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一 (6)
卷一 (6)
1. 平人氣象論篇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人一呼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定息脈五動,閏以太息,命曰平人。平人者,不病也。(經脈一周於身,凡長十六丈二尺。呼吸脈各再動,定息脈又一動,則五動也,計二百七十定息,氣行環周。然盡五十營,以一萬三千五百定息,則氣都行八百一十丈。
如是則應天常數,脈氣無不及太過,氣象平調,故曰平人。)常以不病調病人,醫不病,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。(此言一息五至之脈為無病也。鼻中出氣曰呼,入氣曰吸,呼吸定息,總為一息,言醫人一呼而彼脈遂再動,一吸而彼脈遂再動,呼吸定吸脈遂五動,猶歲之有閏,是閏以太息之脈,乃所謂一息五至也。如此者,名曰平人。
平人者,不病也。蓋醫人一息,則無病之人亦一息,所以知其脈之五動,為不病也。常以不病之人,調彼有病之人,緣醫者自己不病,故因彼病人乃平自己之息以調候之耳,所以此為診法也。
人身之脈,總計一十六丈二尺,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一百三十五息,脈行八丈一尺,二百七十息,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,一晝一夜,總計一萬三千五百息,脈行八百一十丈為五十周,即一十六丈二尺之脈積之如是也。)人一呼脈一動,一吸脈一動,曰少氣。(呼吸脈各一動,候減平人之半,計二百七十定息,氣行八丈一尺,以一萬三千五百定息,都行四百五丈,少氣之理,從此可知。此言一息二至之脈為少氣,自平脈之不及者言之。
)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熱曰病溫,尺不熱脈滑曰病風,脈澀曰痹。(呼吸脈各三動,准過平人之半,計二百七十息,氣行凡三十四丈三尺,病生之兆,由斯著矣。夫尺者,陰分位也。寸者,陽分位也。然陰陽俱熱是則為陰陽獨躁盛,則風中陽也。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中惡風者,陽氣受也。
滑為陽盛,故病為風。澀為無血,故為病痹也。此言一息六至之脈為諸病,平脈太過者言之也。)平人之常氣稟於胃,胃者,平人之常氣也。(常平之氣,胃海致之,故曰: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。)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(脈以胃氣為本,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)春胃微弦曰平,(言微似弦,不謂微而弦也,鉤及軟弱、毛、石義並同。
)夏胃微鉤曰平,長夏胃微軟弱曰平,秋胃微毛曰平,冬胃微石曰平。(此承上文而言,五臟皆以胃氣為本。)脈從陰陽,病易已,脈逆陰陽,病難已。(脈病相應謂之從,脈病相反謂之逆,此言脈當與病相應而相順也。)脈得四時之順,曰病無他,脈反四時及不間臟,曰難已。
(春行秋脈,夏得冬脈,秋得夏脈,冬得四季脈,皆謂反四時,氣不相應。間臟者,如肝病乘土,當傳之於脾,乃不傳之於脾,而傳之於心,則間其所勝之臟,而傳之於所生之臟矣。《難經》所謂間臟者生是也。及無間臟之脈,皆謂之難已耳。此言脈當與時相應而相順也。
)人以水穀為本,故人絕水穀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,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臟脈,不得胃氣也。所謂脈不得胃氣者,肝不弦,腎不石也。(不弦不石,皆謂不微似也。)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,任子也。(手少陰脈,謂掌後陷者中,當小指動而應手者也。岐伯曰:其外經病而臟不病,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謂之此也。
動,謂動脈也。動脈者,大如豆,厥厥動搖也。《正理論》曰:脈陰陽相薄,名曰動也。)
白話文:
平人氣象論篇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人呼氣一次,脈搏跳動兩次;吸氣一次,脈搏也跳動兩次;呼吸停止後,脈搏跳動一次;加上呼吸之間的暫停(太息),總共脈搏跳動五次,這叫做平人。平人,就是沒有生病的人。經脈環繞全身,總長十六丈二尺。呼氣脈搏跳動兩次,吸氣脈搏跳動兩次,呼吸停止後脈搏跳動一次,共五次。計算下來,二百七十次呼吸停止(定息),氣血運行一週。五十個循環,需要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停止,氣血共運行八百一十丈。
這樣就符合天道的常數,脈象氣血運行沒有不足或過度,氣息調和,所以稱為平人。平時用健康人的脈象來診治病人,醫生自身健康,所以用自己的平靜脈象來調整病人的脈象,這是診斷方法。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五次,就表示沒有生病。鼻子呼出氣叫呼氣,吸入氣叫吸氣,呼吸和呼吸之間的停頓,合稱為一次呼吸。醫生診斷時,病人呼氣一次,脈搏就跳動兩次;吸氣一次,脈搏就跳動兩次;呼吸停止後,脈搏跳動一次,總共五次脈搏跳動,就像一年有閏月一樣,這個額外的脈搏跳動,就是所謂的一次呼吸五次脈搏跳動。像這樣,就稱為平人,平人就是沒有生病的人。因為醫生自己一次呼吸,與沒有生病的人一次呼吸是一樣的,所以能根據脈搏跳動五次來判斷沒有生病。常以健康人的脈象來調整病人的脈象,是因為醫生自己不生病,所以根據病人的情況調整自己的呼吸來診治,這就是診斷的方法。
人體經脈總長十六丈二尺,呼氣一次脈搏運行三寸,吸氣一次脈搏運行三寸,一百三十五次呼吸,脈搏運行八丈一尺;二百七十次呼吸,脈搏運行十六丈二尺為一週。晝夜共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,脈搏運行八百一十丈,為五十個循環,這就是十六丈二尺經脈的總和。
人呼氣一次脈搏跳動一次,吸氣一次脈搏跳動一次,叫做少氣。一次呼吸脈搏只跳動兩次,是平人的一半,二百七十次呼吸,氣血運行八丈一尺,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,共運行四百五十丈,少氣的道理,由此可知。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兩次,就是少氣,這是指脈象不如平人。
人呼氣一次脈搏跳動三次,吸氣一次脈搏跳動三次,並且躁動不安,尺脈(手腕內側尺骨邊的脈搏)熱,稱為溫病;尺脈不熱而脈搏滑,稱為風病;脈搏澀滯,稱為痹病。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六次,是平人的三倍,二百七十次呼吸,氣血運行三十四丈三尺,疾病的徵兆,由此明顯可見。尺脈屬於陰分,寸脈(手腕外側橈骨邊的脈搏)屬於陽分。陰陽都熱,就是陰陽都躁動盛,就屬於中風;脈搏滑,是陽氣盛,所以是風病;脈搏澀滯,是血虛,所以是痹病。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六次,就是各種疾病,這是指脈象超過平人的情況。
平人的常氣依靠脾胃,脾胃是平人的常氣。正常的氣血,由脾胃調節,所以說:「食物進入胃中,氣血就開始運行。」人沒有胃氣就叫做逆,逆則死。脈象以胃氣為本,沒有胃氣就叫做逆,逆則死。春天胃脈微微弦狀為平,夏天胃脈微微鉤狀為平,長夏胃脈微微柔軟為平,秋天胃脈微微毛狀為平,冬天胃脈微微石狀為平。這是承接上文說的,五臟都以胃氣為本。
脈象與疾病相符,病就容易治癒;脈象與疾病相反,病就難治癒。脈象與疾病相應稱為從,脈象與疾病相反稱為逆,這是說脈象應該與疾病相應而順暢。脈象順應四季,就表示疾病沒有其他問題;脈象違背四季或臟腑之間不相協調,就難以治癒。春天出現秋天的脈象,夏天出現冬天的脈象,秋天出現夏天的脈象,冬天出現其他季節的脈象,都叫做違背四季,氣血不相應。臟腑之間不相協調,例如肝病應該傳給脾,卻不傳給脾,而傳給心,這就是臟腑之間不相協調,傳給了所生的臟腑。《難經》中所謂的臟腑之間不相協調就是這個意思。脈象違背四季或臟腑之間不相協調,都難以治癒。這是說脈象應該與季節相應而順暢。
人以水谷為本,所以人斷絕水谷就死,脈象沒有胃氣也死,所謂沒有胃氣,就是只有真臟的脈象,而沒有胃氣。所謂脈象沒有胃氣,就是肝脈不弦,腎脈不石。不弦不石,都是指不微微似弦或石狀。婦女手少陰脈搏跳動很厲害,是妊娠的徵兆。手少陰脈,是指手掌後陷中,靠近小指活動而與手相應的部位。岐伯說:其外經生病而臟腑沒生病,所以只取其經脈在手掌後銳骨的末端。跳動,指脈搏跳動。脈搏跳動,像豆子一樣大小,微微跳動。《正理論》說:陰陽脈搏相交錯,稱為跳動。
2. 玉機真臟論篇
《玉機真臟論》曰:見真臟曰死,何也?岐伯曰:五臟者皆稟氣於胃,胃者五臟之本也。(胃為水穀之海,故五臟稟焉。)臟氣者,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,乃至於手太陰也。(人稟氣於胃,臟氣者平人之常氣,故臟氣因胃乃能致於手太陰也。)故五臟各以其時,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。
(自為其狀,至於手太陰也。)故邪氣勝者,精氣衰也,故病甚者,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,故真臟之氣獨見。獨見者,病勝臟也,故曰死。(是所謂脈無胃氣也。)形氣相得,謂之可治,(氣盛形盛,氣虛形虛,是相得也。)色澤以浮,謂相易已,(氣色浮潤,血氣相營,故易已。
)脈從四時,謂之可治,(脈春弦夏鉤秋浮冬營,謂順四時。從,順也。)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,命曰易治,取之以時。(候可取之時而取之,則萬舉萬全,當以四時血氣所在而為療耳。)形氣相失,謂之難已;(形盛氣虛,氣盛形虛,皆相失也。)色夭不澤,謂之難已;(夭,謂不明而晦。
不澤,謂枯燥也。)脈實以堅,謂之益勝;(脈實以堅,是邪氣盛,故益甚也。)脈逆四時,謂不可治。(以氣逆故不治。)五實死,五虛死,(五實,謂五臟實。五虛,謂五臟虛。)脈盛,皮熱,腹脹,前後不通,悶瞀,此謂五實。(實,謂邪氣盛實。脈盛,心也。皮熱,肺也。
腹脹,脾也。前後不通,腎也。悶瞀,肝也。)脈細,皮寒,氣少,泄利前後,飲食不入,此謂五虛。(虛,謂真氣不足也。脈細,心也。皮寒,肺也。氣少,肝也。泄利前後,腎也。飲食不入,脾也。)其時有生者何也?漿粥入胃,泄注止,則虛者活;身汗得後利,則實者活,此其候也。
(飲粥得入於胃,胃氣和調,其利漸止,胃氣得實,虛者得活。言實者得汗外通,後得便利,自然調平。)
白話文:
《玉機真臟論》說:看到真臟之氣(即臟腑的精氣)就意味著死亡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說:五臟都依靠胃來吸收精氣,胃是五臟的根本。(胃是水穀的倉庫,所以五臟都依靠它。)臟腑的精氣,不能自己到達手太陰經(脈象反映臟腑狀況的部位),必須依靠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。(人體的精氣來源於胃,臟腑的精氣是人體正常的精氣,所以臟腑的精氣要依靠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。)因此,五臟各在其特定的時間,自行將精氣運送到手太陰經。(它們各自表現出自己的狀態,到達手太陰經。)所以,邪氣旺盛時,精氣就會衰弱,因此病情嚴重時,胃氣就無法與臟腑精氣一起到達手太陰經,所以真臟之氣就會獨自顯現。真臟之氣獨自顯現,就意味著病情壓倒了臟腑,所以就說會死亡。(這就是所謂的脈象沒有胃氣。)
形體和精氣相協調,則謂之可治癒;(精氣旺盛,形體也旺盛;精氣虛弱,形體也虛弱,這就是相協調。)面色紅潤光澤,則謂之病情好轉;(面色紅潤光澤,氣血互相滋養,所以病情好轉。)脈象隨著四季變化而正常,則謂之可治癒;(脈象春天弦細、夏天鉤弦、秋天浮大、冬天沉遲,謂之順應四時。從,順也。)脈象弱而滑利,則表示有胃氣,稱之為容易治癒,要把握時機治療。(等待可治療的時機再治療,就能萬無一失,應該根據四季血氣盛衰的情況來治療。)形體和精氣不相協調,則謂之難治;(形體旺盛而精氣虛弱,或者精氣旺盛而形體虛弱,都是不相協調。)面色暗淡無光,則謂之難治;(暗淡,指顏色不明顯而晦暗;無光,指乾燥。)脈象實而堅硬,則謂之病情加重;(脈象實而堅硬,是邪氣旺盛的表現,所以病情加重。)脈象逆亂四時,則謂之不可治癒。(因為氣機逆亂,所以不可治療。)五臟實證會死,五臟虛證也會死;(五臟實證,指五臟邪氣盛實。五臟虛證,指五臟真氣不足。)脈象盛大、皮膚發熱、腹部脹滿、大小便不通、胸悶神昏,這是五臟實證的表現;(實證,指邪氣盛實。脈象盛大,指心;皮膚發熱,指肺;腹部脹滿,指脾;大小便不通,指腎;胸悶神昏,指肝。)脈象細弱、皮膚寒冷、氣息微弱、大小便泄瀉、飲食不入,這是五臟虛證的表現;(虛證,指真氣不足。脈象細弱,指心;皮膚寒冷,指肺;氣息微弱,指肝;大小便泄瀉,指腎;飲食不入,指脾。)
為什麼有時還能活下來呢?因為稀粥進入胃中,泄瀉停止,則虛證的人能活;出汗後大便通暢,則實證的人能活,這就是徵兆。(稀粥進入胃中,胃氣調和,泄瀉逐漸停止,胃氣充實,虛證的人就能活。實證的人出汗使邪氣排出體外,大便通暢,自然就能調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