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55)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55)
1. 水脹第五十七
黃帝問於歧伯曰:水與膚脹,鼓脹,腸覃,石瘕,石水,何以別之。歧伯答曰:水始起也,目窠上微腫,如新臥起之狀,其頸脈動,時欬,陰股間寒,足脛腫,腹乃大,其水已成矣。以手按其腹,隨手而起,如裹水之狀,此其候也。
黃帝曰:膚脹何以候之。歧伯曰:膚脹者,寒氣客於皮膚之間,𪔣𪔣然不堅,腹大,身盡腫,皮厚,按其腹。窅而不起,腹色不變,此其候也。
鼓脹何如。歧伯曰:腹脹身皆大,大與膚脹等也,色蒼黃,腹筋起,此其候也。
腸覃何如。歧伯曰:寒氣客於腸外,與衛氣相搏,氣不得營,因有所繫,癖而內著,惡氣乃起,瘜肉乃生。其始生也,大如雞卵,稍以益大,至其成如懷子之狀,久者離藏,按之則堅,推之則移,月事以時下,此其候也。
石瘕何如。歧伯曰:石瘕生於胞中,寒氣客於子門,子門閉塞,氣不得通,惡血當寫不寫,衃以留止,日以益大,狀如懷子,月事不以時下,皆生於女子,可導而下。
黃帝曰:膚脹鼓脹,可刺耶。歧伯曰:先寫其脹之血絡,後調其經,刺去其血絡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歧伯說:水腫、皮膚脹滿、鼓脹、腸覃、石瘕、石水,這些病症要如何區分呢?
歧伯回答說:水腫剛開始的時候,眼眶上方會稍微腫起來,像剛睡醒的樣子,脖子上的脈搏會跳動,有時會咳嗽,大腿內側會覺得冷,腳和腿會腫起來,肚子也會變大,這時水腫就已經形成了。用手按壓肚子,會感覺像裡面包裹著水一樣,按下去會跟著手的移動而浮起,這就是水腫的症狀。
黃帝問:皮膚脹滿要如何判斷呢?
歧伯說:皮膚脹滿是因為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,皮膚看起來鬆鬆的,沒有彈性,肚子變大,全身都腫起來,皮膚變厚,按壓肚子,會凹陷下去,而且不會馬上彈回來,肚子的顏色也沒有變化,這就是皮膚脹滿的症狀。
黃帝問:鼓脹又是怎麼樣的呢?
歧伯說:鼓脹是肚子脹大,全身也都腫大,腫脹的程度跟皮膚脹滿差不多,臉色會呈現蒼黃,肚子上的青筋會浮起來,這就是鼓脹的症狀。
黃帝問:腸覃又是怎麼回事呢?
歧伯說:寒氣停留在腸子的外面,跟衛氣互相搏鬥,導致氣血不能順利運行,因此在體內形成了一種連結,就像腫瘤一樣附著在體內,產生惡氣,然後就會長出息肉。剛開始長的時候,像雞蛋那麼大,慢慢地會越來越大,長大後像懷孕的樣子,時間久了會脫離臟腑,按壓的時候會覺得很硬,推的時候可以移動,月經會按時來,這就是腸覃的症狀。
黃帝問:石瘕又是怎麼回事呢?
歧伯說:石瘕是長在子宮裡面的,寒氣停留在子宮口,導致子宮口閉塞,氣血無法暢通,應該排出的惡血無法排出,瘀積在裡面,日子久了就會越來越大,形狀像懷孕,月經不會按時來,這些病都發生在女子身上,可以用藥物導引排出。
黃帝問:皮膚脹滿和鼓脹可以用針刺來治療嗎?
歧伯說:可以先刺破那些腫脹的血管,排出裡面的瘀血,然後再調理經絡,刺破血管的目的是為了放出裡面的瘀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