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
1. 厥病第二十四
厥頭痛,面若腫起而煩心,取之足陽明太陰。厥頭痛,頭脈痛,心悲善泣,視頭動脈反盛者,刺盡去血,後調足厥陰。厥頭痛,貞貞頭重而痛,寫頭上五行行五,先取手少陰,後取足少陰。厥頭痛,意善忘,按之不得,取頭面左右動脈,後取足太陰。厥頭痛,項先痛,腰脊為應,先取天柱,後取足太陽。
厥頭痛,頭痛甚,耳前後脈湧有熱,寫出其血,後取足少陽。真頭痛,頭痛甚,腦盡痛,手足寒至節,死不治。頭痛不可取於腧者,有所擊墮,惡血在於內,若肉傷,痛未已,可則刺,不可遠取也。頭痛不可刺者,大痹為惡,日作者,可令少愈,不可已,頭半寒痛,先取手少陽陽明,後取足少陽陽明。
厥心痛,與背相控善瘛,如從後觸其心,傴僂者,腎心痛也,先取京骨崑崙。發鍼不已,取然谷。厥心痛,腹脹胸滿,心尤痛甚,胃心痛也,取之大都太白。厥心痛,痛如以錐鍼刺其心,心痛甚者,脾心痛也,取之然谷太谿。厥心痛,色蒼蒼如死狀,終日不得太息,肝心痛也,取之行間太衝。
厥心痛,臥若徒居,心痛,間動作,痛益甚,色不變,肺心痛也,取之魚際太淵。真心痛,手足清至節,心痛甚,旦發夕死,夕發旦死。心痛不可刺者,中有盛聚,不可取於腧。腸中有蟲瘕及蛟蛕,皆不可取以小鍼。心腸痛,憹作痛,腫聚,往來上下行,痛有休止,腹熱喜渴涎出者,是蛟蛕也。
以手聚按而堅持之,無令得移,以大鍼刺之,久持之,蟲不動,乃出鍼也。㤣腹憹痛。形中上者。
耳聾無聞,取耳中,耳鳴,取耳前動脈。耳痛不可刺者,耳中有膿,若有乾盯⿰耳寍,耳無聞也。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,先取手,後取足。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,左取右,右取左,先取手,後取足。足髀不可舉,側而取之,在樞合中,以員利鍼,大鍼不可刺。病注下血,取曲泉。
風痹淫濼,病不可已者,足如履冰,時如入湯中,股脛淫濼,煩心頭痛,時嘔時悗,眩已汗出,久則目眩,悲以喜恐,短氣,不樂,不出三年,死矣。
白話文:
關於「頭痛與心痛」的診斷與治療
厥頭痛:
- 面部腫起與煩躁:如果頭痛時,臉部腫脹發紅,並且感到心煩意亂,要扎腳部的「陽明經」和「太陰經」來治療。
- 情緒悲傷與哭泣:如果頭痛時,頭部脈絡跳動異常,伴隨悲傷和愛哭的症狀,檢查發現頭部動脈跳動特別強勁,就要用針把多餘的血放出來,之後再調理腳部的「厥陰經」。
- 頭部沉重感:如果頭痛時,感覺頭部沉重、僵硬,要扎頭頂的五行(共二十五個穴位),先扎手上的「手少陰經」,再扎腳上的「足少陰經」。
- 健忘與脈絡無力:如果頭痛時,記憶力變差,按壓頭部也找不到疼痛點,要扎頭部和臉部左右的動脈,之後再扎腳部的「太陰經」。
- 後頸痛與腰痛:如果頭痛是從後頸開始痛,並牽引到腰椎,要先扎「天柱穴」,再扎腳部的「足太陽經」。
- 耳後發熱:如果頭痛劇烈,耳朵前後的脈絡跳動發熱,要扎針放血,之後再扎腳部的「足少陽經」。
真頭痛:如果頭痛劇烈到整個腦袋都痛,而且手腳冰冷到關節處,這種病是無法治癒的。
頭痛的禁忌:
- 因外傷造成的頭痛:如果是頭部受到撞擊或跌落,導致內部淤血或肌肉損傷而引起的頭痛,只要疼痛還在,可以扎針在患處附近,但不能扎離疼痛點太遠的地方。
- 大痺症引起的頭痛:如果頭痛是因為「大痺」(一種嚴重的麻痺症)所引起,雖然會每日發作,但扎針可以稍微緩解,卻無法根治。
- 半邊頭部寒痛:如果頭部半邊感到冰冷疼痛,要先扎手部的「手少陽經」和「陽明經」,之後再扎腳部的「足少陽經」和「陽明經」。
心痛的分類與治療
- 腎心痛:心痛時,背部也跟著痛,身體會抽搐,感覺像有人從後面刺心臟,身體會彎曲。要先扎「京骨穴」和「崑崙穴」,如果還發狂,要扎「然谷穴」。
- 胃心痛:心痛時,肚子脹滿,胸口鬱悶,心臟特別痛,要扎「大都穴」和「太白穴」。
- 脾心痛:心痛時,感覺像用錐子刺心臟,這種心痛要扎「然谷穴」和「太谿穴」。
- 肝心痛:心痛時,臉色發青像死人,一整天都無法深呼吸。要扎「行間穴」和「太衝穴」。
- 肺心痛:心痛時,躺著或靜止不動時沒有症狀,但一活動就痛得更厲害,臉色卻不變。要扎「魚際穴」和「太淵穴」。
真心痛:如果心臟劇烈疼痛,手腳冰冷到關節處,這是「真心痛」。早上發作,晚上就會死亡;晚上發作,早上就會死亡。這類心痛不能扎針,因為心臟內部有嚴重的積聚,無法用針灸治療。
關於腸道疾病的治療
如果腸道裡有寄生蟲或腫塊,都不能用小針來扎。如果心臟和腸道都痛,而且痛的時候有腫塊會上下移動,疼痛時斷時續,肚子發熱,喜歡喝水又會流口水,這就是有「蛟蛕」這種寄生蟲。治療時,要用手按住腫塊,讓它不能移動,再用大針扎進去。等到蟲子不動了,才能把針拔出來。
關於耳朵疾病的治療
- 耳聾:如果耳朵聽不見聲音,要扎耳道裡面的穴位。
- 耳鳴:如果耳朵有聲音,要扎耳前的動脈。
- 耳朵疼痛:耳朵疼痛時,如果裡面有膿或耳屎,不能扎針,因為這會導致聽力完全喪失。
- 耳聾的針灸法:扎手部無名指和小指指甲與肉交界處,先扎手部,再扎腳部。
- 耳鳴的針灸法:扎手中指指甲上,左耳鳴扎右手,右耳鳴扎左手,先扎手部,再扎腳部。
其他症狀的治療
- 大腿無法抬起:如果大腿無法抬起,要讓病人側躺,用圓頭的利針扎髖關節處。不能用大針扎。
- 下痢出血:如果因病導致下痢出血,要扎「曲泉穴」。
- 風痺症:有一種嚴重的風痺症狀是無法治癒的,病人會感覺腳底時而像踩在冰上,時而像泡在熱水裡,大腿和小腿麻木,心煩頭痛,偶爾會想吐、心神不寧、頭暈、出汗。如果這種病持續很久,會出現頭暈眼花、悲傷又容易驚恐、呼吸短促、心情不佳等症狀,通常活不過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