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79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79)

1. 癰疽第八十一

黃帝曰:余聞腸胃受穀,上焦出氣,以溫分肉,而養骨節,通腠理。中焦出氣如露,上注谿谷,而滲孫脈,津液和調,變化而赤為血,血和則孫脈先滿,溢乃注於絡脈,皆盈,乃注於經脈。陰陽已張,因息乃行,行有經紀,周有道理,與天合同,不得休止。切而調之,從虛去實,寫則不足,疾則氣減,留則先後,從虛去虛,補則有餘,血氣已調,形氣乃持。

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,未知癰疽之所從生,成敗之時,死生之期,有遠近,何以度之,可得聞乎。歧伯曰:經脈留行不止,與天同度,與地合紀。故天宿失度,日月薄蝕,地經失紀,水道流溢,草萓不成,五穀不殖,徑路不通,民不往來,巷聚邑居,則別離異處,血氣猶然,請言其故。

夫血脈營衛,周流不休,上應星宿,下應經數,寒邪客經絡之中,則血泣,血泣則不通,不通則衛氣歸之,不得復反,故癰腫寒氣化為熱,熱勝則腐肉,肉腐則為膿,膿不寫則爛筋,筋爛則傷骨,骨傷則髓消,不當骨空,不得泄寫,血枯空虛,則筋骨肌肉不相榮,經脈敗漏,薰於五藏,藏傷故死矣。

黃帝曰:願盡聞癰疽之形,與忌日名。歧伯曰:癰發於嗌中,名曰猛疽。猛疽不治,化為膿,膿不寫,塞咽,半日死。其化為膿者,寫則合豕膏,冷食,三日而已。發於頸,名曰夭疽,其癰大以赤黑,不急治,則熱氣下入淵腋,前傷任脈,內薰肝肺,薰肝肺,十餘日而死矣。陽留大發,消腦留項,名曰腦爍,其色不樂,項痛而如刺以鍼,煩心者,死不可治。

發於肩及臑,名曰疵癰,其狀赤黑,急治之,此令人汗出至足,不害五藏,癰發四五日,逞焫之。發於腋下赤堅者,名曰米疽,治之以砭石,欲細而長,疏砭之,塗已豕膏,六日已,勿裹之。其癰堅而不潰者,為馬刀挾纓癭,急治之。發於胸,名曰井疽,其狀如大豆,三四日起,不早治,下入腹,不治,七日死矣。

發於膺,名曰甘疽,色青,其狀如穀實𦸈𧁾,常苦寒熱,急治之,去其寒熱,十歲死,死後出膿。發於脇,名曰敗疵,敗疵者,女子之病也,灸之,其病大癰膿,治之,其中乃有生肉,大如赤小豆,剉䔖𧄍草根各一升,以水一斗六升煮之,竭為取三升,則強飲厚衣,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,已。發於股脛,名曰股脛疽,其狀不甚,變而癰膿搏骨,不急治,三十日死矣。

發於尻,名曰銳疽,其狀赤堅大,急治之,不治,三十日死矣。發於股陰,名曰赤施,不急治,六十日死,在兩股之內,不治,十日而當死,發於膝,名曰疵癰,其狀大,癰色不變,寒熱,如堅石,勿石,石之者死。須其柔,乃石之者,生。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,不可治也,發於陽者,百日死,發於陰者,三十日死。

白話文:

癰疽第八十一

黃帝說:我聽說腸胃接受食物後,上焦輸出氣,溫暖肌肉,滋養骨節,通達腠理。中焦輸出的氣像露水一樣,向上注入溪谷,滲透到孫脈,津液調和後,轉化為紅色的血。血氣調和,孫脈先充盈,滿溢後注入絡脈,絡脈充滿後再注入經脈。陰陽之氣充盈後,隨呼吸運行,運行有規律,循環有道理,與天地運轉相合,永不停息。診察後調理,從虛弱處去除實邪,瀉法會使正氣不足,快刺則氣減,留針則先後有序;從虛弱處補虛,補法則有餘。血氣調和後,形體與氣機才能保持平衡。

我已明白血氣的平衡與失衡,但不知癰疽如何產生,其成敗的時間、死生的期限有遠近之分,該如何判斷?

岐伯說:經脈運行不止,與天地的規律相合。若天體運行失常,會出現日月蝕;大地經緯失序,則水道泛濫,草木不生,五穀不長,道路不通,百姓隔絕,聚落分散。血氣也是如此,讓我說明原因。

血脈營衛之氣循環不息,上應星辰,下合經絡之數。若寒邪侵入經絡,血液凝滯不通,衛氣聚集無法返回,於是癰腫形成。寒氣化為熱,熱盛則腐肉,肉腐成膿。膿不排出則爛筋,筋爛傷骨,骨傷則髓消。若不在骨空處洩出,會導致血枯空虛,筋骨肌肉失養,經脈敗壞,邪氣燻灼五臟,臟傷則死。

黃帝問:願詳知癰疽的形狀與禁忌日名稱。

岐伯答:

  1. 猛疽:發於咽喉,不治則化膿,膿塞咽喉半日即死。若化膿,瀉後塗豬油,冷食三日可癒。
  2. 夭疽:發於頸部,腫大赤黑,不急治則熱氣侵入腋下,傷任脈,燻肝肺,十餘日死。
  3. 腦爍:發於頭項,熱毒侵腦,項痛如針刺,心煩者不治。
  4. 疵癰:發於肩臂,色赤黑,急治可汗出至足,不傷五臟,四五日後灸治。
  5. 米疽:腋下赤硬,用細長砭石散刺,塗豬油,六日癒,勿包紮。若堅硬不潰為馬刀挾纓癭,需急治。
  6. 井疽:胸部如豆大,三四日不治則入腹,七日死。
  7. 甘疽:胸部色青如穀粒,伴寒熱,急治可延十年,死後出膿。
  8. 敗疵:脅部病,多見於女子,灸後化膿,治療需用草根煮汁強飲發汗。
  9. 股脛疽:大腿腫脹不明顯,但膿侵骨,不急治三十日死。
  10. 銳疽:尾骶赤硬大,急治,否則三十日死。
  11. 赤施:大腿內側,不急治六十日死;兩腿同病則十日死。
  12. 疵癰:膝部腫大不變色,寒熱如石,勿砭刺,待軟化後刺之可生。

凡癰疽發於關節且對稱者,不可治:陽經發病百日死,陰經發病三十日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