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外因類 (80)

回本書目錄

外因類 (80)

1. 腳氣

文仲腳氣冷毒悶,心下堅,背膊痛,上氣欲死者方。

吳茱萸(三升),檳榔(四十枚去皮取碎),青木香(二兩),犀角(三兩屑),半夏(八兩湯洗),生薑(六兩)

上六味切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大效。破毒氣尤良。(同上)

《必效》療腳氣方。

大半夏(三兩淨削去皮),生薑汁(三升)

上二味,水五升,煮取二升,去滓,空腹一服盡,每日一劑,三劑必好。(同上)又文仲療腳氣入心,悶絕欲死者。(即本方,生薑汁煮,不用水。)

唐柳柳州纂《救三死方》云:元和十二年二月,得腳氣,夜半痞絕,脅有塊,大如石(《雞峰》作得乾腳氣,夜半痞絕,左脅有塊如大豆),且死,因大寒不知人三日,家人號哭。滎陽鄭洵美傳杉木湯,服半食頃,大下,三下氣通塊散。杉木節一大升,橘葉切一大升,北地無葉,可以皮代之,大腹檳榔七枚,合子碎之,童子小便三大升,共煮取一大升半,分兩服。若一服得快利,即停後服。

(《證類本草》)《續易簡後集》曰:佇見毒勝,痰逆悶絕,喘急汗流,昏塞搐搦,咬齒上視,致垂死者,惟杉木節湯為至妙,百發百中,垂死復生。

治腳氣衝心,煩悶氣喘,坐臥不得方。

黑豆(一合),生薑(一兩),杉木節(一兩),沉香(一兩),紫蘇莖葉(二兩),檳榔(二兩),童子小便(三升),木瓜(二兩乾者)

上件藥細銼,先炒黑豆、生薑令熟,後入小便並諸藥,煎至二升去滓,不計時候,暖一小盞服。(《聖惠》)

若覺此證(按:此上文全取《肘後》,見前證狀中,宜閱),先與犀角旋覆花湯方。

犀角,旋覆花(各二兩),橘皮,茯苓,生薑(各三兩),大棗(十一枚),香豉(一升),紫蘇莖葉(一握)

上八味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七合,分三服,相去十里久服之,以氣下小便利為度。(崔氏名小犀角湯,如其不下,服後大犀角湯。)(《千金》)又大犀角湯,療腳氣毒衝心,變成水,身體遍腫,悶絕欲死者,於本方加白朮、桂心、防己、黃芩、前胡、桑白皮。《聖惠》治瘴毒腳氣,初覺嘔逆煩悶,頭昏不食方,於本方去大棗,加木香、檳榔、半夏、甘草。(又治乾腳氣欲發,噁心頭旋,吐痰水,旋覆花散,亦此類方。

)《雞峰》傳信散,療風毒,腰腳無力,腫痛腹脹,心煩悶,氣上衝咽喉,頭面浮腫,嘔逆之候,於本方加桑白皮。

治腳氣衝心,煩悶喘促,腳膝痠疼,神思昏憒,宜服沉香散方。

沉香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紫蘇莖葉(一兩),木通(一兩銼),訶黎勒皮(一兩),檳榔(一兩),紅雪(二兩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搗篩為散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去滓,不計時候溫服。(《聖惠》)又治婦人腳氣忽發,衝心悶亂,四肢煩疼,犀角散,於本方去沉香、木通、訶黎勒、吳茱萸,加犀角、赤茯苓、木香、紅藍花。(按:此二方俱去芍藥為宜。又木香散方中用紫雪。)

白話文:

腳氣

有個叫文仲的人,他得的腳氣病很嚴重,感覺身體裡有寒毒,胸口悶脹難受,背部和肩膀疼痛,呼吸困難,好像快要死了一樣。

用以下藥方:吳茱萸三升,檳榔四十個(去掉外皮,搗碎),青木香二兩,犀角三兩(磨成粉),半夏八兩(用熱水洗過),生薑六兩。

把以上六味藥切碎,加水一斗(約十升),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,效果很好,尤其對解毒氣很有幫助。

《必效》這本書記載了一個治療腳氣的藥方:大半夏三兩(去皮),生薑汁三升。

把這兩味藥加水五升,煮到剩二升,濾掉藥渣,空腹一次喝完,每天喝一劑,喝三劑病就會好。書中還提到,文仲的腳氣病如果嚴重到進入心臟,導致悶絕快要死亡,可以用這個藥方,但要用生薑汁煮,不用水。

唐朝柳宗元編的《救三死方》記載:元和十二年二月,得了腳氣病,半夜裡胸悶欲絕,肋骨部位有個硬塊,像石頭一樣(《雞峰》記載的是得了乾腳氣,半夜胸悶欲絕,左肋有個硬塊像豆子)。當時快要死了,因為寒冷而昏迷不醒三天,家人都在哭泣。滎陽的鄭洵美傳授了杉木湯的藥方,喝下去半頓飯的時間,就開始腹瀉,瀉了三次後,氣血通暢,硬塊也消散了。這個藥方是:杉木的節一升,橘子葉切碎一升(北方沒有橘子葉,可以用橘子皮代替),大腹檳榔七個(搗碎),童子尿三大升,一起煮到剩一升半,分兩次服用。如果第一次服用後就感覺效果很好,就不用再喝第二次。

《證類本草》和《續易簡後集》記載:如果看到腳氣毒邪很盛,導致痰液上湧、胸悶欲絕、呼吸急促、大汗淋漓、昏迷抽搐、牙關緊閉、眼睛向上翻,甚至快要死的人,只有杉木節湯最有效,幾乎都能治好,能讓人從死亡邊緣活過來。

治療腳氣病邪上衝心臟,引起心煩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坐立不安的藥方:黑豆一合,生薑一兩,杉木節一兩,沉香一兩,紫蘇的莖葉二兩,檳榔二兩,童子尿三升,木瓜二兩(乾的)。

把以上藥材切碎,先炒黑豆和生薑到熟,然後加入童子尿和其他藥材,煮到剩二升,濾掉藥渣,不計時間,溫熱著喝一小杯。

如果覺得有上面說的這些症狀(這段文字參考了《肘後》的記載,應該先看前面的症狀描述),應該先服用犀角旋覆花湯的藥方:犀角二兩,旋覆花二兩,橘子皮三兩,茯苓三兩,生薑三兩,大棗十一枚,香豉一升,紫蘇的莖葉一把。

把以上八味藥材搗碎,加水八升,煮到剩二升七合,分三次服用,每次服用的間隔要很長,直到排氣和小便通暢為止。(這個方子又叫小犀角湯,如果效果不好,就服用大犀角湯。)大犀角湯可以用來治療腳氣毒邪上衝心臟,導致身體水腫,悶絕快要死的人,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白朮、桂心、防己、黃芩、前胡、桑白皮。《聖惠》裡有個治療瘴毒腳氣的方子,最初發病時會感到噁心、煩悶、頭暈、不想吃飯,這個方子是在小犀角湯的基礎上去掉大棗,加入木香、檳榔、半夏、甘草。(還有一個治療乾腳氣即將發作,感到噁心頭暈,吐痰的方子,旋覆花散,和這個方子類似。)《雞峰》裡記載了一個叫傳信散的方子,可以治療風毒,導致腰腿無力、腫痛腹脹、心煩胸悶、氣往上衝咽喉、頭面浮腫、噁心嘔吐等症狀,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桑白皮。

治療腳氣邪毒上衝心臟,導致心煩氣喘、腳和膝蓋痠痛、神志不清,應該服用沉香散的藥方:沉香一兩,赤芍藥一兩,紫蘇的莖葉一兩,木通一兩(切碎),訶黎勒皮一兩,檳榔一兩,紅雪二兩,吳茱萸半兩(用熱水浸泡七次,然後烘乾微炒)。

把以上藥材磨成粉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小杯,加入生薑半分,煮到剩六分,濾掉藥渣,不計時間,溫熱著喝。還有一種治療婦女腳氣突然發作,上衝心臟,引起胸悶心慌、四肢煩躁疼痛的藥方,犀角散,在原方的基礎上去掉沉香、木通、訶黎勒、吳茱萸,加入犀角、赤茯苓、木香、紅藍花。(這兩個方子最好都去掉芍藥。還有一個木香散的方子使用了紫雪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