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1. 賊風第五十八
黃帝曰:夫子言賊風邪氣之傷人也,令人病焉,今有其不離屏蔽,不出室穴之中,卒然病者,非不離賊風邪氣,其故何也?歧伯曰:此皆嘗有所傷於濕氣,藏於血脈之中,分肉之間,久留而不去。若有所墮墜,惡血在內而不去,卒然喜怒不節,飲食不適,寒溫不時,腠理閉而不通。其開而遇風寒,則血氣凝結,與故邪相襲,則為寒痺。其有熱則汗出,汗出則受風,雖不遇賊風邪氣,必有因加而發焉。
黃帝曰:今夫子之所言者,皆病人之所自知也。其毋所遇邪氣,又毋怵惕之所志,卒然而病者,其故何也?唯有因鬼神之事乎?歧伯曰: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,因而志有所惡,及有所慕,血氣內亂,兩氣相搏。其所從來者微,視之不見,聽而不聞,故似鬼神。
黃帝曰:其祝而已者,其故何也?歧伯曰:先巫者,因知百病之勝,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,可祝而已也。
白話文:
賊風第五十八
黃帝問:「老師說賊風邪氣會傷害人體,使人患病。但有些人並未離開遮蔽的環境,也沒有外出到風寒之處,卻突然生病,這並非因為接觸賊風邪氣,是什麼原因呢?」
岐伯回答:「這些人過去曾受濕氣所傷,濕氣潛藏在血脈與肌肉之間,長期未消散。或者曾因跌墜,體內瘀血未除。若突然情緒失控、飲食失調、寒溫不適,導致毛孔閉塞,此時再受風寒,血氣便會凝滯,與舊邪結合,形成寒痹。若體內有熱而汗出,汗出後受風,即使未遇賊風邪氣,也會因這些因素誘發疾病。」
黃帝又問:「老師所說的,都是病人自己能察覺的情況。但有些人並未遭遇邪氣,也沒有驚恐等情緒波動,卻突然生病,難道是因為鬼神作祟嗎?」
岐伯解釋:「這也有原因。邪氣潛伏體內未發作,因情緒上的厭惡或渴望,導致血氣內亂,正邪相爭。這些病邪來源隱微,看不見、聽不到,所以像鬼神所致。」
黃帝追問:「那用祝由術能治癒,又是為何?」
岐伯答:「古代的巫醫,懂得掌握各種疾病的關鍵,預先知道病因,便能透過祝由術治癒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