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75)
身體類 (75)
1. 脅痛
芍藥散,治婦人脅痛。
白芍藥,玄胡索(炒),肉桂(各一兩),香附子(二兩醋一升鹽半兩同煎乾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,白湯調服。(《奇效》)
烏金硇砂餅子,治男子婦人左脅下痛。
乾漆(三兩炒取一兩),硇砂,沒藥,乳香(各一分)
上為細末,和作餅子,以梧桐子大為劑子,每服一餅子,熱湯下。(《雞峰》)
利氣諸方,木通散,治脅肋苦痛偏效,並心下脅肋並小腹牽引痛者皆主之。
木通(去皮頭),青皮(去白),川楝子(去皮核,各一兩。以上三味,用巴豆半兩炒黃,去巴豆不用。),蘿蔔子(炒一兩),舶上茴香(二兩炒),莪朮,木香,滑石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煎蔥白酒調三錢。一服愈者,不過再服。(《婦人良方》)
三脘散,治中焦虛痞,兩脅氣痛,面目手足浮腫,大便秘結。戊午秋,在京城,有一婦人中焦虛痞,腹脅脹痛,大便秘澀,六脈虛弱,更數醫服藥無效,僕投此藥,不終劑而愈。(同上)
推氣散,治右脅疼痛,脹滿不食。
枳殼(去穰炒),桂心(去粗皮不見火),片子薑黃(洗各半兩),甘草(炙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薑棗煎湯調服,調熱酒服亦可,不拘時候。(《濟生續》)(按:此本《本事》治因驚傷肝,脅骨里疼痛不已,桂枝散,今加薑黃、甘草。)
加減七氣湯,凡婦人兩脅痛,小腹疼,至胸背,乃氣不順也。
人參(三錢),桂(三錢),半夏(四錢),甘草(二錢),沉香(二錢),玄胡索(二錢),烏藥(五錢),香附子(二錢)
上姜煎,不拘時候。(《仙傳濟陰方》)
香橘湯,治七情所傷,中脘不快,腹脅脹滿。
香附子(炒),橘紅,半夏(薑製各三錢),甘草(炙一錢)
上作一服,水二鍾,生薑五片,紅棗二枚,煎至一鍾,食遠服。(《奇效》)
四磨湯,治男子婦人,脅痛不可忍。(《醫林集要》)
木香調氣散,治氣怒傷於肝脅,大痛難忍。(《訂補指掌》)
溫利溫散諸方,治冷氣脅下往來,沖胸膈痛,引脅背悶,當歸湯方。
當歸,吳茱萸,桂心,人參,甘草,芍藥,大黃(各二兩),茯苓,枳實(各一兩),乾薑(三兩)
上十味㕮咀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,日三。(《千金》)《外臺》張文仲,當歸大黃湯,療冷氣牽引腰背肋下腹內痛,於本方去茯苓、枳實。《葉氏》趁痛湯,治氣滯不散,攻刺腸肋㽲痛,及走疰氣痛,於本方去枳實,加枳殼、附子、生薑,水煎。
神保丸(出《靈苑》)。
木香(一分),胡椒(一分),巴豆(十枚去皮心研),乾蠍(一枚)(按:館本作十枚。)
上湯釋蒸餅丸,麻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三丸。心膈痛,柿蒂湯下,或燈心同柿蒂湯下。腹痛,柿蒂、煨姜煎湯下。血痛,炒薑、醋、小便下(按:館本無小便字)。腎氣脅下痛,茴香酒下云云。予三十年前客金陵,醫者王琪傳此方。琪云:諸氣,惟膀胱氣脅下痛最難治,獨此方輒能去之。
白話文:
脅痛
芍藥散:這個方子治療婦女的脅痛。
- 白芍藥、炒過的玄胡索、肉桂,各用一兩。
- 香附子用二兩,先用醋一升和鹽半兩一起煎煮到乾。
-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開水調服,什麼時候吃都可以。
烏金硇砂餅子:這個方子治療男女左邊脅肋下的疼痛。
- 乾漆炒過取一兩、硇砂、沒藥、乳香,各用一分。
-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和在一起做成餅狀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吃一個餅,用熱水吞服。
木通散:這個方子治療脅肋疼痛特別有效,對於心下、脅肋、甚至牽引到小腹的疼痛都有效。
- 木通(去掉皮頭)、青皮(去掉白色部分)、川楝子(去掉皮核),各用一兩。以上三味藥,用半兩巴豆炒黃,再把巴豆去掉不用。
- 蘿蔔子(炒過)一兩,舶上茴香(炒過)二兩,莪朮、木香、滑石,各用半兩。
-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蔥白煎酒調服三錢。如果吃一次就好,最多吃兩次就會痊癒。
三脘散:這個方子治療中焦虛弱、腹脹、兩脅氣痛、面目手腳浮腫、大便乾結。過去在京城,有個婦人中焦虛弱、腹脅脹痛、大便乾澀、脈象虛弱,很多醫生都沒治好,我用了這個藥,還沒吃完一個療程就痊癒了。
推氣散:這個方子治療右邊脅肋疼痛、脹滿、吃不下飯。
- 枳殼(去掉內瓤炒過)、桂心(去掉粗皮,不見火)、片子薑黃(洗淨),各用半兩,甘草(炙過),用三錢。
-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薑棗煎湯調服,也可以用溫熱的酒調服,什麼時候吃都可以。 (這個方子本來是治療因為驚嚇導致肝臟受損,脅骨內疼痛不止,現在加上薑黃和甘草)
加減七氣湯:這個方子治療婦女兩脅疼痛、小腹疼痛、甚至牽連到胸背,這是因為氣機不順暢。
- 人參、桂,各用三錢,半夏,四錢,甘草,二錢,沉香、玄胡索,各用二錢,烏藥,五錢,香附子,二錢。
- 用水和薑一起煎煮,什麼時候喝都可以。
香橘湯:這個方子治療因為情緒不好導致中脘不舒服、腹脅脹滿。
- 炒過的香附子、橘紅、薑製的半夏,各用三錢,炙甘草,用一錢。
- 以上藥材為一服,用水兩碗,加生薑五片、紅棗二枚,煎到剩下一碗,等吃飯過後再喝。
四磨湯:這個方子治療男女脅痛難忍。
木香調氣散:這個方子治療因為生氣而傷到肝臟,導致脅肋劇烈疼痛。
當歸湯:這個方子治療寒氣導致脅下疼痛來回游走、衝到胸膈疼痛、牽引到脅背悶脹。
- 當歸、吳茱萸、桂心、人參、甘草、芍藥、大黃,各用二兩,茯苓、枳實,各用一兩,乾薑,用三兩。
- 把以上十味藥材切碎,用水七升煮到剩二升半,分三次喝,一天三次。(另有醫家張文仲的當歸大黃湯,治療寒氣牽引腰背、脅下、腹內疼痛,在原方基礎上去掉茯苓和枳實。還有醫家葉氏的趁痛湯,治療氣滯不散、攻擊腸肋疼痛,以及走竄性疼痛,在原方基礎上去掉枳實,加上枳殼、附子和生薑,用水煎煮。)
神保丸:這個方子出自《靈苑》。
- 木香、胡椒,各用一分,巴豆(去掉皮和心後研磨)十枚,乾蠍(一隻)。
- 把以上藥材和湯汁蒸過的餅一起搗成丸狀,像麻子那麼大,外面裹上一層硃砂。每次服用三丸。心膈疼痛,用柿蒂湯送服,或者用燈心草和柿蒂湯送服。腹痛,用柿蒂和煨過的薑煎湯送服。血痛,用炒過的薑、醋、小便送服。腎氣導致脅下疼痛,用茴香酒送服。 我三十年前在金陵時,醫生王琪傳授給我這個方子。王琪說:各種氣病,只有膀胱氣導致的脅下疼痛最難治,只有這個方子能夠有效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