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集驗方》~ 卷下 (20)
卷下 (20)
1. 癭瘤論
夫癭瘤者,皆因氣血凝滯,結而成之。癭則憂恚所生,多著於肩項,皮寬不急,捶捶而垂是也。瘤則隨氣留住,初作梅李之狀,皮嫩而光,漸如杯卵是也。癭有五種,其肉色不變者,謂之肉癭;其筋脈現露者,謂之筋癭;赤脈交絡者,名血癭;若隨憂惱而消長者,名氣癭;若堅硬而不可移者,名石癭。瘤亦有六種,一曰骨瘤,二曰脂瘤,三曰肉瘤,四曰膿瘤,五曰血瘤,六曰石瘤。
癭瘤二者雖無痛癢,最不可決破,恐膿血崩潰,滲漏無已,必致殺人。其間肉瘤不可攻療。若夫脂瘤氣癭之類,則當用海藻、昆布軟堅之藥治之,如東垣散腫潰堅湯,亦可多服,庶得消散矣。
海藻丸,
治癭瘤通用。
海藻(洗曬),川芎,當歸,官桂,白芷,細辛,藿香,白蘞,昆布(洗曬),明礬(煅各一兩),松蘿(淨七錢半),海蛤(煅,七錢半)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食後含嚥下。
守癭丸,
治癭瘤結硬。
通草(二兩),杏仁(去皮尖,研),牛蒡子(各一合),昆布(洗),射干,訶藜勒,海藻(洗,各四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噙化,日三服。
木通散,
治項下卒生結囊欲成癭。
木通,松蘿,桂心,蛤蚧(酥炙),白蘞,琥珀,海藻(洗),昆布(洗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溫酒調下。
五癭丸,
菖蒲(二兩),海蛤,白蘞,續斷,海藻,松蘿,桂心,倒掛草,蜀椒,半夏(各一兩),神麯(三兩),羊靨(百枚)
上為細末,以牛羊豬髓為丸,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食後及臨臥噙化服。
白頭翁丸,
治氣癭氣瘤。
白頭翁(半兩),昆布(十分,洗),通草,海藻(洗,各七分),連翹,玄參(各八分),桂心(三分),白蘞(六分)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丸,用酒送下。忌蒜面生蔥豬魚。
南星膏,
治皮膚頭面上瘡瘤,大者如拳,小者如慄,或軟或硬,不癢不痛。
上用大南星一枚,細研稠黏,用醋五七滴為膏。如無生者,用乾者為末,醋為膏。先將小針刺患處,令氣透,卻以藥膏攤紙上,象癭大小貼之。
系瘤法,
兼去鼠奶痔,真奇藥也。
芫花根淨洗帶濕,不得犯鐵器,於木石器中搗取汁。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,以線系瘤,經宿即落。如未落,再換線,不過兩次自落。後以龍骨訶子末敷,瘡口即合。系鼠奶痔依上法,屢用之效。如無根,只用花泡濃水浸線。
昆布散,
治癭氣結腫,胸膈不利宜服。
昆布(洗),海藻(洗),松蘿,半夏(湯泡),細辛,海蛤(細研),白蘞,甘草(炙,各一兩),龍膽草,土瓜根,檳榔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溫酒調下。
白話文:
癭瘤論
癭瘤都是因為氣血凝滯而形成的。癭瘤形成的原因,癭是憂鬱憤怒引起的,多長在肩頸部位,皮膚鬆弛不緊繃,用手摸會下垂。瘤則是氣血停滯造成的,初期像梅子或李子大小,皮膚光滑細嫩,逐漸長大像杯子或雞蛋一樣。
癭有五種:肉色不變的叫肉癭;筋脈明顯的叫筋癭;紅色血脈交錯的叫血癭;隨著憂慮煩惱而增長的叫氣癭;堅硬不能移動的叫石癭。
瘤也有六種:骨瘤、脂瘤、肉瘤、膿瘤、血瘤、石瘤。
癭瘤雖然沒有痛癢,但絕對不能自行挑破,以免膿血潰爛,滲漏不止,危及生命。其中,肉瘤不能用藥物治療。脂瘤、氣癭等則可以用海藻、昆布等軟堅散結的藥物治療,例如東垣散腫潰堅湯,可以多服用,幫助消散。
海藻丸
主治:各種癭瘤。
藥物組成:海藻(洗淨曬乾)、川芎、當歸、官桂、白芷、細辛、藿香、白蘞、昆布(洗淨曬乾)、明礬(煅燒)、松蘿(淨)、海蛤(煅燒)各一兩,除明礬、海蛤各七錢半。
製法: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和成丸藥,大小如彈子。
用法:每服一丸,飯後含服吞下。
守癭丸
主治:癭瘤堅硬結實。
藥物組成:通草二兩,杏仁(去皮尖,研磨)、牛蒡子各一合,昆布(洗淨)、射干、訶藜勒、海藻(洗淨)各四兩。
製法: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和成丸藥,大小如彈子。
用法:每服一丸,含化,每日三次。
木通散
主治:頸部突然出現結塊,將要形成癭瘤。
藥物組成:木通、松蘿、桂心、蛤蚧(酥炙)、白蘞、琥珀、海藻(洗淨)、昆布(洗淨)各一兩。
製法:研磨成細粉。
用法:每服二錢,不拘時間,溫酒送服。
五癭丸
藥物組成:菖蒲二兩,海蛤、白蘞、續斷、海藻、松蘿、桂心、倒掛草、蜀椒、半夏各一兩,神麴三兩,羊靨百枚。
製法:研磨成細粉,用牛羊豬骨髓做成丸藥,大小如芡實。
用法:每服一丸,飯後及睡前含化服用。
白頭翁丸
主治:氣癭、氣瘤。
藥物組成:白頭翁半兩,昆布(洗淨)十分,通草、海藻(洗淨)各七分,連翹、玄參各八分,桂心三分,白蘞六分。
製法: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和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
用法:每服五丸,酒送服。忌食蒜、生蔥、豬肉、魚。
南星膏
主治:皮膚、頭面上的瘡瘤,大小不等,軟硬不一,不痛不癢。
藥物組成:大南星一枚。
製法:研磨成稠膏狀,加醋五七滴。如果沒有鮮南星,可以用乾南星研磨成粉,用醋調成膏。
用法:先用細針刺破患處,讓氣體排出,再將藥膏塗在紙上,按照瘤的大小貼敷。
系瘤法
兼治鼠奶痔,奇效藥方。
藥物組成:芫花根。
製法:芫花根洗淨,保持潮濕,切勿接觸鐵器,用木石器搗汁。
用法:用線浸泡在藥汁中半天或一夜,然後用線系在瘤子上,一夜之後瘤子就會脫落。如果沒有脫落,再換一根線,最多兩次就會脫落。之後用龍骨、訶子末敷在傷口上,傷口就會癒合。治療鼠奶痔也用同樣方法,療效很好。如果沒有芫花根,可以用芫花泡濃汁浸線。
昆布散
主治:癭氣結腫,胸膈不暢。
藥物組成:昆布(洗淨)、海藻(洗淨)、松蘿、半夏(湯泡)、細辛、海蛤(研磨)、白蘞、甘草(炙)各一兩,龍膽草、土瓜根、檳榔各二兩。
製法:研磨成細粉。
用法:每服二錢,飯後溫酒送服。
治小瘤方
用法:先用甘草煎膏,用筆蘸取塗抹在瘤子周圍,等乾燥後再重複塗抹三次。然後將大戟、芫花、甘遂等分研磨成細粉,用米醋調勻,用筆塗抹在瘤子中間,注意不要塗到甘草膏的地方。第二天瘤子會縮小,再用甘草膏塗抹小暈三次,中間再用大戟、芫花、甘遂如前所述塗抹,瘤子自然會焦縮脫落。
散腫潰堅湯
主治:癭瘤結核。 (方子前面已列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