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35)
身體類 (35)
1. 頭痛
大附子(一枚,六錢以上者,炮,去皮臍,末之。)
上每末二大錢,好川椒二十粒,用白麵填滿,水一盞半,生薑七片,同煎至七分,去椒入鹽,通口空心服。一親患項筋痛,連及背胛不可轉,服諸風藥皆不效。予嘗憶《千金髓》有腎氣攻背項強一證,予處此方與之,兩服頓瘥,自爾與人皆有驗。蓋腎氣自腰挾脊上至曹溪穴,然後入泥丸宮。
曹溪一穴,非精於般運者不能透。今逆行至此不得通,用椒以引歸經則安矣。曹溪穴即風府穴是也。(《本事》)
頸項強痛,多有挾痰難以回顧者,乃痰客太陽,二陳加酒芩、羌活、紅花。(《醫通》)
回頭散,治頭項強急筋痛,或銼沉轉項不得者。烏藥順氣散(方見中風中)加羌活、獨活、木瓜。(《金匱翼》)
天白蟻,治頭內如蟲蛀響,名天白蟻,用茶子細末吹鼻中。(《準繩》)
頭內如蟲蛀響者,名天白蟻,多屬於火,亦有因痰濕在上者。丹溪云:瘦人皆屬於火,宜薄荷、梔子、茯苓、甘草、細辛、川芎、黃芩、石膏、芽茶之類。肥人皆屬濕痰,半夏、茯苓、枳實、黃連、天麻、膽星、蒼朮、黃柏、芽茶之類。戴復庵云:頭中鳴響,有虛有實。實者,用涼膈散、礞石丸下奪之。
虛者,非獨參、保元、六味、八味、茸朱丹、鹿茸丸等藥調補不應也。丹方用茶子為細末,吹鼻中。蓋響屬火,茶子輕清,行清道,散遏伏之火故也。凡頭風藥中必用茶引,即此可悟。(《醫通》)(按:《蘭臺軌範》曰:此奇病,不可不知。)
白話文:
頭痛
將一個大附子(選用六錢以上份量的,經過炮製去除外皮和中心,磨成粉末。)
每次取上述附子粉末二大錢,加入好品質的川椒二十粒,用白麵填滿,加入一碗半的水,生薑七片,一起煎煮至剩七分時,去掉川椒後加入鹽調味,在肚子空空的時候服用。我曾經有個親人患有後頸肌肉疼痛,連帶背部和肩胛都不能轉動,吃了很多治療風病的藥都沒有效果。我曾經記得《千金髓》提到過一種腎氣上攻導致背部和後頸僵硬的病症,我就用這個方子給他服用,兩次就痊癒了,從那以後給別人用也都很有效。這是因為腎氣從腰部沿著脊椎向上到達曹溪穴,然後進入腦部。
曹溪穴這個穴位,不是精通經絡運行的人是無法貫通的。現在如果腎氣逆行至此無法通過,用川椒來引導歸回正道就可以平安無事了。曹溪穴就是風府穴。(出自《本事》)
後頸僵硬疼痛,多半是因為有痰阻礙難以轉頭,這是痰停留在太陽經的緣故,可以用二陳湯加酒製黃芩、羌活、紅花來治療。(出自《醫通》)
回頭散,用來治療頭和頸部僵硬、肌肉疼痛,或者像頸椎錯位一樣無法轉動脖子的情況。在烏藥順氣散(藥方見中風篇)的基礎上,加上羌活、獨活、木瓜。(出自《金匱翼》)
天白蟻,用來治療頭部內部有像蟲子啃咬的聲音,這種情況叫做天白蟻,用茶籽磨成細末,吹入鼻中。(出自《準繩》)
頭部內部有像蟲子啃咬的聲音,叫做天白蟻,多半屬於火氣,也有因為痰濕積聚在上方引起的。朱丹溪認為:瘦的人多半屬於火氣,應該用薄荷、梔子、茯苓、甘草、細辛、川芎、黃芩、石膏、嫩芽茶之類的藥物治療。胖的人多半屬於濕痰,應該用半夏、茯苓、枳實、黃連、天麻、膽星、蒼朮、黃柏、嫩芽茶之類的藥物治療。戴復庵認為:頭中鳴響,有虛證也有實證。實證的,用涼膈散、礞石丸來瀉火。
虛證的,單靠人參、保元湯、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、鹿茸朱砂丹、鹿茸丸等藥物調補是沒有效果的。丹方用茶籽磨成細末,吹入鼻中。是因為鳴響屬於火,茶籽輕清,能疏通行氣,散發被遏制住的火氣。凡是治療頭風的藥中一定要用茶引藥,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。(出自《醫通》)(編者按:《蘭臺軌範》說:這種奇特的病症,不可不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