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85)
身體類 (85)
1. 身體痛
源候總說,凡人百骸四體,肌肉皮膚,關節脈絡,總而謂之身。風淫濕滯,血刺痰攻,皆能作痛。至於骨之痠疼,或寒或熱,入里徹骨,則倍蓰千萬,大不侔焉。蓋骨為髓之藏,髓者飲食五味之實秀也,髓虛則骨虛,勢所必至矣。痛在於身,風之證以走注知之,濕之證以重著驗之,血有筋脈鑽刺之證,痰有眩暈咳唾之證。驅風除濕,行血豁痰,對證一投,猶冀可以旦暮起。病入於腎,此勞極損傷之不可救藥者也,其能生乎。然則身痛之與骨痛,毫釐千里之差,於此不可以無辨。雖然,酒家之癖,多為項腫臂痛。蓋熱在上焦,不能清利,故醞釀日久,生痰涎,聚飲氣,流入於項臂之間,不腫則痛耳。然而曰痰,曰涎,曰飲,又有理一分殊之別。伏於包絡,隨氣上浮,客肺壅嗽而發動者,痰也。聚於脾元,隨氣上溢,口角流出而不禁者,涎也。惟飲主於胃府,為嘔為吐,此則胃家之病,學者不可不知。(《直指》)(按:《醫說》引《醫余》曰:通真子云:筋緊而骨束,是以骨痛。師曰:水不勝火,煎熬得骨痛。宜考。)
身體痛者,種種不同,風寒濕痰者多。風寒痛,明知得於寒邪,而脈浮緊。濕痰留滯關節,一身盡痛。有風濕相搏,肢體重痛。有陰毒傷寒,身如被杖之痛者。有濕鬱而周身作痛,有傷食滯而身作痛,痰滯經絡而作塊痛,致於骨節痠疼,或寒或熱,皆宜隨證審其病機,素昔所感寒熱虛實而施治之,無不中也。(《醫統》)
凡身痛之甚者,亦當察其表裡,以分寒熱。其若感寒作痛者,或上或下,原無定所,隨散而愈,此表邪也。若有定處,而別無表證,乃痛痹之屬,邪氣雖亦在經,此當以里證視之,但有寒熱之異耳。若因火盛者,或肌膚灼熱,或紅腫不消,或內生煩渴,必有熱證相應,治宜以清以寒。
若並無熱候,而疼痛不止,多屬陰寒,以致血氣凝滯而然。經曰:痛者寒氣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必溫其經,使血氣流通,其邪自去矣。凡勞損病劇,而忽加身痛之甚者,此陰虛之極,不能滋養筋骨而然,營氣憊矣,無能為也。(《景岳》)
風濕賊風(附骨疽之別),風身體疼痛者,風濕搏於陽氣故也。陽氣虛者,腠理易開,而為風濕所折,使陽氣不得發泄,而與風濕相搏於分肉之間,相擊故疼痛也。診其脈浮而緊者,則身體疼痛。(《病源論》)
凡賊風,其人體卒無熱,中暴風冷,即骨解深痛,不廢轉動,按之應骨痛也,久即結痛,或結瘰癧,其附骨疽,久即腫而結膿,以此為異耳。若治附骨作賊風,則增益,病深膿多,若治賊風作附骨,即加風冷,遂成瘰癧偏枯攣曲之疾也。療之為效,都在其始耳,此非天下至精,其孰能與於此。
白話文:
身體痛
人體的骨骼、肌肉、皮膚、關節、經絡等所有部位,統稱為身體。風寒濕邪、瘀血、痰飲等,都會引起疼痛。而骨頭的酸痛,無論是寒是熱,深入骨髓,其疼痛程度更是難以估量。因為骨頭是儲存骨髓的地方,骨髓是由飲食精華所化生,骨髓虛弱就會導致骨頭虛弱。
身體疼痛的原因,風邪的症狀表現為遊走、刺痛;濕邪的症狀表現為沉重、麻木;瘀血的症狀表現為筋脈刺痛;痰飲的症狀表現為頭暈、咳嗽、吐痰。驅除風寒濕邪、行血化痰,對症下藥,往往能很快見效。如果病邪深入腎臟,這是勞損過度造成的不可治療的疾病,難以痊癒。因此,身體疼痛和骨頭疼痛的區別很大,必須加以辨別。
酒癮過度的人,常常會出現頸項腫痛、手臂疼痛。這是因為上焦的熱邪不能及時清除,日久積聚,產生痰飲,堵塞氣機,流注到頸項和手臂,不腫則痛。痰、涎、飲三者雖然都是病理產物,但各有不同。伏於包絡,隨著氣機上浮,阻塞肺部而引起咳嗽的是痰;積聚在脾胃,隨著氣機上溢,從嘴角流出的是涎;飲則主要在胃部,會引起嘔吐,這是胃病。
身體疼痛的種類繁多,風寒濕痰等致病因素較為常見。風寒痛,明確是受寒邪侵襲,脈象浮緊;濕痰停滯關節,則全身疼痛;風濕交加,則肢體沉重疼痛;陰寒毒邪侵襲,則像被棍棒打傷一樣疼痛;濕邪鬱結,則全身疼痛;飲食積滯,則身體疼痛;痰飲阻塞經絡,則形成腫塊疼痛;骨節酸痛,寒熱交加,都應該根據具體症狀判斷病機,結合患者以往的寒熱虛實情況進行治療。
嚴重的身體疼痛,應當辨別表裡,區分寒熱。如果因感受寒邪而疼痛,部位不定,疼痛隨之消散,這是表邪;如果疼痛部位固定,沒有其他表證,屬於痛痹,邪氣雖然在經絡,但應當從裡證考慮,只是寒熱有所不同。如果由於火盛,則可能出現肌膚灼熱、紅腫不消、口乾煩渴等熱證,治療應當清熱瀉火。
如果沒有熱象,而疼痛不止,多屬陰寒,導致氣血凝滯。古書上說:「疼痛是寒邪過多引起的,有寒邪就會疼痛。」必須溫通經絡,使氣血運行暢通,邪氣自然消除。如果勞損病重,突然加重疼痛,這是陰虛到極點,不能滋養筋骨,氣血衰竭,無力回天。
風濕、賊風(附骨疽)引起的疼痛,是因為風濕之邪侵犯陽氣所致。陽氣虛弱的人,肌膚腠理疏鬆,容易受風濕之邪侵襲,導致陽氣不能宣泄,與風濕之邪搏結於肌肉之間,互相衝擊而產生疼痛。脈象浮緊,是身體疼痛的表現。
賊風的症狀是,患者突然出現寒邪侵襲,沒有發熱,骨頭深處劇烈疼痛,可以活動,按壓骨骼疼痛。時間久了,疼痛會固定,或形成瘰癧。附骨疽,時間久了會腫脹化膿,以此與賊風區分。如果把附骨疽當作賊風治療,就會加重病情;如果把賊風當作附骨疽治療,就會加重風寒,導致瘰癧、偏枯、攣縮等疾病。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,如果不是精通醫理,很難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