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73)
身體類 (73)
1. 脅痛
婦人治法,嘗論夫左脅痛、胃脘痛二證,婦人多有之。以其憂思忿怒之氣素蓄於中,發則上衝,被濕痰死血阻滯其氣而不得條達,故作痛也。故治婦人諸痛諸疾,必以行氣開鬱為主,而破血散火兼之,庶乎得法矣。(《心法附余》)
疏肝諸方,治悲哀煩惱傷肝氣,致兩脅骨疼,筋脈緊急,腰腳重滯,兩股筋急,兩脅牽痛,四肢不能舉,漸至脊膂攣急。此藥大治脅痛,枳殼煮散。
枳殼(去穰麩炒黃),細辛(去葉),桔梗(炒),防風(去釵股),川芎(各四兩),葛根(一兩半),甘草(二兩炙)
上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煎至七分去滓,空心食前溫服。(《本事》)
大柴胡湯,治脅痛,口燥渴飲水,痛不可忍。(《醫林集要》)
傷寒脅痛,小柴胡湯,加白牡蠣粉研碎,枳殼去穰切片,各半錢煎。(《得效》)《奇效》名加味小柴胡湯。
多怒之人,腹脅時常作痛者,小柴胡加川芎、芍藥、青皮之類,痛甚者,就以煎藥送下當歸龍薈丸。(《丹溪》)
左金丸,治肝火,一名回令丸。
黃連(六兩一本作芩),吳茱萸(一兩或半兩)
上為末,水丸,或蒸餅丸,白湯下五十丸。(《同上》)(按:此本《聖惠》茱萸丸,見泄瀉)又抑青丸,瀉肝火,黃連(半斤)為末,蒸餅糊丸服。
當歸龍薈丸。(方見《骨蒸》中。)
柴胡疏肝散,左脅痛,為肝經受邪,宜。
柴胡,青皮(醋炒各二錢),川芎,芍藥(煨),枳殼(麩炒),香附(各一錢半),甘草(炙五分)
水二鍾,煎八分,食前服。(《統旨》)《回春》疏肝散,治左脅下痛,肝積屬血,於本方去香附、甘草,加黃連、當歸、桃仁、紅花。
柴胡瀉肝湯,鬱怒傷肝,左脅痛。
柴胡(一錢二分),甘草(五分),青皮,芍藥(各一錢),黃連(炒),山梔(炒),龍膽草(各八分),川歸(一錢二分)
水煎服。(《赤水》)
平肝流氣飲,治脅痛,及小腹,至繞臍,並疝氣內外疼者。
當歸(一錢),白芍(八分),川芎(六分),橘皮(鹽湯洗一錢),茯苓(一錢),半夏,青皮(醋炒各六分),黃連(炒八分),柴胡(七分),香附(童便浸炒八分),厚朴(薑汁炒七分),枝子(鹽水炒八分),吳茱萸(煮三次去水炒四分),甘草(炙去皮四分)
上劑,姜三片,水煎,空心熱服。(《回春》)
治脅痛,和肝飲,用鱉甲、柴胡、當歸、川芎、半夏、白芍藥、枳殼各二錢,水煎服。(《匯言》)
和肝飲,治脅下扛梗起一條作疼。
當歸,白芍,三稜,青皮(各一錢五分),大茴香,木香,
枳殼,柴胡,砂仁(各八分)
水煎,不拘時服。(《玉案》)
調肝飲,治脅痛,痛連小腹。
白話文:
婦人治療方法:
曾經討論過婦女左邊脅肋疼痛、胃脘疼痛這兩種病症,婦女常常會有。這是因為她們憂愁思慮、憤怒的情緒長期積聚在體內,一旦發作就會向上衝擊,被體內的濕氣、痰液、瘀血阻礙氣機的運行,導致氣機不暢通,所以會產生疼痛。因此,治療婦女各種疼痛疾病,必須以疏理氣機、開解鬱悶為主,同時輔以活血化瘀、清瀉火熱,這樣才能有效。
疏肝的各種方劑:
治療因為悲傷憂愁、煩惱傷肝氣,導致兩脅肋骨疼痛、筋脈繃緊、腰腿沉重無力、大腿筋脈拘急、兩側脅肋牽引疼痛、四肢無法抬舉,逐漸發展到脊柱僵硬彎曲的病症。這個藥方能有效治療脅肋疼痛。方劑是枳殼煮散。
藥材:枳殼(去除內層白色部分,用麩皮炒黃)、細辛(去除葉子)、桔梗(炒)、防風(去除叉股)、川芎(各四兩)、葛根(一兩半)、甘草(二兩,炙烤)。
製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除藥渣,空腹在飯前溫服。
大柴胡湯:治療脅肋疼痛,口乾舌燥想喝水,疼痛難以忍受的情況。
傷寒引起的脅肋疼痛:可以用小柴胡湯,加入白牡蠣粉(研磨成粉)和枳殼(去除內層白色部分,切成薄片),各半錢一起煎煮。這個方子在《奇效》中被稱為加味小柴胡湯。
經常發怒的人,腹部和脅肋經常疼痛,可以用小柴胡湯,加入川芎、芍藥、青皮等藥材。如果疼痛劇烈,就用煎好的藥湯送服當歸龍薈丸。
左金丸:治療肝火旺盛,也叫回令丸。
藥材:黃連(六兩,有的版本說是黃芩),吳茱萸(一兩或半兩)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,用水做成藥丸,或用蒸熟的餅做成藥丸,用白開水送服五十丸。 (此方本出自《聖惠》中的茱萸丸,用於治療泄瀉。) 還有抑青丸,用於瀉肝火,用黃連(半斤)研磨成粉,用蒸熟的餅糊做成藥丸服用。
當歸龍薈丸:(藥方在《骨蒸》中提到)。
柴胡疏肝散:左側脅肋疼痛,因為肝經受到邪氣侵襲,適合使用此方。
藥材:柴胡、青皮(用醋炒過,各二錢),川芎、芍藥(煨過),枳殼(用麩皮炒過)、香附(各一錢半),甘草(炙過,五分)。
用水兩碗煎至八分,飯前服用。《回春》中的疏肝散,治療左脅下疼痛,肝臟積聚瘀血的情況,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去除香附和甘草,加入黃連、當歸、桃仁、紅花。
柴胡瀉肝湯:因鬱悶憤怒傷肝導致的左脅疼痛。
藥材:柴胡(一錢二分),甘草(五分),青皮、芍藥(各一錢),黃連(炒過),山梔(炒過),龍膽草(各八分),川歸(一錢二分)。
用水煎服。
平肝流氣飲:治療脅肋疼痛,以及小腹疼痛,直到繞肚臍疼痛,還有疝氣引起的內外疼痛。
藥材:當歸(一錢),白芍(八分),川芎(六分),橘皮(用鹽水洗過,一錢),茯苓(一錢),半夏、青皮(用醋炒過,各六分),黃連(炒過,八分),柴胡(七分),香附(用童便浸泡炒過,八分),厚朴(用薑汁炒過,七分),枝子(用鹽水炒過,八分),吳茱萸(煮三次去除水後炒過,四分),甘草(炙過並去除外皮,四分)。
以上藥材,加生薑三片,用水煎服,空腹時溫熱服用。
治療脅肋疼痛的和肝飲:用鱉甲、柴胡、當歸、川芎、半夏、白芍藥、枳殼各二錢,用水煎服。
和肝飲:治療脅下出現一條硬塊並疼痛。
藥材:當歸、白芍、三稜、青皮(各一錢五分),大茴香、木香、枳殼、柴胡、砂仁(各八分)。
用水煎服,不拘時間服用。
調肝飲:治療脅肋疼痛,並且疼痛牽連到小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