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34)

回本書目錄

身體類 (34)

1. 頭痛

眉骨者,目系之所過,上抵於腦,為目屬於腦也。若諸陽經,或挾外邪,郁成風熱毒,上攻於頭腦,下注於睛目,遂從目系過眉骨相併而痛。若心肝壅熱,上攻目晴而痛,則亦目系與眉骨牽連並痛。若胸膈風痰上攻者亦然。(《準繩》)

此證多屬陽明風熱,有虛實二途。虛而痛者,見光明即發,選奇湯加歸、芍。實則眼不可開,晝靜夜劇,選奇湯加蔥、豉,風盛加葛根,火盛加石膏。大抵此證清火散痛,不應即當滋陰。若泛用風藥,則火熱上升,其痛愈甚矣。(《醫通》)

眉稜骨痛,忌、宜俱同陰虛頭痛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冰玉湯,治眉稜骨痛不可忍者,此痰厥也。(《楊氏》)(即小半夏湯)

選奇湯,治眉骨痛不可忍。

羌活,防風(各三錢),甘草(三錢炙用),黃芩(酒製一錢。冬月不用。如能食熱痛,加黃芩。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二盞。煎至一盞,去滓稍熱,食後時時服之。(《試效》)《統旨》祛風清上散,治風熱上功,眉稜骨痛,於本方加白芷,柴胡,川芎、荊芥。

面痛,面為陽明部分,而陽維起於諸陽之會,皆在於面,故面痛皆因於火,而有虛實之殊。暴痛多實,久痛多虛。高者抑之,郁者開之,血熱者涼之,氣虛者補之,不可專以苦寒降火為事。許學士治鼻頞間痛云云,以犀角升麻湯與之。有老人過勞,飢則面痛,補中益氣加芩、梔、連翹、鼠黏、黑參。因鬱結積成胃熱,遂患面痛,越鞠丸加山梔、連翹、貝母、橘紅之類。(《醫通》)(按:此係《準繩》節文。)

犀角升麻湯。王檢正希皋,昔患鼻額間痛,或麻痹不仁,如是者數年。忽一日連口唇頰車髮際皆痛,不可開口,雖言語飲食亦相妨,左額與頰上常如糊急,手觸之則痛。予作足陽明經絡受風毒,傳入經絡,血凝滯而不行,故有此證。或者以排風、小續命、透冰丹之類與之,皆不效。予制此湯贈之,服數日而愈。

上等犀角(鎊一兩一分),真川升麻(一兩),防風(去釵股),羌活(去蘆各三分),白芷(不見火),黃芩(去皮),川芎(洗),白附子(炮各半兩),甘草(炙一分)

上粗末,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通口服,食後臨臥,日三四服。足陽明胃也,胃中腥羶五味,無所不納,其腐熟水穀之毒,皆聚於胃。故方以犀角為主,解飲食之毒,升麻佐之,余藥皆滌除風熱。(《本事》)(足陽明胃也以下,參《醫通》節錄。)

頸項痛,頸痛,因頭痛牽引致痛者,當於頭痛諸證中求藥。若別無處,獨在頸者,非是風邪,即是氣挫,亦有落枕而成痛者,並宜和氣飲,食後服。(《要訣》)(和氣飲方見《和劑》。)

治腎氣上攻,項背不能轉側,椒附散。

白話文:

頭痛

眉骨這個地方,是眼睛經絡所經過的地方,向上連接到腦部,因為眼睛屬於腦部。如果各條陽經,或者夾帶著外來的邪氣,鬱積形成風熱毒,向上侵襲頭腦,向下影響眼睛,就會從眼睛經絡連帶眉骨一起疼痛。如果是心肝火氣太旺,向上侵襲眼睛而導致疼痛,也會牽連眼睛經絡和眉骨一起疼痛。如果胸膈有風痰向上侵襲,也會造成這種情況。

這種頭痛多半屬於陽明經的風熱,有虛證和實證兩種情況。虛證引起的疼痛,看到光線就會發作,可以使用選奇湯,並加入當歸、芍藥。實證引起的疼痛,眼睛睜不開,白天安靜的時候比較輕微,晚上會加重,可以使用選奇湯,並加入蔥、豆豉,風邪盛就加入葛根,火氣盛就加入石膏。總之,這種頭痛應該清熱散痛,如果效果不好就要考慮滋陰。如果隨便使用祛風的藥物,反而會使火熱上升,疼痛會更嚴重。

眉稜骨痛,禁忌和適合使用的藥物都和陰虛頭痛相同。

冰玉湯,可以治療眉稜骨痛到不能忍受的情況,這種情況屬於痰厥。

選奇湯,可以治療眉骨痛到不能忍受的情況。

選奇湯的組成:羌活、防風(各三錢),甘草(三錢,炙用),黃芩(用酒製過的一錢,冬天不用。如果吃熱的東西疼痛加重,可以加黃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兩碗。煎到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,稍微加熱後,在飯後隨時服用。《統旨》祛風清上散,治療風熱向上侵襲導致的眉稜骨痛,可以在選奇湯的基礎上加入白芷、柴胡、川芎、荊芥。

面痛

臉部是陽明經所主導的區域,而陽維脈起於諸陽脈匯集的地方,這些都分佈在臉部,所以臉部的疼痛多半是因為火氣,但也有虛實的差別。突然發生的疼痛多半是實證,持續很久的疼痛多半是虛證。疼痛高的要向下壓制,鬱悶的要疏通,血熱的要清涼,氣虛的要補氣,不能只用苦寒的藥物來降火。許學士治療鼻樑和額頭之間疼痛,使用了犀角升麻湯。有的老人因為過度勞累,肚子餓了就會面痛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,加入黃芩、梔子、連翹、鼠黏、玄參。因為鬱悶積累形成胃熱,也會導致面痛,可以使用越鞠丸,加入山梔、連翹、貝母、橘紅之類的藥材。

犀角升麻湯。王檢正希皋,以前患有鼻樑和額頭之間疼痛,有時候會麻木,沒有知覺,這樣持續了好幾年。有一天突然連口唇、臉頰、耳際髮際都疼痛,不能張口,甚至說話和吃飯都有困難,左邊額頭和臉頰上常常感覺像糊住一樣,用手去碰就會痛。我認為這是足陽明經絡受到風毒侵襲,傳入經絡,導致血凝滯而不流通,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。有人用排風、小續命、透冰丹之類的藥物來治療,都沒效果。我用這個藥方給他治療,服用了幾天就好了。

犀角升麻湯的組成:犀角(磨成粉,一兩一分),真正的川升麻(一兩),防風(去除叉股),羌活(去除蘆頭,各三分),白芷(不見火),黃芩(去除皮),川芎(洗過),白附子(炮製過,各半兩),甘草(炙過,一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大錢,用水一碗半,煎到剩八分,去除藥渣後,趁熱服用,飯後和睡前服用,一天服用三四次。足陽明經屬於胃,胃能容納各種腥羶食物,其腐熟水穀產生的毒素,都會聚集在胃。所以這個藥方以犀角為主,用來解飲食之毒,升麻輔助,其他藥物則用來清除風熱。

頸項痛

頸部疼痛,如果是因為頭痛牽引引起的,應該在治療頭痛的藥方中尋找藥物。如果沒有其他地方的疼痛,只有頸部痛,那不是風邪,就是氣受到阻礙,也可能是因為落枕導致的疼痛,這些情況都應該服用和氣飲,在飯後服用。

治療腎氣上逆,導致脖子和背部不能轉動,可以使用椒附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