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40)
身體類 (40)
1. 眩運
證治雜例,有頭風證,耳內常鳴,頭上有如鳥雀啾啾之聲,切不可全謂耳鳴為虛,此頭腦挾風所為也。(《要訣》)
世有所謂氣不歸元,而用丹藥鎮墜、沉香降氣之法。香燥散氣(按:《微義》此下有丹藥助火四字),其不歸之氣,豈能因此而復耶。凡用鎮墜,所謂急則治其標也。若謂使氣歸元,必無是理。既曰歸元,豈肯復作。凡鎮墜少止又復眩者,此氣未歸元而未治其本也。要氣歸元,必求其本。(《醫統》)(按:此說本於《微義》)
中年之人,大病初起,元氣未復,起則眩倒,脈必緩弱,或右手寸關大而無力,宜補中益氣,倍參、耆,加天麻。夏月頭眩,偶冒暑勞形,脈虛細,煩悶口渴,屬傷暑,先以六一散,後用大劑生脈散加黃柏。冬月冒寒,鼓激痰涎,亦作眩暈,宜從寒治。天麻、荊穗、薄荷,乃消上焦風熱妙品,非治本藥也。
因痰治痰,因火治火,或補氣,或補血,或滋陰,要在變而通之。(《六要》)
有因氣虛下陷而眩暈者,補中益氣湯。有色傷氣逆不歸元而眩暈者,滋陰降火湯。有老年風痰虛火,果系陽虛者,理中湯加沉、木香。有七情氣鬱,痰涎上壅而眩暈者,七氣湯。(《士林餘業》)
瘀血停蓄,上衝作逆,亦作眩暈,桃紅四物。(《醫讀》)
胸中有死血,作痛而眩,飲韭汁酒良。(《醫通》)
婦人,婦人患頭風者,十居其半,每發必掉眩,如在車上,蓋因血虛,肝有風邪襲之耳。《素問》云:徇蒙招搖,目眩耳聾,上虛下實,過在足少陽、厥陰,甚則歸肝。蓋謂此也。予嘗處此方以投人,比他藥捷而效速,芎羌湯。(《本事》)(按:其方系《頭痛》門《聖濟》芎藭湯,去獨活,加當歸、羌活、熟地、半夏曲。)
夫婦人頭風眩暈,登車乘船亦眩暈眼澀,手麻發退,健忘喜怒,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。可用瓜蒂散吐之,吐訖,可用長流水煎五苓散,大人參半夏丸。(《治病百法》)
其證婦人得之最多(此二字從《醫方選要》補),蓋婦人性多偏怒。經曰:天之氣曰風,人之氣曰怒。怒則致傷肝木,木動生風,令人頭目旋運,皆由此哉。(《奇效》)
昔有一老婦,患赤白帶一年半,頭眩,坐立不得,睡之則安。專治赤白帶,帶愈其眩亦安。(《丹溪》)
清上諸方(疏利),治肝厥頭暈,清頭目,鉤藤散。
鉤藤,陳皮(去白),半夏(湯浸洗七遍薄切焙乾),麥門冬(略用水浥去心),茯苓(去皮),茯神(去木),人參(去蘆),甘菊花(去萼梗),防風(去釵股各半兩),甘草(一分炙),石膏(一兩生)
上為粗末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七片,煎八分,去滓溫服。(《本事》)
治頭風。
白話文:
眩暈
有些人有頭風病,耳朵裡常常有聲音,頭頂上好像有小鳥在叫一樣。千萬不要全部認為這是因為耳鳴是虛弱造成的,這是因為頭腦裡有風邪所引起的。《要訣》
世人有說氣不歸元,所以用丹藥來鎮定下墜,或者用沉香來降氣的方法。然而,香燥的東西會散氣(按照《微義》的說法,這裡還加了「丹藥助火」四個字),這樣一來,不歸元之氣,怎麼可能因此就恢復呢?凡是用鎮墜的方法,都只是為了應付當下的急症。如果說用鎮墜可以讓氣歸元,那絕對是不可能的。既然說是歸元,怎麼可能又再發作呢?凡是用鎮墜稍微停止又再眩暈的,這表示氣沒有歸元,也就是沒有治到根本。想要讓氣歸元,一定要找出根本原因。《醫統》(按照:這種說法來自《微義》)
中年人,大病剛好,元氣還沒恢復,一站起來就頭暈倒地,脈搏一定很緩弱,或是右手的寸關脈搏大而無力,應該用補中益氣的方法,多用人參、黃耆,再加上天麻。夏天頭暈,有時因為中暑或過度勞累,脈搏虛弱細小,覺得煩悶口渴,這是因為中暑引起的,先用六一散,之後再用大量生脈散加上黃柏。冬天因為感受寒氣,導致痰液湧動,也會造成眩暈,應該用治療寒邪的方法。天麻、荊穗、薄荷,都是消除上焦風熱的妙品,但不是治療根本的藥。《六要》
因為有痰就治痰,有火就治火,或是補氣,或是補血,或是滋陰,重點是要靈活變通。《六要》
有些人因為氣虛下陷而頭暈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有些人因為過度勞累傷氣,導致氣逆不歸元而頭暈,可以用滋陰降火湯。有些老年人因為風痰虛火,如果確定是陽虛引起的,可以用理中湯加上沉香、木香。有些人因為情緒不好,導致氣鬱,痰液上湧而頭暈,可以用七氣湯。《士林餘業》
體內有瘀血停滯,向上衝逆,也會造成眩暈,可以用桃紅四物湯。《醫讀》
胸中有瘀血,造成疼痛而且頭暈,喝韭菜汁加酒效果不錯。《醫通》
婦女方面,婦女患頭風病的,十個裡面就有一半,每次發作一定會頭暈眼花,好像坐在車上一樣。這是因為血虛,肝臟受到風邪侵襲。《素問》說:「徇蒙招搖,目眩耳聾,上虛下實,過在足少陽、厥陰,嚴重的話就會影響到肝。」大概就是說這種情況。我曾經用這個方子給人服用,比其他藥效果更快更好,是芎羌湯。《本事》(按照:這個方子是《頭痛》門《聖濟》的芎藭湯,去除獨活,加上當歸、羌活、熟地、半夏曲。)
婦人頭風眩暈,坐車乘船也會眩暈眼澀,手腳麻木,健忘,容易發脾氣,都是因為胸中有積存的痰液所引起的。可以用瓜蒂散來催吐,吐完之後,可以用長流水煎煮五苓散,或是服用大人參半夏丸。《治病百法》
這種病症在婦女身上最常見(這兩個字從《醫方選要》補充),因為婦女大多比較容易生氣。經典說:「天上的氣叫風,人的氣叫怒。」生氣就會傷害肝臟,肝氣動就會生風,使人頭暈眼花,都是由此引起的。《奇效》
以前有個老婦人,患有赤白帶一年半,頭暈,坐著或站著都不行,睡覺就沒事。專門治療赤白帶,帶病治好後,頭暈也好了。《丹溪》
清上方的疏理,治療肝氣逆亂引起的頭暈,清頭目,用鉤藤散。
鉤藤,陳皮(去白),半夏(用熱水浸泡洗七次後切薄片烘乾),麥門冬(稍微用水濕潤去除中心),茯苓(去皮),茯神(去木),人參(去蘆),甘菊花(去花萼梗),防風(去叉股,各一半),甘草(一分,炙),石膏(一兩,生的)。
以上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七片,煎煮至八分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《本事》
治療頭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