如果是肺剋肝,肝已經生病,先診斷肺脈,如果脈象洪大,適合用杏蘇菀桔等藥物治療。

扁鵲說:脈象長而弦,病在肝。脈象大而洪,病在心。脈象下部堅實上部虛弱,病在脾。脈象澀而浮,病在肺。脈象小而緊,病在腎。

喻嘉言說:肝在春季最為旺盛,但這並非從春季才開始,而是從秋冬的收藏開始。如果冬天腎臟儲藏的精氣不足,春天肝木想要發榮,就像泉水枯竭無法灌溉花苞一樣。動物都知道冬天要閉門休養,人難道可以不注意休養嗎?

《巵言》說:肝,有幹的作用,屬木,象徵樹木的枝幹。

《脈經》說:春季的脈象應該是略微帶弦的胃脈,這是正常的。如果弦脈多於胃脈,表示有肝病;如果只有弦脈而沒有胃脈,表示情況危急。胃脈中帶有毛象,表示有秋天的病;毛象很明顯,表示現在的病很嚴重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風邪會傷害筋,燥邪會剋制風邪,酸味會傷害筋,辛味會剋制酸味。

又說:酸味會影響筋,筋有病時不要多吃酸味食物。

又說:多吃辛辣的食物,會導致筋脈攣縮、指甲枯槁。

又說:陰氣過盛時,陽氣會外發導致發怒。

《丹心》說:七情傷害人,其中以發怒最為嚴重。因為發怒會導致肝木過度剋制脾土,脾臟受傷會連帶其他臟腑都受到傷害。(治療發怒的藥方:香附、甘草各一兩,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沖服。)

《延壽書》柳公度說:平常要避免用元氣去助長喜怒,讓氣海保持溫暖。

前賢詩句說:怒火燃燒時,只會傷害自己,遇到衝突時不要爭執,事情過後心境就會清涼。

《靈樞》說:過度悲傷會傷害魂魄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肝虛而肺氣侵入,就會感到悲傷。

又說:悲傷會導致氣散。

朱丹溪說:肝藏血,血不足就會感到恐懼。肝膽功能強盛,人就會容易發怒而且勇敢;肝膽功能虛弱,人就會容易恐懼且膽怯。

《靈樞》說:肝氣與眼睛相通,肝氣調和就能分辨五種顏色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各種突然出現的強直,都屬於風邪所致。

又說:各種脈絡都與眼睛相連。

又說:各種筋都與關節相連。

又說:所以人在睡覺時,血液會歸於肝臟,眼睛得到血液滋養才能看見,腳得到血液滋養才能行走,手掌得到血液滋養才能握持,手指得到血液滋養才能抓取。

《金匱真言論》說:春天的疾病多在頭部,這是肝氣在春天的表現。

《真誥》說:眼睛是身體的鏡子,耳朵是身體的窗戶。看得太多,鏡子就會昏暗;聽得太多,窗戶就會關閉。

又說:腫脹水腫有十種不同的分類,兩脅脹痛屬於肝水。

《黃帝內經》說:青色像翠鳥羽毛一樣鮮豔,表示生機;青色像草的顏色一樣黯淡,表示病情嚴重。

又說:如果肝實,會夢到山林大樹;如果肝虛,會夢到細草苔蘚。

可以用木瓜、棗仁、阿膠、薏苡仁來補養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