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79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279)

1. 淋病

先教諭嘗曰:淋之自梅毒者,特見竇漢卿《瘡瘍經驗全書》,謂為內蛀疳。蓋今之患淋者比比皆是,雖彼土理必多有,而明清諸家無敢言及者,最為可怪,故竇氏之外,一無所採云。

名義,淋,古謂之癃,名稱不同也。癃者,罷也,淋者,滴也。今名雖俗,於義為得。(《三因》)(按:癃、淋一聲,癃即淋,元載侗《六書故》有說。今陳氏以為罷義者非是,或有以癃為小便閉之名者亦非是。)

小便滴瀝澀痛者,謂之淋。小便急滿不通者,謂之閉。(《要訣》)

閉癃,合而言之,一病也,分而言之,有暴久之殊。蓋閉者暴病為溺閉,點滴不出,俗名小便不通是也。癃者久病為溺癃,淋瀝點滴而出,一日數十次或百次。名淋病是也。(《綱目》)

癃即淋病。(同上)

源由諸說(互見次條)諸淋者,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。膀胱與腎為表裡,俱主水。水入小腸,下於胞,行於陰,為溲便也。腎氣通於陰。陰,津液下流之道也。若飲食不節,喜怒不時,虛實不調,則腑臟不和,致腎虛而膀胱熱也。膀胱津液之府,熱則津液內溢而流於睪,水道不通,水不上不下,停積於胞。

腎虛則小便數,膀胱熱則水下澀,數而且澀,則淋瀝不宣,故謂之為淋。其狀小便出少起數,小腹弦疾,痛引於臍。(《病源論》)

諸淋大率有五:曰冷,曰熱,曰膏,曰血,曰石。五種不同,皆以氣為本。多因淫情交錯,內外兼併,清濁相干,陰陽不順,結在下焦,遂為淋閉。(《三因》)

淋有五,皆屬乎熱。(《丹溪》)

巢氏之說如此,恐未必盡然。大抵皆三焦氣化不及,熱迫膀胱,令水道涸澀之所成也。勞、氣、血、膏、石,雖分五種,其病機必因勞動火,火盛搏氣,甚及於血,血轉為膏,膏轉為石。自清而濁,自薄而厚,自柔而堅,自無形而漸有形,亦熬汁成膏,煮水結鹽之義,豈真有砂石出水藏哉。至若腎虛不能制肥液,更可笑也。(《續焰》)

脈候,(見次條)

證狀總說,諸淋與小便不利者,皆由五臟不通,六腑不和,三焦痞澀,榮衛耗失,冒熱飲酒,過醉入房,竭散精神,勞傷氣血,或因女色興而敗精不出,或因迷寵不已而真髓多輸,或驚惶不次,或思慮未寧,或飢飽過時,或奔馳才定,或隱忍大小便,或發泄久興,或寒入膀胱,或暑中胞囊,傷茲不慎,致起斯疾,狀候變異,名亦不同,則有冷、熱、氣、勞、膏、砂、虛、實之八種耳。冷淋者,小便數,色白如泔也。熱淋者,小便澀,而色赤如血也。氣淋者,臍腹滿悶,小便不通利而痛也。勞淋者,小便淋瀝不絕,如水之滴漏而不斷絕也。膏淋者,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。砂淋者,臍腹中隱痛,小便難,其痛不可忍須臾。從小便中下如砂石之類,有大者如皂子,或赤或白(一作黃),色澤不定,此由腎氣弱而貪於女色,房而不泄,泄而不止,虛傷真氣,邪熱漸強,結聚而成砂。又如以水煮鹽,火大水少,鹽漸成石之類。謂腎者水也,咸歸於腎,水消於下,虛熱日甚,煎結而成,此非一時而作也,蓋遠久乃發,成即五歲,敗即三年,壯人五載,禍必至矣。宜乎急攻,八淋之中,惟此最危。其脈盛大而實者可治,虛小而澀者不可治。虛者謂腎與膀胱俱虛,而精滑夢泄,小便不禁者也。實則謂經絡閉澀,水道不利,而莖痛腿痠者也。又諸淋之病,與脈相從者活,反者凶。治療之法,亦在詳酌耳。(《中藏》)(按:《醫碥》曰:脈實大,宜分理。脈虛細澀,精血敗壞,難治。)

白話文:

淋病

古人稱淋病為癃,二者名稱不同,但意思相近。「癃」指小便不通,「淋」指小便點滴而下。雖然現代名稱較為通俗,但意義準確。

小便滴瀝澀痛稱為淋;小便急迫脹滿不通稱為閉。

閉與癃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,可以合稱,也可以分開論述。閉指急性疾病,小便閉塞不通,俗稱「小便不通」。癃指慢性疾病,小便點滴而下,一天可能數十次甚至上百次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「淋病」。

癃與淋病同義。

淋病的成因眾說紛紜,總體來說,都是由於腎虛膀胱熱導致。腎與膀胱是表裡關係,都主司水液代謝。水液進入小腸,再往下到達膀胱,經由尿道排出。腎氣通達於下焦,下焦是津液下行的通道。如果飲食不節、喜怒無常,導致陰陽失調,就會造成腎虛膀胱熱。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器官,膀胱熱則津液溢出,流入尿道,導致水道不通,水液不能上下通行,停積在膀胱。

腎虛則小便次數增多,膀胱熱則小便澀滯。小便頻數而澀滯,就會出現淋瀝不暢的症狀,這就是淋病。其症狀包括小便量少次數多,小腹絞痛,疼痛牽引至肚臍。

淋病大致可分為五種:冷淋、熱淋、膏淋、血淋、石淋。五種淋病雖然不同,但都以氣虛為根本原因。多因房事過度,內外邪氣交雜,清濁之氣混淆,陰陽失調,積聚在下焦,從而導致淋閉。

也有人認為所有淋病都屬於熱證。

還有人認為,淋病的根本原因是三焦氣化失常,膀胱受熱迫,導致水道阻塞。勞淋、氣淋、血淋、膏淋、石淋雖分五種,但其病機都是由於勞動傷身,導致陽氣亢盛,進而損傷血液,血液凝結成膏,膏又凝結成石。從清稀到渾濁,從稀薄到濃厚,從柔軟到堅硬,從無形到漸成形狀,如同熬煮汁液成膏,煮水結出鹽一樣。腎虛不能控制體液則更是無稽之談。

淋病的脈象(詳見下文)

淋病的症狀總述:所有淋病和小便不利都源於五臟不通,六腑失調,三焦阻塞,氣血虧損。冒熱飲酒,醉酒房事,耗損精氣,勞傷氣血;或因房事過度,精液不能排出,或沉溺女色,精髓過度消耗;或驚恐過度,或思慮過多,或飢飽失調,或劇烈運動後,或忍尿憋便,或房事過度,或寒邪入侵膀胱,或暑熱侵犯膀胱,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淋病。症狀表現多樣,名稱也不相同,大致可分為冷淋、熱淋、氣淋、勞淋、膏淋、砂淋、虛淋、實淋八種。冷淋小便次數多,顏色像淘米水一樣;熱淋小便澀滯,顏色鮮紅如血;氣淋則臍腹脹悶,小便不通暢且疼痛;勞淋則小便淋瀝不斷,像水滴一樣;膏淋則小便中排出脂膏狀物質;砂淋則臍腹隱痛,小便困難,疼痛難忍,小便中排出砂石樣物質,大小不一,顏色也不定,這是由於腎氣虛弱,縱慾過度,房事不節,導致真氣虛損,邪熱聚集而成。如同用火煎煮鹽水,火大水少,鹽就會結晶成石。腎主水,鹹味入腎,水液向下運行,如果腎虛火盛,就會日漸煎熬,形成結石。這不是一時形成的,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,可能需要五年的時間形成,三年內就會壞死,壯年人五年內就會出問題。因此必須及時治療,八種淋病中,砂淋最危險。脈象洪大有力者可以治療,脈象虛弱細小澀滯者則難以治療。虛證是指腎與膀胱俱虛,精液滑洩,尿失禁;實證是指經絡阻塞,水道不利,導致陰莖疼痛,大腿酸痛。此外,淋病的治療,還需根據脈象來判斷,脈象相符則預後較好,脈象相反則預後不良。治療方法也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