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39)
身體類 (39)
1. 眩運
風眩,頭眩者,謂身如旋轉,不能仰,仰則欲倒,頭重不能舉,至有視物不正,或身如車舡上。此由肝虛血弱而風邪乃生,蓋風氣通於肝,諸風掉眩皆屬於肝,其脈左右關上虛弦,謂之風眩。(《雞峰》)(按:原處有香芎散,即系《聖濟》頭痛芎藭湯去防風。又有桃紅散,不錄。)
有頭風暈眩,不可謂其無痛,而不以為風,切宜詳審,未可遽作虛治。若投補劑愈甚,別又無疾所失血等患,又非諸般病後,卒然得此,是風暈分曉,宜小續命湯加全蠍三、四個。(《要訣》)
虛運(互見證治雜例),《究原方》第二云:治氣虛頭暈,耳內常鳴,手足麻木,身重拘急,《局方》三五七散,磨沉香水少許,生薑三片,同煎服。又云:有人患頭暈,耳鳴作蟬聲,令煎《局方》四柱散服下黑錫丹百粒,兩服頓除。(《萬安》)(耳鳴證亦見證治雜例。)
痰飲、頭風、七氣、失血、中酒等病皆能眩暈,今獨舉不兼他病見眩暈者,是皆虛損也。然有不時眩暈者,有早起眩暈,須臾自定,日以為常者(按:《六要》以早起眩暈,為胃中老痰使然。又《繩墨》有說,過鑿不錄),正元飲下黑錫丹(按:《醫通》曰:不若青礞石丸鎮墜,後用理中丸調理)。有因虛致暈,雖暈醒時,面常欲近火,欲得暖手按之。
蓋頭面乃諸陽之會,陽氣不足故耳(《六要》曰:大劑參、耆。《醫通》曰:附子理中湯)。有眩暈之甚,抬頭則屋轉,眼常黑花,觀見常如有物飛動,或見物為兩,宜小三七五散,或芎附湯,生料正元飲,加鹿茸一錢,下靈砂丹。或用正元飲加炒川椒十五粒,下茸朱丸。若不效,則獨用鹿茸一味,每服半兩,用無灰酒三盞,煎至一盞,去滓入麝香少許服。
緣鹿茸生於頭,頭暈而治以鹿茸,蓋以類相從也。曾有頭痛不愈,服茸朱丹而效。(《要訣》茸朱丹見《虛勞》中。)
心驚膽寒,一婦驚悸,觸事有所大驚,且眩暈不安。予曰:此名曰心驚膽寒,病在心膽經。診脈大動如豆粒,厥厥動搖如無頭尾也。此宜鎮定。乃用黃連安神丸,用溫膽湯加茯神、當歸、菖蒲、遠志、龍眼肉,水煎溫服,旬月愈。(《石山》)
大小之異,頭眩有大小之異,總頭眩也,於此察之,可得虛實之情矣。何以言之?如今人之氣稟薄弱者,無論少壯,或於勞倦,或於酒色之後,每忽有耳鳴如磬,或頭眩眼黑,倏頃而止者,乃人所常有之事。至於中年之外,多見眩僕、卒倒等證,亦人所常有之事。但忽運而忽止者,人皆謂之頭運眼花。卒倒而不醒者,人必謂之中風、中痰。不知忽止者,以氣血未敗,故旋見而旋止,即小中風也。卒倒而甚者,以根本既虧,故遽病而難復,即大頭眩也。且必見於中年之後,而較之少壯,益又可知。於此察之,則其是風非風,是痰非痰,而虛實從可悟矣。何今人不識病機,但見眩僕不語等證,無不謂之風痰,而非消即散,吾恐幾微之氣,有不堪再加鏟削矣,深可悲也。(《景岳》)
白話文:
眩暈
風眩:指的是頭暈時,感覺身體像在旋轉,無法抬頭,一抬頭就想跌倒,頭部沉重抬不起來,甚至看東西會歪斜,或感覺像坐在車船上搖晃。這種情況是因為肝虛、血弱,導致風邪產生。因為風氣與肝相通,所以各種頭暈目眩都跟肝有關。這種情況的脈象是左右手關脈位置呈現虛弱、弦細的狀態,這就是所謂的「風眩」。
頭風暈眩:有頭風引起的暈眩,不能說沒有疼痛,就認為不是風邪引起的,必須仔細診察,不能馬上就當作虛證來治療。如果用補藥反而更嚴重,而且沒有其他失血或疾病的狀況,也不是生病後突然發生的,這就是風邪引起的暈眩,應該用小續命湯,再加三到四隻全蠍來治療。
虛暈:指的是氣虛引起的頭暈,經常耳鳴,手腳麻木,身體沉重拘束。《究原方》提到,可以用三五七散磨成粉,用少許沉香水,加三片生薑一起煎服。還提到有人頭暈耳鳴,像蟬叫一樣,可以用四柱散,再服用黑錫丹一百粒,服用兩次就能馬上好。
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暈:像是痰飲、頭風、七情不順、失血、飲酒過量等,都可能引起眩暈。現在只討論沒有其他疾病,單獨出現的眩暈,大多是因為身體虛弱。但眩暈有時發生,有時早起時發生,過一會兒又自己好,每天都這樣(有人認為早起眩暈是因為胃裡有老痰)。還有人因為身體虛弱而引起頭暈,雖然清醒時,臉總是想靠近火爐,想要用溫暖的手按著。
陽氣不足引起的眩暈:頭部是陽氣匯集的地方,陽氣不足就會引起頭暈。還有的眩暈很嚴重,抬頭就感覺房子在轉,眼睛經常出現黑點,看東西會感覺有東西在飛動,或看東西會重疊,可以用小三七五散,或芎附湯,或是加入鹿茸的正元飲,再服用靈砂丹。也可以用正元飲,加炒過的川椒十五粒,再服用茸朱丸。如果效果不好,就單獨用鹿茸,每次半兩,用不含灰的酒三杯煎到一杯,濾掉藥渣,加入少許麝香服用。
鹿茸治頭暈的原因:因為鹿茸長在頭上,用它來治療頭暈,就是用同類的東西來治療疾病。還有人頭痛治不好,服用茸朱丹後就好了。
心驚膽寒:有個婦人經常受到驚嚇,遇到事情就大驚,而且會頭暈不安。這是因為心驚膽寒,病在心經和膽經。脈象跳動得像豆粒,顫抖不定。這種情況應該鎮定心神,用黃連安神丸,再用溫膽湯,加入茯神、當歸、菖蒲、遠志、龍眼肉,用水煎服,幾個月後就痊癒了。
頭暈的程度差異:頭暈有程度上的差異,可以藉此觀察虛實的情況。像是體質虛弱的人,無論年輕或年長,在勞累或飲酒後,常常會突然耳鳴,或頭暈眼黑,但很快就沒事了,這是常有的事。至於中年之後,比較常出現眩暈跌倒的狀況,也是常見的。但一下子頭暈又好了的,是因為氣血沒有完全衰敗,所以很快就好,這就是輕微的中風。突然跌倒而且昏迷不醒的,是因為身體根本已經虛弱,所以發病後很難恢復,這就是嚴重的頭暈。而且這些狀況大多發生在中年之後,這跟年輕時的情況相比更明顯。從這些觀察,就可以判斷是風邪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,是虛還是實,進而了解病因。現在的人不了解病機,只要看到跌倒昏迷等狀況,就認為是風痰引起的,用發散藥來治療,我擔心這樣會讓原本微弱的氣更加衰弱,這實在是很可悲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