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29)

回本書目錄

身體類 (29)

1. 頭痛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匕,於盞內入茶少許,湯調如膏,抹在口內,少用白湯送下,臨臥。如苦頭痛,每服加細辛二分。(《蘭室》)

乳香盞落散,治男子婦人偏正頭疼不可忍,大有神效。

粟殼(去蒂四兩),柴胡(去苗),桔梗(去蘆),甘草(炒),陳皮(各一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燈草拾莖,長四指,煎至七分,去渣食後服。(《寶鑑》)(按:此方不用乳香而名乳香者,猶是犀角消毒飲之例。)

治風頭痛,每欲天陰,風先發者方。

甘菊花(一兩),芎藭(一兩)

上件藥搗細羅為散,每服不計時候,以溫酒調下二錢。(《聖惠》)

治頭痛,神朱石膏丸方。

石膏(燒二兩),芎藭(一兩),龍腦(少許研)

上三味搗為細末,用麵糊和丸,櫻桃大,丹砂為衣,細嚼一丸,茶酒任下,食後服。(《聖濟》)又治腦風頭痛,連眼目緊急,肢體拘急疼痛,清神散,於本方加莎草根,研為散。

治首風定偏正頭痛,茶調散方。

菊花,細辛(去苗葉),石膏(研),莎草根(炒去毛等分)

上四味為細散,每服一錢匕,茶清調下,食後服。(同上)別本《中藏經》香芎散,治一切頭風,於本方去菊花、細辛。加川芎、甘草。(《三因》救生散,用菊花蒂、川芎、甘草、石膏。《寶鑑》川芎散,用川芎、石膏、菊花、殭蠶。俱自此方變來。)

治頭痛。

附子,石膏(煅赤)

上等分為細末,入龍、麝少許,茶酒任下。(《雞峰》)(按:此方之意,在附子引石膏之力以上達,故次於斯。)

點頭散,治偏正頭痛。

川芎藭(二兩生),香附子(去毛四兩炒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好茶清調下,常服可除根。(《是齋》)(按:《濟生續方》芎烏散,治男子氣厥頭疼,婦人氣盛頭疼,用川芎、烏藥為細末,蓋與此方同趣。)

治偏頭風方。

豬牙皂角(去皮筋),香白芷,白附子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臘茶清調下,右疼右側臥,左疼左側臥,兩邊皆疼仰臥,食後服。(《本事續集》)

溫散諸方,附子細辛湯,頭痛者,謂痛連腦戶,或但額間,與眉相引,如風所吹,如水所濕,遇風寒則極,常欲得熱物熨,此由風寒客於足太陽之經,隨經入腦,搏於正氣,其脈微弦而緊,謂之風冷頭痛。(《指迷方》)

細辛(一兩),芎藭(一兩),附子(半兩),麻黃(一分)

上為粗散,每服五錢,生薑三片煎,去滓溫服。(《十便》)

羌活附子湯,治冬月大寒犯腦,令人腦痛齒亦痛,名曰腦風。(《奇經論》中。)(按:經當作病。)

麻黃(三分不去根節),黑附子(三分),羌活(半錢),蒼朮(半錢),防風(二分),黃耆(一錢),甘草,升麻(各二分),白芷,白殭蠶,黃柏(三分)

白話文:

頭痛

方法一

將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約2錢,在杯子裡加入少許茶水,用熱水調成糊狀,塗抹在口中,再用少量開水送服,睡前服用。如果頭痛劇烈,每次服用可增加細辛粉末2分。

方法二(乳香盞落散)

此方專治男女各種偏頭痛或正頭痛,效果顯著。 藥材包含:粟殼(去除蒂頭,四兩)、柴胡(去除苗,一兩)、桔梗(去除蘆葦,一兩)、甘草(炒過,一兩)、陳皮(一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3錢,用一杯水和十根約四指長的燈芯草一起煎煮至剩七分,去除藥渣後,飯後服用。(註:此方雖名乳香,但並未使用乳香,與犀角消毒飲的例子相似。)

方法三

此方專治因風邪引起的頭痛,每到陰天,風邪就先發作的人適用。 藥材包含:甘菊花(一兩)、芎藭(一兩)。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,每次服用不限時間,用溫熱的酒調服2錢。

方法四(神朱石膏丸)

此方專治頭痛。 藥材包含:石膏(燒過,二兩)、芎藭(一兩)、龍腦(少許,研磨)。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丸子,如櫻桃般大小,外層裹上丹砂,每次細嚼一丸,可用茶或酒送服,飯後服用。此方亦可治療因腦風引起的頭痛,伴隨眼睛腫脹、肢體僵硬疼痛等症狀,可加入莎草根一起研磨成散劑,名為清神散。

方法五(茶調散)

此方可治療各種偏頭痛或正頭痛。 藥材包含:菊花、細辛(去除苗葉)、石膏(研磨)、莎草根(炒過,去除毛,等份)。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散,每次服用一錢,用茶水調服,飯後服用。(《中藏經》中另有香芎散,可治療各種頭風,與此方不同之處在於去除菊花和細辛,加入川芎和甘草。《三因》救生散使用菊花蒂、川芎、甘草、石膏。《寶鑑》川芎散使用川芎、石膏、菊花、殭蠶,均由此方變化而來。)

方法六

此方可治療頭痛。 藥材包含:附子、石膏(煅燒成紅色,等份)。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,加入少許龍腦和麝香,可用茶或酒送服。(註:此方用意在於利用附子的力量引導石膏藥性上行,因此放在此處。)

方法七(點頭散)

此方專治偏頭痛或正頭痛。 藥材包含:川芎(生,二兩)、香附子(去除毛,炒過,四兩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好茶清調服,長期服用可根除病因。(註:《濟生續方》的芎烏散,可治療男子因氣血逆行引起的頭痛和婦女因氣盛引起的頭痛,使用川芎和烏藥磨成細末,與此方有類似的治療方向。)

方法八

此方專治偏頭風。 藥材包含:豬牙皂角(去除皮筋)、香白芷、白附子(等份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臘茶水調服,若右邊頭痛則右側臥,左邊頭痛則左側臥,兩邊都痛則仰臥,飯後服用。

方法九(溫散諸方-附子細辛湯)

此方針對因風寒侵襲導致的頭痛,痛感連至後腦勺或僅在額頭及眉毛間,像被風吹或被水濕,遇風寒則加劇,喜歡熱敷,此為風寒侵入足太陽經,並隨經絡入腦,與體內正氣相搏所致,其脈象微弦而緊,稱為風冷頭痛。 藥材包含:細辛(一兩)、芎藭(一兩)、附子(半兩)、麻黃(一分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散,每次服用五錢,加生薑三片煎煮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

方法十(羌活附子湯)

此方專治冬天因寒邪侵犯腦部,導致腦痛、牙痛,稱為腦風。(註:此處經文應為“病”字。) 藥材包含:麻黃(三分,不去根節)、黑附子(三分)、羌活(半錢)、蒼朮(半錢)、防風(二分)、黃耆(一錢)、甘草、升麻(各二分)、白芷、白殭蠶、黃柏(三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