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73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73)

1. 衛氣行第七十六

黃帝問於歧伯曰:願聞衛氣之行,出入之合,何如。歧伯曰:歲有十二月,日有十二辰,子午為經,卯酉為緯,天周二十八宿,而一面七星,四七二十八星,房昴為緯,虛張為經,是故房至畢為陽,昴至心為陰,陽主晝,陰主夜。故衛氣之行,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,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,夜行於陰二十五周,周於五藏。

是故平旦陰盡,陽氣出於目,目張則氣上行於頭,循項下足太陽,循背下至小指之端。其散者,別於目銳眥,下手太陽,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。其散者,別於目銳眥,下足少陽,注小指次指之間,以上循手少陽之分,側下至小指之間,別者以上至耳前,合於頷脈,注足陽明以下行,至跗上,入五指之間。其散者,從耳下下手陽明,入大指之間,入掌中。

其至於足也,入足心,出內踝,下行陰分,復合於目,故為一周。

是故日行一舍,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。日行二舍,人氣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六。日行三舍,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。日行四舍,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。日行五舍,人氣行於身九周。日行六舍,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。日行七舍,人氣行於身十二周在身與十分身之六。

日行十四舍,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二,陽盡於陰,陰受氣矣。

其始入於陰,常從足少陰注於腎,腎注於心,心注於肺,肺注於肝,肝注於脾,脾復注於腎為周。是故夜行一舍,人氣行於陰藏一周與十分藏之八,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,而復合於目。陰陽一日一夜,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。與十分藏之二。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時有早晏者,奇分不盡故也。

黃帝曰:衛氣之在於身也,上下往來不以期,候氣而刺之,奈何。伯高曰:分有多少,日有長短,春秋冬夏,各有分理,然後常以平旦為紀,以夜盡為始。是故一日一夜,水下百刻,二十五刻者,半日之度也,常如是無已。日入而止,隨日之長短,各以為紀而刺之,謹候其時,病可與期。

失時反候者,百病不治。故曰:刺實者,刺其來也。刺虛者,刺其去也。此言氣存亡之時,以候虛實而刺之。是故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,是謂逢時。在於三陽,必候其氣在於陽而刺之。病在於三陰,必候其氣在陰分而刺之。水下一刻,人氣在太陽。水下二刻,人氣在少陽。水下三刻,人氣在陽明。

水下四刻,人氣在陰分。水下五刻,人氣在太陽。水下六刻,人氣在少陽。水下七刻,人氣在陽明。水下八刻,人氣在陰分。水下九刻,人氣在太陽。水下十刻,人氣在少陽。水下十一刻,人氣在陽明。水下十二刻,人氣在陰分。水下十三刻,人氣在太陽。水下十四刻,人氣在少陽。

水下十五刻,人氣在陽明。水下十六刻,人氣在陰分。水下十七刻,人氣在太陽。水下十八刻,人氣在少陽。水下十九刻,人氣在陽明。水下二十刻,人氣在陰分。水下二十一刻,人氣在太陽。水下二十二刻,人氣在少陽。水下二十三刻,人氣在陽明。水下二十四刻,人氣在陰分。

白話文:

衛氣的運行

黃帝問岐伯:「我想知道衛氣是如何運行的,它的出入和會合是怎樣的?」

岐伯回答:「一年有十二個月,一天有十二個時辰。子時和午時是經線,卯時和酉時是緯線。天空有二十八星宿,每一面有七顆星,四七共二十八顆星。房宿和昴宿是緯線,虛宿和張宿是經線。因此,從房宿到畢宿為陽,從昴宿到心宿為陰。陽主白天,陰主夜晚。所以衛氣的運行,一天一夜在身體內循環五十周。白天在陽分運行二十五周,夜晚在陰分運行二十五周,循環遍佈五臟。」

「因此,在早晨,陰氣耗盡,陽氣從眼睛發出,眼睛睜開,氣就向上運行到頭部,沿著頸部向下到足太陽經,沿著背部向下到小腳趾末端。它分散的一部分,從眼角外側,沿著手太陽經,向下到手小指外側。它分散的另一部分,從眼角外側,向下到足少陽經,到達小腳趾次趾之間,然後沿著手少陽經的走向,向下到小指之間。還有分散的一部分,向上到耳前,與下頷的脈搏匯合,再注入足陽明經向下行走,到腳背上,進入五趾之間。再分散的一部分,從耳朵下方沿著手陽明經,進入大拇指之間,進入手掌中。」

「它到達腳部時,進入腳心,從內踝出來,向下運行到陰分,再回到眼睛,這樣運行一周。」

「所以,太陽在一天裡運行一舍(約15度),人體衛氣運行一周又十分之八。太陽運行兩舍,人體衛氣運行三周又十分之六。太陽運行三舍,人體衛氣運行五周又十分之四。太陽運行四舍,人體衛氣運行七周又十分之二。太陽運行五舍,人體衛氣運行九周。太陽運行六舍,人體衛氣運行十周又十分之八。太陽運行七舍,人體衛氣運行十二周又十分之六。」

「太陽運行十四舍,人體衛氣在身體內運行二十五周多,以及十分之二。陽氣運行結束,陰氣開始接受。」

「它開始進入陰分時,通常從足少陰經注入腎臟,腎臟注入心臟,心臟注入肺臟,肺臟注入肝臟,肝臟注入脾臟,脾臟再注入腎臟,循環一周。因此,夜晚運行一舍,人體衛氣在陰臟運行一周又十分之八,也像白天運行二十五周一樣,最後回到眼睛。陰陽之氣在一天一夜之間,合起來有十分之四多和十分之二的餘分。所以人們睡覺和起床的時間有早晚的差異,就是因為這個餘分沒有完全消耗完的緣故。」

黃帝說:「衛氣在身體內運行,上下往來沒有固定的時間,要根據氣的變化來針刺,要怎麼做呢?」

伯高說:「衛氣的運行有多有少,日子有長有短,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變化規律。所以通常以早晨天亮作為開始,以夜晚結束作為開始。因此,一天一夜,水漏一百刻(古時的計時單位),二十五刻是半天的時間,一直這樣沒有停止。太陽下山就停止了,根據日子的長短,各自確定起始點,然後針刺,謹慎地觀察時間,疾病就可以預期了。」

「如果錯過了時間,反而觀察錯誤的時機,那麼各種疾病都無法治癒。所以說:針刺實證,要刺在它的來時;針刺虛證,要刺在它的去時。這說的是氣的存亡時間,以此來判斷虛實並施針。所以要謹慎地觀察氣的所在之處再針刺,這就叫做抓住時機。氣在三陽經,就一定要觀察它在陽分時針刺;病在三陰經,就一定要觀察氣在陰分時針刺。水漏一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水漏二刻,人體的氣在少陽經。水漏三刻,人體的氣在陽明經。」

「水漏四刻,人體的氣在陰分。水漏五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水漏六刻,人體的氣在少陽經。水漏七刻,人體的氣在陽明經。水漏八刻,人體的氣在陰分。水漏九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水漏十刻,人體的氣在少陽經。水漏十一刻,人體的氣在陽明經。水漏十二刻,人體的氣在陰分。水漏十三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水漏十四刻,人體的氣在少陽經。」

「水漏十五刻,人體的氣在陽明經。水漏十六刻,人體的氣在陰分。水漏十七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水漏十八刻,人體的氣在少陽經。水漏十九刻,人體的氣在陽明經。水漏二十刻,人體的氣在陰分。水漏二十一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水漏二十二刻,人體的氣在少陽經。水漏二十三刻,人體的氣在陽明經。水漏二十四刻,人體的氣在陰分。」

「水漏二十五刻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這就是半天的時間。從房宿到畢宿共十四舍,水漏五十刻,太陽運行半個週期。太陽迴轉運行一舍,水漏三刻又十分之四。總的來說:通常以太陽在星宿上的位置來判斷,人體的氣在太陽經。所以太陽運行一舍,人體的氣在三陽經運行並且也運行在陰分,一直這樣沒有停止,天地運行規律相同,變化不斷,周而復始,一天一夜,水漏一百刻就結束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