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

《黃帝內經-靈樞》~ 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14)

回本書目錄

《黃帝內經靈樞》 (14)

1. 決氣第三十

黃帝曰: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,余意以為一氣耳,今乃辨為六名,余不知其所以然。歧伯曰:兩神相搏,合而成形,常先身生,是謂精。何謂氣。歧伯曰: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熏膚,充身,澤毛,若霧露之溉,是謂氣。何謂津。歧伯曰:腠理發泄,汗出溱溱,是謂津。何謂液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「我聽說人體有精氣津液血脈,我一直以為這些都是一種氣,現在卻分成六種,我不明白為什麼。」歧伯說:「陰陽相交,結合形成形體,精氣先於身體產生,這就是精。什麼是氣呢?」歧伯說:「上焦打開,宣發五穀的精華,滋潤肌膚,充盈身體,滋養毛髮,就像霧露滋潤大地一樣,這就是氣。什麼是津呢?」歧伯說:「毛孔開泄,汗液大量排出,這就是津。什麼是液呢?

歧伯曰:穀入氣滿,淖澤注於骨,骨屬屈伸,洩澤補益腦髓,皮膚潤澤,是謂液。何謂血。歧伯曰:中焦受氣,取汁變化而赤,是謂血。何謂脈。歧伯曰: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,是謂脈。

白話文:

歧伯說:穀物入口後,氣息充足充盈。這些氣息流注到骨頭裡,骨頭就能屈伸自如。多餘的氣息會滋補腦髓,滋潤皮膚,這就叫做「津液」。

什麼是血?歧伯說:中焦接收氣息,吸收營養變化成紅色,這就叫做「血」。

什麼是脈?歧伯說:營氣壅塞不通,沒有地方可以迴避,這樣就形成了「脈」。

黃帝曰:六氣者,有餘不足,氣之多少,腦髓之虛實,血脈之清濁,何以知之。歧伯曰:精脫者,耳聾。氣脫者,目不明。津脫者,腠理開,汗大泄,。液脫者,骨屬屈伸不利,色夭,腦髓消,脛痠,耳數鳴。血脫者,色白,夭然不澤,其脈空虛,此其候也。

黃帝曰:六氣者,貴賤何如。歧伯曰:六氣者,各有部主也,其貴賤善惡,可為常主,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六氣過多或不足,氣的多與少,腦髓的虛與實,血脈的清與濁,怎麼知道呢?

岐伯回答:精氣耗盡的人,會耳聾。氣氣耗盡的人,會眼睛看不清。津液耗盡的人,會毛孔打開,大汗淋漓。液體耗盡的人,骨頭活動不靈活,面色蒼白,腦髓消瘦,小腿痠痛,耳鳴。血氣耗盡的人,面色蒼白,無光澤,脈搏空虛,這些都是症狀。

黃帝又問:關於六氣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,它們之間有什麼優劣之分嗎?歧伯回答:六氣各有其主管的範疇和作用,它們各自的重要性與好壞影響,可以視為常態的主宰因素,然而,五穀與胃則如同身體中的大海,是根本所在。

2. 腸胃第三十一

黃帝問於伯高曰:余願聞六府傳穀者,腸胃之小大長短,受穀之多少奈何。伯高曰:請盡言之,穀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,唇至齒,長九分,口廣二寸半,齒以後至會厭,深三寸半,大容五合,舌重十兩,長七寸,廣二寸半。咽門重十兩,廣二寸半,至胃長一尺六寸。

胃紆曲屈伸之,長二尺六寸,大一尺五寸徑五寸,大容三斗五升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伯高:「我想知道六府(胃、小腸、大腸、三焦、膽、膀胱)傳遞食物的過程,腸胃的長度、寬度、容積如何。」

伯高回答:「我將一一說明。穀物從嘴邊進入到牙齒,長度為九分。嘴的寬度為兩寸半。從牙齒後面到會厭,深度為三寸半,能容納五合的食物。舌頭重十兩,長七寸,寬兩寸半。咽喉重十兩,寬兩寸半,到胃的長度為一尺六寸。」

胃的形狀彎曲褶皺,全長約二尺六寸,最大直徑約一尺五寸,橫徑約五寸,能容納食物大約三鬥五升。

小腸後附脊左環,迴周疊積,其注於迴腸者,外附於臍,上迴運環十六曲,大二寸半,徑八分分之少半,長三丈三尺。迴腸當臍左環,迴周葉積而下,迴運環反十六曲,大四寸,徑一寸寸之少半,長二丈一尺。廣腸傳脊,以受迴腸,左環葉脊上下辟,大八寸,徑二寸寸之大半,長二尺八寸。

腸胃所入至所出,長六丈四寸四分,迴曲環反,三十二曲也。

白話文:

小腸附著在脊椎後面,向左繞一圈,迴轉疊起來,由小腸連接的迴腸,在外附著在肚臍上,向上面迴轉環繞十六個彎曲,它的周長大約是二寸半,直徑大約是八分之一,長度約為三丈三尺。迴腸在肚臍的左邊繞一圈,向下面迴轉,岔開疊起來,迴轉環繞與小腸相反,有十六個彎曲,它的周長大約是四寸,直徑大約是一寸半,長度約為二丈一尺。廣腸從脊椎分開,用來接收迴腸,向左繞著脊椎上下展開,它的周長大約是八寸,直徑大約是二寸半,長度約為二尺八寸。

人體的腸胃,從食物進入到排出的全長,大約為六丈四寸四分,其間彎繞曲折,形成三十二個彎曲之處。

3. 平人絕穀第三十二

黃帝曰:願聞人之不食,七日而死,何也。伯高曰:臣請言其故。胃大一尺五寸,徑五寸,長二尺六寸,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,其中之穀,常留二斗,水一斗五升而滿,上焦泄氣,出其精微,慓悍滑疾,下焦下溉諸腸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我聽說有人不吃東西,七天就會死亡,這是什麼道理?伯高回答:請允許我解釋其中的原因。胃的容量約為一尺五寸寬,五寸直徑,長度約為二尺六寸。胃呈橫曲形,能容納三鬥五升的水和穀物。其中通常會保留二斗穀物和一斗五升水,這樣才會感到飽足。上焦會排出氣體,帶走其精氣微物,並迅速流動。下焦則會向下灌溉各個腸道。

小腸大二寸半,徑八分分之少半,長三丈二尺,受穀二斗四升,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。迴腸大四寸,徑一寸寸之少半,長二丈一尺,受穀一斗,水七升半。廣腸大八寸,徑二寸寸之大半,長二尺八寸,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。

白話文:

小腸

  • 直徑:0.8 英寸(八分)
  • 周長:3.2 長尺(3 丈 2 尺)
  • 容量:穀物 4 升 6 合,水分 6 升 3 合多半

迴腸

  • 直徑:1 英寸(一寸)
  • 周長:2.1 長尺(2 丈 1 尺)
  • 容量:穀物 1 升,水分 7 升 5 合

廣腸

  • 直徑:2.5 英寸(二寸半)
  • 周長:2.8 長尺(2 尺 8 寸)
  • 容量:穀物 9 升 3 合 8 分之 1

腸胃之長,凡五丈八尺四寸,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,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。平人則不然,胃滿則腸虛,腸滿則胃虛,更虛更滿,故氣得上下,五藏安定,血脈和則精神乃居,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。故腸胃之中,當留穀二斗,水一斗五升,故平人日再後,後二升半,一日中五升,七日五七三斗五升,而留水穀盡矣。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,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腸胃總長度約為五丈八尺四寸(約18公尺),可以容納約九鬥二升一合(約19.1公升)的水和食物,這是腸胃所能容納的水和食物的量。而一般人並非如此,當胃部裝滿時,腸子就會清空,當腸子裝滿時,胃部就會清空,交替清空和裝滿,因此氣血可以上下運行,五臟安定,血脈調和,精神才能安定。

所以神氣是水和食物的精華。在腸胃中,應該留存兩鬥(約3.8公升)的食物,一斗五升(約2.8公升)的水。因此,一般人一天排便兩次,每次排便兩升半(約0.4公升),七天總共排便五升(約0.9公升),五七為三十五,再乘以三鬥五升(約6.5公升),就等於留存的水和食物全部排光。所以,一般人在七天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會死亡,因為水、食物的精氣和津液都已經耗盡了。

4. 海論第三十三

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刺法於夫子,夫子之所言,不離於營衛血氣。夫十二經脈者,內屬於府藏,外絡於肢節,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。歧伯答曰:人亦有四海,十二經水,經水者,皆注於海,海有東南西北,命曰四海。黃帝曰:以人應之奈何。歧伯曰:人有髓海,有血海,有氣海,有水穀之海,凡此四者,以應四海也。

黃帝曰:遠乎哉。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,願聞應之奈何。歧伯答曰:必先明知陰陽表裏榮輸所在,四海定矣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歧伯:「我聽你講解針灸之法,你所說的一切都離不開營衛血氣。那十二經脈,內部連接臟腑,外部連通肢體,你卻把它們與大海聯繫起來,這是為什麼?」

歧伯回答道:「人體也有四海,也就是十二經脈的水液,這些水液最終匯聚於海中。海分為東南西北,稱為四海。」

黃帝問:「這和人體怎麼對應呢?」

歧伯說:「人體有『髓海』、『血海』、『氣海』和『水穀之海』這四個部位,對應四海。」

黃帝感嘆道:真是深奧啊!您將人體與天地、四海相聯繫的觀點,我希望能進一步了解該如何具體應用。歧伯回答說:首先必須完全明白人身體中陰陽、表裡以及經脈荣輸(經絡中的穴位)的分布情況,如此一來,人體內的“四海”(泛指人體內的液體循環系統,如血液、津液等)就能得以調和安定。

黃帝曰:定之奈何。歧伯曰:胃者水穀之海,其輸上在氣街,下至三里。衝脈者,為十二經之海,其輸上在於大杼,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。膻中者,為氣之海,其輸上在柱骨之上下,前在於人迎。腦為髓之海,其輸上在於其蓋,下在風府。黃帝曰:凡此四海者,何利何害,何生何敗。歧伯曰:得順者生,得逆者敗,知調者利,不知調者害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「怎麼才能保持身體健康?」

歧伯回答道:

  • 胃是水穀(食物)積存的部位,它的經脈從上直達氣街(喉嚨),下通三里(小腿)。
  • 衝脈是十二經脈的總匯,它的經脈從大杼穴(肩胛骨外緣)上行,下貫巨虛穴(肚臍上4.5寸)。
  • 膻中穴是氣匯聚的部位,它的經脈從柱骨(鎖骨內側)上下運行,前通人迎穴(喉結兩旁)。
  • 腦是髓(骨髓)聚集的地方,它的經脈從腦蓋骨上行,下達風府穴(後頸部)。

黃帝問道:「這四個身體重要的部位有什麼益處和損害,什麼樣的因素會使它們健康或衰弱?」

歧伯回答道:

  • 順應養生的法則,身體就會健康強壯;違背養生的法則,身體就會衰弱生病。
  • 知道調養的方法,身體就會受益;不懂得調養的方法,身體就會受到損害。

黃帝曰:四海之逆順奈何。歧伯曰:氣海有餘者,氣滿胸中,悗息面赤。氣海不足,則氣少不足以言。血海有餘,則常想其身大,怫然不知其所病。血海不足,亦常想身小,狹然不知其所病。水穀之海有餘,則腹滿。水穀之海不足,則飢不受穀食。髓海有餘,則輕勁多力,自過其度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「四海的逆順運作是如何?」 歧伯回答:「氣海充足的人,氣滿胸膛,呼吸急促,臉色紅潤。氣海不足的人,氣息虛弱,說話無力。血海充足的人,常常覺得自己身體龐大,興奮狂妄,不知道自己有病。血海不足的人,也常常覺得身體瘦小,狹隘,不知道自己有病。水穀之海充足的人,會感到腹部飽滿。水穀之海不足的人,會感到飢餓,無法進食。髓海充足的人,會感到輕盈有力,超過自己的極限。」

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,脛痠眩冒,目無所見,懈怠安臥。黃帝曰:余已聞逆順,調之奈何。歧伯曰:審守其輸,而調其虛實,無犯其害,順者得復。逆者必敗。黃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腦髓不足,就會出現頭暈耳鳴、小腿痠痛、眩暈、眼前發黑、疲倦懶惰,只想臥牀休息。黃帝說:我已經聽過陰陽調和之道,該如何實際操作呢?岐伯說:仔細瞭解身體的脈絡,根據情況調整虛實,不要觸碰有害的因素。順應自然規律的,就能恢復健康。違背自然規律的,必定會失敗。黃帝說:好。

5. 五亂第三十四

黃帝曰:經脈十二者,別為五行,分為四時,何失而亂,何得而治。歧伯曰:五行有序,四時有分,相順則治,相逆則亂。黃帝曰:何謂相順。歧伯曰:經脈十二者,以應十二月,十二月者,分為四時,四時者,春夏冬秋,其氣各異,營衛相隨,陰陽已和,清濁不相干,如是則順之而治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十二經脈分屬五行,在四季中各司其職,如果它們出了問題,會導致什麼樣的亂象,又該如何治療?

歧伯答:五行保持順序,四季分明,相互配合就能維持健康,相互違逆就會引起疾病。

黃帝問:什麼叫「相順」?

歧伯答:十二經脈與十二個月相應,十二個月又分為四季,四季包括春夏秋冬,氣候各不相同。營氣和衛氣相互配合,陰陽平衡,清氣和濁氣不相混雜,這樣就能保持健康。

黃帝曰:何謂逆而亂。歧伯曰:清氣在陰,濁氣在陽,營氣順脈,衛氣逆行,清濁相干,亂於胸中,是謂大悗。故氣亂於心,則煩心密嘿,俛首靜伏。亂於肺,則俛仰喘喝,接手以呼。亂於腸胃,則為霍亂。亂於臂脛,則為四厥。亂於頭,則為厥逆,頭重眩仆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什麼是逆而亂?

岐伯答:清氣應該在陰面,濁氣應該在陽面,人體內營氣順著經脈運行,衛氣逆行,清濁之氣交織,擾亂胸中,這就是大悗(一種心悸的病症)。

因此,氣亂於心,就會心煩意亂,低頭不動。氣亂於肺,就會喘氣呼哧帶響,用手幫助呼吸。氣亂於腸胃,就會引發霍亂。氣亂於手臂和腿部,就會手腳冰冷。氣亂於頭,就會頭重眩暈,昏厥倒地。

黃帝曰:五亂者,刺之有道乎。歧伯曰:有道以來,有道以去,審知其道,是謂身寶。黃帝曰:善。願聞其道。歧伯曰:氣在於心者,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。氣在於肺者,取之手太陰榮足少陰輸。氣在於腸胃者,取之足太陰陽明,不下者,取之三里。氣在於頭者,取之天柱大杼,不知,取足太陽榮輸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這五種疾病的混亂,有方法可以針刺嗎?

歧伯說:有方法可以針刺,也有方法可以去除,如果能準確理解這些方法,就能成為身體健康的寶藏。

黃帝說:好。希望能聽到這些方法。

歧伯說:氣在於心臟的,取手少陰心經的穴位;氣在於肺臟的,取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的穴位;氣在於腸胃的,取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的穴位,如果氣滯留在下部,取足三里穴;氣在於頭部的,取天柱穴和大杼穴,如果不知道穴位,取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。

氣在於臂足,取之先去血脈,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。黃帝曰:補寫奈何。歧伯曰:徐入徐出,謂之導氣,補寫無形,謂之同精,是非有餘不足也,亂氣之相交也。黃帝曰:允乎哉道,明乎哉論,請著之玉版,命曰治亂也。

白話文:

氣血運行在手臂和腿腳中,在取穴時,首先避開血脈,然後取用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營養輸道路徑。黃帝問:如何施針才能補寫呢?歧伯答:慢慢地刺入和拔出,叫做疏導氣血;無形的補益,叫做與精氣相通,這樣就不會出現氣血過多或不足的情況,也不會擾亂氣血之間的正常運行。黃帝說:這個道理真是精妙,論述真是透徹,請把這些內容記錄在玉版上,題名為《治亂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