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7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7)

1. 經脈第十

雷公問於黃帝曰:禁脈之言,凡刺之理,經脈為始,營其所行,制其度量,內次五藏,外別六府,願盡聞其道。黃帝曰: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腦髓生,骨為幹,脈為營,筋為剛,肉為牆,皮膚堅而毛髮長,穀入於胃,脈道以通,血氣乃行。雷公曰:願卒聞經脈之始生。黃帝曰:經脈者,所以能決死生,處百病,調虛實,不可不通。

白話文:

雷公向黃帝詢問,在《禁服》篇中,您提及要精通針刺治病的原則,必須先瞭解經脈系統,包括經脈的循行部位與起止點,並掌握經脈的長度、粗細標準,清楚經脈如何在內與五臟相關,在外與六腑連通的關係。我希望聽到您更深入、全面的解釋。

黃帝回答道,人的形成起始於父母陰陽氣的結合,形成精氣,精氣一旦形成,接下來便產生腦髓,人體隨後逐步成形,骨骼成為身體的支架,脈道成為運輸及儲存氣血的通道,筋膜以其堅韌維繫骨架,肌肉則保護內臟和支撐筋骨血脈,皮膚變得堅韌後,毛髮亦隨之生長,形成完整的人體。出生後,人透過飲食轉化為精微,滋養全身,使脈道暢通,血氣得以在脈道中循環,滋養全身,維持生命活動。

雷公表示希望能全面瞭解經脈的起始位置及其在身體中的分布情況。

黃帝指出,經脈不僅負責運行氣血、滋養身體,還能用於決斷生死、診斷各種疾病、調和虛實、治療病症,因此對於經脈的知識了解是不可或缺的。

肺手太陰之脈,起於中焦,下絡大腸,還循胃口,上膈,屬肺,從肺系橫出腋下,下循臑內,行少陰、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內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魚,循魚際,出大指之端。其支者,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,出其端。是動則病肺脹滿,膨膨而喘欬,缺盆中痛,甚則交兩手而瞀,此為臂厥。

白話文:

經,即手太陰肺經,起於中焦胃脘部,向下行至與之表裏關係的大腸腑,再返回環繞胃上口,上穿橫膈,連至肺腑。之後經過氣管橫行,從腋下部位出體表,經上臂內側,位於手少陰心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之前,向下至肘內側,沿前臂內側桡骨下緣,至桡骨小頭內側寸口部位,上達手掌大拇指本節後隆起的魚際部,沿魚際至大拇指端;另有支脈從手腕後方分出,直行食指拇側至食指桡側端,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連。

手太陰肺經經氣異常,可能引起肺脹、氣喘、咳嗽、缺盆部疼痛等症狀;咳嗽劇烈時,患者常交叉雙臂按胸,可能伴有眼花、目眩,稱為臂厥,是肺經經氣逆亂所致。

是主肺所生病者,欬,上氣,喘喝,煩心,胸滿,臑臂內前廉痛厥,掌中熱。氣盛有餘,則肩背痛,風寒,汗出中風,小便數而欠。氣虛則肩背痛寒,少氣不足以息,溺色變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,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陰肺經腧穴主治肺疾,表現為咳嗽氣逆、喘促、口渴、心煩、胸悶、上臂內側前緣疼痛或厥冷、手心發熱等。

經氣有餘時,表現為肩背風寒痛、自汗、易感風邪、小便次數增多但量減;經氣不足時,表現為肩背寒痛、呼吸短促、小便顏色變異。

治療時,經氣亢盛應瀉法,經氣不足用補法;熱症用速針,寒症留針;陽氣內衰用艾灸;非亢盛非虛弱,僅經氣失調,應用肺經腧穴調治。經氣亢盛時,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三倍;經氣虛弱時,寸口脈反小於人迎脈。

大腸手陽明之脈,起於大指次指之端,循指上廉,出合谷兩骨之間,上入兩筋之中,循臂上廉,入肘外廉,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髃骨之前廉,上出於柱骨之會上,下入缺盆,絡肺,下膈,屬大腸。其支者,從缺盆上頸,貫頰,入下齒中,還出挾口,交人中,左之右,右之左,上挾鼻孔。

白話文:

大腸經,也稱手陽明經,始於食指端,沿食指拇側上緣,經合谷穴(位於拇指與食指骨間),向上至拇指後方腕部外側前緣兩筋間凹陷處,繼續沿前臂外側上緣,至肘外側,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行至肩部,出於肩峰前緣,向後上至脊柱骨上,與諸陽經在大椎穴會合,再折向前下方,進入缺盆,下聯於與之表裏的臟腑—肺腑,穿過膈膜,連於本經所屬腑—大腸。支脈從缺盆上行至頸部,貫通頰部,進入下齒齦,後從口內出,繞過口唇旁,左右兩脈在人中穴交匯,交叉後,左脈至右,右脈至左,上行至鼻孔兩側,在迎香穴(鼻翼旁)與足陽明胃經連接。

是動則病齒痛,頸腫。是主津液所生病者,目黃,口乾,鼽衄,喉痹,肩前臑痛,大指次指痛不用。氣有餘,則當脈所過者熱腫,虛則寒慄不復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
白話文:

手陽明大腸經經氣異常,可能引起牙痛、頸部腫大等。此經腧穴主治津液不足症狀,如眼黃、口乾、鼻塞或鼻血、喉腫氣閉、肩前與上臂疼痛、食指疼痛不能動。經氣有餘時,經過部位可能出現發熱腫脹;經氣不足則可能感到寒冷發抖,難以回暖。

治療時,經氣亢盛用瀉法,經氣不足用補法;熱證速針,寒證留針;陽氣內衰需用艾灸;僅經氣失調,則用該經腧穴調治。經氣亢盛時,人迎脈脈象大於寸口脈三倍;經氣虛弱時,人迎脈脈象反小於寸口脈。

胃足陽明之脈,起於鼻,之(上)交頞中,旁納(約)太陽之脈,下循鼻外,入上齒中,還出挾口,環唇,下交承漿,卻循頤後下廉,出大迎,循頰車,上耳前,過客主人,循髮際,至額顱。其支者,從大迎前下人迎,循喉嚨,入缺盆,下膈,屬胃,絡脾。其直者,從缺盆下乳內廉,下挾臍,入氣街中。

白話文:

胃的經脈,足陽明經,始於鼻孔兩旁(迎香穴),從此上行至鼻根部並緊鄰足太陽膀胱經,達內眼角(睛明穴)後沿鼻外側下行,進入上齒齦內後再出,挾行於口旁環繞口唇,下交會於承漿穴下方,繼續沿腮部後緣下退出於大迎穴,向上至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的客主人穴,上行至額頭。從大迎穴前下行至頸部人迎穴,經喉咽進入缺盆,下穿橫膈至胃腑並連於脾腑;直行經脈從缺盆下至乳房內側,下至脐兩側,終於氣街(氣衝穴)兩旁。

其支者,起於胃口,下循腹裏,下至氣街中而合,以下髀關,抵伏兔,下膝臏中,下循脛外廉,下足跗,入中指內間(次指外間)。其支者,下廉三寸而別,下入中指外間。其支者,別跗上,入大指間,出其端。是動則病洒洒振寒,善呻數欠,顏黑,病至則惡人與火,聞木聲則惕然而驚,心欲動,獨閉戶塞牖而處,甚則欲上高而歌,棄衣而走,賁響腹脹,是為骭厥。

白話文:

另支脈從胃下口(幽門)沿腹內側下至氣街會合主經,下達大腿前緣至髀關,至伏兔穴,繼續至膝及小腿前緣下行至足背,結束於足次趾內側。膝下三寸處分支下行至足中趾外側;另一支從足背冲陽穴斜出至足厥陰肝經外側,入足大趾至尖端,與足太陰脾經連接。

足陽明胃經異常時,表現為身體間歇性發冷戰慄、感覺如冷水淋浴、頻呻吟、呵欠、額暗等症狀。遇人火光、聽木器碰撞聲時,易驚恐不安,偏好獨處關閉門窗。病重時,表現為試圖爬高唱歌、脫衣亂跑、腹脹腸鳴,稱為骨干厥病。

是主血所生病者,狂瘧溫淫,汗出鼽衄,口喎唇胗,頸腫喉痹,大腹水腫,膝臏腫痛,循膺乳、氣街、股、伏兔、骭外廉、足跗上皆痛,中指不用。氣盛則身以前皆熱,其有餘於胃,則消穀善饑,溺色黃,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,胃中寒則脹滿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
白話文:

足陽明胃經上的腧穴專治血液相關疾病,包括高熱導致的神昏、溫熱邪氣引起的大量出汗、鼻塞或鼻血、口角歪斜、口唇生瘡、頸部腫大、喉嚨阻塞、因水滯留引起的腹脹、膝蓋疼痛,以及經過胸膺、乳部、氣街、大腿前緣、伏兔、小腿外側、足背等部位的疼痛,和足中趾活動不靈。

當本經經氣過剩時,會出現胸腹部發熱的症狀;如果氣血在胃腑過於充盛,導致胃腑氣血過剩,可能會有胃熱導致易消化食物而頻繁感到饑餓,和尿色變黃的情況。當本經經氣不足時,會有胸腹部發冷並顫抖;若胃中陽氣虛弱,導致消化無力,水谷在中焦停滯,則會出現腹部脹滿的病象。

治療這些病症時,若經氣過盛則採用瀉法,經氣不足則用補法;面對熱證應迅速針刺,寒證則留針治療;陽氣內衰導致脈道虛弱應用艾灸;若僅是經氣失調,則應用該經腧穴調理。經氣過盛時,人迎脈的脈象會是寸口脈的三倍;而經氣虛弱時,人迎脈脈象則小於寸口脈。

脾足太陰之脈,起於大指之端,循指內側白肉際,過核骨後,上內踝前廉,上踹(腨)內,循脛骨後,交出厥陰之前,上膝股內前廉,入腹,屬脾,絡胃,上膈,挾咽,連舌本,散舌下。其支者,復從胃別上膈,注心中。是動則病舌本強,食則嘔,胃脘痛,腹脹善噫,得後與氣,則快然如衰,身體皆重。

白話文:

脾經,也稱足太陰脾經,始於足大趾末端,沿大趾內側的白肉處上行,經過大趾本節後的核骨,向上至內踝前緣,再沿小腿內側上行,穿過膝部、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內,連於本經所屬的脾臟,並與表裏相關的胃腑相連,繼續上穿橫膈,兩側貫穿咽喉,連接至舌根並分布於舌下;其支脈從胃處分出,上穿橫膈至心中,與手少陰心經相連。

足太陰脾經氣異常時,可能出現舌根僵硬、進食後嘔吐、胃脘疼痛、腹部脹滿、頻繁打嗝等症狀;大便或排氣後感覺腹部舒適,如同病症消除。還可能出現全身沉重感。

是主脾所生病者,舌本痛,體不能動搖,食不下,煩心,心下急痛,溏瘕泄,水閉,黃疸,不能臥,強立,股膝內腫厥,足大指不用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陰脾經上的腧穴專治脾臟相關疾病,如舌根疼痛、身體僵硬無法動作、食物難以下嚥、心煩意亂、心下拉痛、大便稀溏、痢疾、水腫導致小便困難、面色及皮膚黃疸、無法安靜睡眠等。勉強站立時,可能出現大腿內側脾經經過處腫脹、冷厥的症狀,以及足大趾活動不靈。

治療上述病症時,若經氣過盛則採用瀉法,經氣不足則需用補法;面對熱證應迅速針刺,對於寒證則應留針治療;若為陽氣內衰導致脈道虛弱不振,則需使用艾灸法;如果既非經氣亢盛也非經氣虛弱,而只是經氣運行失調,則應選用該經腧穴進行調整。

對於屬於該經經氣亢盛的情況,其寸口脈的脈象將是人迎脈的脈象的三倍大;反之,若屬於該經經氣虛弱,其寸口脈的脈象則會小於人迎脈的脈象。這種對照脈象的方法有助於醫者判斷經氣的狀態,從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。

心手少陰之脈,起於心中,出屬心系,下膈,絡小腸。其支者,從心系上挾咽,繫目系。其直者,復從心系卻上肺,下出腋下,下循臑內後廉,行手太陰、心主之後,下肘內,循臂內後廉,抵掌後銳骨之端,入掌內後廉,循小指之內出其端。是動則病嗌乾,心痛,渴而欲飲,是為臂厥。

白話文:

心經,即手少陰心經,始於心臟中央,從心發出後連接心脈,向下穿過橫膈,與表裏關係的小腸腑相連。其支脈自心脈向上走,經咽喉兩側,上至眼球並與腦部脈絡相聯。主經從心脈上行至肺部,再下至腋下,沿上臂內側後緣下行,位於手太陰肺經與手厥陰心包經後方,繼續至肘內側,沿前臂內後緣直達掌後,終於小指前端,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。

是主心所生病者,目黃,脇痛,臑臂內後廉痛厥,掌中熱痛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手少陰心經經氣異常,表現為咽喉乾燥、頭痛、口渴求飲等症狀,稱為臂厥症。該經腧穴主治心臟相關疾病,症狀包括眼黃、脅肋疼痛、上下臂內後側疼痛或冷厥、掌心發熱或灼痛。

治療時,經氣過盛採瀉法,經氣不足則補法;面對熱證用速針,寒證留針;陽氣內衰需艾灸;若僅經氣失調,則用該經腧穴調治。經氣過盛時,寸口脈象為人迎脈的兩倍大;經氣虛弱,則寸口脈象小於人迎脈。

小腸手太陽之脈,起於小指之端,循手外側,上腕,出踝中,直上循臂骨下廉,出肘內側兩筋之間,上循臑外後廉,出肩解,繞肩胛,交肩上,入缺盆,絡心,循咽,下膈,抵胃,屬小腸。其支者,從缺盆循頸,上頰,至目銳眥,卻入耳中。其支者,別頰,上䪼,抵鼻,至目內眥,斜絡於顴。

白話文:

小腸經,亦稱手太陽小腸經,起於手小指外側末端,沿手背後緣上行至腕部,越過腕後小指側的高骨,繼續沿前臂尺骨下緣直上,出於肘後內側兩筋之間,再上行沿上臂外側後緣,經過肩後骨縫,繞過肩胛部,前進交會於肩上,進入缺盆,深入體內與心脏相連,隨後沿食道下行穿過橫膈至胃部,最終下至小腸;其一支脈從缺盆分出,上至頸部再到達頰部,從頰部至外眼角,最後斜下入耳。另一支脈從頰部出發,下至眼眶下方,至鼻部,終於內眼角,最後斜向外連至顴骨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連。

是動則病嗌痛,頷腫,不可以顧,肩似拔,臑似折。是主液所生病者,耳聾,目黃,頰腫,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。以經取之。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陽小腸經氣異常時,可能表現為咽喉疼痛、下頜腫脹、頸部轉動困難、肩部緊張疼痛、上臂劇烈疼痛等症狀。手太陽小腸經上的腧穴專治液體相關疾病,症狀包括耳聾、眼黃、面頰腫脹,以及頸部、下頜、肩部、上臂、肘部、前臂外後側疼痛。

治療這些病證時,若經氣過盛採用瀉法,經氣不足則用補法;面對熱證應迅速針刺,對寒證則應留針;陽氣內衰需要艾灸;若僅是經氣失調,則用該經腧穴調理。經氣過盛時,人迎脈脈象為寸口脈的兩倍;經氣虛弱時,人迎脈脈象小於寸口脈。

膀胱足太陽之脈,起於目內眥,上額,交巔。其支者,從巔至耳上角。其直者,從巔入絡腦,還出別下項,循肩髆,內挾脊,抵腰中,入循膂,絡腎,屬膀胱。其支者,從腰中下挾脊,貫臀,入膕中。其支者,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,挾脊內,過髀樞,循髀外,從後廉下合膕中,以下貫踹內,出外踝之後,循京骨,至小指外側。

白話文:

膀胱經脈屬於足太陽經,起源於內眼角,向上通過額部,交會於頭頂的最高點—巔頂;其一支支脈,自巔頂延伸至耳上角;直行的主經脈,從頭頂深入至腦髓內部,之後返回外側,下行至頸項後方,接著沿著肩胛內側,穿行於脊柱兩旁,達到腰部,再沿脊柱旁肌肉深入腹內,連接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—腎臟,並與本經所屬的臟腑—膀胱腑相連;另一支支脈從腰部分出,緊貼脊柱兩旁下行,穿越臀部,直達膝部腘窩中;還有一支從左右肩胛處分出,向下穿過肩胛骨,繼續沿著脊柱兩側下行,在體內穿過髂輪部位,然後沿著大腿外側後緣向下行走,與先前進入腘窩的支脈在腘窩中相會,自此向下經過小腿內側,從外踝後方出來,沿足小趾本節後的圓骨行至足小趾外側端點,最終與足少陰腎經相接銜。

是動則病衝頭痛,目似脫,項如拔,脊痛,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膕如結,踹如裂,是為踝厥。是主筋所生病者,痔瘧狂癲疾,頭顖項痛,目黃,淚出,鼽衄,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,小指不用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
白話文:

當足太陽膀胱經的經氣出現異常變動時,會導致伴隨氣上衝感的頭痛,眼睛劇痛似乎要脫眶而出,頸項緊張疼痛仿佛被牽扯,脊柱和腰部疼痛難忍如同被折斷,髖關節無法彎曲,膝腘處緊繃結滯、運動不靈活,小腿肚疼痛仿佛將要裂開,以上病症統稱為踝厥病。

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主要治療因筋所引起的疾病,例如痔疮、瘧疾、狂病、癲病、頭部、顱頂與頸部疼痛、眼睛發黃、流淚、鼻塞或鼻出血、頸部、背部、腰部、臀部、膝腘、小腿肚、足部等部位疼痛,足小趾無法活動。治療這些病症時,若屬於經氣亢盛則使用瀉法,若經氣不足則採用補法;若為熱症使用速針法,寒症則用留針法;若陽氣內衰致脈道虛弱不振則用艾灸法;若不屬於經氣亢盛亦非經氣虛弱,而僅是經氣運行失調,則應用本經相關穴位調治。屬於本經經氣亢盛者,其迎脈脈象將是寸口脈象的兩倍之大;而經氣虛弱者,迎脈脈象則比寸口脈象小。

腎足少陰之脈,起於小指之下,邪走足心,出於然谷之下,循內踝之後,別入跟中,以上踹內,出膕內廉,上股內後廉,貫脊,屬腎,絡膀胱。其直者,從腎上貫肝膈,入肺中,循喉嚨,挾舌本。其支者,從肺出絡心,注胸中。是動則病饑不欲食,面如漆柴,欬唾則有血,喝喝而喘,坐而欲起,目䀮䀮如無所見,心如懸,若饑狀。氣不足則善恐,心惕惕如人將捕之,是為骨厥。

白話文:

肾經脈,即足少陰經,始於足小趾下方,斜向足心行進,於內踝前下方的然谷穴附近出現,隨後繞過內踝後方,向下延伸至足跟,從足跟上行至小腿肚內側,出於腘窩內側。其後,沿大腿內側後緣上行,穿越脊柱,連接至本經所屬的臟腑—肾臟,並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—膀胱臟建立聯繫;直行的經脈從肾臟上行,穿過肝臟與橫膈,進入肺臟,再從肺經沿喉咙上行,最終抵達舌根部;另有一支從肺臟發出,與心臟相連,貫注於胸內,與手厥陰心包經相連。

足少陰肾經若經氣發生異常變動,則可能出現雖感饑餓卻無食慾,面色如漆黑而無光澤,咳嗽時帶血,呼吸喘息有聲,坐立不安,視物模糊,仿佛失明,內心空蕩不安,如處於饑餓中的感覺等症狀;氣虛者則常感恐懼,病發時心跳加速,如同有人追捕之感,以上這些病症統稱為骨厥病。

是主腎所生病者,口熱,舌乾,咽腫,上氣,嗌乾及痛,煩心,心痛,黃疸,腸澼,脊股內後廉痛,痿厥,嗜臥,足下熱而痛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灸則強食生肉,緩帶被髮,大杖重履而步。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足少陰肾經的腧穴專治肾臟引起的病症,這些症狀包括口乾舌燥、咽喉腫脹、氣逆上衝、喉干疼痛、心煩意亂、心痛、黃疸、痢疾、脊柱及大腿內側後緣疼痛、足部無力且冷厥、嗜睡、足底熱痛等。對於這些病證的治療,如果是因經氣亢盛引起的,應使用瀉法;若因經氣不足,則採用補法。面對熱證應用速針法,寒證則適合留針法;若因陽氣內衰導致脈道虛陷,則需施以灸法。若病因僅為經氣運行失調,則通過本經相關的腧穴進行調治。對於需要進行灸法的患者,應加強營養,促進肌肉生長,同時結合適當的調養措施—如放鬆綁緊的帶子,髮絲披散不緊束,以助氣血流暢。此外,即便未完全康復,也應經常起身活動—使用粗大的拐杖輔助,穿上重鞋,緩步行走,進行輕微運動,以舒展全身筋骨。若屬於本經經氣亢盛,其寸口脈象將是人迎脈象的兩倍之大;反之,若經氣虛弱,其寸口脈象則小於人迎脈象。

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,起於胸中,出屬心包絡,下膈,歷絡三焦。其支者,循胸出脇,下腋三寸,上抵腋下,循臑內,行太陰、少陰之間,入肘中,下臂,行兩筋之間,入掌中,循中指出其端。其支者,別掌中,循小指次指出其端。

白話文:

手厥陰心包經起始於胸中,外行連接於本經所屬的臟腑—心包,隨後下穿橫膈,經過並連結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—三焦。一條支脈從胸中橫向脅部延伸,至腋下三寸處再上行至腋窩,沿上臂內側,位於手太陰肺經與手少陰心經之間下行至肘中,繼續沿前臂內側兩筋中間向下,通過掌心進入至中指末端;另一條支脈從掌心發出,沿無名指達到末端,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。

是動則病手心熱,臂肘攣急,腋腫,甚則胸脇支滿,心中憺憺大動,面赤,目黃,喜笑不休。是主脈所生病者,煩心,心痛,掌中熱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手厥陰心包經若經氣異常變動,可能引發掌心發熱、臂肘關節痙攣、腋下腫脹等症狀;更嚴重情況下,可見胸脅悶滿、心中驚恐不安導致心跳加速,面色泛紅,眼睛發黃,以及無故頻繁發笑。

手厥陰心包經的腧穴專門治療因脈所引起的疾病,如心中煩躁、心痛、掌心發熱等症狀。針對這些病證的治療,如果是經氣過盛,則需要採用瀉法;若經氣不足,則應用補法。面對由於內熱引起的症狀,應採取速針法進行治療;而對於寒證,則適合使用留針法。若是因陽氣內衰導致脈道虛陷,則需進行艾灸治療。對於不屬於經氣過盛也不屬於經氣不足,僅是經氣運行失調的情況,則應針對本經的特定腧穴進行調節。若屬於本經經氣亢盛,其寸口脈象會是人迎脈象的兩倍之大;反之,若屬於本經經氣虛弱,其寸口脈象則會小於人迎脈象。

三焦手少陽之脈,起於小指次指之端,上出兩指之間,循手表腕,出臂外兩骨之間,上貫肘,循臑外,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,入缺盆,布膻中,散落(絡)心包,下膈,循屬三焦。其支者,從膻中上出缺盆,上項,繫耳後,直上出耳上角,以屈下頰至䪼。其支者,從耳後入耳中,出走耳前,過客主人前,交頰,至目銳眥。

白話文:

三焦經脈,屬於手少陽經,始於無名指的末端,向上運行出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,經手背達腕部,從前臂外側兩骨之間繼續上行,穿過肘部,沿上臂外側上行至肩部,在此與足少陽膽經交叉,過後方至頸部的缺盆處,分佈於兩乳之間的膻中處,並散布聯繫於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—心包絡,再向下穿越橫膈,依次連接於本經所屬的臟腑—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中一條支脈從胸部膻中處上行,出於缺盆,向上至頸項,連接於耳後,直上出於耳上角,然後折下繞過頰部,至眼眶下方;另一條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,出行至耳前,經足少陽膽經所屬的客主人穴前方,與前一條支脈在頰部交會,再上行至外眼角,與足少陽膽經相接。

是動則病耳聾,渾渾焞焞,嗌腫,喉痹。是主氣所生病者,汗出,目銳眥痛,頰痛,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
白話文:

手少陽三焦經若經氣發生異常變動,可能會引起耳聾、聽聲模糊、咽喉腫痛、喉嚨閉塞等症狀。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專門治療氣引起的疾病,症狀包括自汗、外眼角疼痛、面頰疼痛、耳後、肩部、上臂、肘部、前臂等部位外緣的疼痛,以及無名指無法活動。

對於這些病症的治療,若因經氣過盛應用瀉法,經氣不足則選用補法;面對因熱引起的症狀應採速針法,寒證則適合留針法;陽氣內衰導致脈道虛陷不起的情況需施以艾灸。若病因僅為經氣運行失調,則應針對本經的特定腧穴進行調節。屬於本經經氣亢盛者,其迎脈脈象將是寸口脈象的兩倍之大;反之,若經氣虛弱,其迎脈脈象則會小於寸口脈象。

膽足少陽之脈,起於目銳眥,上抵頭角,下耳後,循頸,行手少陽之前,至肩上,卻交出手少陽之後,入缺盆。其支者,從耳後入耳中,出走耳前,至目銳眥後。其支者,別銳眥,下大迎,合於手少陽,抵於䪼,下加頰車,下頸,合缺盆,以下胸中,貫膈,絡肝,屬膽,循脇裏,出氣街,繞毛際,橫入髀厭中。其直者,從缺盆下腋,循胸,過季脇,下合髀厭中,以下循髀陽,出膝外廉,下外輔骨之前,直下抵絕骨之端,下出外踝之前,循足跗上,入小指次指之間。其支者,別跗上,入大指之間,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,還貫爪甲,出三毛。

是動則病口苦,善太息,心脇痛,不能轉側,甚則面微有塵,體無膏澤,足外反熱,是為陽厥。

白話文:

胆經脈,即足少陽經,始於外眼角,向上至額角後折下,繞耳後方,沿頸部在手少陽三焦經前方下行至肩上,再與手少陽三焦經交叉後進入缺盆。一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,出耳前至外眼角後方;另一支脈從外眼角出,下至大迎穴,上行與手少陽三焦經合於眼眶下方,折至頰車,下行至頸部與本經主幹於缺盆會合,再下行至胸中,穿橫膈,聯絡於本經相表裡的臟腑—肝脏,及屬於本經的臟腑—胆腑,向下沿脅部內側出於少腹兩側氣街部,繞阴毛邊緣橫至環跳穴。

直行經脈從缺盆下至腋部,沿胸部經季胁至環跳穴,向下沿大腿外側至膝外緣,下至腓骨前方,下行至外踝上方腓骨末端凹處,下出外踝前方,通過足背進入第五趾與第四趾間;另一支脈從足背出,進大趾與次趾間,沿大趾外側(靠近次趾側)至末端,然後迴轉,穿足大趾甲部,出於趾甲後三毛處,與足厥陰肝經相衔接。

當足少陽膽經的經氣發生異常變動時,會引發口苦、頻繁嘆息、胸脅部作痛至身體難以轉動等症狀;病情嚴重時,還可能出現面部如被灰塵覆蓋般的黯淡無光、全身皮膚乾燥失去潤澤,以及足外側感到發熱等症狀,這些病證統稱為陽厥病。

是主骨所生病者,頭痛,頷痛,目銳眥痛,缺盆中腫痛,腋下腫,馬刀俠癭,汗出振寒,瘧,胸脇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髁前及諸節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
白話文:

足少陽膽經的腧穴主治因骨頭引起的疾病,其症狀包括頭痛、顎部疼痛、外眼角疼痛、缺盆中腫痛、腋下腫脹、腋下或頸部出現瘰疬、自汗伴隨戰栗寒冷、疟疾、胸脅、肋部、大腿、膝蓋外側直至小腿外側、絕骨、外踝前等部位以及膽經經脈經過的各個關節都疼痛,第四足趾無法活動。

對於這些病證的治療,如果是因經氣過盛則應用瀉法,經氣不足則採用補法;面對因熱引起的應使用速針法,對於寒證則適用留針法;若因陽氣內衰致使脈道虛陷不起,則需施以灸法。若病因僅為經氣運行失調,則應針對本經的特定腧穴進行調治。屬於本經經氣亢盛者,其迎脈脈象將是寸口脈象的兩倍之大;而經氣虛弱者,其迎脈脈象則會小於寸口脈象。

肝足厥陰之脈,起於大指叢毛之際,上循足跗上廉,去內踝一寸,上踝八寸,交出太陰之後,上膕內廉,循股陰,入毛中,過陰器,抵小腹,挾胃,屬肝,絡膽,上貫膈,布脇肋,循喉嚨之後,上入頏顙,連目系,上出額,與督脈會於巔。其支者,從目系下頰裏,環唇內。其支者,復從肝別,貫膈,上注肺。

白話文:

肝經脈,即足厥陰經,始於足大趾趾甲後方的毛丛邊緣,向上沿足背邊緣行進,達到內踝前一寸處,再向上至內踝上方八寸處,與足太陰脾經交叉後行至其後方,繼續上行至膝部腘窩內緣,沿大腿內側進入陰毛區域,環繞過陰器抵達少腹部,從此側繞過胃部兩側,連接至本經所屬的臟腑—肝臟,並與本經相表裡的臟腑—膽臟建立聯繫,之後向上穿越橫膈,散布於脅肋區域,然後沿喉咙後方上行至鼻腔後部的鼻後孔,繼續上行與眼球及腦部脈絡連結,再上行出於額部,與督脈在頭頂最高點(即百會穴處)會合;其中一條支脈從眼球與腦脈絡連接處下行至頰部內側,環繞口唇內側;另一條支脈從肝臟出,穿越橫膈上行至肺脏,與手太陰肺經相衔接。

是動則病腰痛,不可以俛仰,丈夫㿉疝,婦人少腹腫(痛),甚則嗌乾,面塵脫色。是主肝所生病者,胸滿嘔逆,飧泄狐疝,遺溺閉癃。為此諸病,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當足厥陰肝經的經氣發生異常變動時,會引起腰部疼痛至不能前後彎曲,男性可能出現疝氣,女性則可能有少腹腫脹等症狀;病情嚴重時,還可能有喉嚨乾燥,面部如被灰塵覆蓋般的黯淡無光澤等症狀。

足厥陰肝經的腧穴專治肝臟引起的疾病,例如胸中感覺滿悶、呕吐逆氣、食物不消化導致的泄瀉、睾丸疼痛不定(狐疝)、遺尿、小便困難等。

對於這些病證的治療,如果因為經氣過盛則應採用瀉法,經氣不足則選用補法;面對因熱症狀應使用速針法,寒性症狀則適合留針法;陽氣內衰導致脈道虛陷不起則需用艾灸治療。若僅是經氣運行失調,則應針對本經的特定腧穴進行調治。屬於本經經氣亢盛的人,其寸口脈象會是人迎脈象的兩倍;而經氣虛弱的人,其寸口脈象則會小於人迎脈象。

手太陰氣絕,則皮毛焦,太陰者,行氣溫於皮毛者也,故氣不榮則皮毛焦,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,津液去皮節者,則爪枯毛折,毛折者,則毛先死。丙篤丁死,火勝金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陰肺經一旦經氣耗盡,將會導致皮膚和毛髮變得焦枯。手太陰肺經負責運行氣血,以溫潤皮膚表層和毛髮,因此,若肺經之經氣不足,無法運行氣血滋養皮膚和毛髮,便會使皮毛焦枯,進一步導致津液流失,毛髮枯槁斷折,顯示毛髮已經開始死亡。此病症在丙日加重,丁日則可能死亡,這是因為丙丁屬火,肺屬金,按五行理論火克金。

手少陰氣絕,則脈不通,脈不通則血不流,血不流則髦色不澤,故其面黑如漆柴者,血先死。壬篤癸死,水勝火也。

白話文:

同理,手少陰心經一旦經氣耗竭,血脈將不通,血液無法流通,導致頭髮和面色失去光澤。若病人面色黯黑如焦炭,意味著其養血已經衰敗。此病症在壬日加重,癸日則可能死亡,因為壬癸屬水,心屬火,水克火。

足太陰氣絕者,則脈不榮肌肉,唇舌者,肌肉之本也,脈不榮則肌肉軟,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,人中滿則唇反,唇反者,肉先死。甲篤乙死,木勝土也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陰脾經一旦經氣耗盡,則經脈無法輸布水穀精微以養肌肉。脾主肌肉,其華在唇,經脈連於舌本散於舌下,由此可透過唇舌觀察肌肉狀態。若經脈不能運送精微物質滋養肌肉,肌肉將變得松弛,導致舌體萎縮、人中腫脹,最終口唇外翻,顯示肌肉已經衰弱。此病症在甲日加重,乙日則可能死亡,因為甲乙屬木,脾屬土,木克土。

足厥陰氣絕,則筋絕,厥陰者,肝脈也,肝者,筋之合也,筋者,聚於陰氣,而脈絡於舌本也,故脈弗榮則筋急,筋急則引舌與卵,故唇青舌卷卵縮,則筋先死。庚篤辛死,金勝木也。

白話文:

足厥陰肝經的經氣一旦耗盡,將導致筋脈緊縮拘急,失去活動能力。足厥陰肝經屬於肝臟,肝臟與筋的功能緊密相連,肝外合於筋,而所有經筋彙聚於生殖器,其脈又連接舌根。因此,如果足厥陰肝經的經氣不足以滋養筋脈,便會造成筋脈拘縮。這種拘縮會導致舌體捲曲和睾丸收縮。當出現唇色發青、舌體捲曲及睾丸收縮的病象時,表示筋脈已經衰敗。這種病證在庚日加重,辛日死亡,因庚辛屬金,而肝屬木,金克木。

五陰氣俱絕,則目系轉,轉則目運,目運者,為志先死,志先死,則遠一日半死矣。六陽氣絕,則陰與陽相離,離則腠理發泄,絕汗乃出,故旦占夕死,夕占旦死。

白話文:

當五臟所主的五條陰經的經氣全部耗盡時,將導致眼球與腦連接的脈絡扭轉,造成眼球上翻的病象,這表示病人的意識已經衰敗。一旦病人意識衰敗,其死亡就在眼前。六腑所主的六條陽經的經氣一旦全部耗盡,阴陽將分離,導致皮膚失去保護,精氣外泄,形成如串珠般大、凝滯不流的極汗,這是人體精氣全然耗盡的徵兆。若病人於早晨出現此病象,預示當天晚上將逝;若於晚上出現,則預示第二天早晨將逝。

經脈十二者,伏行分肉之間,深而不見。其常見者,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,無所隱故也。諸脈之浮而常見者,皆絡脈也。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,起於五指間,上合肘中。飲酒者,衛氣先行皮膚,先充絡脈,絡脈先盛,故衛氣已平,榮氣乃滿,而經脈大盛。脈之卒然動者,皆邪氣居之,留於本末,不動則熱,不堅則陷且空,不與眾同,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。

雷公曰: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。

黃帝曰:經脈者,常不可見也,其虛實也,以氣口知之,脈之見者,皆絡脈也。

雷公曰:細子無以明其然也。

白話文:

手足陰陽十二經脈大多隱藏在體內,循行於肌肉之間,其位置深藏而不易於體表看見。唯獨手太陰肺經的部分經脈路徑,在手背外髁骨上方的皮膚較為細薄處可見,這是因為該處皮膚細薄,經脈難以隱藏。因此,通常能見到的多為較表淺的絡脈。在手部的陰陽六經中,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的大絡最為明顯,從手部五指間起,向上會合於肘窩。

饮酒后,酒氣隨衛氣行於皮膚,首先充溢於表淺的絡脈,使之充盛。若外部的衛氣已經過剩,內部的營氣也會跟隨充盛,進而使經脈中的血氣充盛。若未饮酒而經脈突然充盛,顯示有邪氣侵犯體內,停留於經脈循行路徑上。外邪侵體,先入絡後入經,若經脈無異常變動,則外邪尚在表淺絡脈;邪氣若不流竄,會使絡脈脈形變得坚实。若絡脈脈形不坚实,則邪氣已深入經脈,使絡脈之氣空虛。被邪氣侵犯的經脈會顯示異常,從而判斷哪條經脈受邪氣影響發生異常變化。

雷公詢問:如何能知曉經脈或絡脈中出現了病變。黃

帝回答說,經脈隱藏於體內,因此即便發生病變,在體表通常也難以看見,其虛實的變化僅能通過脈象的變化於氣口部位測知。而那些能在體表看見的經脈病變,實際上都是絡脈的病變。

雷公表示他仍然不理解這樣做的道理。

黃帝曰: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,必行絕道而出入,復合於皮中,其會皆見於外。故諸刺絡脈者,必刺其結上,甚血者雖無結,急取之以瀉其邪,而出其血,留之發為痹也。凡診絡脈,脈色青則寒且痛,赤則有熱。胃中寒,手魚之絡多青矣。胃中有熱,魚際絡赤。其暴黑者,留久痹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各條絡脈都不能直接穿過大的關節間隙,必須繞行特殊的路徑進出,在皮膚之中交匯,這些交匯點都能在外表看到。因此,凡是針刺絡脈的時候,一定要刺在絡脈瘀結的地方;如果血液非常充盈,即使沒有明顯的瘀結也要迅速施針,以排除病邪並放出血液,若不這樣做,血液淤滯會引發痹症。一般來說,診察絡脈時,如果絡脈呈現青色,表示有寒氣且伴有疼痛;如果呈現紅色,表示有熱象。當胃中有寒氣時,手掌魚際部位的絡脈會顯得多數是青色的;胃中有熱時,魚際部位的絡脈就會變紅。如果是突然出現的黑色絡脈,表示長期的痹症停留。

其有赤有黑有青者,寒熱氣也。其青短者,少氣也。凡刺寒熱者,皆多血絡,必間日而一取之,血盡乃止,乃調其虛實,其小而短者少氣,甚者瀉之則悶,悶甚則仆不得言,悶則急坐之也。針刺治療邪氣浅表且有寒熱之病時,應多針刺浅表血絡,且需隔日一針,直至惡血完全泻尽後停止,然後根據病證虛實進行調治。對於元氣衰少嚴重的患者若使用泻法,可能導致心胸煩悶,極度煩悶可引起昏厥倒地、語言障礙等;對這類患者,在有煩悶感而未昏倒時,應立即扶起讓其半坐半臥,並迅速施以急救。

白話文:

在診查絡脈病變時,如果絡脈部位呈青色,表示寒邪凝滞內部,氣血不通而痛;若絡脈部位呈紅色,則是體內有熱的病證。例如,胃中有寒的患者,其手魚際部的絡脈多呈青色;而胃中有熱的患者,其魚際部絡脈則呈紅色。絡脈部位突然呈現黑色,表示久留的痹病;絡脈部位顏色變化多端,顯示寒熱相兼的病證。絡脈色青且脈形短小,是元氣衰少的徵兆。

手太陰之別,名曰列缺,起於腕上分間,並太陰之經,直入掌中,散入於魚際。其病實則手銳掌熱,虛則欠㰦,小便遺數,取之去腕半寸,別走陽明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陰肺經發出的絡脈名為列缺,起始於手腕上部的分肉之間,並與手太陰肺經的正經並行,直入手掌內側,散布於魚際部位。若發生病變,屬於實證者會有腕後銳骨部與手掌發熱;虛證則表現為張口哈欠、小便失禁或頻數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位於腕後一寸半處的列缺穴。該絡脈是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主要聯絡的分支。

手少陰之別,名曰通里,去腕一寸半,別而上行,循經入於心中,繫舌本,屬目系。其實則支膈,虛則不能言,取之掌後一寸,別走太陽也。

白話文:

手少陰心經發出的絡脈稱為通里,從手掌後方距離腕關節一寸處分出,沿手少陰心經正經向上行進,進入心中,再上行至舌根並連至眼球內連腦的脈絡。若該絡脈病變,實證表現為胸膈間悶悶不舒;虛證則可能導致言語困難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採用手掌後方一寸處的通里穴。這條絡脈是手少陰心經向上聯絡至手陽小腸經的主要分支。

手心主之別,名曰內關,去腕二寸,出於兩筋之間,循經以上,繫於心包絡。心系實則心痛,虛則為頭強,取之兩筋間也。

白話文:

手厥陰心包絡經發出的絡脈稱為內關,位於距離腕關節兩寸處,從兩筋之間分出,沿著手厥陰心包絡經的正經向上行進,與心臟相連接,並包繞聯絡心脏與其他臟腑相聯繫的脈絡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心痛;虛證則會有頭頸部僵硬強直的症狀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採用位於手掌後方、兩筋之間的內關穴進行治療。

手太陽之別,名曰支正,上腕五寸,內注少陰。其別者,上走肘,絡肩髃。實則節弛肘廢,虛則生肬(疣),小者如指痂疥,取之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手陽小腸經發出的絡脈稱為支正,從腕關節上方五寸處分出,向內注入手少陰心經中;它有一支分脈在支正穴處分出,向上至肘部,再上行至肩偶穴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骨節鬆弛,肘關節軟弱不能活動;虛證則表現為皮膚生赘疣,小的如指間乾燥痂疹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手陽小腸經的支正穴。

手陽明之別,名曰偏歷,去腕三寸,別入太陰。其別者,上循臂,乘肩髃,上曲頰偏齒,其別者,入耳合於宗脈,實則於齲聾,虛則齒寒痹膈,取之所別也。

手少陽之別,名曰外關,去腕二寸,外遶臂,注胸中,合心主。病實則肘攣,虛則不收,取之所別也。

足太陽之別,名曰飛揚,去踝七寸,別走少陰。實則鼽窒頭背痛,虛則鼽衄,取之所別也。

足少陽之別,名曰光明,去踝五寸,別走厥陰,下絡足跗。實則厥,虛則痿躄,坐不能起,取之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名為偏歷,從手掌後方腕關節三寸處分出,進入手太陰肺經;一支分脈在偏歷穴分出,沿手臂上行至肩骨禺穴,再上至曲頰部位,斜行至牙根並聯絡;另一支分入耳中,與耳部宗脈會合。實證表現為龋齿、耳聾;虛證則有牙齒發冷,胸膈悶塞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手陽明大腸經的偏歷穴。

手少陽三焦經的絡脈名為外關,從手掌後方腕關節兩寸處分出,繞行臂部上行至胸中,與手厥陰心包絡經會合。實證表現為肘關節拘挛;虛證則為肘關節鬆弛不收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手少陽三焦經的外關穴。

足陽明膀胱經的絡脈名為飛揚,位於足上方,距外踝七寸處從本經分出,向足少陰肾經經脈行進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鼻塞不通,頭背部疼痛等;虛證則可能鼻塞或鼻出血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足陽明膀胱經的飛揚穴。

足少陽膽經的絡脈名為光明,位於足上方,距外踝五寸處從本經分出,向足厥陰肝經經脈行進,再下行聯絡於足背部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下肢厥冷;虛證則為下肢痿軟無力至難以行走,坐下後難以起立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足少陽膽經的光明穴。

足陽明之別,名曰豐隆,去踝八寸,別走太陰。其別者,循脛骨外廉,上絡頭項,合諸經之氣,下絡喉嗌。其病氣逆則喉痹瘁瘖,實則狂癲,虛則足不收,脛枯,取之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足陽明胃經的絡脈名為豐隆,位於足上方,距外踝八寸處從本經分出,向足太陰脾經的經脈行進;它有一支分脈在豐隆穴處分出,沿胫骨外緣向上至頭頸部,與其他經脈的經氣會合,再下行至咽喉部。若脈氣上逆,可能導致咽喉腫塞、突然失聲;實證表現為神志失常的癲狂症,虛證則有雙足鬆弛不收、小腿肌肉枯萎等症狀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足陽明胃經的豐隆穴。

足太陰之別,名曰公孫,去本節之後一寸,別走陽明。其別者,入絡腸胃,厥氣上逆則霍亂。實則腸中切痛,虛則鼓脹,取之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足太陰脾經的絡脈名為公孫,位於足大趾本節後方一寸處從本經分出,向足陽明胃經的經脈行進;它有一支分脈向上進入腹部,聯絡於腸胃。若脈氣厥逆上行,會導致吐瀉交作的霍亂症;實證表現為腹痛如刀絞,虛證則腹脹如鼓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足太陰脾經的公孫穴。

足少陰之別,名曰大鍾,當踝後繞跟,別走太陽。其別者,并經上走於心包,下外貫腰脊。其病氣逆則煩悶,實則閉癃,虛則腰痛,取之所別者也。

白話文:

足少陰肾經的絡脈名為大鐘,從足內踝後方分出,環繞足跟至足外側,走向足陽明膀胱經的經脈;它有一支分脈與足少陰肾經的正經並行上行,達到心包絡,然後向外下方走行,貫穿腰脊。若脈氣上逆,可能出現心煩胸悶;實證表現為二便不通,虛證則有腰痛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足少陰肾經的大鐘穴。

足厥陰之別,名曰蠡溝,去內踝五寸,別走少陽。其別者,經脛上睪,結於莖。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,實則挺長,虛則暴癢,取之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足厥陰肝經的絡脈名為蠡溝,位於足上方,內踝五寸處分出,向足少陽膽經的經脈行進;它有一支分脈經過脛部上行至睾丸,並聚結於陰莖。若脈氣上逆,可能導致睾丸腫大,突發疝氣;實證可導致陰莖勃起不退,虛證則有陰部奇癢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足厥陰肝經的蠡溝穴。

任脈之別,名曰尾翳,下鳩尾,散於腹。實則腹皮痛,虛則癢搔,取之所別也。

督脈之別,名曰長強,挾膂上項,散頭上,下當肩胛左右,別走太陽,入貫膂。實則脊強,虛則頭重,高搖之,挾脊之有過者,取之所別也。 脾之大絡,名曰大包,出淵液下三寸,布胸脇。實則身盡痛,虛則百節盡皆縱,此脈若羅絡之血者,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。 凡此十五絡者,實則必見,虛則必下,視之不見,求之上下,人經不同,絡脈異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任脈的絡脈名叫尾翳,起始於胸骨下方的鳩尾處,從此向下散於腹部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腹部皮膚疼痛;虛證則表現為腹部皮膚瘙癢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任脈的尾翳穴。

督脈的絡脈名叫長強,起始於尾骨尖下方的長強穴處,沿著脊柱兩側的肌肉向上行至項部,散於頭部,再下行至肩胛部附近,後向下行至足陽明膀胱經,深入體內,貫穿脊柱兩側的肌肉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脊柱強直無法俯仰;虛證則表現為頭部沉重、搖晃不定。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該絡脈在脊柱兩旁部分發生病變所致。 脾臟的大絡脈名叫大包,起始於淵腋穴下方三寸處,從此散布於胸脅。若發生病變,實證表現為全身各處疼痛;虛證則表現為周身骨節鬆弛無力。此外,當發生病變時,大包穴附近還會出現網狀血色斑紋。治療這些病證,可用脾之大絡的大包穴進行治療。 提到的十五條絡脈在發病時,如果是由於脈氣壅盛導致的實證,其絡脈會明顯突出,容易被觀察到;若是因脈氣虛弱引起的虛證,絡脈則會顯得空虛下陷,不易被察覺。若在絡穴所在的體表處未觀察到任何異常現象,則應仔細觀察該穴附近的部位。由於人體有高矮、胖瘦之分,因此經脈的長短亦有所不同,絡脈分出的具體位置也可能有異,所以醫者在診察時應靈活應對,不能固守一種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