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內因類 (11)

1. 虛勞

但補腎之中,不脫扶脾,壯脾之中,不忘養腎可耳。(《頤生微論》)(按:《必讀》曰:若腎大虛而勢困篤者,又不可拘,要知滋腎之中,佐以砂仁、沉香,壯脾之中,參以五味、肉桂,隨時活法可耳。)

治當審冷熱,《養生必用方》論虛勞不得用涼藥,如柴胡、鱉甲、青蒿、麥門冬之類皆不用服,唯服黃耆建中湯。有十餘歲女子,因發熱,咳嗽喘急,小便少,後來成腫脹,用利水藥得愈。然虛羸之甚,遂用黃耆建中湯,日一服,三十餘日遂愈。蓋人稟受不同,虛勞小便白濁陰臟人,服橘皮煎黃耆建中湯,獲愈者甚眾。至於陽臟人,不可用暖藥,雖建中湯不甚熱,然有肉桂,服之稍多,亦反為害。要之用藥,亦量其所稟,審其冷熱,而不可一概以建中湯治虛勞也,謹之。(《醫說》引《醫余》)

治不可過熱過涼,凡虛勞之疾,皆緣情欲過度,榮衛勞傷,致百脈空虛,五臟衰損,邪氣乘襲,致生百疾。聖人必假藥石,以資血氣,密腠理,以御諸邪。肌肉之虛,猶物體之輕虛,如馬勃、通草、蒲梢、燈心之屬是也,非滋潤黏膩之物以養之,不能實也。故前古方中,鹿角膠、阿膠、牛乳、鹿髓、羊肉、飴糖、酥酪、杏仁煎、酒蜜、人參、當歸、地黃、門冬之類者,蓋出此意。《本草經》云:補可去弱,羊肉、人參之屬是也。所謂虛勞者,因勞役過甚而致虛損,故謂之虛勞。今人才見虛弱疾證,悉用燥熱之藥,如伏火金石附子薑桂之類,致五臟焦枯,血氣乾涸(按:《直指》此下曰:心腎不交,故火炎於上,為痰嗽,為咯血,為口乾,為五心熱。水走於下,為腳弱,為遺精,為赤白濁,為小便滑數。誤矣哉)而致危困,皆因此也。如虛而兼冷者,止可於諸虛勞方中,加諸溫熱藥為助可也,如此即不失古人之意。(《雞峰》)

若陽虛陰極之證,當用薑、附、三建諸丹之類,或參或沉為之佐使,欲其剛多於柔,不致太僭,庶免炎上之患,用藥在乎穩重故也。(《濟生續方》)

凡滋補之藥,當用平和,不可驟用峻補。緣腎水枯竭,不足以當之,又恐愈甚上炎之患,慎之慎之。(《袖珍》)

五臟雖皆有勞,心腎為多。心主血,腎主精,精竭血燥,則勞生焉。治勞之法,當以調心補腎為先,不當用峻烈之劑,惟當溫養滋補,以久取效。天雄附子之類,投之太多,適足以發其虛陽。緣內無精血,不足當此猛劑。然不可因有熱,純用甜冷之藥,以傷其腎氣。獨用熱藥者,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;過用冷藥者,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。

非徒無益,又害之耳。宜十全大補湯,或雙和散,或養榮湯、七珍散、樂令建中湯皆可選用,間進雙補丸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治療虛勞時,補腎的同時不能忽略扶助脾胃,而增強脾胃功能時,也不能忘記滋養腎臟,這是關鍵。(《頤生微論》)(補充:《必讀》提到,如果腎虛非常嚴重,情況危急,就不能拘泥於這個原則,要知道滋補腎臟的藥方中,可以加入砂仁、沉香,增強脾胃的藥方中,可以加入五味子、肉桂,要靈活運用。)

治療時要考慮寒熱,《養生必用方》認為虛勞不能用寒涼藥,像柴胡、鱉甲、青蒿、麥門冬之類的藥都不能服用,只能服用黃耆建中湯。曾經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孩,因為發燒、咳嗽、喘氣急促、小便量少,後來出現水腫,用利水藥治好了。但因為身體過於虛弱,就用黃耆建中湯,每天服用一次,三十多天就痊癒了。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虛勞導致小便白濁的陰虛體質的人,服用加入橘皮的黃耆建中湯,很多人都痊癒了。至於陽虛體質的人,不能用溫熱的藥,即使建中湯不是很熱,但因為有肉桂,吃多了也會反而有害。總之,用藥要根據個人的體質,考慮寒熱情況,不能一概用建中湯治療虛勞,要謹慎。(《醫說》引《醫餘》)

治療不能過熱或過涼,一般來說,虛勞這種疾病,都是因為情慾過度、身體勞累損傷所致,導致全身脈絡空虛,五臟功能衰退,邪氣趁機侵入,產生各種疾病。聖人必須藉助藥物,來補養氣血,緊密肌膚,抵禦邪氣。肌肉的虛弱,就像物體輕虛一樣,像是馬勃、通草、蒲梢、燈心等,不靠滋潤黏膩的藥物來滋養,就無法充實。所以古代的藥方中,有鹿角膠、阿膠、牛乳、鹿髓、羊肉、飴糖、酥酪、杏仁煎、酒蜜、人參、當歸、地黃、麥門冬之類,都是這個道理。《本草經》說:補益可以去除虛弱,羊肉、人參等就屬於這類藥物。所謂的虛勞,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的虛損,所以叫做虛勞。現在的人只要看到虛弱的病症,就都用燥熱的藥,像附子、薑、桂之類,導致五臟乾枯,氣血耗竭(《直指》在此處提到:心腎不交,所以火往上炎,引起痰嗽、咯血、口乾、五心煩熱。水往下走,引起腳軟、遺精、赤白帶下、小便次數多且滑泄。這是不對的。)以至於病危,都是因為這樣。如果虛弱又兼有寒症,只能在治療各種虛勞的藥方中,加入一些溫熱的藥來輔助,這樣才不會違背古人的意思。(《雞峰》)

如果是陽虛陰盛的病症,應該用薑、附子、三建丸等藥方,或者加入人參、沉香來輔助,使藥性剛強多於柔和,避免過於偏激,才能避免虛火上炎的危險,用藥要穩重。(《濟生續方》)

凡是滋補的藥,都應該用平和的,不能突然用猛藥。因為腎精枯竭,承受不了猛藥,又怕加重虛火上炎的病情,要非常謹慎。(《袖珍》)

五臟都有可能出現虛勞,但以心臟和腎臟最常見。心主管血液,腎主管精,精血耗竭,就會產生虛勞。治療虛勞的方法,應該先調養心臟、滋補腎臟,不能用猛烈的藥,只能用溫和滋補的藥,慢慢調理才能見效。像天雄、附子之類的藥,用得太多,反而會發散虛陽。因為體內缺乏精血,承受不住這些猛藥。但也不能因為有熱象,就單純用甘甜寒涼的藥,這樣會傷害腎氣。單純用熱藥,就像鍋裡沒水還加火一樣;過度用寒涼藥,就像鍋下沒火還添水一樣,這樣不僅沒有好處,反而有害。應該選擇十全大補湯,或者雙和散,或者養榮湯、七珍散、樂令建中湯,都可以選用,同時可以間歇服用雙補丸。(《要訣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