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13)

回本書目錄

身體類 (13)

1. 臂痛

證治諸說,夫臂痛者,其說有五:若臂痛,筋脈攣急,不得屈伸,遇寒則劇,由肝虛,為風寒邪氣留於經絡,故筋攣乾急而痛,脈緊而細者,宜以小續命湯,或以異功五積散,加全蠍麝香煎,甚者以柏子仁丸(出《婦人良方》引《指迷方》,凡十三味,系溫養之劑)。若臂痛不能舉,時復轉移,或左或右,此由中脘伏痰,脾氣滯而不行,則上下不運而痛,其脈沉細,宜茯苓丸控涎丹。若臂痛流走,上下無常,外連肌肉,牽引背胛,時發時止,由榮衛之氣循行失度,遂受風毒之氣,行於血中,隨血上下,新故相搏則痛,宜小續命湯麝香丸(當考),甚者以白芥子散。若卒然一臂無力,痛不能舉,漐漐似汗,肌肉時復掣痛,手不及頭,此寒濕客搏而筋緩也,宜以異功五積散,加全蠍、麝香煎,甚者以四君子湯加芍藥、附子生薑煎服。若氣血凝滯,經絡不行,臂痛不能舉者,舒經湯。(《管見良方》)

白話文:

關於臂痛的治療方法,有很多不同的說法。

如果臂痛,筋脈攣急,不能屈伸,遇寒則加重,這是由肝虛引起的,風寒邪氣滯留在經絡中,所以筋脈攣縮、乾澀、急迫而疼痛,脈搏緊而細,應該服用小續命湯,或異功五積散,加入全蠍、麝香煎服,嚴重的可以用柏子仁丸(出自《婦人良方》,引自《指迷方》,總共十三味藥,是溫養的藥劑)。

如果臂痛不能舉起,有時會轉移,有時左邊痛,有時右邊痛,這是由於中脘伏痰,脾氣滯而不通,上下不通而疼痛,脈搏沉細,應該服用茯苓丸或控涎丹。

如果臂痛遊走不定,上下無常,外連肌肉,牽引背胛,時發時止,這是由於榮衛之氣運行失常,受到風毒之氣的影響,在血中運行,隨血上下,新舊相搏則疼痛,應該服用小續命湯兼麝香丸(需要考證),嚴重的可以用白芥子散。

如果突然一側手臂無力,疼痛不能舉起,身體冷汗直冒,肌肉有時抽痛,手不能舉到頭部,這是寒濕相搏,筋脈鬆弛所致,應該服用異功五積散,加入全蠍、麝香煎服,嚴重的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入芍藥、附子、生薑煎服。

如果氣血凝滯,經絡不通,臂痛不能舉起,應該服用舒經湯。(出自《管見良方》)

臂為風寒濕所搏,或飲液流入,或因提挈重物,皆致臂痛,有腫者,有不腫者,除飲證外,其餘諸痛,並宜五積散及烏藥順氣散(按:《得效》治風證,《醫鑑》治因於氣者)或蠲痹湯。外有血虛一證,血不榮於筋,或致臂痛,宜蠲痹湯、四物湯各半帖,和勻煎服。乳婦以臂枕兒,傷於風寒,多有臂痛,亦宜於此選用。

白話文:

手臂受到風寒濕邪侵襲,或者由於飲食不節,或者由於提舉重物,都會導致手臂疼痛。有些情況下會有腫脹,有些則沒有。除了飲食引起的疼痛之外,其他類型的疼痛都可以使用五積散和烏藥順氣散(根據《得效》,用於治療風證;根據《醫鑑》,用於治療由氣引起的疼痛)或蠲痹湯來治療。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血虛,血不榮於筋,也會導致手臂疼痛,治療時宜將蠲痹湯和四物湯各半帖混合煎服。乳婦長期用手臂枕著嬰兒,受到風寒侵襲,也容易導致手臂疼痛,治療時也可以選擇上述藥方。

若坐臥為風濕所搏,或睡後手在被外,為寒邪所襲,遂令臂痛,宜五積散及蠲痹湯、烏藥順氣散。審知是濕,蠲痹湯,每服加蒼朮三匙,防己四分,或用五痹湯。曾因挈重傷筋,以致臂痛,宜琥珀散(用芍、莪、牡、稜、劉寄奴、玄胡、烏藥、歸、地、桂)、劫勞散(《類方》用虛勞方,然當是《和劑·傷寒》門中方)或和氣飲(《類方》用升麻和氣飲,然當是五積散加麻黃),每服加白薑黃半錢,以薑黃能入臂故也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坐臥而被風濕侵襲,或睡覺時手放在被子外面,被寒邪侵襲,就會導致手臂疼痛,應該使用五積散和蠲痹湯、烏藥順氣散。如果確定是濕邪引起,蠲痹湯每次服用時加入蒼朮三匙、防己四分,或者使用五痹湯。如果曾經因為提重物而損傷筋骨,導致手臂疼痛,應該使用琥珀散(用芍藥、莪朮、牡丹皮、稜角、劉寄奴、玄胡索、烏藥、當歸、熟地黃、桂枝)、劫勞散(《類方》中使用虛勞方,但應該是《和劑局方·傷寒》篇中的方劑)或和氣飲(《類方》中使用升麻和氣飲,但應該是五積散加上麻黃),每次服用時加入白薑黃半錢,因為白薑黃能夠進入手臂。

臂連肩背痠痛,兩手軟痹,由痰飲流入四肢也。偶提重物忽痛,傷筋也。因搐臂筋痛,傷於寒也。臂痛不能舉,或痛無定處,由脾虛邪氣相搏也。臂痛不能舉物,氣血凝滯也。(《尊生書》)

白話文:

  1. 肩膀和後背疼痛,雙手麻木不靈,是由於痰飲流入四肢所致。

  2. 偶爾提重物突然疼痛,是筋骨受傷所致。

  3. 抽搐手臂導致筋痛,是因寒氣侵襲所致。

  4. 手臂疼痛無法抬起,或疼痛不定處,是由於脾虛邪氣相互搏鬥所致。

  5. 手臂疼痛無法舉物,是氣血凝滯所致。

和血諸方,舒經湯,治臂痛,又名五痹湯,亦治腰下疾。

片子薑黃(四兩),甘草羌活(各一兩),白朮海桐皮當歸赤芍藥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片子薑黃(120公克),甘草、羌活(各30公克),白朮、海桐皮、當歸、赤芍藥(各60公克)
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如腰以下疾,空心服。腰以上疾,食後服。(《婦人良方》)(按:據《事證方後集》,此本王伯舉方,其說頗詳,宜參。)《管見良方》治氣血凝滯,經絡不行,肩痛不能舉。一方,加沉香生薑煎。《葉氏》五痹湯,大治風痰飲攻作臂膊疼痛,於本方去海桐皮、歸、芍。

白話文:

上方(的藥)為粗製藥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掉渣滓溫熱服用。如果是腰部以下的疾病,空腹服用。腰部以上的疾病,飯後服用。

《管見良方》用於治療氣血凝滯,經絡不通,肩痛不能舉臂。一方,加入沉香、生薑煎服。

《葉氏》五痹湯,可治療風痰飲水襲擊,導致臂膊疼痛。在此方中去掉海桐皮、歸、芍。

(亦見《事證方後集》,有說。)《楊氏》蠲痹湯,於本方去白朮、海桐皮,加黃耆。(詳見《痹》門。《醫鑑》臂痛因濕者。)《得效》活絡湯,治風濕臂痛,諸藥不效者,於本方去薑黃、桐皮、芍藥,加獨活川芎

白話文:

(也見於《事證方後集》,有人說。)《楊氏》蠲痹湯,在原方中去除白朮、海桐皮,加入黃耆。(詳細請見〈痹〉的章節。《醫鑑》臂痛是由濕氣引起的。)《得效》活絡湯,用於治療風濕導致的臂痛,其他藥物無效者,在原方中去除薑黃、桐皮、芍藥,加入獨活、川芎。

紅花四物湯,治婦人臂疼,又如癱瘓。劉立之云:是血證,四物湯加紅花煎服見效。(《朱氏》)

白話文:

紅花四物湯,用來治療婦女的胳膊疼痛,還像癱瘓一樣。劉立之說:這是血證,四物湯加上紅花煎服就會有療效。(《朱氏》)

芥子散,治臂痛,外連肌肉,牽引背胛,時發時止,此由榮衛之氣循行失度,留滯經絡,與正氣相搏,其痛發則有似癱瘓。

白話文:

白芥子散,治療手臂疼痛,疼痛會延伸到肌肉,牽引背部,有時發作,有時停止,這是由榮衛之氣運行失度,停留在經絡中,與正氣相搏鬥引起的,疼痛發作時很像癱瘓。

白芥子木鱉子(各二兩麩炒),沒藥(別研),桂心,木香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真白芥子(炒)和木鱉子(炒),各兩兩。

  • 沒藥(研磨成粉),桂心和木香,各半兩。

上為細末,入研藥令停,每服一錢,溫酒調下。(《婦人良方》)

桑枝法,桑枝一小升,細切炒香,以水三大升,煎取二升,一日服盡,無時。政和間,予嘗病兩臂痛,服諸藥不效,依此作數劑,臂痛即愈。(《本事》)

白話文:

服桑枝法:桑枝一小鬥,切碎炒香,以水一斗浸泡,煎取二斗,一天服用光剩的地步,並無時間限制。政和年間,我試驗性地治療了我的雙手疼痛,服用了很多藥物卻沒有效果,按照此藥方做了數次,雙手疼痛就康復了。(《本事》)

利氣方流氣飲子。(按:此不舉主治,當是治氣滯臂痛。《得效》列之白芥子散後,曰:治同上。)

白話文:

通氣方,流氣飲劑。(按:此處沒有列出主治,應當是治療氣血瘀滯導致的臂痛。《得效》將其列在「白芥子散」之後,並說:治療與上面相同。)

紫蘇葉青皮桔梗大黃(煨),當歸,芍藥,烏藥,茯苓,川芎,黃耆,枳殼(去穰麩炒),防風(各半兩),甘草,橘皮(各三分),木香,皮連大腹(二兩銼薑汁)

白話文:

紫蘇葉、青皮、桔梗、大黃(炒製)、當歸、芍藥、烏藥、茯苓、川芎、黃耆、枳殼(去核炒製)、防風(各半兩)、甘草、橘皮(各三分)、木香、連皮的大腹皮(二兩切碎,用薑汁拌勻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姜三片,棗一枚,煎一盞,去滓服。(《婦人良方》)《得效》去大黃。

溫經諸方,拾味銼散,治臂痛,連筋及骨,舉動艱難。此藥亦益血養筋生力。

白話文:

溫經諸方藥方中,有一個叫做「拾味銼散」的方劑,可以治療手臂疼痛、連筋帶骨疼痛、舉動困難的症狀。這個藥方還可以益血養筋,生髮力氣。

當歸(一兩去土洗淨切焙乾),黃耆(二兩炙),白芍藥(二兩),芎藭(一兩半不見火),防風(一兩半),附子(三兩炮製去皮臍),白朮(一兩半),茯苓(七錢半),熟乾地黃(七錢半略洗淨用少酒熬令乾焙之),肉桂(一兩去粗皮不見火)

白話文:

當歸(一兩,去除泥土、洗淨、切片、烘乾)

黃耆(二兩,炙烤)

白芍藥(二兩)

芎藭(一兩半,不要經過火烤)

防風(一兩半)

附子(三兩,炮製,去除皮和臍)

白朮(一兩半)

茯苓(七錢半)

熟乾地黃(七錢半,略微洗淨,用少量的酒熬煮,然後烘乾)

肉桂(一兩,去除粗皮,不要經過火烤)

上件並修制了畢,然後秤之,㕮咀,每服四錢重,水一大滿盞,生薑七片。棗子三個掰開,同煎至七分,去滓通口服,食後臨臥日三服。須溫覆厚衣,畏寒去處。(《葉氏》)

白話文:

把上面這些藥材全部按照我上面所說的配方製成藥品,然後把它們稱量一下,把藥研成粉末狀,每次服用四錢重的藥粉,用一大滿盞的水,和七片生薑。把三個棗子掰開,和藥粉一起煮到只剩七分,去掉藥渣,趁熱喝下去,每天飯後和睡覺前各服用三次。服用藥物期間,必須保持身體溫暖,多穿衣服,避免去寒冷的地方。

臂痛多日風,其脈濡而來反急,明其濕。用蒼朮、附子各等分,木香一分,姜煎,帛蓋,屋上露星一宿,次日重湯暖服愈。(《永類》引《續易簡》)

白話文:

手臂疼痛多日,是風邪引起的。把脈時脈象濡滑而來但回脈急促,說明有濕氣。使用蒼朮、附子各等分,木香一分,用姜煎煮,蓋上布,放在屋頂上露一宿,第二天重新加熱服用,即可痊癒。(《永類》引《續易簡》)

消痰諸方,治痰,茯苓元,本治臂痛,具《指迷方》中。云有人臂痛不能舉,手或左(《婦人良方》此有「或」字)右,時復轉移。由伏痰在內,中脘停滯,脾氣不流行,上與氣搏。四肢屬脾,滯而氣不下,故上行攻臂,其脈沉細者是也。後人謂此臂痛,乃痰證也(方出《痰涎》中)。累有人為痰所苦,夜間兩臂常若有人抽牽,兩手戰灼,至於茶盞亦不能舉,只以此藥治之,皆隨服隨愈。(《是齋》)

白話文:

消痰的各種方法,用於治療痰症,茯苓是主要的藥物,原本是治療手臂疼痛的,詳見《指迷方》。書中說,有人手臂疼痛不能舉起,疼痛有時在左臂,有時在右臂,還會轉移。這是因為痰伏在體內,中脘阻滯,脾氣不流通,與氣相搏。四肢屬脾,脾氣阻滯,氣就下不去,所以向上攻到手臂,脈象沉細的就是這種情況。後人說這種手臂疼痛,是痰證所致(此方見於《痰涎》)。曾經有很多人飽受痰症的困擾,晚上兩隻手臂經常像有人抽拉,雙手戰慄灼熱,連茶杯都舉不起來,只用這個藥方治療,服藥後都隨即痊癒。(參見《是齋》)

半夏湯,治肩臂痛。

半夏(二兩洗七遍切作薄片),白茯苓(二兩銼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二盞,煎至八分,入薑汁一哈唎殼許,再煎至七分,食後溫熱服。(《葉氏》)又小半夏湯,治痰飲頭眩及臂痛,於本方加甘草、橘、姜,水煎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 2 錢,加入 2 杯水煎煮至剩 8 分滿,加入薑汁 1 小殼,繼續煎煮至剩 7 分滿,在飯後溫熱服用。(《葉氏》)另有小半夏湯,可以治療痰飲頭暈和手臂疼痛,在基本方劑中加入甘草、橘皮和生薑,用水煎煮即可。

痰飲流入四肢,肩臂痠疼,兩臂軟痹,導痰加木香、片子薑黃、薑製白朮,若作風治誤矣。(《醫通》)

控涎丹,加去油木鱉子一兩,桂五錢,治臂痛,每服二十丸,加五三十丸。(《綱目》)

芎活湯,治水飲停蓄,注於經絡,發為臂痛,皆因脾土有虧,平日多飲水漿,不能傳化所致。

白話文:

芎活湯,用於治療水液停留在體內,流入經絡,發爲臂疼的疾病。這些疾病都是因爲脾土虛弱,平時喝過多的水,不能及時轉化所引起的。

川芎,半夏(湯洗),白茯苓,川獨活,陳皮,枳殼(去穰炒各半兩),白朮,甘草(各一分)

白話文:

川芎、半夏(用沸水洗淨),白茯苓、川獨活、陳皮、枳殼(去皮、炒過各半兩),白朮、甘草(各一分)

上為散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同煎,去滓,食後停少時溫服。(《得效》)

涼熱方,熱證,防風通聖散。(《得效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