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1. 外揣第四十五
黃帝曰:余聞九鍼九篇,余親受其調,頗得其意。夫九鍼者,始於一而終於九,然未得其要道也。夫九鍼者,小之則無內,大之則無外,深不可為下,高不可為蓋,恍惚無竅,流溢無極,佘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,然余願雜之毫毛,渾束為一,可乎?歧伯曰:明乎哉問也,非獨鍼道焉,夫治國亦然。
黃帝曰:余願聞鍼道,非國事也。歧伯曰:夫治國者,夫惟道焉,非道,何可小大深淺,雜合而為一乎。
黃帝曰:願卒聞之。歧伯曰:日與月焉,水與鏡焉,鼓與響焉。夫日月之明,不失其影,水鏡之察,不失其形,鼓響之應,不後其聲,動搖則應和,盡得其情。
黃帝曰:窘乎哉!昭昭之明不可蔽,其不可蔽,不失陰陽也。合而察之,切而驗之,見而得之,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。五音不彰,五色不明,五藏波蕩,若是則內外相襲,若鼓之應桴,響之應聲,影之似形。故遠者,司外揣內,近者,司內揣外,是謂陰陽之極,天地之蓋,請藏之靈蘭之室,弗敢使泄也。
白話文:
外揣第四十五
黃帝說:我聽過關於九針的九篇論述,並親自學習其中的調理方法,大致領會了其中的道理。九針的運用,從一開始到九結束,但我還未掌握其核心要領。九針的奧妙,小到極致則無內可入,大到極致則無外可容,深不可測,高不可覆,變化無窮,流動無邊。我知道它符合天道、人事與四時的變化,但我希望能將這些細微的道理融會貫通,歸結為一體,可以嗎?
岐伯回答:您的問題非常高明!不僅針灸之道如此,治理國家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黃帝說:我想聽的是針灸之道,不是治國之事。
岐伯說:治理國家的關鍵在於遵循「道」,若不依循道,如何能將大小、深淺等複雜因素統合為一呢?
黃帝說:請詳細說明。
岐伯說:就像太陽與月亮、水面與鏡子、鼓聲與回響一樣。日月的光輝,不會失去其影子;水鏡的映照,不會失真其形狀;鼓聲的震動,回響必然隨之而生。只要有所動作,就會有相應的反應,完全符合自然的規律。
黃帝感嘆:真是深奧啊!如此清晰的道理無法被遮蔽,正因為它不違背陰陽的規律。綜合觀察、仔細驗證,便能領悟其中的真諦,就像清水明鏡不會失真一樣。
如果五音不清晰、五色不分明,五臟的氣血就會紊亂,如此則內外相互影響,如同鼓槌敲擊鼓面必有回響,影子必然跟隨形體。因此,觀察外在表現可以推測內在變化,探究內在狀態也能反映外在現象,這就是陰陽變化的極致,天地運行的法則。請將這番道理珍藏於靈蘭之室,切勿輕易外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