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外因類 (64)

回本書目錄

外因類 (64)

1. 〔附〕破傷風

脫凡散,治破傷風,五七日未愈,已至角弓反張,牙關緊急。

蟬蛻(去頭足土淨五錢)

上為末,用好酒一碗煎滾,服之立蘇。(《醫鑑》)

治破傷風,獨聖散方。

蘇枋木(不拘多少)

上一味,搗羅為細散,每服三錢匕,酒調服之,立效。(《聖濟》)

治破傷風。

黃蠟,亂絲,好麻,頭髮(各二錢)

鍋內炒焦,好酒沖服,汗出即愈,重者不過二服。(《危證簡便》)

破傷風,汙血凝心,鴉翎燒灰存性,研細末,酒調下一錢。(《大還》)

外治諸法,(導引)《古今錄驗》療金瘡得風,身體痓強,口噤不能語,或因破打而得,及斧刀所傷,得風臨死,總用此方,無有不瘥,瓠𧹬燒麻燭熏之方。

取未開瓠𧹬一枚,長柄者,開其口,隨瘡大小開之,令瘡相當,可繞四邊閉塞,勿使通氣,上覆開一孔如盌口,取浮麻子燭兩條並然,瓠𧹬向上,燭盡更續之,不過半日即瘥。若不止,亦可經一兩日熏之,以瘥為度。若燭長不得內入瓠𧹬,可中折用之。(《外臺》)

水調膏,治初破傷風,熱紅腫,風邪欲將傳播經絡而未入深者,用此。

杏仁(去肉細研),飛白麵(各等分)

上和勻,用新汲水調如膏,敷患處,腫消熱退。(《醫鑑》)

灸法,治破傷風及犬傷,神效。

用核桃殼半個,填稠人糞滿,仍用槐白皮襯扣傷處,用艾灸之。若遍身汗出,其人大困則愈。(同上)破傷風,搐搦,角弓反張,用人耳中垢,不拘多少,紙上焙乾為末,入熟艾中和勻,做成小艾炷七個或十個,灸患處即愈。(《壽域神方》)

凡破傷中風,宜早令導引摩按。自不能者,令人以屈伸按摩挽之,使筋脈稍得舒緩,而氣得通行。及頻以橛斡牙關,勿令口噤。若緊噤之,則常以橛當之,及頻斡之,勿損牙齒,免致口噤不開,而粥藥不能下也。(《原病式》)

舒筋法,治破傷後,筋攣縮不能伸,他病筋縮亦可。用大竹管長尺余,鑽一竅,系以繩,掛於腰間,平坐貼,舉足磋袞之,勿計工程。久當有效。(《得效》)

白話文:

[附]破傷風

脫凡散,治療破傷風,如果五到七天還沒好,已經到了角弓反張(身體向後彎曲成弓狀)、牙關緊閉的程度。

蟬蛻(去掉頭、腳和泥土,用五錢)

將其研磨成粉末,用一碗好酒煮開,服用後馬上就能恢復。(出自《醫鑑》)

獨聖散,治療破傷風的藥方。

蘇枋木(用量不限)

將其搗碎、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酒調服,馬上見效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治療破傷風的另一種方法。

黃蠟、亂絲、好麻、頭髮(各二錢)

在鍋裡炒焦,用好酒沖服,出汗後就會痊癒,嚴重的情況最多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危證簡便》)

破傷風,是因為污血凝滯在心臟,將烏鴉羽毛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用酒調服一錢。(出自《大還丹》)

外治諸法,(導引法)《古今錄驗》記載,治療因金瘡(刀劍傷)感染風邪,導致身體僵硬、口不能說話,或是因為跌打損傷,以及被斧頭、刀傷所傷而感染風邪,瀕臨死亡的,都用這個方法,沒有治不好的。用瓠𧹬燒麻燭熏的方法。

取一個未開口的瓠𧹬(長柄的),在其開口處根據瘡口大小開一個口,使瘡口與瓠𧹬的開口相對應,四周封閉,不要透氣,上面再開一個像碗口大小的孔。取兩根浮麻子蠟燭點燃,將瓠𧹬向上,蠟燭燒盡後再接上,不超過半天就能痊癒。如果沒有好轉,也可以熏一到兩天,以痊癒為止。如果蠟燭太長不能放入瓠𧹬,可以將其折斷使用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
水調膏,治療初期破傷風,出現發熱、紅腫,風邪將要傳入經絡但尚未深入的情況,可以使用此方法。

杏仁(去皮,研磨成細粉),飛白麵(各等量)

將以上材料混合均勻,用新打的水調成膏狀,敷在患處,腫脹就會消退,熱也會退去。(出自《醫鑑》)

灸法,治療破傷風和被狗咬傷,效果神奇。

用半個核桃殼,填滿稠厚的人糞,然後用槐樹白皮襯在傷口上,用艾灸。如果全身出汗,人感到疲憊,就表示病好了。(出自《醫鑑》)破傷風,出現抽搐、角弓反張的症狀,可以用人耳中的耳垢,不論多少,在紙上烘乾後磨成粉末,放入熟艾中混合均勻,做成七個或十個小艾柱,灸在患處就能痊癒。(出自《壽域神方》)

凡是破傷風中風,應該盡早進行導引按摩。如果自己不能做,可以找人進行屈伸按摩,使筋脈稍微舒緩,氣血得以流通。並且頻繁地用木橛撥動牙關,防止牙關緊閉。如果牙關緊閉,就要用木橛抵住牙關,並頻繁撥動,注意不要損傷牙齒,以免牙關緊閉無法張開,導致無法喝粥和服藥。(出自《原病式》)

舒筋法,治療破傷風後,筋攣縮不能伸直,其他疾病引起的筋縮也可以用這個方法。用一根長一尺多的大竹管,鑽一個孔,用繩子系住,掛在腰間,平坐後貼著身體,抬起腳來在竹管上來回摩擦,不要在意次數,時間久了自然有效。(出自《得效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