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外因類 (79)
外因類 (79)
1. 腳氣
內疏急治諸方,茱萸湯,治腳氣入腹,困悶欲死,腹脹方。(蘇長史方)
吳茱萸(六升),木瓜(兩顆切)
上二味,以水一斗三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,相去如人行十里久,進一服,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熱悶即瘥,此起死人方。(《千金》)又方,加青木香三兩,犀角屑二兩,亦云此湯起死人。(《外臺》)《聖惠》治腳氣衝心,悶亂不識人,手足脈欲絕,於本方加檳榔、生薑(《得效》名木瓜茱萸湯)。又治濕腳氣上攻,心神悶亂,不能下食。
於本方加檳榔、木香為末,丸如梧桐子大,不計時候,以溫酒下三十丸。《三因》茱萸丸(即本方),等分為末,酒糊丸如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酒飲任下。
唐侍中療苦腳氣攻心,此方甚散腫氣,極驗。
大檳榔(七枚合子碎),生薑(各二兩),橘皮,吳茱萸,紫蘇,木瓜(各一兩)
上六味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三合,分再服。(《外臺》)又蘇恭尋常氣滿三日兩日服一劑湯,於本方去紫蘇、木瓜,加厚朴。又蘇恭腫滿小便少者紫蘇湯,於本方(紫蘇莖)去吳茱萸、木瓜,加甘草。又許仁則曰:但覺腳腫疼悶沉重,有時緩弱,乍衝心腹滿悶,小腹下不仁,有時急痛,吳茱萸湯,於本方去木瓜,加桂心。《聖惠》治腳氣,心腹脹滿,煩悶喘促,檳榔散,於本方,去吳茱萸,加豬苓、桑根白皮。
又治婦人腳氣衝心,悶亂不識人,於本方去生薑,加松木節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煎至五分,次入童子小便二合,更煎三兩沸,去滓不計時候溫服。《萬安方》《衛生良劑方》檳茱湯,治風濕毒氣中於足經,遂為腳氣下注,兩腳腫脹疼痛,履地不得,及內攻心腹,手足脈絕,悶亂煩喘,氣不得息,極有神效。此藥大能散腫下氣(即本方)。
(此方宜與次緩治方木瓜散、檳榔湯互參。)
《廣濟》療腳氣急上衝心,悶欲死者方。
檳榔仁(三顆細末),生薑汁(三合),童子小便(二升新者不須暖)
上三味攪頓服,須臾即氣退,若未全瘥更服,最佳利三兩行,無所忌。(《外臺,》)《近效》救腳氣衝心,此方甚效,檳榔仁六顆,上一味搗篩,取童子小便半升微溫,和末強半頓服。如一炊久不轉動,更取半准前服令盡,得通即好,甚良。(同上)(《本草》引《廣利方》同)治濕腳氣上攻心胸,喘促悶絕,檳榔二兩,吳茱萸三分,為散,每服用童子小便一小盞,入生薑汁一茶匙,暖令溫,不計時候調下二錢。(《聖惠》)
又療腳氣,心煩悶氣急,臥不安方。
半夏(一升湯洗去滑),生薑(八兩),桂心(三兩),檳榔仁(一兩半末)
上四味切,以水八升煮減半,內檳榔仁末,煎取二升八合,絞去滓,分溫三服,服後相去如人行五六里,進一服。(《外臺》)利結,加大黃,增檳榔,以微利為度。加木瓜二兩,尤有神驗。(《萬安方》)
白話文:
腳氣的緊急治療方
茱萸湯:治療腳氣導致腹痛、悶脹欲死,腹部腫脹的狀況。(蘇長史的藥方)
藥材:吳茱萸(六升)、木瓜(兩顆,切開)。 做法:將以上兩味藥材,用水一斗三升煮至三升,分三次服用,每次服藥間隔約為行走十里路的時間。服藥後可能會有嘔吐、出汗、腹瀉或發熱等反應,這些反應出現後病情就會好轉。此方被認為能起死回生。(《千金方》)另一種藥方,在此基礎上加入青木香三兩、犀角屑二兩,也認為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。(《外臺》)《聖惠方》用此方治療腳氣衝心、意識不清、手腳脈搏微弱的情況,會加入檳榔、生薑(《得效方》稱之為木瓜茱萸湯)。也用來治療濕腳氣上攻、心神悶亂、無法進食的狀況。
在此基礎上加入檳榔、木香磨成粉末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不拘時間,用溫酒送服三十丸。《三因方》的茱萸丸(即此方),將藥材等分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,以酒送服即可。
唐朝的一位侍中用此方治療嚴重的腳氣攻心,此方具有很好的散腫消氣效果,非常靈驗。
藥材:大檳榔(七枚,連殼打碎)、生薑(各二兩)、橘皮、吳茱萸、紫蘇、木瓜(各一兩)。 做法: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,用水三升煮至一升三合,分兩次服用。(《外臺》)蘇恭平時若是出現腹部脹滿,就會兩三天服用一次此湯,將方中的紫蘇、木瓜去掉,加入厚朴。蘇恭若是出現腫脹、小便減少,則會服用紫蘇湯,將方中的吳茱萸、木瓜去掉,加入甘草。許仁則認為:如果只是感覺腳腫痛、悶重、時好時壞,有時腳氣上衝導致心腹脹滿,小腹麻木,有時又劇痛,可服用吳茱萸湯,將方中的木瓜去掉,加入桂心。《聖惠方》用此方治療腳氣、心腹脹滿、煩躁氣喘,會將方中的吳茱萸去掉,加入豬苓、桑根白皮。
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婦女腳氣衝心、意識不清的狀況,將方中的生薑去掉,加入松木節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中盞煎至五分,加入童子小便二合,再煎煮幾次,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。《萬安方》《衛生良劑方》的檳茱湯,治療風濕毒氣侵入足經,導致腳氣下注、兩腳腫痛、無法行走,甚至上攻心腹、手腳脈搏微弱、悶亂氣喘,具有很好的療效。此藥能散腫、降氣。(即此方)。
(此方應與以下緩治方:木瓜散、檳榔湯互相參照使用。)
廣濟方:治療腳氣急速上衝心臟,悶脹欲死的情況。
藥材:檳榔仁(三顆,磨成細末)、生薑汁(三合)、童子小便(二升,新鮮的,不必加熱)。 做法:將以上三味藥混合後立即服用,很快氣就會消退。如果沒有完全好轉,可以再次服用,最好能腹瀉幾次,沒有什麼禁忌。(《外臺》)《近效方》治療腳氣衝心,此方非常有效,用檳榔仁六顆,磨成粉末,用微溫的童子小便半升送服。如果服用一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好轉,再服用剩餘的藥,如果能通暢就好,效果很好。(《本草》引《廣利方》相同)。也可用於治療濕腳氣上攻心胸、氣喘悶絕,檳榔二兩,吳茱萸三分,磨成粉末,每次用童子小便一小盞,加入生薑汁一茶匙,溫熱後不拘時間服用二錢。(《聖惠方》)
另一個治療腳氣的藥方:治療腳氣導致心煩悶、氣喘、臥不安。
藥材:半夏(一升,用熱水洗去粘液)、生薑(八兩)、桂心(三兩)、檳榔仁(一兩半,磨成粉末)。 做法: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,用水八升煮至一半,加入檳榔仁末,煎至二升八合,去渣後,分溫三次服用,每次服藥間隔約為行走五六里的時間。(《外臺》)如果出現便秘,可加入大黃,增加檳榔的用量,以輕微腹瀉為度。加入木瓜二兩,效果更佳。(《萬安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