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本藏第四十七

黃帝問于歧伯曰:人之血氣精神者,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;經脈者,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、濡筋骨,利關節者也;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,充皮膚,肥腠理,司開闔者也;志意者,所以御精神,收魂魄,適寒溫,和喜怒者也。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,營復陰陽,筋骨勁強,關節清利矣;衛氣和則分肉解利,皮膚調柔,腠理致密矣;志意和則精神專直,魂魄不散,悔怒不起,五藏不受邪矣;寒溫和則六府化穀,風痺不作,經脈通利,肢節得安矣,此人之常平也。五藏者,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;六府者,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。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,無愚智賢不肖,無以相倚也。然有其獨盡天壽,而無邪僻之病,百年不衰,雖犯風雨卒寒大暑,猶有弗能害也;有其不離屏蔽室內,無怵惕之恐,然猶不免於病,何也?願聞其故。

歧伯對曰:窘乎哉問也。五藏者,所以參天地,副陰陽,而運四時,化五節者也;五藏者,固有小大、高下、堅脆、端正、偏傾者,六府亦有小大、長短、厚薄、結直、緩急。凡此二十五者,各不同,或善或惡,或吉或凶,請言其方。

心小則安,邪弗能傷,易傷以憂;心大則憂,不能傷,易傷於邪。心高則滿於肺中,悗而善忘,難開以言;心下,則藏外,易傷於寒,易恐以言。心堅,則藏安守固;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。心端正,則和利難傷;心偏傾則操持不一,無守司也。

肺小,則少飲,不病喘喝;肺大則多飲,善病胸痺、喉痺、逆氣。肺高,則上氣,肩息咳;肺下則居賁迫肺,善脅下痛。肺堅則不病,咳上氣;肺脆,則苦病消痺易傷。肺端正,則和利難傷;肺偏傾,則胸偏痛也。

肺小則藏安,無脅下之病;肝大則逼胃迫咽,迫咽則苦膈中,且脅下痛。肝高,則上支賁切,脅挽為息賁;肝下則逼胃脅下空,脅下空則易受邪。肝堅則藏安難傷;肝脆則善病消痺,易傷。肝端正,則和利難傷;肝偏傾,則脅下痛也。

脾小,則藏安,難傷於邪也;脾大,則苦湊䏚而痛,不能疾行。脾高,則䏚引季脅而痛;脾下則下歸於大腸,下加於大腸,則藏苦受邪。脾堅,則藏安難傷;脾脆,則善病消痺易傷。脾端正,則和利難傷;脾偏傾,則善滿善脹也。

腎小,則藏安難傷;腎大,則善病腰痛,不可以俛仰,易傷以邪。腎高,則苦背膂痛,不可以俛仰;腎下則腰尻痛,不可以俛仰,為狐疝。腎堅,則不病腰背痛;腎脆,則善病消癉,易傷。腎端正,則和利難傷;腎偏傾,則苦腰尻痛也。凡此二十五變者,人之所苦常病。

黃帝曰:何以知其然也?歧伯曰:赤色小理者,心小;麤理者,心大。無𩩲𩨗者,心高;𩩲𩨗小、短、舉者,心下。𩩲𩨗長者,心下堅;𩩲𩨗弱小以薄者,心脆。𩩲𩨗直下不舉者,心端正;𩩲𩨗倚一方者,心偏傾也。

白色小理者,肺小;麤理者,肺大。巨肩反膺陷喉者,肺高;合腋張脅者,肺下。好肩背厚者,肺堅;肩背薄者,肺脆。背膺厚者,肺端正;脅偏疏者,肺偏傾也。

青色小理者,肝小;麤理者,肝大。廣胸反骹者,肝高;合脅兔骹者,肝下。胸脅好者,肝堅;脅骨弱者,肝脆。膺腹好相得者,肝端正;脅骨偏舉者,肝偏傾也。

黃色小理者,脾小;麤理者,脾大。揭唇者,脾高;唇下縱者,脾下。唇堅者,脾堅;唇大而不堅者,脾脆。唇上下好者,脾端正;唇偏舉者,脾偏傾也。

黑色小理者,腎小;麤理者,腎大。高耳者,腎高;耳後陷者,腎下。耳堅者,腎堅;耳薄不堅者,腎脆。耳好前居牙車者,腎端正;耳偏高者,腎偏傾也。凡此諸變者,持則安,減則病也。

帝曰:善。然非余之所問也,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,至盡天壽,雖有深擾大恐,怵惕之志,猶不能減也,甚寒大熱,不能傷也;其有不離屏蔽室內,又無怵惕之恐,然不免於病者,何也?願聞其故。歧伯曰:五藏六府,邪之舍也,請言其故。五藏皆小者,少病,苦憔心,大愁擾;五藏皆大者,緩於事,難使以擾。五藏皆高者,好高舉措;五藏皆下者,好出人下。五藏皆堅者,無病;五藏皆脆者,不離於病。五藏皆端正者,和利得人心;五藏皆偏傾者,邪心而善盜,不可以為人平,反復言語也。

黃帝曰:願聞六府之應。歧伯答曰:肺合大腸,大腸者,皮其應;心合小腸,小腸者,脈其應;肝合膽,膽者,筋其應;脾合胃,胃者,肉其應;腎合三焦膀胱,三焦膀胱者,腠理毫毛其應。

黃帝曰:應之奈何?歧伯曰:肺應皮。皮厚者,大腸厚,皮薄者,大腸薄;皮緩,腹裏大者,大腸大而長;皮急者,大腸急而短;皮滑者,大腸直;皮肉不相離者,大腸結。

心應脈,皮厚者,脈厚,脈厚者,小腸厚;皮薄者,脈薄,脈薄者,小腸薄;皮緩者,脈緩,脈緩者,小腸大而長;皮薄而脈沖小者,小腸小而短。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,小腸結。

脾應肉,肉䐃堅大者,胃厚;肉䐃么者,胃薄。肉䐃小而么者,胃不堅;肉膕不稱身者,胃下,胃下者,下管約不利。肉脾不堅者,胃緩;肉䐃無小裏累者,胃急。肉䐃多少裏累者,胃結,胃結者,上管約不利也。

肝應爪,爪厚色黃者,膽厚;爪薄色紅者,膽薄;爪堅色青者,膽急;爪濡色赤者,膽緩;爪直色白無約者,膽直;爪惡色黑多紋者,膽結也。

腎應骨,密理厚皮者,三焦膀胱厚;麤理薄皮者,三焦膀胱薄。疏腠理者,三焦膀胱緩;皮急而無毫毛者,三焦膀胱急。毫毛美而麤者,三焦膀胱直,稀毫毛者,三焦膀胱結也。

黃帝曰:厚薄美惡,皆有形,願聞其所病。歧伯答曰:視其外應,以知其內藏,則知所病矣。

白話文:

人為什麼會生病?

黃帝問:我們人的血、氣、精神,是維持生命運轉的根本;經脈,是輸送氣血、維持陰陽平衡、滋養筋骨和讓關節靈活的管道;衛氣,是負責溫暖肌肉、滋潤皮膚、保護毛孔,以及控制毛孔開合的能量;心志和意念,是用來統領精神、收斂魂魄、適應環境冷暖、調節情緒的。

所以,如果氣血調和,經脈就會暢通,陰陽平衡,筋骨強健,關節也會很靈活。如果衛氣調和,肌肉就會舒暢,皮膚柔嫩,毛孔也會緊密。如果心志和意念調和,精神就會專一集中,魂魄安定不散,不會胡思亂想或亂發脾氣,身體也不容易被外邪侵擾。如果能適應環境的冷暖,五臟六腑就能正常運作,風邪和麻痺的疾病就不會發生,經脈暢通,四肢關節都會很平安。這些都是人健康的正常狀態。

五臟是用來儲存精神、血氣、魂魄的;六腑是用來消化食物、運送津液的。這些都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,不分聰明愚笨、賢德與否。

然而,為什麼有人可以活到天年,從不生病,即使遇到風雨、突發的寒冷或酷熱,也毫髮無傷;而有些人,即使一直待在屋裡,沒什麼煩惱恐懼,卻還是經常生病呢?請你告訴我這是為什麼。

歧伯回答:你問得真是深刻啊!五臟對應著天地,反映著陰陽,隨著四季變化,運作著生命。五臟本身的大小、高低、強弱、形狀,以及六腑的大小、長短、厚薄、彎曲或筆直、鬆緊,每個人都有所不同,這些差異有好有壞,有的會讓人健康,有的則會致病。現在我來一一解釋。


五臟的形狀與健康關係

  • 心臟

  • 心臟小:人會比較安靜,外邪不容易侵入,但容易因為憂慮而生病。

  • 心臟大:人比較容易憂心,但外邪不容易侵入。

  • 心臟位置高:胸中氣太滿,容易心煩意亂、健忘,也不容易聽進別人的話。

  • 心臟位置低:心臟外露,容易受寒,也容易因為別人的話而感到害怕。

  • 心臟結實:心神安穩,守護得好。

  • 心臟脆弱:容易生病,容易發熱口渴。

  • 心臟形狀端正:身體健康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心臟形狀傾斜:做事情不專一,心神不定。

  • 肺臟

  • 肺臟小:喝水不多,不容易氣喘。

  • 肺臟大:喝水多,容易胸悶、喉嚨不通、氣逆。

  • 肺臟位置高:容易氣喘,呼吸時肩膀會跟著動,還會咳嗽。

  • 肺臟位置低:壓迫到橫膈膜,容易胸部和肋下疼痛。

  • 肺臟結實:不容易咳嗽和氣喘。

  • 肺臟脆弱:容易生病,容易消瘦,容易受傷。

  • 肺臟形狀端正:身體健康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肺臟形狀傾斜:胸部會有一邊疼痛。

  • 肝臟

  • 肝臟小:肝臟安定,沒有肋下疼痛的問題。

  • 肝臟大:會壓迫胃部和咽喉,造成胸膈不舒服,肋下也會疼痛。

  • 肝臟位置高:往上壓迫橫膈膜,呼吸困難。

  • 肝臟位置低:壓迫胃部,肋下會感覺空空的,容易被邪氣入侵。

  • 肝臟結實:肝臟安定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肝臟脆弱:容易生病,容易消瘦,容易受傷。

  • 肝臟形狀端正:身體健康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肝臟形狀傾斜:肋下會疼痛。

  • 脾臟

  • 脾臟小:脾臟安定,不容易被邪氣侵擾。

  • 脾臟大:會感到胸肋部疼痛,無法快速行走。

  • 脾臟位置高:牽引到肋骨,引起疼痛。

  • 脾臟位置低:往下壓迫大腸,容易被邪氣侵擾。

  • 脾臟結實:脾臟安定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脾臟脆弱:容易生病,容易消瘦,容易受傷。

  • 脾臟形狀端正:身體健康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脾臟形狀傾斜:容易腹脹。

  • 腎臟

  • 腎臟小:腎臟安定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腎臟大:容易腰痛,無法彎腰或後仰,容易被邪氣侵擾。

  • 腎臟位置高:背部和脊椎會痛,無法彎腰或後仰。

  • 腎臟位置低:腰部和尾椎會痛,無法彎腰或後仰,容易得疝氣。

  • 腎臟結實:不容易腰背疼痛。

  • 腎臟脆弱:容易生病,容易消瘦,容易受傷。

  • 腎臟形狀端正:身體健康,不容易受傷。

  • 腎臟形狀傾斜:腰部和尾椎會疼痛。

以上這二十五種不同的身體狀況,都是人們常見的疾病根源。


如何從外表看出內臟狀況?

黃帝問:我怎麼知道這些呢?

歧伯回答:可以從外表觀察:

  • 看心臟:皮膚紅潤細緻的人,心臟小;皮膚粗糙的人,心臟大。沒有鎖骨的人,心臟位置高;鎖骨小、短、高的人,心臟位置低。鎖骨長的人,心臟結實;鎖骨脆弱又薄的人,心臟脆弱。鎖骨筆直向下的人,心臟形狀端正;鎖骨偏向一邊的人,心臟形狀傾斜。

  • 看肺臟:皮膚白皙細緻的人,肺臟小;皮膚粗糙的人,肺臟大。肩膀高聳,胸口突出,喉嚨凹陷的人,肺臟位置高;腋下併攏,肋骨外張的人,肺臟位置低。肩背厚實的人,肺臟結實;肩背薄弱的人,肺臟脆弱。背部和胸部厚實的人,肺臟形狀端正;肋骨有一邊特別開闊的人,肺臟形狀傾斜。

  • 看肝臟:皮膚青色細緻的人,肝臟小;皮膚粗糙的人,肝臟大。胸部寬大,小腿肚往後凸出的人,肝臟位置高;肋骨併攏,小腿肚像兔子一樣的人,肝臟位置低。胸部和肋骨漂亮的人,肝臟結實;肋骨脆弱的人,肝臟脆弱。胸部和腹部緊密的人,肝臟形狀端正;肋骨有一邊特別突出的人,肝臟形狀傾斜。

  • 看脾臟:皮膚黃色細緻的人,脾臟小;皮膚粗糙的人,脾臟大。上嘴唇翻起的人,脾臟位置高;下嘴唇鬆弛的人,脾臟位置低。嘴唇結實的人,脾臟結實;嘴唇大但不結實的人,脾臟脆弱。上下嘴唇形狀漂亮的人,脾臟形狀端正;嘴唇有一邊特別突出的人,脾臟形狀傾斜。

  • 看腎臟:皮膚黑色細緻的人,腎臟小;皮膚粗糙的人,腎臟大。耳朵位置高的人,腎臟位置高;耳後凹陷的人,腎臟位置低。耳朵結實的人,腎臟結實;耳朵薄又不結實的人,腎臟脆弱。耳朵形狀漂亮,位置在牙齒前方的人,腎臟形狀端正;耳朵有一邊位置特別高的人,腎臟形狀傾斜。

所有這些變化,只要能保持平衡,人就會健康;如果失去平衡,人就會生病。


五臟與六腑的對應關係

黃帝問:好的。但我真正想知道的是,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活到天年,不會生病,即使遇到極大的恐懼和煩惱,也影響不了他們,嚴寒酷暑也傷害不了他們;而有些人,即使整天待在室內,沒有煩惱恐懼,卻還是經常生病?這到底是為什麼?

歧伯回答:五臟六腑是邪氣入侵的地方,我來告訴你原因。

  • 五臟都小:人不容易生病,但容易因為煩惱而心神不寧。
  • 五臟都大:人做事比較遲緩,很難讓他們煩惱。
  • 五臟位置都高:人喜歡高談闊論,行為舉止誇大。
  • 五臟位置都低:人喜歡屈居人下。
  • 五臟都結實:人不容易生病。
  • 五臟都脆弱:人經常生病。
  • 五臟都端正:人會得到別人的信任。
  • 五臟都傾斜:人心術不正,喜歡偷竊,說話反覆無常,不能相信。

黃帝問:那六腑的情況如何呢?

歧伯回答:

  • 大腸 對應,皮膚 是它的外在表現。
  • 小腸 對應,脈搏 是它的外在表現。
  • 對應,筋骨 是它的外在表現。
  • 對應,肌肉 是它的外在表現。
  • 三焦、膀胱 對應,毛孔毫毛 是它的外在表現。

黃帝問:那要如何觀察這些對應呢?

歧伯回答:

  • 大腸:皮膚厚,大腸就厚;皮膚薄,大腸就薄。皮膚鬆弛,肚子大的人,大腸就大而長;皮膚緊繃,大腸就緊而短。皮膚光滑,大腸就直;皮膚和肌肉分不開的人,大腸就容易打結。

  • 小腸:皮膚厚,脈搏也厚,小腸就厚;皮膚薄,脈搏也薄,小腸就薄。皮膚鬆弛,脈搏也鬆弛的人,小腸就大而長;皮膚薄,脈搏微弱的人,小腸就小而短。如果陽經的經脈有很多彎曲的地方,小腸就容易打結。

  • :肌肉結實又大,胃就厚;肌肉細小,胃就薄。肌肉小而細,胃就不結實。肌肉和身體不相稱,胃就下垂,消化吸收就不順暢。肌肉不結實,胃就鬆弛。肌肉沒有小小的結塊,胃就緊繃。如果肌肉有許多小結塊,胃就打結,消化吸收就不順暢。

  • :指甲厚、顏色黃,膽就厚;指甲薄、顏色紅,膽就薄。指甲結實、顏色青,膽就緊;指甲軟、顏色紅,膽就鬆。指甲筆直、顏色白,沒有紋路,膽就直;指甲難看、顏色黑、多紋路,膽就容易打結。

  • 三焦、膀胱:皮膚紋理細密、皮膚厚,三焦和膀胱就厚;皮膚紋理粗糙、皮膚薄,三焦和膀胱就薄。皮膚毛孔開闊,三焦和膀胱就鬆弛;皮膚緊繃,沒有毫毛,三焦和膀胱就緊繃。毫毛生長得又漂亮又粗,三焦和膀胱就直;毫毛稀疏,三焦和膀胱就容易打結。

黃帝問:五臟六腑的厚薄好壞,都有它的形狀,我想知道這些會引起什麼疾病?

歧伯回答:只要觀察這些外在表現,就能知道內在的五臟六腑有什麼問題,也就能知道會生什麼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