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1. 五色第四十九
雷公問於黃帝曰:五色獨決於明堂乎?小子未知其所謂也。黃帝曰:明堂者,鼻也;闕者,眉間也;庭者,顏也;蕃者,頰側也;蔽者,耳門也。其間欲方大,去之十步,皆見於外,如是者壽,必中百歲。
雷公曰:五言之辨,奈何?黃帝曰:明堂骨高以起,平以直,五藏次於中央,六府挾其兩側,首面上於闕庭,王宮在於下極,五藏安於胸中,真色以致,病色不見,明堂潤澤以清,五官惡得無辨乎?
雷公曰:其不辨者,可得聞乎?黃帝曰:五色之見也,各出其色部。部骨陷者,必不免於病矣。其色部乘襲者,雖病甚,不死矣。
雷公曰:官五色奈何?黃帝曰:青黑為痛,黃赤為熱,白為寒,是謂五官。
雷公曰:病之益甚,與其方衰,如何?黃帝曰:外內皆在焉。切其脈口,滑小緊以沉者,病益甚,在中;人迎氣大緊以浮者,其病益甚,在外。其脈口浮滑者,病日進;人迎沉而滑者,病日損。其脈口滑以沉者,病日進,在內;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,其病日進,在外。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,病難已;病之在藏,沉而大者,易已,小為逆;病在府,浮而大者,其病易已。人迎盛堅者,傷於寒,氣口盛堅者,傷於食。
雷公曰:以色言食之間甚,奈何?黃帝曰:其色麤以明,沉夭者為甚,其色上行者,病益甚;其色下行,如雲徹散者,病方已。五色各有藏部,有外部有內部也。色從外部走內部者,其病從外走內;其色從內走外者,其病從內走外。病生於內者,先治其陰,後治其陽,反者益甚。其病生於陽者,先治其外,後治其內,反者益甚。其脈滑大,以代而長者,病從外來,目有所見,志有所惡,此陽氣之並也,可變而已。
雷公曰:小子聞風者,百病之始也;厥逆者,寒濕之起也,別之奈何?黃帝曰:常候闕中,薄澤為風,沖濁為痺。在地為厥。此其常也;各以其色言其病。
雷公曰:人不病卒死,何以知之?黃帝曰:大氣入于藏府者,不病而卒死矣。雷公曰:病小愈而卒死者,何以知之?黃帝曰:赤色出兩顴,大如拇指者,病雖小愈,必卒死。黑色出於庭,大如拇指,必不病而卒死。
雷公再拜曰:善哉!其死有期乎?黃帝曰:察色以言其時。雷公曰:善乎!願卒聞之。黃帝曰:庭者,首面也;闕上者,咽喉也;闕中者,肺也;下極者,心也;直下者,肝也;肝左者,膽也;下者,脾也;方上者,胃也;中央者,大腸也;挾大腸者,腎也;當腎者,臍也;面王以上者,小腸也,面王以下者,膀胱子處也;顴者,肩也;顴後者,臂也;臂下者,手也;目內眥上者,膺乳也;挾繩而上者,背也;循牙車以下者,股也;中央者,膝也;膝以下者,脛也;當脛以下者,足也;巨分者,股裏也;巨屈者,膝臏也。此五藏六府肢節之部也,各有部分。有部分,用陰和陽,用陽和陰,當明部分,萬舉萬當。能別左右,是謂大道;男女異位,故曰陰陽。審察澤夭,謂之良工。
沉濁為內,浮澤為外。黃赤為風,青黑為痛,白為寒,黃而膏潤為膿,赤甚者為血痛,甚為攣,寒甚為皮不仁。五色各見其部,察其浮沉,以知淺深;察其澤夭,以觀成敗;察其散搏,以知遠近;視色上下,以知病處;積神於心,以知往今。故相氣不微,不知是非,屬意勿去,乃知新故。色明不麤,沉天為甚,不明不澤,其病不甚。其色散,駒駒然,未有聚;其病散而氣痛,聚未成也。
腎乘心,心先病,腎為應,色皆如是。
男子色在于面王,為小腹痛;下為卵痛;其圜直為莖痛,高為本,下為首,狐疝㿉陰之屬也。女子在于面王,為膀胱子處之病,散為痛,搏為聚,方員左右,各如其色形。其隨而下至胝,為淫,有潤如膏狀,為暴食不潔。
左為左,右為右。其色有邪,聚散而不端,面色所指者也。色者,青黑赤白黃,皆端滿有別鄉。別鄉赤者,其色赤,大如榆莢,在面王為不日。其色上銳,首空上向,下銳下向,在左右如法。以五色命藏,青為肝,赤為心,白為肺,黃為脾,黑為腎。肝合筋,心合脈,肺合皮,脾合肉,腎合骨也。
白話文:
如何從臉色判斷疾病?
雷公問黃帝:要判斷五臟的健康狀況,只要看臉部的「明堂」(即鼻子)嗎?我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黃帝回答:「明堂」就是指鼻子,「闕」是眉毛之間,「庭」是額頭,「蕃」是臉頰兩側,「蔽」是耳門。這些部位最好能方正寬大,從十步遠的地方看過去都非常清楚。擁有這樣面相的人會很長壽,活到一百歲是沒問題的。
雷公問:那如何從臉色來辨識疾病呢?
黃帝回答:如果一個人的鼻子(明堂)高挺筆直,五臟六腑的氣息就會安穩。這時,如果臉上氣色是潤澤清亮的正常膚色,而非病態的顏色,那麼五官的氣色當然就能分辨清楚。
雷公問:那如果臉色不明顯,難以分辨呢?
黃帝回答:當病色顯現時,會出現在臉上對應的特定部位。如果這些部位的骨頭凹陷,那這個人一定會生病。但如果病色在對應的部位上流動變換,就算病情很嚴重,也不會致命。
雷公問:如何判斷病色呢?
黃帝回答:青色和黑色代表疼痛,黃色和紅色代表發熱,白色代表受寒。這就是五種病色的基本判斷。
病情加重與減輕的判斷
雷公問:如何判斷病情是加重還是減輕?
黃帝回答:這要從身體內部和外部一起觀察。
- 如果把脈時,寸口的脈象沉、小、緊,那表示病情加重,病在身體內部。
- 如果人迎的脈象大、緊、而浮,那表示病情加重,病在身體外部。
- 如果寸口的脈象浮而滑,表示病情一天天加重。
- 如果人迎的脈象沉而滑,表示病情一天天減輕。
- 如果寸口脈象滑而沉,表示病情加重,病在內部。
- 如果人迎脈象滑而盛,又帶點浮,表示病情加重,病在外部。
- 如果寸口和人迎的脈象浮沉、大小都一樣,代表這個病很難痊癒。
病在五臟:脈象沉而大,容易治癒;脈象小,則病情會惡化。 病在六腑:脈象浮而大,容易治癒。
人迎的脈象堅硬飽滿,通常是受寒引起的;寸口的脈象堅硬飽滿,通常是吃東西不當引起的。
雷公問:那要如何從臉色來判斷病情加重或減輕呢?
黃帝回答:如果臉色粗糙但明亮,或者顏色暗淡無光,都代表病情很嚴重。如果病色往上走,病情會加重;如果病色往下散開,就像雲霧消散一樣,病情就會好轉。五色對應著五臟的部位,有體表和體內之分。如果病色從體表往體內移動,表示病情從外部侵入內部;如果病色從體內往體表移動,表示病情從內部發散到外部。
- 病從內部產生,要先治療陰,再治療陽;反過來做,病情會更嚴重。
- 病從外部產生,要先治療外表,再治療內部;反過來做,病情會更嚴重。
- 如果脈象滑大,跳動不規律且有力,代表病是從外面來的。這可能是因為看到了什麼、或心中有厭惡感,導致陽氣聚集,只要改變心態,病情就會好轉。
雷公問:我聽說「風」是百病的開始,「厥逆」是寒濕引起的,要怎麼區分它們?
黃帝回答:經常觀察眉毛之間(闕中)。如果眉間的顏色淡薄潤澤,代表是風邪入侵;如果顏色混濁,代表是麻痺的病。如果顏色沉降到臉頰,代表是厥逆。這是基本的判斷方法,可以再根據不同的顏色來判斷具體的病症。
判斷死亡的預兆
雷公問:如果人突然死亡,沒有生病,要怎麼判斷?
黃帝回答:當大量的邪氣直接入侵五臟六腑,人就會沒有病徵而突然死亡。
雷公問:如果一個人病快好了卻突然死亡,又是怎麼回事?
黃帝回答:如果兩邊顴骨出現像大拇指大小的紅色,即使病情看似好轉,也一定會突然死亡。如果額頭(庭)出現像大拇指大小的黑色,那這個人一定會沒有病徵而突然死亡。
雷公問:太好了!那死亡有固定的時間嗎?
黃帝回答:可以透過觀察臉色來預測死亡的時間。
雷公問:太好了!請您詳細說明。
黃帝回答:臉上的每個部位都對應著身體的不同器官和部位:
- 庭(額頭):對應頭部和臉。
- 闕上(眉毛上方):對應咽喉。
- 闕中(眉毛之間):對應肺。
- 下極(鼻子下方):對應心。
- 直下(鼻子下方正中):對應肝。
- 肝左(鼻子左側):對應膽。
- 下(人中下方):對應脾。
- 方上(口角上方):對應胃。
- 中央(嘴巴正中):對應大腸。
- 挾大腸(大腸兩側):對應腎。
- 當腎(嘴巴正下方):對應肚臍。
- 面王以上(鼻子上方):對應小腸。
- 面王以下(鼻子下方):對應膀胱和子宮。
- 顴骨:對應肩膀。
- 顴骨後方:對應手臂。
- 手臂下方:對應手。
- 眼內角上方:對應胸部和乳房。
- 沿著鼻翼向上:對應背部。
- 沿著臉頰往下:對應大腿。
- 中央(下巴):對應膝蓋。
- 膝蓋下方:對應小腿。
- 小腿下方:對應腳。
- 巨分(大腿內側):對應大腿內側。
- 巨屈(膝蓋彎曲處):對應膝蓋骨。
這些都是五臟六腑和四肢關節在臉上的對應部位。要懂得利用陰陽協調來診斷。如果能正確區分左右兩邊的病症,那就是最高的醫術。男女的對應部位有差異,這就是陰陽的道理。能夠仔細觀察臉色的光澤和暗沉,就是高明的醫生。
氣色沉濁代表病在內部;氣色浮亮代表病在外部。 黃色和紅色代表風邪;青色和黑色代表疼痛;白色代表寒症。 黃色有油膩感代表化膿;紅色過於明顯代表出血;疼痛劇烈會導致筋脈攣縮;寒氣太重會導致皮膚麻木。
觀察五色出現在臉上的哪個部位,透過顏色的浮沉來判斷病情的深淺;透過光澤或暗淡來判斷病情的好轉或惡化;透過分散或聚集來判斷病程的遠近;透過顏色的上下移動來判斷病灶的位置。把心神集中在這些觀察上,就能了解過去和現在的病情。
因此,如果觀察氣色不夠仔細,就無法判斷病情。要專注觀察,才能了解病情的新舊變化。氣色明亮不粗糙,代表病情不嚴重;如果氣色暗沉不潤澤,那病情就比較嚴重了。如果病色分散,還沒有聚集在一起,代表病是分散的氣痛,還沒形成實體的病灶。
如果腎氣太強而影響到心臟,那麼心臟會先發病,腎臟是主要的病因。所有顏色的變化都是如此。
- 男子的氣色在鼻尖,代表小腹痛;往下則代表睪丸痛。如果病色圓形或直條,代表陰莖疼痛;位置高代表陰莖根部有問題,位置低代表陰莖前端有問題,這些都屬於疝氣的病症。
- 女子的氣色在鼻尖,代表膀胱或子宮的疾病;病色分散代表疼痛,病色聚集代表腫塊。病色的形狀和位置,都與病灶的形狀和位置相對應。如果病色沿著鼻子往下延伸到臉頰,代表淫亂(性病);如果像油膏一樣潤澤,代表暴飲暴食導致消化不良。
**左邊臉頰對應身體的左側,右邊臉頰對應身體的右側。**如果氣色呈現不正常的聚集或分散,就代表身體對應的部位有問題。
五種病色(青、黑、赤、白、黃)各自有其對應的臟腑,且界線分明。如果出現像榆樹莢子一樣大的紅色斑點在鼻尖,代表時日不多。如果病色往上,表示病在頭部;往下,表示病在下半身。
總結來說,青色代表肝,赤色代表心,白色代表肺,黃色代表脾,黑色代表腎。肝對應筋,心對應脈,肺對應皮,脾對應肉,腎對應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