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8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8)

1. 經別第十一

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,內有五藏,以應五音、五色、五時、五味、五位也。外有六府,以應六律。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、十二辰、十二節、十二經水、十二時、十二經脈者,此五藏六府之所以應天道。夫十二經脈者,人之所以生,病之所以成,人之所以治,病之所以起,學之所始,工之所止也,粗之所易,上之所難也。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。

歧伯稽首再拜曰:明乎哉問也,此粗之所過,上之所息也,請卒言之。

足太陽之正,別入於膕中,其一道下尻五寸,別入於肛,屬於膀胱,散之腎,循膂,當心入散。直者,從膂上出於項,復屬於太陽,此為一經也。

足少陰之正,至膕中,別走太陽而合,上至腎,當十四顴(椎),出屬帶脈。直者,繫舌本,復出於項,合於太陽。此為一合,成以諸陰之別,皆為正也。

足少陽之正,繞髀,入毛際,合於厥陰。別者,入季脇之間,循胸裏,屬膽,散之,上肝,貫心以上挾咽,出頤頷中,散於面,繫目系,合少陽於外眥也。

足厥陰之正,別跗上,上至毛際,合於少陽,與別俱行。此為一(二)合也。

足陽明之正,上至髀,入於腹裏,屬胃,散之脾,上通於心,上循咽,出於口,上頞䪼,還繫目系,合於陽明也。

足太陰之正,上至髀,合於陽明,與別俱行,上結於咽,貫舌中。此為三合也。

手太陽之正,指地,別於肩解,入腋走心,繫小腸也。

手少陰之正,別入於淵液兩筋之間,屬於心,上走喉嚨,出於面,合目內眥。此為四合也。

手少陽之正,指天,別於巔,入缺盆,下走三焦,散於胸中也。

手心主之正,別下淵液三寸,入胸中,別屬三焦,出循喉嚨,出耳後,合少陽完骨之下。此為五合也。

手陽明之正,從手循膺乳,別於肩髃,入柱骨,下走大腸,屬於肺,上循喉嚨,出缺盆,合於陽明也。

手太陰之正,別入淵液少陰之前,入走肺,散之太陽,上出缺盆,循喉嚨,復合陽明。此六合也。

2. 經水第十二

黃帝問於歧伯曰:經脈十二者,外合於十二經水,而內屬於五藏六府。夫十二經水者,其有大小、深淺、廣狹、遠近各不同,五藏六府之高下、小大、受穀之多少亦不等,相應奈何。夫經水者,受水而行之,五藏者,合神氣魂魄而藏之。六府者,受穀而行之,受氣而揚之。經脈者,受血而榮之。合而以治,奈何。刺之深淺,灸之壯數,可得聞乎。

歧伯答曰:善哉問也,天至高,不可度,地至廣,不可量,此之謂也。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此天之高,地之廣也,非人力之所度量而至也。若夫八尺之士,皮肉在此,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視之。其藏之堅脆,府之大小,穀之多少,脈之長短,血之清濁,氣之多少,十二經之多血少氣,與其少血多氣,與其皆多血氣,與其皆少血氣,皆有大數。其治以鍼艾,各調其經氣,固其常有合乎。

黃帝曰:余聞之,快於耳,不解於心,願卒聞之。

歧伯答曰: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也,不可不察。

足太陽外合於清水,內屬於膀胱,而通水道焉。

足少陽外合於渭水,內屬於膽。

足陽明外合於海水,內屬於胃。

足太陰外合於湖水,內屬於脾。

足少陰外合於汝水,內屬於腎。

足厥陰外合於澠水,內屬於肝。

手太陽外合於淮水,內屬於小腸,而水道出焉。

手少陽外合於漯水,內屬於三焦。

手陽明外合於江水,內屬於大腸。

手太陰外合於河水,內屬於肺。

手少陰外合於濟水,內屬於心。

手心主外合於漳水,內屬於心包。

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經水者,外有源泉,而內有所稟,此皆內外相貫,如環無端,人經亦然。故天為陽,地為陰,腰以上為天,腰以下為地。故海以北者為陰,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,漳以南者為陽,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,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,此一隅之陰陽也,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。

黃帝曰:夫經水之應經脈也,其遠近淺深,水血之多少,各不同,合而以刺之奈何。

歧伯答曰:足陽明,五藏六府之海也,其脈大,血多氣盛,熱壯刺此者,不深弗散,不留不寫也。足陽明刺深六分,留十呼。足太陽深五分,留七呼。足少陽深四分,留五呼。足太陰深三分,留四呼。足少陰深二分,留三呼。足厥陰深一分,留二呼。手之陰陽,其受氣之道近,其氣之來疾,其刺深者,皆無過二分,其留皆無過一呼。

其少長大小肥瘦,以心撩之,命曰法天之常。灸之亦然。灸而過此者,得惡火則骨枯脈濇,刺而過此者,則脫氣。

黃帝曰:夫經脈之大小,血之多少,膚之厚薄,肉之堅脆,及膕之大小,其可為量度乎。

歧伯答曰:其可為量度者,取其中度也,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。若夫度之人,痟瘦而形肉脫者,惡可以量度刺乎。審切循捫按,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,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。

3. 經筋第十三

足太陽之筋,起於足小指,上結於踝,邪上結於膝,其下循足外側,結於踵,上循跟,結於膕。其別者,結於踹外,上膕中內廉,與膕中并上結於臀,上挾脊上項。其支者,別入結於舌本。其直者,結於枕骨上頭,下顏,結於鼻。其支者,為目上綱,下結於頄。其支者,從腋後外廉,結於肩髃。

其支者,入下,腋上出缺盆,上結於完骨。其支者,出缺盆,邪上出於頄。其病小指支跟腫痛,膕攣,脊反折,項筋急,肩不舉,腋支缺盆中紐痛,不可左右搖。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仲春痹也。

足少陽之筋,起於小指次指,上結外踝,上循脛外廉,結於膝外廉。其支者,別起外輔骨,上走髀。前者,結於伏兔之上,後者,結於尻。其直者,上乘䏚季協,上走腋前廉,繫於膺乳,結於缺盆。直者,上出腋,貫缺盆,出太陽之前,循耳後,上額角,交巔上下走頷,上結於頄。

支者,結於目眥為外維,其病小指次指支轉筋,引膝外轉筋,膝不可屈伸,膕筋急,前引髀,後引尻,即上乘䏚季脇痛,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,從左之右,右目不開,上過右角,並蹻脈而行,左絡於右,故傷左角,右足不用,命曰維筋相交。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孟春痹也。

足陽明之筋,起於中三指,結於跗上,邪外上加於輔骨,上結於膝外廉,直上結於髀樞,上循協,屬脊。其直者,上循骭,結於膝。其支者,結於外輔骨,合少陽。其直者,上循伏兔,上結於髀,聚於陰器,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,上頸,上挾口,合於頄,下結於鼻,上合於太陽,太陽為目上網,陽明為目下網。

其支者,從頰結於耳前,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,腳跳堅,伏兔轉筋,髀前腫,㿉疝,腹筋急,引缺盆及頰,卒口僻,急者,目不合,熱則筋縱,目不開。頰筋有寒,則急引頰移口,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,故僻。治之以馬膏,膏其急者,以白酒和桂,以塗其緩者,以桑鉤鉤之,即以生桑灰,置之坎中,高下以坐等,以膏熨急頰,且飲美酒,噉美炙肉,不飲酒者,自強也,為之三拊而已。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季春痹也。

足太陰之筋,起於大指之端內側,上結於內踝,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,上循陰股,結於髀,聚於陰器,上腹,結於齊,循腹裏,結於肋,散於胸中。其內者,著於脊。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,轉筋痛,膝內輔骨痛,陰股引髀而痛,陰器紐痛,下引齊兩脇痛,引膺中脊內痛。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命曰孟秋痹也。

足少陰之筋,起於小指之下,並足太陰之筋,邪走內踝之下,結於踵與太陽之筋,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,並太陰之筋而上,循陰股,結於陰器,循脊內,挾膂,上至項,結於枕骨,與足太陽之筋合。其病足下轉筋,及所過而結者,皆痛及轉筋。病在此者,主癇瘛及痙,在外者,不能俛,在內者,不能仰,故陽病者,腰反折不能俛,陰病者,不能仰。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在內者,熨引飲藥。

此筋折紐,紐發甚者,死不治,名曰仲秋痹也。

足厥陰之筋,起於大指之上,上結於內踝之前,上循脛,上結內輔之下,上循陰股,結於陰器,絡諸筋。其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,內輔痛,陰股痛轉筋,陰器不用。傷於內則不起,傷於寒則陰縮入,傷於熱則縱挺不收。治在行水清陰氣。其病轉筋者,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命曰季秋痹也。

手太陽之筋,起於小指之上,結於腕,上循臂內廉,結於肘內銳骨之後,彈之應小指之上,入結於腋下。其支者,後走腋後廉,上繞肩胛,循頸,出走太陽之前,結於耳後完骨。其支者,入耳中。直者,出耳上,下結於頷,上屬目外眥。其病小指支肘內銳骨後廉痛,循臂陰,入腋下,腋下痛,腋後廉痛,繞肩胛引頸而痛,應耳中鳴痛引頷,目瞑良久乃得視,頸筋急則為筋瘻頸腫。寒熱在頸者,治在燔鍼劫刺之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。

其為腫者,復而銳之。本支者,上曲牙,循耳前,屬目外眥,上頷,結於角,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,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仲夏痹也。

手少陽之筋,起於小指次指之端,結於腕,上循臂,結於肘,上繞臑外廉,上肩。走頸,合手太陽。其支者,當曲頰入繫舌本。其支者,上曲牙,循耳前,屬目外眥,上乘頷,結於角。其病當所過者即支轉筋舌卷,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季夏痹也。

手陽明之筋,起於大指次指之端,結於腕,上循臂,上結於肘外,上臑,結於髃。其支者,繞肩胛,挾脊。直者,從肩髃上頸。其支者,上頰,結於頄。直者,上出手太陽之前,上左角,絡頭,下右頷。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,肩不舉頸,不可左右視,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孟夏痹也。

手太陰之筋,起於大指之上,循指上行,結於魚後,行寸口外側,上循臂,結肘中,上臑內廉,入腋下,出缺盆,結肩前髃,上結缺盆,下結胸裏,散貫賁,合賁下抵季脇。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,痛甚成息賁,脇急吐血,治在燔鍼劫刺,以知為數,以痛為輸,名曰仲冬痹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