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28)
身體類 (28)
1. 頭痛
治頭風久痛,須加芎、歸、紅花少許,非獨治風,兼和血止痛也。細茶最能清上,風熱久痛,以之作引彌佳,東垣、謙甫皆常用之。(同上)
清上驅風諸方,《延年》療風熱頭痛掣動方。
防風,黃芩,升麻,芍藥(各二兩),龍骨,石膏(碎各四兩),乾葛(三兩),竹瀝(二升)
上八味切,以水六升,和瀝煮取二升六合,去滓分溫三服,日晚再。(《外臺》)《聖惠》防風散(主治同),於本方去龍骨,加蔓荊子、甘草。
治胸膈風痰,氣厥上攻,頭痛,嘔吐痰飲,芎藭湯方。
芎藭,獨活(去蘆頭),旋覆花,防風(去叉),藁本(去苗土),細辛(去苗葉),蔓荊實(各一兩),石膏(碎),甘草(炙各半兩)
上九味粗搗篩,每服三錢匕,生薑二片,荊芥三、五穗,水一盞。同煎至七分,去滓食後稍熱服。(《聖濟》)(按:此本《聖惠》治風頭痛或時旋轉,芎藭散,今去葛根、白蒺藜、枳殼、甘菊花,加獨活、藁本、細辛、蔓荊、生薑、荊芥。《和劑》羌活散,治風氣不調,頭目昏眩,痰涎壅滯,遍身拘急,及風邪寒壅,頭痛項強,鼻塞聲重,肢節煩疼,天陰風雨,預覺不安。
於本方去獨活、旋覆花、藁本、荊芥,加白茯苓、羌活、菊花、前胡、黃芩、枳殼、麻黃、薄荷。)
消風散,治諸風上攻,頭目昏痛,項背拘急,肢體煩疼,肌肉蠕動,目眩旋運,耳嘯蟬鳴,眼澀好睡,鼻塞多嚏,皮膚頑痹,瘙癢癮疹。
白茯苓(去皮),芎藭,羌活(去蘆),人參(去蘆),荊芥,防風(去蘆叉),藿香葉(去梗),蟬殼(去土微炒),白殭蠶(炒去絲),甘草(銼炒各二兩),厚朴(去粗皮薑汁炙),陳皮(去白洗焙各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茶清調下。(《和劑》)
川芎茶調散,治丈夫婦人諸風上攻,頭目昏重,偏正頭疼。
川芎(四兩),白芷(二兩),羌活(二兩),薄荷(八兩去枝梗不見火),香附子(八兩去毛),甘草(二兩爁),細辛(一兩去蘆頭),荊芥(四兩去梗),防風(一兩半去蘆)
上件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茶清調下,常服清頭目。(《和劑》)(按:元板脫香附子,諸家書中亦有不用者。《乾坤生意》菊花茶調散,於本方去香附,加菊花、蟬蛻、殭蠶。《蒼生司命》茶煎散,於本方去香附,加藁本、辛夷,加細茶一撮同煎服。《金匱翼》經驗治頭痛,風熱痛不可忍者。
《玄珠》名茶調散,用川芎、白芷、酒黃芩、芽茶、荊芥、薄荷,細末茶湯調下。一方有菊花、防風、殭蠶。)
清空膏,治偏正頭痛,年深不愈者。善療風濕熱,上壅損目,及腦痛不止。
川芎(五錢),柴胡(七錢),黃連(炒),防風(去蘆),羌活(以上各一兩),炙甘草(一兩五錢),細挺子黃芩(三兩去皮銼一半酒製一半炒)
白話文:
頭痛
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長期頭痛,需要加入少量川芎、當歸、紅花,不只是單純治療風邪,同時也能夠調和氣血、止痛。細茶最能清利上焦,對於風熱引起的長期頭痛,用它來引導藥效會更好,名醫李東垣、羅天益都經常使用。
清上驅風相關的方劑
《延年》中有個治療風熱頭痛,導致頭部抽動的方子。
藥材包含:防風、黃芩、升麻、芍藥各二兩,龍骨、石膏(打碎)各四兩,葛根三兩,竹瀝二升。
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,加入六升水與竹瀝一起煮,煮到剩二升六合時,去除藥渣,分成三次溫服,晚上再服一次。《外臺秘要》中有記載這個方子。《聖惠方》中的防風散(主治相同),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去掉龍骨,加上蔓荊子、甘草。
治療胸膈被風痰阻滯,氣逆上衝,導致頭痛、嘔吐痰液等症狀,可以用川芎湯。
藥材包含:川芎、獨活(去除蘆頭)、旋覆花、防風(去除分叉)、藁本(去除苗與根部泥土)、細辛(去除苗葉)、蔓荊子各一兩,石膏(打碎)、炙甘草各半兩。
將以上九種藥材稍微搗碎篩過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兩片、荊芥三到五穗,用一碗水同煎至七分,去除藥渣,飯後稍微熱的時候服用。《聖濟總錄》有記載這個方子。(說明:這個方子原本是《聖惠方》中治療風頭痛或頭暈的芎藭散,現在去掉了葛根、白蒺藜、枳殼、甘菊花,加入了獨活、藁本、細辛、蔓荊、生薑、荊芥。《和劑局方》中的羌活散,是治療風邪引起氣機失調,導致頭暈目眩、痰涎阻塞、全身拘緊,以及風寒入侵,導致頭痛、脖子僵硬、鼻塞聲重、肢體疼痛,天陰風雨時預感不適的症狀。
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去掉了獨活、旋覆花、藁本、荊芥,加入了白茯苓、羌活、菊花、前胡、黃芩、枳殼、麻黃、薄荷。)
消風散,可以治療各種風邪上攻,導致頭部昏痛、脖子和背部僵硬、肢體疼痛、肌肉跳動、頭暈目眩、耳鳴如蟬、眼睛乾澀嗜睡、鼻塞多打噴嚏、皮膚麻木、搔癢起疹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白茯苓(去皮)、川芎、羌活(去蘆)、人參(去蘆)、荊芥、防風(去蘆叉)、藿香葉(去梗)、蟬蛻(去泥土微炒)、白殭蠶(炒過去除絲)、甘草(切碎炒)各二兩,厚朴(去除粗皮用薑汁炙)、陳皮(去白洗過烘乾)各半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茶水調服。《和劑局方》有記載這個方子。
川芎茶調散,可以治療男女因各種風邪上攻,導致頭部昏沉、偏頭痛、正頭痛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川芎四兩、白芷二兩、羌活二兩、薄荷八兩(去除枝梗,不可用火炒)、香附子八兩(去除毛)、甘草二兩(炒過)、細辛一兩(去除蘆頭)、荊芥四兩(去除梗)、防風一兩半(去除蘆頭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茶水調服,經常服用可以清醒頭腦。《和劑局方》有記載這個方子。(說明:元代版本的書籍中缺少香附子,其他醫書中也有不使用香附子的。《乾坤生意》中的菊花茶調散,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去掉香附,加入了菊花、蟬蛻、殭蠶。《蒼生司命》中的茶煎散,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去掉香附,加入了藁本、辛夷,再加一小撮細茶一起煎服。《金匱翼》中有記載一個經驗方,治療風熱頭痛嚴重到無法忍受的程度。
《玄珠》中稱之為茶調散,使用川芎、白芷、酒黃芩、芽茶、荊芥、薄荷,磨成細末用茶湯調服。另有一個方子加入了菊花、防風、殭蠶。)
清空膏,可以治療偏頭痛、正頭痛,多年不癒的狀況。能有效治療風濕熱邪,上攻頭部導致眼睛受損,以及腦部疼痛不止的狀況。
藥材包含:川芎五錢、柴胡七錢、黃連(炒)、防風(去蘆)、羌活(以上各一兩)、炙甘草一兩五錢、細挺子黃芩(三兩,去除表皮切碎,一半用酒製,一半炒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