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15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15)

1. 脹論第三十五

黃帝曰:脈之應於寸口,如何而脹。歧伯曰:其脈大堅以濇者,脹也。黃帝曰:何以知藏府之脹也。歧伯曰:陰為藏,陽為府。黃帝曰:夫氣之令人脹也,在於血脈之中邪,藏府之內乎。歧伯曰:三者皆存焉。然非脹之舍也。黃帝曰:願聞脹之舍。歧伯曰:夫脹者,皆在於藏府之外,排藏府而郭胸脇,脹皮膚,故命曰:脹。

黃帝曰:藏府之在胸脇腹裏之內也,若匣匱之藏禁器也,各有次舍,異名而同處,一域之中,其氣各異,願聞其故。黃帝曰:未解其意。再問歧伯曰:夫胸腹,藏府之郭也。膻中者,心主之宮城也。胃者,太倉也。咽喉小腸者,傳送也。胃之五竅者,閭里門戶也。廉泉玉英者,津液之道也。

故五藏六府者,各有畔界,其病各有形狀。營氣循脈,衛氣逆為脈脹,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,三里而寫,近者一下,遠者三下,無問虛實,工在疾寫。

黃帝曰:願聞脹形。歧伯曰:夫心脹者,煩心短氣。臥不安。肺脹者,虛滿而喘欬。肝脹者,脇下滿而痛引小腹。脾脹者,善噦,四肢煩悗,體重不能勝衣,臥不安。腎脹者,腹滿引背,央央然腰髀痛。六府脹。胃脹者,腹滿,胃脘痛,鼻聞焦臭,妨於食,大便難。大腸脹者,腸鳴而痛濯濯,冬日重感於寒,則飧泄不化。

小腸脹者,少腹䐜脹,引腰而痛。膀胱脹者,少腹滿而氣癃。三焦脹者,氣滿於皮膚中,輕輕然而不堅。膽脹者,脇下痛脹,口中苦,善太息。凡此諸脹者,其道在一,明知逆順,鍼數不失,寫虛補實,神去其室,致邪失正,真不可定,麤之所敗,謂之天命,補虛寫實,神歸其室。久塞其空,謂之良工。

黃帝曰:脹者焉生,何因而有。歧伯曰:衛氣之在身也,常然並脈,循分肉,行有逆順,陰陽相隨,乃得天和,五藏更始,四時有序,五穀乃化,然後厥氣在上,營衛留止,寒氣逆上,真邪相攻,兩氣相搏,乃合為脹也。黃帝曰:善。何以解惑。歧伯曰:合之於真,三合而得。

帝曰:善。黃帝問於歧伯曰:脹論言無問虛實,工在疾寫,近者一下,遠者三下,今有其三而不下者,其過焉在。歧伯對曰:此言陷於肉盲,而中氣穴者也。不中氣穴,則氣內閉,鍼不陷盲,則氣不行,上越中肉,則衛氣相亂,陰陽相逐,其於脹也,當寫不寫,氣故不下,三而不下,必更其道,氣下乃止,不下復始,可以萬全,烏有殆者乎,其於脹也,必審其𦙳,當寫則寫,當補則補,如鼓應桴,惡有不下者乎。

2.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

黃帝問於歧伯曰:水穀入於口,輸於腸胃,其液別為五,天寒衣薄,則為溺與氣,天熱衣厚則為汗,悲哀氣并則為泣,中熱胃緩則為唾,邪氣內逆,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,不行則為水脹,余知其然也,不知其所由生,願聞其道。

歧伯曰:水穀皆入於口,其味有五,各注其海,津液各走其道,故三焦出氣,以溫肌肉,充皮膚,為其津,其流而不行者為液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,故汗出,寒留於分肉之間,聚沫則為痛,天寒則腠理閉,氣濕不行,水下留於膀胱,則為溺與氣。五藏六府,心為之主,耳為之聽,目為之候,肺為之相,肝為之將,脾為之衛,腎為之主外。故五藏六府之津液,盡上滲於目,心悲氣并,則心系急,心系急則肺舉,肺舉則液上溢。

夫心系與肺,不能盡舉,乍上乍下,故欬而泣出矣。中熱則胃中消穀,消穀則蟲上下作,腸胃充郭,故胃緩,胃緩則氣逆,故唾出。

五穀之津液,和合而為膏者,內滲入於骨空,補益腦髓,而下流於陰陽。陰陽不和,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,髓液皆減而下,下過度則虛,虛,故腰背痛而脛痠。陰陽氣道不通,四海塞閉,三焦不寫,津液不化,水穀并於腸胃之中,別於迴腸,留於下焦,不得滲膀胱,則下焦脹,水溢則為水脹,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。

3.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

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刺有五官五閱,以觀五氣,五氣者,五藏之使也,五時之副也,願聞其五使當安出。歧伯曰:五官者,五藏之閱也。黃帝曰:願聞其所出,令可為常。歧伯曰:脈出於氣口,色見於明堂,五色更出,以應五時,各如其常,經氣入藏,必當治裏。帝曰:善。

五色獨決於明堂乎。歧伯曰:五官已辨,闕庭必張,乃立明堂,明堂廣大,蕃蔽見外,方壁高基,引垂居外,五色乃治,平博廣大,壽中百歲。見此者,刺之必已,如是之人者,血氣有餘,肌肉堅緻,故可苦以鍼。

黃帝曰:願聞五官。歧伯曰:鼻者,肺之官也。目者,肝之官也。口脣者,脾之官也。舌者,心之官也。耳者,腎之官也。黃帝曰:以官何候。歧伯曰:以候五藏。故肺病者,喘息鼻張。肝病者,眥青。脾病者,脣黃。心病者,舌卷短,顴赤。腎病者,顴與顏黑。黃帝曰:五脈安出,五色安見,其常色殆者何如。

歧伯曰:五官不辨,闕庭不張,小其明堂,蕃蔽不見,又埤其墻,墻下無基,垂角去外,如是者,雖平常殆,況加病哉。黃帝曰:五色之見於明堂,以觀五藏之氣,左右高下,各有形乎。歧伯曰:五藏之在中也,各以次舍左右上下,各如其度也。

4.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

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鍼道於夫子,眾多畢悉矣。夫子之道,應若失,而據未有堅然者也。夫子之問學熟乎,將審察於物而生之乎。歧伯對曰:聖人之為道者,上合於天,下合於地,中合於人事,必有明法,以起度數,法式檢押,乃後可傳焉。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,廢繩墨而起平水也,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員,去矩而為方。

知用此者,固自然之物,易用之教,逆順之常也。黃帝曰:願聞自然奈何。歧伯曰:臨深決水,不用工力,而水可竭也,循掘決衝,而經可通也,此言氣之滑濇,血之清濁,行之逆順也。

黃帝曰:願聞人之白黑肥瘦小長,各有數乎。歧伯曰:年質壯大,血氣充盈,膚革堅固,因加以邪,刺此者,深而留之,此肥人也。廣肩,腋項肉薄,皮厚而黑色,脣臨臨然,其血黑以濁,其氣濇以遲,其為人也,貪於取與。刺此者,深而留之,多益其數也。黃帝曰:刺瘦人奈何。

歧伯說:瘦削的人,皮膚薄,顏色暗沉,肌肉鬆弛,嘴脣薄,說話輕,他們的血液稀薄,氣血容易流失,容易損傷氣血。針灸這樣的人時,刺得要淺而快。

黃帝問:針灸一般人如何呢?

歧伯回答:看他們的皮膚顏色是黑是白,根據不同情況調整針灸方法。皮膚白皙厚實的人,氣血平和,針灸時不必偏離常規。

黃帝又問:針灸健壯勇武之人應該如何呢?

歧伯回答:如果壯士身體結實,肌肉堅韌,關節沉穩,這樣的人身體重則氣血鬱積渾濁,針灸時要刺得深,留針時間長,針數也多。如果身體勁力強健,則氣血流暢清澈,針灸時要刺得淺而快。

黃帝曰:刺嬰兒奈何。歧伯曰:嬰兒者,其肉脆,血少氣弱,刺此者,以毫鍼,淺刺而疾發鍼,日再可也。

黃帝曰:臨深決水奈何。歧伯曰:血清氣濁,疾寫之,則氣竭焉。黃帝曰:循掘決衝,奈何。歧伯曰:血濁氣濇,疾寫之,則經可通也。黃帝曰:脈行之逆順,奈何。歧伯曰:手之三陰。從藏走手,手之三陽,從手走頭,足之三陽,從頭走足,足之三陰,從足走腹。黃帝曰:少陰之脈獨下行,何也。

歧伯曰:不然,夫衝脈者,五藏六府之海也,五藏六府皆稟焉。其上者,出於頏顙。滲諸陽,灌諸精。其下者,注少陰之大絡,出於氣街,循陰股內廉,入膕中,伏行䯒骨內,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。其下者,並於少陰之經,滲三陰,其前者,伏行出跗屬,下循跗,入大指間,滲諸絡而溫肌肉。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,不動則厥,厥則寒矣。

黃帝曰:何以明之。歧伯曰:以言導之,切而驗之,其非必動,然後乃可明逆順之行也。黃帝曰:窘乎哉,聖人之為道也,明於日月,微於毫釐,其非夫子,孰能道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