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身體類 (21)
身體類 (21)
1. 厥
痰厥者。乃寒痰迷悶。四肢逆冷。宜姜附湯。以生附代熱附。(《丹溪心法·附錄》)
痰厥之證,凡一時痰涎雍塞,氣閉昏憒,藥食俱不能通,必先宜或吐或開以治其標,此不得不先救其急也。但覺痰氣稍開,便當治其病本。如因火生痰者,宜清之降之。因風寒生痰者,宜散之溫之。因濕生痰者,宜燥之利之。因脾虛生痰者,自宜補脾。因腎虛生痰者,自宜補腎。
此痰之不必治也,但治其所以痰而痰自清矣。然猶有不可治痰者,恐愈攻愈虛而痰必愈甚也。(《景岳》)
食厥(宜與傷食門相參),食厥必因飲食而起,痰裹食物,妨礙升降,關格不通。急用吐法,食出乃蘇,隨進順氣消導藥,研保和丸(用山楂、神麯、半、茯、陳、卜、連翹、麥芽)和末飲之,大率與乾霍亂相似。(《司命》)
有傷食,痛連胸膈,痞悶不通,手足逆冷,尺脈全無者,此即中食之症。若忽然厥逆,口不能言,肢不能舉者,名曰食厥。若作中風中氣治之,死可立待。宜先以鹽吐之,再行消食導氣之藥。(《集解》)
給諫晏懷泉夫人,先患胸腹痛,次日卒然暈倒,手足厥逆,時有醫者以牛黃丸磨就將服矣。余診之,六脈皆伏,惟氣口稍動,此食滿胸中,陰陽痞膈,升降不通,故脈伏而氣口獨見也。取陳皮、砂仁各一兩,姜八錢,鹽三錢,煎湯,以指探吐,得宿食五六碗,六脈盡見矣。左關弦大,胸腹痛甚,知為大怒所傷也。
以木香、青皮、橘紅、白朮、香附煎成與服,兩劑痛止。更以四君子加木香、烏藥,調理十餘日方瘥。此食中兼氣中。(《必讀》)
酒厥(宜與《傷酒》門相參)酒厥之證,即經所云熱厥之屬也。又經云酒風者,亦此類也。凡縱飲無節之人,多有此病。方其氣血正盛,力能勝之,不知酒害之何有。及其將衰,則酒之侮人,斯可畏耳。酒病極多,莫知所出。其為酒厥,則全似中風,輕者猶自知人,重者卒爾運倒,忽然昏憒,或躁煩,或不語,或痰涎如湧,或氣喘發熱,或咳嗽,或吐血,但察其大便乾燥,脈實喜冷者,此濕熱上壅之證,宜以抽薪飲(方附見《痹》門)之類,疾降其火。火之甚者,仍以梨漿飲、綠豆飲之屬,更迭進之,以解其毒。此證大忌辛燥等物,務使濕熱漸退,神氣稍復,然後用補陰等劑以善其後。其有大便不實,或無火證,而脈見緩弱者,則不宜清火,但以六君子湯之類主之。若因酒傷陰,以致脾腎兩虛而為厥脫者,非速救本源,終無濟也。凡患此者,宜終身忌酒,勿使沾唇可也。若不知戒,再犯必難為矣。(《景岳》)
色厥,色厥之證有二:一曰暴脫,一曰動血也。凡色厥之暴脫者,必以其人本虛,偶因奇遇而悉力勉為者有之。或因相慕日久而縱竭情欲者亦有之,故於事後,則氣隨精去而暴脫不返。宜急掐人中,仍令陰人摟定,用口相對,務使暖氣噓通以接其氣,勿令放脫以保其神,隨速用獨參湯灌之,或速灸氣海數十壯,以復陽氣,庶可挽回。第以臨時慌張,焉知料理,故每致不救。然此以即病者言,所見誠不多也。其有不即病而病此者則甚多也,又何以言之?以其精去於頻而氣脫於漸,故每於房欲二三日之後,方見此證。第因其病不在即,故不以此為病,兼之人多諱此,而不知中年之後,多有因此而病者,是皆所謂色厥也。奈時師不能察,而每以中風斃之耳。凡治此者,單宜培補命門。(按:《石室秘籙》曰:人有小解之時,忽然昏眩而倒者,亦陰陽之氣脫也。此症多得之入內過於縱欲,即景岳所謂不即病而病此者也。擬有逢土丹,用參、附、朮、菖蒲、半夏、生棗仁。)又色厥之動血者,以其血氣並走於上,亦血厥之屬也。但與大怒血逆者不同,而治法亦有所異。蓋此因欲火上炎,故血隨氣上,必其情欲動極而欲不能遂者有之,或借曲糵以強遏鬱火者亦有之。其證則忽爾暴吐,或鼻衄不能禁止,或厥逆,或汗出,或氣喘,或咳嗽,此皆以陰火上衝而然。凡治此者,必先制火以抑其勢。其有陰竭於下,火不歸源,別無煩熱脈證,而血厥不止垂危者,非鎮陰煎(用熟地、牛膝、澤瀉、炙甘、桂、附)必不能救,待其勢定,然後因證酌治之。(《景岳》)
白話文:
痰厥:
- 指的是因為寒痰阻塞導致的昏迷,四肢冰冷。適合用薑附湯來治療,可以用生附子代替熱附子。
- 痰厥的病症,通常是因一時痰液壅塞,導致氣機閉阻、意識昏亂,這時藥物和食物都難以進入。必須先用催吐或開通的方法來治療急症。等痰氣稍微疏通後,再治療根本病因。如果是因為火氣而生痰,就應清熱降火;因風寒而生痰,就應散寒溫陽;因濕氣而生痰,就應燥濕利水;因脾虛而生痰,就應補益脾胃;因腎虛而生痰,就應補益腎臟。
- 有時痰本身不必治療,只要找出產生痰的原因並治療,痰自然就會消除。但也有些情況下痰不能直接治療,因為過度攻伐反而會使身體更虛弱,痰反而更多。
食厥:
- (應參考「傷食」相關章節)食厥必定因飲食不當而起,痰裹住食物,阻礙氣機升降,導致關閉不通。應立即採用催吐的方法,將食物吐出後病人才會甦醒。接著服用順氣消導的藥物,如保和丸(成分包括山楂、神麯、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萊菔子、連翹、麥芽),將其研磨成粉末沖服。此病症狀大致與乾霍亂相似。
- 若有傷食,導致胸膈疼痛、痞悶不通、手足冰冷、尺脈全無的情況,這是食物積滯的症狀。如果突然昏厥、不能說話、肢體不能活動,就叫做食厥。若當作中風或中氣病來治療,可能會立即危及生命。應先用鹽水催吐,再用消食導氣的藥物治療。
- 某位官員的夫人,先是胸腹疼痛,隔天突然昏倒,手腳冰冷。當時有醫生想用牛黃丸給她服用。我診斷後發現,她的六脈都沉伏,只有寸口脈稍有跳動,這是因為食物積滿胸中,導致陰陽氣機阻塞,升降不通,所以脈沉伏而寸口脈獨顯。我用陳皮、砂仁各一兩,生薑八錢,食鹽三錢,加水煎煮,然後用手指探喉催吐,吐出五六碗隔夜食物後,六脈才都顯現出來。左關脈弦大,胸腹疼痛劇烈,這是因為大怒傷肝所致。
- 我用木香、青皮、橘紅、白朮、香附煎藥給她服用,兩劑後疼痛停止。又用四君子湯加木香、烏藥調理十幾天後才痊癒。這是食物積滯兼氣機不順的病症。
酒厥:
- (應參考「傷酒」相關章節)酒厥的病症,就是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熱厥。經文所說的「酒風」也屬於這類。凡是縱情飲酒無節制的人,多有此病。當他們氣血旺盛時,身體還能承受,不知道酒的危害。等到身體衰弱時,酒的傷害就顯現出來,非常可怕。因酒引起的疾病非常多,難以一一說明。若為酒厥,則症狀完全類似中風,輕者還能意識到周圍的人,重者則會突然昏倒、意識不清,或煩躁,或不說話,或痰涎如湧,或氣喘發熱,或咳嗽,或吐血。但只要觀察到大便乾燥、脈象實且喜愛涼爽,這就是濕熱上壅的證候,應當用抽薪飲(藥方附在《痺》門)之類的方劑,迅速降火。若火熱過盛,還可以用梨漿飲、綠豆飲等輪流服用,以解除酒毒。這種病症最忌辛燥之物,必須使濕熱逐漸消退,精神稍微恢復,然後再用補陰的藥劑來調理善後。如果大便不實,或沒有火熱的症狀,且脈象虛弱,就不宜清火,而應用六君子湯之類的方劑來治療。如果因為飲酒傷陰,導致脾腎兩虛而出現厥脫,若不迅速救治根本原因,則難以治癒。凡是患此病的人,應終身戒酒,不可再碰。若不戒酒,再次發作會更難治療。
色厥:
- 色厥的病症有兩種:一是突然脫虛,一是導致出血。凡是因性事過度而導致突然脫虛的,通常是因為這個人本身就虛弱,偶爾因為遇到了特殊情況而勉強行事,或者因為長期思慕而縱慾竭力。因此在性事過後,則氣隨精散而突然脫虛難以恢復。應急掐人中,讓女性抱住病人,嘴對嘴進行人工呼吸,以輸送暖氣接續其氣,不要鬆開以保住他的神氣。接著快速用獨參湯灌服,或者快速艾灸氣海穴數十壯,以恢復陽氣,或許可以挽回。但是因為事發突然,往往來不及處理,所以常常導致不治。以上是就當時發病的情況來說,這種情況其實不多見。也有不是立即發病而患此病的,這種情況就很多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精氣流失是逐漸發生的,所以通常在性事過後兩三天,才出現這些症狀。只是因為不是立即發病,所以人們不認為是疾病,加上許多人諱疾忌醫,不知道中年以後,很多人都因此而生病,這些都屬於色厥。只是當時的醫生不能明察,常常當作中風來治療。凡是治療這種疾病,只要專注於培補命門。
- (《石室秘籙》說:有人在小便時,突然昏眩倒地,也是陰陽之氣脫失的緣故。這種情況多因縱慾過度引起,就如景岳所說的不是立即發病而患此病的情況。可以使用逢土丹,成分為人參、附子、白朮、菖蒲、半夏、酸棗仁。)
- 色厥導致出血的,是因為氣血上衝,也屬於血厥的範疇。但與因大怒導致的血逆不同,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。這種情況是因為慾火上炎,導致血液隨著氣上逆,通常是因為情慾極度高漲而不能滿足,或者藉助酒類來強行壓制鬱火。其症狀則表現為突然吐血,或鼻血不止,或昏厥,或出汗,或氣喘,或咳嗽,這都是因為陰火上衝所致。凡是治療這種情況,必須先抑制火氣。如果陰氣下竭,火不歸元,沒有其他煩熱的脈象,而血厥不止、病情危急,就必須用鎮陰煎(成分為熟地、牛膝、澤瀉、炙甘草、桂枝、附子)才能救治。待病情穩定後,再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