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51)
臟腑類 (251)
1. 痔
銅器熔化蠟,入藥丸梧桐子大,用連翹、金銀花入好酒煎半日,去楂,酒服二十一丸自愈。(《瘍醫大全》)(又有象牙屑二斤,研極細末,每早用熟雞蛋蘸屑吃,或入稀粥內,服完一料痊愈。)
拔毒諸方,槐角子丸,治風盛熱實,留結成痔,鼠乳作核疼痛。
皂角(用米醋炙令紫黑色),黃耆(炙),荊芥穗,槐角子,穿山甲(用蛤粉炒黃色),木香,露蜂房(燒留性),刺蝟皮(燒留性),鱉甲(用醋炙),桔梗(去蘆頭),赤芍藥,大黃
上件各等分,同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熟水送下,食前。(《楊氏》)
胡連追毒丸,治痔漏,不拘遠年近日,有漏通腸,汙從孔出者,先用此丸追盡膿毒,服後丸藥,自然取效最穩。
胡黃連(一兩切片薑汁拌炒),刺蝟皮(一兩炙切片再炒黃為末),麝香(二分)
軟飯為丸麻子大,每服一錢,食前酒下。服藥後膿水反多,是藥力到也,勿懼之。(《正宗》)
黃連閉管丸。
胡黃連(淨末一兩),穿山甲(麻油內煮黃色),石決明(煅),槐花(微炒各末五錢)
煉蜜丸如麻子大,每服一錢,空心清米湯送下,早晚日進二服,至重者四十日而愈。此方不用針刀掛線,不受苦楚,誠起痼疾之良方也。如漏之四邊有硬肉突起者,加蠶繭二十個炒末,和入藥中。此及遍身諸漏皆效。(同上)
利氣方,橘皮湯,治氣痔。
橘皮,枳殼(炒),川芎,槐花(炒各半兩),檳榔,木香,桃仁(浸去皮炒),紫蘇莖葉,香附,甘草(炙各二錢半)
上銼,每三錢,薑棗煎服。(《直指》)又荊枳湯,治氣滯發痔,於本方去橘皮、川芎、檳榔、木香、桃仁,加荊芥穗(等分),為末,每服二錢,米湯調下。
調補諸方(滋陰)加味四君子湯,治五痔下血,面色萎黃,心忪耳鳴,腳弱氣乏,口淡食不知味。
人參,茯苓,白朮,甘草(炙),黃耆,白扁豆(蒸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二錢匕,湯點服。此方人未之信,服者頗效,所謂看不上手面,自有奇功。(《三因》)
二妙散,治痔。
四君子湯,黃耆建中湯
上各一帖,加白扁豆、縮砂仁同煎。何殿機企顏名方。
(《朱氏》)
十宣散,此藥排膿托裡,痔落後可服此藥。(《魯般經後錄》)(方附《腸癰》排膿內補散下)
一男子患痔,凡遇勞發腫作痛,以枳殼湯熏洗,內服防風秦艽湯(系驅風和血方),數服腫痛俱減,令彼常洗前湯,每月五六次,納與六味地黃丸加黃柏、知母服之,不發。(《正宗》)
調攝法,《葛氏方》云:作鯖魚鱠,姜齏食之,多少任人。(《醫心》)
《食經》云:榧實(主五痔),鯛(主去痔蟲),蠡魚(主五痔),海鼠(療痔為驗),竹筍(主五痔)。《本草》云:羊蹄主痔。《拾遺》云:鯽鱠主赤白利及五痔。(同上)
白話文:
痔瘡
外用與內服藥丸:
將銅器融化後滴入蠟中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用連翹和金銀花加入好酒中煎煮半天,去除藥渣,然後用酒送服二十一顆藥丸,即可痊癒。(《瘍醫大全》)
另一個方法是用二斤象牙屑磨成極細粉末,每天早上用熟雞蛋沾著吃,或加入稀粥中,服用完一劑即可痊癒。
拔毒消腫的藥方:
槐角子丸:治療因風熱過盛,熱邪停留在體內導致痔瘡,形成如鼠乳般腫痛的結節。
藥方組成:皂角(用米醋炙烤至紫黑色)、黃耆(炙烤)、荊芥穗、槐角子、穿山甲(用蛤粉炒至黃色)、木香、露蜂房(燒後保留藥性)、刺蝟皮(燒後保留藥性)、鱉甲(用醋炙烤)、桔梗(去除蘆頭)、赤芍藥、大黃。
將上述藥材等分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顆,用溫熱的開水送服,飯前服用。(《楊氏》)
胡連追毒丸:治療痔瘡和肛門漏管,無論病程長短,只要有膿液從漏管排出,就先用此藥丸將膿毒排出,之後再服用其他藥丸,效果自然更為顯著。
藥方組成:胡黃連(一兩,切片後用薑汁拌炒)、刺蝟皮(一兩,炙烤後切片再炒黃磨成粉)、麝香(二分)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,用軟飯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錢,飯前用酒送服。服藥後膿水反而增多,是藥力發揮的表現,不必驚慌。(《正宗》)
黃連閉管丸:
藥方組成:胡黃連(純淨粉末一兩)、穿山甲(用麻油煮至黃色)、石決明(煅燒)、槐花(微炒,各五錢)。
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清米湯送服,早晚各一次,重症者四十天即可痊癒。此方不用針刺或掛線等方法,免除患者痛苦,確實是治療頑疾的良方。如果漏管四周有硬肉突起,可加入炒過的蠶繭末二十個一起服用。此方對身體各處的漏管都有效。(同上)
理氣的藥方:
橘皮湯:治療因氣滯引起的痔瘡。
藥方組成:橘皮、枳殼(炒)、川芎、槐花(炒,各半兩)、檳榔、木香、桃仁(浸泡後去皮炒)、紫蘇莖葉、香附、甘草(炙,各二錢半)。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用生薑和紅棗煎煮後服用。(《直指》)
荊枳湯:治療因氣滯引起的痔瘡。將上述橘皮湯中的橘皮、川芎、檳榔、木香、桃仁去除,加入等量的荊芥穗,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。
調補的藥方(滋陰):
加味四君子湯:治療因痔瘡下血,導致面色萎黃、心悸耳鳴、腿腳無力、氣短乏力、口淡無味等症狀。
藥方組成: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(炙)、黃耆、白扁豆(蒸,各等分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湯調服。此方雖然不被很多人相信,但服用後效果顯著,可謂貌不驚人,卻有奇效。(《三因》)
二妙散:治療痔瘡。
將四君子湯和黃耆建中湯各一帖,加入白扁豆和縮砂仁一起煎煮服用。此為何殿機的著名藥方。(《朱氏》)
十宣散:此藥可以排膿托裡,痔瘡脫落後可以服用此藥。(《魯般經後錄》)(藥方內容參見《腸癰》的排膿內補散)
其他治療方法:
一名男子患痔瘡,凡是勞累就會發作腫痛。用枳殼湯熏洗,內服防風秦艽湯(為祛風和血之方)。數次服用後腫痛減輕,讓他經常熏洗前述藥湯,每月五六次,並服用六味地黃丸,加入黃柏和知母,從此不再復發。(《正宗》)
調養方法:
《葛氏方》記載:製作生魚片,搭配薑末食用,用量隨意。(《醫心》)
《食經》記載:榧子(主治各種痔瘡)、鯛魚(可去除痔瘡中的寄生蟲)、鯉魚(主治各種痔瘡)、海鼠(治療痔瘡有顯著效果)、竹筍(主治各種痔瘡)。《本草》記載:羊蹄可治療痔瘡。《拾遺》記載:鯽魚肉醬可治療赤白痢疾和各種痔瘡。(同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