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84)
臟腑類 (284)
1. 淋病
上以新水煎,乘熱入滑石末一錢調和,空腹服。(《直指》)
凡大人小兒病砂石淋,及五種淋澀癃閉,並臍腹痛,益元散主之,以長流水調下。蓋因熱在膀胱,燥其津液。(《治法雜論》)《袖珍》引張子和治卒淋痛,加茴香。《元戎》淋者加梔子。
秘方,治沙淋莖中痛,服此必待沙出乃安。
石首魚腦骨(十個火煅),滑石(二錢半),琥珀(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空心煎木通湯調下。(《統旨》)
(按:此方亦出《正傳》,無琥珀。)
清利諸方,《小品》地膚湯(按:《千金》地膚子湯),療下焦諸結熱,小便赤黃,數起出少,大痛或便血云云,諸淋服之即通方。
地膚草(三兩(按:《千金》作地膚子),知母,豬苓(去皮),瞿麥,黃芩,升麻,通草(各二兩),海藻(一兩),葵子(一升),枳實(二兩炙)
上十味切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為三服。大小便皆閉者,加大黃三兩。(《外臺》)
五淋散,治腎氣不足,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淋瀝不宣,出少起多,臍腹急痛,蓄作有時,勞倦即發,或尿如豆汁,或如砂石。
山梔子仁(炒十四兩),淡竹葉(四兩),赤芍藥,茯苓(去皮各半斤),山茵陳(去根二兩),木通(去節),甘草(炙),滑石(各四兩)
上搗羅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八分,空心服。(《和劑》)(按:原方用茯苓、當歸、甘草、梔子、芍藥五味。又導赤丸與此相似。)
《方脈正宗》治五淋並赤白濁,木通、生地黃、海金沙各二錢,甘草、茯苓、黃連、黃芩各一錢,竹葉五十片,燈心五十根,水煎服,臨服時加白果汁十茶匙。(《匯言》)
龍膽瀉肝湯,治肝經濕熱,兩拗腫痛,或腹中疼痛,或小便澀滯等證。
龍膽草(酒拌炒黃),澤瀉(各一錢),車前子(炒),木通,生地黃(酒拌),當歸(酒拌),山梔(炒),黃芩(炒),甘草(各五分)
上水煎服。(《準繩》)
內外蛀疳,身熱小便澀滯,宜服小柴胡湯,加龍膽草、黃連、車前子。(《瘡瘍經驗全書》)
內外蛀疳瘡,並小便一切疾。
蒼朮(二錢),黃柏(二錢),秦艽(一錢),滑石(二錢)
水煎服。如小便澀滯疼痛,加甘草節、蒲黃。(同上)
葛粉丸,治男女淋病疼痛,效速,勿輕忽之。
沙糖(《本草》云:治心肺大腸熱。),葛粉
和丸如桐子大,井花水化開一二丸。(《綱目》)
瀉下諸方(互見治血中)《廣濟》療熱淋方。
車前草(切一升),通草(三兩切),葵根(切一升),芒硝(六分湯成下)
上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絞去滓,內硝,分溫三服,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,微利為度。忌熱食。(《外臺》)
《靈菀方》治五種淋疾一勞淋、血淋、氣淋、熱淋、石淋,及小便不通至甚者,透格散。用硝石一兩,不夾泥土雪白者,生研為細末,每服二錢。諸淋各依湯使如後:勞淋,勞倦虛損則發,小便不出,小腹急痛,葵子末煎湯下,通後便須服補虛丸散。(按:以下諸淋,原舉其證,概與《巢源》同,仍節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用新的水煎煮,趁熱加入滑石粉一錢攪拌均勻,空腹服用。
凡是大人小孩罹患砂石淋病,以及五種小便不順暢、阻塞、排尿困難,並伴隨肚臍周圍疼痛的,都可用益元散治療,以流動的清水調服。這是因為熱在膀胱,導致津液乾燥的緣故。《袖珍方》引用張子和的治卒淋痛的處方,加上茴香。《元戎》則說淋病可加梔子。
有個秘方,治療沙淋導致陰莖疼痛,服用此藥必須等到沙粒排出才能痊癒。
石首魚腦骨(十個,燒成灰),滑石(二錢半),琥珀(三分)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時用木通煎湯調服。(註:此方也出自《正傳》,但沒有琥珀。)
清熱利尿的方劑中,《小品方》的地膚湯(註:《千金方》為地膚子湯),可以治療下焦的各種鬱熱,小便赤黃,頻繁但量少,疼痛劇烈甚至有血尿等症狀,各種淋病服用後都能夠通暢。
地膚草(三兩,註:《千金方》作地膚子),知母、豬苓(去皮)、瞿麥、黃芩、升麻、通草(各二兩),海藻(一兩),葵子(一升),枳實(二兩,炙過)
將上述十味藥材切碎,加入九升水煎煮,取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大小便都阻塞,則加大黃三兩。《外臺秘要》
五淋散,治療腎氣不足,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小便滴滴答答不順暢,量少次數多,肚臍周圍疼痛,時好時壞,勞累後容易發作,小便可能像豆汁或砂石。
山梔子仁(炒過,十四兩),淡竹葉(四兩),赤芍藥、茯苓(去皮,各半斤),山茵陳(去根,二兩),木通(去節)、甘草(炙過)、滑石(各四兩)
將上述藥材搗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碗水煎煮至八分,空腹服用。(註:原方只用茯苓、當歸、甘草、梔子、芍藥五味。另外,導赤丸和此方相似。)《和劑局方》
《方脈正宗》記載,治療五淋及赤白濁,用木通、生地黃、海金沙各二錢,甘草、茯苓、黃連、黃芩各一錢,竹葉五十片,燈心草五十根,用水煎煮服用,快要服用時加入白果汁十茶匙。《醫方匯言》
龍膽瀉肝湯,治療肝經濕熱,兩側陰囊腫痛,或腹部疼痛,或小便不順暢等症狀。
龍膽草(用酒拌炒黃)、澤瀉(各一錢),車前子(炒過),木通,生地黃(用酒拌過),當歸(用酒拌過),山梔(炒過),黃芩(炒過),甘草(各五分)
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《醫宗準繩》
內外潰瘍、身體發熱、小便不順暢,適合服用小柴胡湯,並加入龍膽草、黃連、車前子。《瘡瘍經驗全書》
內外潰瘍瘡,以及小便的各種疾病。
蒼朮(二錢),黃柏(二錢),秦艽(一錢),滑石(二錢)
用水煎煮服用。如果小便不順暢疼痛,則加入甘草節、蒲黃。(同上)
葛粉丸,治療男女淋病疼痛,效果迅速,不可輕忽。
沙糖(《本草綱目》說能治療心肺大腸的熱症),葛粉
將兩者混合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,用井水化開一兩顆服用。《本草綱目》
瀉下的方劑(也可參考治療血症的方劑),《廣濟方》治療熱淋的方子。
車前草(切碎,一升),通草(切碎,三兩),葵根(切碎,一升),芒硝(六分,湯煮好後加入)
將上述四味藥材,加入七升水煎煮,取二升,濾掉藥渣,加入芒硝,分三次溫服,每次服用間隔時間如人步行六七里路,以輕微腹瀉為度。忌吃熱食。《外臺秘要》
《靈苑方》治療五種淋病,包含勞淋、血淋、氣淋、熱淋、石淋,以及小便極度不通暢的情況,用透格散。將不含泥土、雪白的硝石一兩,生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各種淋病依據不同的情況,用不同的藥引煎湯送服:勞淋,因勞累虛損而發作,小便不通暢,小腹劇烈疼痛,用葵子粉煎湯送服,通暢後需服用補虛的丸散。(註:以下各種淋病,原文列舉其證狀,大致與《巢源病源論》相同,所以省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