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逆順第五十五

黃帝問于伯高曰:余聞氣有逆順,脈有盛衰,刺有大約,可得聞乎?伯高曰:氣之逆順者,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;脈之盛衰者,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;刺之大約者,必明知病之可刺,與其未可刺,與其已不可刺也。

黃帝曰:候之奈何?伯高曰: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,無擊堂堂之陣。刺法曰:無刺熇熇之熱,無刺漉漉之汗,無刺渾渾之脈,無刺病與脈相逆者。

黃帝曰:候其可刺奈何?伯高曰:上工,刺其未生者也;其次,刺其未盛者也;其次,刺其已衰者也。下工,刺其方襲者也;與其形之盛者也;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。故曰:方其盛也,勿敢毀傷,刺其已衰,事必大昌。故曰: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逆順第五十五

黃帝問伯高說:「我聽說氣的運行有順逆,脈象有強弱,針刺有一定的法則,可以請你說明嗎?」

伯高回答:「氣的順逆,是與天地陰陽、四季五行的變化相應的。脈象的強弱,是用來觀察血氣的虛實與盈虧的。針刺的法則,必須清楚知道哪些病症適合針刺,哪些還不適合,以及哪些已經不能針刺。」

黃帝問:「如何判斷呢?」

伯高說:「兵法上說:『不要迎擊氣勢正盛的敵軍,不要進攻陣容嚴整的敵陣。』針刺的原則也類似:不要針刺熱勢熾盛的病人,不要針刺大汗淋灕的病人,不要針刺脈象混亂的病人,不要針治病症與脈象相反的病人。」

黃帝問:「那如何判斷適合針刺的時機呢?」

伯高回答:「高明的醫者,在疾病未發作前就進行針刺。次一等的,在病勢未旺盛時針刺。再次一等的,在病勢已衰退時針刺。技術較差的醫者,卻在病邪正盛時針刺,或在病人體表症狀明顯時針刺,甚至針治病症與脈象相反的狀況。」

「因此說,當病勢正盛時,不可貿然針刺損傷正氣;等到病勢衰退再針刺,治療效果才會顯著。所以說,高明的醫者治療未發之病,而非已發之病,就是這個道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