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49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49)

1. 禁服第四十八

雷公問於黃帝曰:細子得受業,通於九鍼六十篇,旦暮勤服之,近者編絕,久者簡垢,然尚諷誦弗置,未盡解於意矣,外揣言渾朿為一,未知所謂也。夫大則無外,小則無內,大小無極,高下無度,朿之奈何。士之才力,或有厚薄,智慮褊淺,不能博大深奧,自強於學若細子,細子恐其散於後世,絕於子孫,敢問約之奈何。黃帝曰:善乎哉問也。

此先師之所禁,坐私傳之也,割臂歃血之盟也,子若欲得之,何不齋乎,雷公再拜而起曰:請聞命於是也。乃齋宿三日而請曰:敢問今日正陽,細子願以受盟。黃帝乃與俱入齋室,割臂歃血。黃帝親祝曰:今日正陽,歃血傳方,敢有背此言者,反受其殃。雷公再拜曰:細子受之。

黃帝乃左握其手,右受之書,曰:慎之慎之,吾為子言之。

凡刺之理,經脈為始,營其所行,知其度量,內刺五藏,外刺六府,審察衛氣,為百病母,調其虛實,虛實乃止,寫其血絡,血盡不殆矣。雷公曰:此皆細子之所以通,未知其所約也。

黃帝曰:夫約方者,猶約囊也,囊滿而弗約,則輸泄,方成弗約,則神與弗俱。雷公曰:願為下材者,弗滿而約之。黃帝曰: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,不可以為天下師。雷公曰:願聞為工。

黃帝曰:寸口主中,人迎主外,兩者相應,俱往俱來,若引繩大小齊等,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,如是者名曰平人。

人迎大一倍於寸口,病在足少陽,一倍而躁,在手少陽。人迎二倍,病在足太陽,二倍而躁,病在手太陽。人迎三倍,病在足陽明,三倍而躁,病在手陽明。盛則為熱,虛則為寒,緊則為痛痹,代則乍甚乍問。盛則寫之,虛則補之,緊痛則取之分肉,代則取血絡,且飲藥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,名曰經刺。人迎四倍者,且大且數,名曰溢陽,溢陽為外格,死不治。

必審按其本末,察其寒熱,以驗其藏府之病。

寸口大於人迎一倍,病在足厥陰,一倍而躁,病在手心主。寸口二倍,病在足少陰,二倍而躁,在手少陰。寸口三倍,病在足太陰,三倍而躁,病在手太陰。盛則脹滿,寒中食不化,虛則熱中,出糜少氣,溺色變,緊則痛痹,代則乍痛乍止。盛則寫之,虛則補之,緊則先刺而後灸之,代則取血絡,而後調之,陷下則徒灸之,陷下者,脈血絡於中,中有著血,血寒,故宜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,名曰經刺。寸口四倍者,名曰內關,內關者,且大且數,死不治。

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,以驗其藏府之病。

通其營輸,乃可傳於大數。大數曰:盛則徒寫之。虛則徒補之,緊則灸刺,且飲藥,陷下則徒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所謂經治者,飲藥,亦曰灸刺。脈急則引,脈大以弱,則欲安靜,用力無勞也。

白話文:

禁服第四十八

雷公向黃帝請教說:「弟子學習醫術,已通曉《九針》六十篇的內容,日夜勤奮研讀,書簡近的翻到繩子斷裂,久的積滿灰塵,但仍不斷背誦,卻未能完全理解其中深意。《外揣》篇提到『渾束為一』,不知其具體含義。醫理廣大則無邊無際,細微則無內可入,大小無極限,高低無標準,該如何歸納約束?學者的才能有高低,智慧有深淺,若像我這樣努力仍無法透徹,恐怕這些學問會散失後世,斷絕傳承。請問該如何提綱挈領?」

黃帝讚許道:「問得好!這是先師禁止輕易外傳的秘訣,需割臂歃血立誓。你若想學,何不先齋戒?」雷公恭敬拜謝,齋戒三日後請求:「今日正午,弟子願立誓受教。」黃帝便帶他進入齋室,割臂歃血,並鄭重宣告:「今日正午,歃血傳授秘方,違背誓言者必遭禍殃。」雷公再次拜受。

黃帝左手握住雷公,右手遞給他書冊,叮囑道:「謹記!我為你講解——」

針刺的原理:以經脈為基礎,掌握其循行與度量。內調五臟,外治六腑,審察衛氣(百病之源),調和虛實。瀉除血絡瘀滯,血盡則病除。雷公回應:「這些我已明白,但不知如何歸納要領?」

黃帝解釋:「歸納醫方如捆紮袋子,袋滿不束則漏,醫方不約則精髓流失。」雷公問:「若學識未豐,能否先學要領?」黃帝答:「未通曉全貌而強求簡約,僅能成普通醫者,不足為天下師。」雷公遂請教醫者之道。

診脈要訣

  • 寸口脈主內(臟腑),人迎脈主外(經絡),二者應協調一致,如繩索平衡。春夏人迎稍盛,秋冬寸口略強,屬健康之象。

  • 人迎脈異常

  • 盛於寸口一倍:病在足少陽經;若兼躁動,病在手少陽經。

  • 二倍:足太陽經病;躁動則手太陽經病。

  • 三倍:足陽明經病;躁動則手陽明經病。

  • 過盛為熱證,虛弱為寒證;緊脈主痛痹,代脈(間歇)主病情反覆。治法:盛則瀉,虛則補,緊脈刺分肉,代脈刺血絡並服藥,脈陷下則灸療。不盛不虛者,循經取穴(「經刺」)。

  • 人迎盛四倍且急數,稱「溢陽」,屬「外格」,預後極差。

  • 寸口脈異常

  • 盛於人迎一倍:病在足厥陰經;躁動則手心主(心包)經病。

  • 二倍:足少陰經病;躁動則手少陰經病。

  • 三倍:足太陰經病;躁動則手太陰經病。

  • 過盛見腹脹、寒滯食積;虛弱見內熱、腹瀉氣短、尿色異常。緊脈主痛痹,代脈主疼痛時作時止。治法同前,脈陷下專用灸療。

  • 寸口盛四倍且急數,稱「內關」,預後不良。

關鍵:詳察病因、寒熱屬性,驗證臟腑病機;通曉營衛輸注規律,方能掌握根本治法。總則為:盛則瀉,虛則補,緊脈結合針灸與藥物,脈陷下專用灸療,不盛不虛則循經治療(「經治」包括服藥與針灸)。脈急需導引調和,脈大而弱者宜靜養,避免勞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