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36)
身體類 (36)
1. 眩運
名義,眩,懸也。目視動亂,如縣物,搖搖然不定也。(《釋名》)
眩言其黑,運言其轉,冒言其昏。眩運之與冒眩,其義一也。(《直指》)
或問眩與暈之異。曰:眩者玄也,謂忽然眼見黑花昏亂,少頃方定。暈者運也,謂頭目若坐舟車而旋轉也,甚有至於卒倒而不知者。(統旨)
源由,風頭眩者,由血氣虛,風邪入腦而引目系故也。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目,血氣與脈並於上系,上屬於腦,後出於項中。逢身之虛,則為風邪所傷,入腦則腦轉而目系急,目系急故成眩也。風眩久不瘥,則變為癲疾。(《病源論》)
夫風頭旋者,良由體虛,風邪乘於陽脈。諸陽之經皆上注於頭面,風邪隨入於腦,遂成頭旋。亦因痰水在於胸膈之上,犯大寒使陽氣不行,令痰水結聚而陰陽逆上,風與痰相結,上衝於頭,則令頭旋也。(《聖惠》)
方書所謂頭面風者,即眩暈是也。然眩暈既涉三因,不可專為頭面風。如中傷風寒暑濕,在三陽經,皆能眩人,頭重項強,但風則有汗,寒則掣痛,暑則熱悶,濕則重著,吐逆眩倒,屬外所因。
喜怒憂思,致藏氣不行,鬱而生涎,涎結為飲,隨氣上厥,伏留陽經,亦令人眩暈嘔吐,眉目疼痛,眼不得開(《濟生》曰:眉稜骨痛,眼不得開,寸脈多沉,有此為異耳),屬內所因。或飲食飢飽,甜膩所傷,房勞過度,下虛上實,拔牙金瘡,吐衄便利,去血過多,及婦人崩傷,皆能眩暈,眼花屋轉,起則眩倒,屬不內外因。治之各有法。
(《三因》)
其狀目閉眼暗,身轉耳聾,如立舟舡之上,起則欲倒,蓋虛極乘寒得之,亦不可一途而取軌也。風則有汗,寒則掣痛,暑則熱悶,濕則重滯,此四氣乘虛而眩暈也。喜怒哀樂,悲恐憂思,鬱而生痰,隨氣上厥,此七情攻虛而眩暈。而淫欲過度,腎家不能納氣歸元,使諸氣逆奔而上,此眩暈之出於氣虛也明矣。
吐衄漏崩,肝家不能收攝榮氣,使諸血失道妄行,此眩暈之生於血虛也又明矣。以至新產之後,血海虛損,或瘀滯不行,皆能眩暈,是可不推尋致病之因乎。治法隨機應敵,其間以升降鎮墜行焉,最不可妄施汗下。然而眩暈欲解,自汗則有之。若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,與夫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,此虛極而脫也,識者將有采薪之憂。(肝脈溢大,多作眩暈,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。
)(《直指》)
眩暈者多屬諸風,又不獨一風也。有因於火者,有因於痰者,有因於死血者,有因於虛者。夫火性上炎,衝於巔頂,動搖旋轉,不言可知(或兼見心煩口燥,面赤耳鳴,嘈雜吞酸等)。胸中痰濁,隨氣上升,頭目位高而空明,清陽所注,淆濁之氣擾亂其間,欲其不眩不暈,不可得矣(或兼見吐痰嘔飲,胸痞腸鳴等證,脈應滑)。
白話文:
眩運
眩,是指眼前景物晃動,像懸掛的物件一樣搖搖晃晃,不穩定。《釋名》中是這麼解釋的。
眩指眼前發黑,運指眼前旋轉,冒指頭昏眼花。眩運和冒眩,意思相同。《直指》如是說。
有人問眩暈的區別。眩,是指眼前突然發黑模糊,一會兒就好了;暈,是指頭和眼的感覺像坐船或坐車一樣旋轉,嚴重者甚至會昏倒。《統旨》是這麼區分的。
風眩的原因,是因血氣虛弱,風邪侵入腦部,牽動眼部經絡。《病源論》指出,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目,血氣和經脈在上部相連,上屬於腦,後部通向項部。身體虛弱時,容易受風邪侵襲,風邪入腦則腦部旋轉,眼部經絡緊張,從而導致眩暈。風眩久治不愈,會轉變成癲癇。
風眩旋轉,是因為身體虛弱,風邪侵犯陽脈。《聖惠》認為,所有陽經都上注於頭面,風邪隨之入腦,就會引起頭暈目眩。也可能是由於痰水停滯在胸膈以上,感受大寒,使陽氣運行不暢,痰水凝聚,陰陽逆亂,風痰相合,上衝頭部,導致頭暈。
醫書上所說的頭面風,就是眩暈。但是,眩暈的成因有三種,不能一概而論為頭面風。《三因》記載,如中傷風寒暑濕,犯三陽經,都能讓人頭暈,頭重頸項強痛,風則出汗,寒則掣痛,暑則煩悶,濕則沉重,嘔吐眩暈倒地,這屬於外因。
喜怒憂思,導致臟腑之氣運行不暢,鬱結生痰,痰液凝聚成飲,隨著氣機上逆,停留在陽經,也會讓人眩暈嘔吐,眉目疼痛,睜不開眼(《濟生》說:眉稜骨痛,眼睜不開,寸脈多沉,這是特殊的症狀),這屬於內因。或飲食過度或飢餓,甜膩之物損傷脾胃,房事過度,下虛上實,拔牙、金瘡、吐血、便血、出血過多,以及婦女崩漏,都能引起眩暈,眼花,房間旋轉,起來就暈倒,這屬於不屬內外因。治療方法各有不同。
症狀表現為眼瞼閉合,視物昏暗,身體旋轉,耳聾,如同站在船上一樣,起來就想倒下,這是由於極度虛弱,又感受寒邪所致,也不可一概而論。《直指》指出,風則出汗,寒則掣痛,暑則煩悶,濕則沉重,這是四氣乘虛而導致眩暈。喜怒哀樂,悲恐憂思,鬱結生痰,隨氣上逆,這是七情攻虛而導致眩暈。房事過度,腎氣不足,無法納氣歸元,導致諸氣逆衝向上,這是眩暈源於氣虛。
吐血、衄血、漏血、崩漏,肝臟不能收攝榮氣,導致血液運行失常,這是眩暈源於血虛。產後血海虧虛,或瘀血停滯不行,都能引起眩暈,所以必須探究致病原因。治療方法要隨機應變,運用升降沉浮的原則,最忌諱濫用汗下之法。然而,眩暈將要痊癒時,自汗是有的。如果因為某些原因而大量出汗,出現言語錯亂、目眩,以及少陰病下利停止而頭暈目眩,時時自感頭昏,這是虛極脫證,知道的人就會有擔憂了。(肝脈充盈,多見眩暈,各種風眩,都屬於肝。)
眩暈多屬風邪,但也不僅僅是風邪一種。《直指》認為,還有因火、因痰、因瘀血、因虛弱引起的。火性上炎,衝擊頭頂,導致頭暈目眩,旋轉不止,不言而喻(可能伴隨心煩口燥,面紅耳鳴,嘈雜吞酸等症狀)。胸中痰濁,隨氣上升,頭目部位高而空虛,是清陽之氣所注之處,濁氣擾亂其中,就會頭暈目眩(可能伴隨吐痰嘔吐,胸悶腹脹等症狀,脈象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