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 (12)
卷三 (12)
1. 肝
又曰:病發驚駭。
又曰:風氣通於肝。
又曰:精氣並於肝則憂。
又曰:肝惡風。
又曰:久行傷筋,勞傷肝也。
又曰:損其肝者,緩其中。
又曰:肝俞在脊九椎旁;募在乳下期門。
又曰:肝熱病者,左頰先赤。
又曰:肝氣虛則恐,實則怒。
又曰:肝熱病小便先黃,腹痛多臥身熱,熱爭則狂言及驚,脅滿痛,手足躁,不得安臥,庚辛甚,甲乙大汗,氣逆則庚辛死,刺足厥陰少陽。
又曰:邪在肝則兩脅痛,中寒中惡血在內,胻善瘈,節肘腫。(瘈音記,狂也。)
又曰:肝脹者,脅下滿而痛引小腹。
又曰:肝水者,腹大不能自轉側,兩脅下腹中痛,時時津液微生,小便續通。
又曰:肝著者,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,先未若時,但欲飲熱。(著,本病也。若時,指病時也。)
又曰:肝瘧者,令人色蒼蒼然太息,其狀若死者,刺足厥陰見血。
又曰:脾移寒於肝,癰腫筋攣。
又曰:脾移熱於肝,則為驚衄。
又曰:肝咳之狀,咳則兩脅下痛,甚則不可以轉,轉則兩胠下滿。
又曰:肝風之狀,多汗惡風,善悲,色微蒼,嗌乾善怒,時憎女子,診在目下,其色青。
又曰:肝痹者,夜臥則驚,多飲數小便,上引小腹,如懷妊狀。
又曰:肝病主胸中喘,怒罵,其脈沉,胸中窒,欲令推,按之有熱,鼻窒。(推,蕩也,擠也。)
又曰:凡有所墜墮,惡血留內。若有所大怒,氣上而不下,積於左脅下則傷肝;肝傷者,其人脫肉不臥,口欲得張,時時手足青,目瞑,瞳人痛。
又曰:肝氣虛則夢園苑生花草,盛則夢怒,厥氣客於肝,則夢山林樹木。
又曰:肝脈搏堅而長,色不青,當病墜;若搏因血在脅下,(脅音協,又音吸,左右脅下,脅子骨。)令人喘逆,其軟而散;色澤者,當病溢飲,溢飲者渴暴多飲,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也。
又曰:肝脈急甚為惡言,微急為肥氣在脅下。
又曰:肝病胸滿脅脹,善恚怒叫呼,身體有熱而腹惡寒,四肢不舉而目白身清;(清,冷也。)其脈當弦長而急,今反短澀;其色當清而反白者,此金剋木,十死不治。
又曰:是動病則腰痛不可以俯仰,丈夫㿗疝,婦人小腹腫,甚則嗌乾,面塵脫色,是主肝。
又曰:所生病者,胸滿嘔逆,洞泄狐疝,遣溺癃閉。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;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足厥陰肝引經藥歌:
醜肝龍膽(草)吳(茱萸)山萸(肉),瞿麥阿膠甘草扶,代赭(石)紫(石)英(當)歸白朮,青皮羌活蔓荊(子)都。
又曰:肝實,以白芍藥瀉之。
又曰:肝主風。自病則風搐拘急,急食甘以緩之;佐以酸苦,以辛散之。實搐力大,瀉青丸。虛搐力小,地黃丸。
又曰:心乘肝,實邪狀熱而搐。
又曰:肺乘肝,賊邪氣盛則前呻呵欠,微搐,法當瀉肺。先補木臟肝,地黃丸;後瀉肺,瀉白散。
白話文:
關於「肝」的論述
還有一種說法是,(肝)生病會引發驚嚇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風邪之氣會侵入肝臟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精氣積聚在肝臟會使人憂愁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臟不喜歡風邪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長時間行走會損傷筋脈,過度勞累也會損傷肝臟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治療肝臟損傷的方法,要舒緩身體的緊張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俞穴在背部第九椎骨旁;肝的募穴在乳房下方,期門穴的位置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臟有熱病的人,左邊臉頰會先變紅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氣虛弱的人容易恐懼,肝氣亢盛的人容易發怒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熱病的人小便會先變黃,腹痛且喜歡躺臥,身體發熱,熱勢嚴重時會胡言亂語、驚恐,脅肋脹滿疼痛,手腳躁動不安,無法安睡。庚辛日(五行屬金的日子)病情會加重,甲乙日(五行屬木的日子)會大量出汗。如果氣機上逆,庚辛日可能會死亡。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邪氣侵入肝臟會導致兩側脅肋疼痛,體內有寒氣或瘀血時,小腿容易抽搐,肘關節會腫脹。(瘈,指抽搐,類似癲狂。)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臟脹滿的人,脅肋下方會脹滿疼痛,並牽引到小腹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積水的人,腹部會腫大,無法自行翻身,兩側脅肋下方和腹部會疼痛,時常有少量津液產生,小便卻能持續排出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著病的人,患者常常想踩踏在胸口上,發病前可能沒感覺,但會想喝熱水。(著,指本病。若時,指發病的時候。)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瘧的人,臉色會蒼白,常常嘆氣,看起來像快要死了一樣。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厥陰肝經,使其出血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脾臟的寒氣傳到肝臟,會導致癰腫、筋脈攣縮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脾臟的熱氣傳到肝臟,會導致驚厥、流鼻血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咳的症狀是,咳嗽時兩脅下方會疼痛,嚴重時無法轉動身體,轉身時兩脅下方會脹滿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風的症狀是,容易出汗、怕風,容易悲傷,臉色略顯蒼白,口乾,容易發怒,有時會討厭女性,診斷的部位在眼下,顏色會呈現青色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痹的人,晚上睡覺容易驚醒,頻繁喝水、小便,感覺小腹上引,像是懷孕一樣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病會導致胸悶氣喘、罵人,脈象沉細,胸部感到窒息,想讓人推擠按摩,按壓時會有熱感,鼻塞。(推,指推蕩、擠壓。)
還有一種說法是,凡是從高處跌落,體內都會有瘀血。如果大怒,氣機上衝而無法下降,積聚在左脅下方就會損傷肝臟。肝臟損傷的人會消瘦,無法安睡,嘴巴會想張開,手腳時常發青,眼睛閉上,瞳孔疼痛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氣虛的人會夢到花園裡開滿花草;肝氣旺盛的人會夢到發怒;厥氣停留在肝臟的人會夢到山林樹木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脈如果搏動堅硬且長,顏色不青,應該會有跌墜的症狀;如果搏動是因為脅肋下有瘀血,會導致喘息、氣逆;脈象如果柔軟而散亂,顏色潤澤,應該是溢飲的病症。溢飲的症狀是口渴、暴飲暴食,水液溢入肌肉皮膚、腸胃之外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脈急促嚴重表示會胡言亂語,稍微急促則表示脅肋下有肥氣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病的人會有胸悶、脅肋脹痛,容易發怒叫喊,身體發熱但腹部怕冷,四肢無力,眼白發白,身體清冷。(清,指寒冷。)脈象應該是弦長而急,如果反而短澀;臉色應該清潤,反而發白,這是金克木的現象,十有八九是絕症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屬於肝臟的疾病,會導致腰痛無法彎腰後仰,男性會有疝氣,女性會有小腹腫脹,嚴重時會口乾、面色灰暗。這是肝臟主導的疾病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病會引發胸悶嘔吐、腹瀉、疝氣、小便不暢或閉塞。肝氣旺盛的人,寸口脈會比人迎脈大一倍;肝氣虛弱的人,寸口脈會比人迎脈小。
治療足厥陰肝經的藥物歌訣:
醜時肝經可用龍膽草、吳茱萸、山茱萸,瞿麥、阿膠、甘草輔助,還有代赭石、紫石英、當歸、白朮,青皮、羌活和蔓荊子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氣亢盛,可以用白芍藥來瀉其過盛之氣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肝臟主風。如果肝臟本身生病,會導致抽搐、拘攣,應該快速食用甘味的食物來緩解,並佐以酸苦味來收斂,以及辛味來發散。如果抽搐嚴重,可用瀉青丸。如果抽搐輕微,可用地黃丸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心火侵犯肝臟,會出現實熱型的抽搐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肺金侵犯肝木,邪氣旺盛會導致呻吟、打呵欠、輕微抽搐,應該瀉肺。首先要補益肝臟,使用地黃丸,之後再瀉肺,使用瀉白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