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1. 五禁第六十一
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刺有五禁,何謂五禁?歧伯曰:禁其不可刺也。黃帝曰:余聞刺有五奪。歧伯曰:無寫其不可奪者也。黃帝曰:余聞刺有五過。歧伯曰:補寫無過其度。黃帝曰:余聞刺有五逆。歧伯曰:病與脈相逆,命曰五逆。黃帝曰:余聞刺有九宜。歧伯曰:明知九鍼之論,是謂九誼。
黃帝曰:何謂五禁,願聞其不可刺之時。歧伯曰:甲乙日自乘,無刺實,無發蒙於耳內。丙丁日自乘,無振埃於肩喉廉泉。戊己日自乘四季,無刺腹,去爪寫水。庚辛日自乘,無刺關節於股膝。壬癸日自乘,無刺足脛,是謂五禁。
黃帝曰:何謂五奪?歧伯曰:形肉已奪,是一奪也;大奪血之後,是二奪也;大汗出之後,是三奪也;大泄之後,是四奪也;新產及大血之後,是五奪也。此皆不可寫。
黃帝曰:何謂五逆?歧伯曰:熱病脈靜,汗已出,脈盛躁,是一逆也;病泄,脈洪大,是二逆也;著痺不移䐃肉破,身熱,脈偏絕,是三逆也;淫而奪形、身熱,色夭然白,乃後下血衄,血衄篤重,是謂四逆也;寒熱奪形,脈堅搏,是謂五逆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岐伯:「我聽說針灸有五種禁忌,是哪五種?」 岐伯回答:「就是那些不能扎針的情況。」 黃帝又問:「我聽說針灸有五種不能奪氣的情況。」 岐伯回答:「就是那些不適合瀉氣的狀況。」 黃帝接著問:「我聽說針灸有五種過度。」 岐伯回答:「補氣或瀉氣都不能過度。」 黃帝又問:「我聽說針灸有五種逆症。」 岐伯回答:「當病情和脈象不符,就是所謂的五種逆症。」 黃帝最後問:「我聽說針灸有九種適合施針的情況。」 岐伯回答:「如果能清楚了解九種針法的原理,就能知道這九種適合施針的情況了。」
黃帝問:「什麼是五種禁忌?我想知道什麼時候不能扎針。」 岐伯回答: 「甲日、乙日當天,不能扎實證(邪氣旺盛)的穴位,也不能刺激耳內的聽力,以免氣血過度耗損。 丙日、丁日當天,不能扎肩部、喉嚨和廉泉穴,以免影響氣血運行。 戊日、己日當天,也不能在四季轉換期間扎腹部,扎針時要注意排除積水。 庚日、辛日當天,不能扎大腿和膝蓋的關節,以免傷及筋骨。 壬日、癸日當天,不能扎小腿和脛骨,這就是五種禁忌。」
黃帝問:「什麼是五種不能瀉氣的情況?」 岐伯回答: 「身體已經很瘦弱,是第一種。 剛失血過多,是第二種。 剛大量出汗,是第三種。 剛嚴重拉肚子,是第四種。 剛生產完或剛大量出血後,是第五種。 這些情況都不能瀉氣,否則會更虛弱。」
黃帝問:「什麼是五種逆症?」 岐伯回答: 「發高燒但脈象平靜,之後出汗了,脈搏卻變得又快又亂,這是第一種。 拉肚子時,脈象卻很洪大,這是第二種。 痹症僵硬不動,肌肉已經破損,身體發熱,脈搏卻有一邊摸不到,這是第三種。 性行為過度導致身體消瘦、發熱,臉色枯白,之後又開始流鼻血,流得嚴重,這是第四種。 時而寒時而熱,身體消瘦,脈搏又硬又急,這是第五種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