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72)

回本書目錄

身體類 (72)

1. 脅痛

季脅痛,蓋季脅兩肋稍之處,肝之下,膽之位也。痛甚而下連少腹者亦是死血,痛不甚而止於一處者痰也。(《玉案》)

季脅痛無不因腎虛者,加減八味丸(系去附子加五味子)、腎氣丸選用。(《醫通》)

治例,脅肋疼痛,服木通散(亦可治男子,出《明理方》)。心下脅肋少腹疼痛,皆素有積寒,而溫暖湯散亦可主治,甚者以溫藥下之。心下與少腹痛,諸書並有效方,而脅肋下痛,鮮獲治法。(《婦人良方》)

陰陽氣滯,邪氣未盡,五積散去麻黃,加茴香、青木香、桃仁、橘葉,小柴胡湯、本事芎葛湯、枳殼散。飲食氣鬱連乳痛,沉香湯(按:當單味煎湯)下紅丸子。痛連小腹發欲死,新復元通氣散、蔥湯調下神保丸。兼腫,二十四味流氣飲下神保丸。(《永類》)(節錄。)

痛甚者,肝火盛,以當歸龍薈丸,薑湯下之,是瀉火(按:《綱目》作肝)之要藥。死血,用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。痰流注,以二陳湯加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。有火盛者,當伐肝木。有氣鬱而胸脅痛者,看其脈沉澀,當作郁治。痛而不得伸舒者,蜜丸龍薈丸最快。脅下有食積一條扛起,用吳茱萸、炒黃連。(《丹溪》)

曾有人脅痛連膈,進諸氣藥,並自大便導者,其痛殊甚,後用辛熱補劑下黑錫丹方愈,此乃虛冷作痛,愈疏而愈虛耳。脅痛病在肝膽,傷寒脅痛屬少陽經,合用小柴胡湯;痛甚而不大便者,於內加枳殼。若尋常脅痛,不繫正傷寒,時身體帶微熱者,《本事方》中枳殼煮散。

若只是脅痛,別無雜證,其痛在左為肝經受邪,宜用川芎、枳殼、甘草;其痛在右,為肝經移病於肺,宜用片子薑黃、枳殼、桂心、甘草。此二方出嚴氏《濟生續集》,加減在人。又有肝膽經停痰伏飲,或一邊脅痛,宜用嚴氏導痰湯。痰結成癖,間進半硫丸。蓋枳殼乃治脅痛的劑,所以諸方中皆不可少。

曾見潘子先說有人脅痛,下青龍湯痛止,兼嗽得可,此其痛必在右脅故也。灼然知是寒氣作痛,枳實理中湯為宜。(《要訣》)

治之當以散結順氣,化痰和血為主,平其肝而導其滯,則無不愈矣。(《選要》)

脅痛二、三年不已者,乃痰瘀結成積塊,肝積肥氣,肺積息賁,發作有時。雖皆肝木有餘,不可峻攻,宜枳朮丸加官桂、陳皮、桔梗、甘草,蜜丸服,或復元通氣散。(《入門》)

去滯氣須用青皮,乃肝膽二經藥,人多怒,脅下有鬱積者,固宜。(《六要》)

治不可過用降氣,脅者,肝膽之區。肝為盡陰,喜條達而惡凝滯,膽無別竅,喜升發而惡抑鬱。故凡木鬱不舒,而氣無所泄,火無所越,脹甚懼按者,又當疏散升發以達之。不可過用降氣,致木愈鬱而痛愈甚也。(《匯補》)

白話文:

肋骨下方兩側的疼痛,通常指的是肋骨末端稍微靠下的地方,也就是肝臟的下方、膽的位置。如果疼痛劇烈,甚至向下延伸到小腹,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瘀血;如果疼痛不劇烈,只固定在某一個地方,可能是因為有痰。

所有的肋骨下方疼痛,幾乎都是因為腎虛引起的,可以選用加減八味丸(去除附子,加入五味子)或是腎氣丸來治療。

治療案例中,肋骨疼痛可以使用木通散(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男性疾病)。如果心下、肋骨、小腹都疼痛,通常是因為體內長期有寒氣積聚,可以使用溫暖湯散來治療,嚴重時可以使用溫熱的藥物來攻下。對於心下和少腹疼痛,許多醫書都有有效的方子,但是對於肋骨下疼痛,卻很少有治療方法。

如果陰陽氣運行不順暢,邪氣還沒有完全去除,可以使用五積散(去除麻黃),加入茴香、青木香、桃仁、橘葉,或是小柴胡湯、本事芎葛湯、枳殼散。如果因為飲食和氣鬱導致乳房疼痛,可以使用沉香湯(最好單獨煎湯)後再服用紅丸子。如果疼痛蔓延到小腹,痛到快要死掉,可以使用新復元通氣散,用蔥湯調服神保丸。如果同時有腫脹,可以使用二十四味流氣飲後再服用神保丸。

如果疼痛劇烈,可能是肝火旺盛,可以使用當歸龍薈丸,用薑湯送服,這是一種瀉肝火的重要藥物。如果是因為瘀血,可以使用桃仁、紅花、川芎。如果是痰濕流注,可以使用二陳湯,加入南星、蒼朮、川芎。如果火氣旺盛,應該要瀉肝火。如果因為氣鬱而導致胸肋疼痛,觀察脈象如果沉澀,應該要從氣鬱方面來治療。如果疼痛到無法伸展身體,蜜丸龍薈丸效果最快。如果肋骨下方有食物堆積,形成條狀硬塊,可以使用吳茱萸、炒黃連。

曾經有人肋骨痛到連帶影響橫膈膜,吃了許多理氣的藥物,並且從大便導瀉,疼痛反而更加劇烈,後來使用辛熱的補藥,搭配黑錫丹才痊癒,這是因為虛寒引起的疼痛,越疏散反而越虛弱。肋骨疼痛的病位在肝膽,傷寒引起的肋骨疼痛屬於少陽經,應該使用小柴胡湯;如果疼痛劇烈且無法排便,可以在方中加入枳殼。如果是一般的肋骨疼痛,不是因為傷寒引起,而且身體時常帶有微熱,可以使用《本事方》中的枳殼煮散。

如果只是單純的肋骨疼痛,沒有其他雜症,如果疼痛在左邊,是肝經受到邪氣侵襲,應該使用川芎、枳殼、甘草;如果疼痛在右邊,是肝經的疾病轉移到肺部,應該使用片子薑黃、枳殼、桂心、甘草。這兩個方子出自嚴氏的《濟生續集》,可以根據情況加減使用。另外,如果是肝膽經有痰濕或伏飲,或者是一邊的肋骨疼痛,應該使用嚴氏導痰湯。如果痰濕結成硬塊,可以間歇性地服用半硫丸。枳殼是治療肋骨疼痛的藥物,所以許多方子中都不可缺少。

曾經看過潘子先說,有人肋骨疼痛,服用青龍湯後疼痛停止,咳嗽也改善,這一定是疼痛發生在右邊的肋骨。可以明確知道這是寒氣引起的疼痛,適合使用枳實理中湯。

治療肋骨疼痛應該以疏散結氣、順氣、化痰、活血為主,平息肝火、疏導氣滯,這樣才能治癒。

肋骨疼痛持續兩三年沒有好轉,通常是痰瘀結成硬塊,肝臟積聚形成肥氣,肺部積聚形成息賁,發作時間不固定。雖然都是肝木過盛,但不能用太強烈的藥物攻伐,應該使用枳朮丸,加入官桂、陳皮、桔梗、甘草,做成蜜丸服用,或是使用復元通氣散。

要去除滯留的氣,必須使用青皮,這是肝膽二經的藥物。許多人容易發怒,肋骨下方有鬱積,非常適合使用青皮。

治療肋骨疼痛不能過度使用降氣的藥物。肋骨是肝膽的區域。肝臟屬於陰,喜歡舒暢不喜歡凝滯;膽沒有其他出口,喜歡升發不喜歡抑鬱。所以,凡是木氣鬱結不舒,導致氣無法發洩,火氣無法散發,脹痛到無法按壓的,應該要疏散升發來達到目的。不能過度使用降氣藥,導致木氣更加鬱結,疼痛更加劇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