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50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250)

1.

水二茶鍾,煎八分,食前服,臨服加蜜二匙亦可。(《正宗》)(按:此方出《保命集》。)

祛風闢毒湯。痔瘡腫痛初起,立效。

黃連(一錢),黃芩(一錢),連翹(一錢五分),赤芍(一錢),枳殼(麩炒一錢),大黃(酒蒸一錢五分),苦參(一錢五分),黃柏(一錢),槐花(一錢)

上銼,水煎,空心服。為末,水丸,用溫水下亦可。

(《壽世》)

涼血理血諸方,秦艽當歸湯,治痔漏,大便結燥疼痛。

大黃(煨四錢),秦艽,枳實(以上各一錢),澤瀉,當歸梢,皂角仁,白朮(以上各五分),紅花(少許),桃仁(二十個)

上都作一服,水三盞,煎至一盞,去渣食前熱服,忌風寒處大小便。(《蘭室》)又秦艽蒼朮湯,於本方去枳實、白朮、紅花,加蒼朮、防風、黃柏、檳榔。

逐瘀湯,通利大小便,取下黑物。

川芎,白芷,生乾地黃,赤芍藥,五靈脂,枳殼(制),阿膠(炒),蓬莪朮(煨),茯苓,茯神,大木通,生甘草(各一分),實大黃,桃仁(湯去皮焙各一分半)

上銼散,每服三錢,井水一惋,生薑三片,蜜三匙,煎服,以利為度,瘀血作痛通用。(《得效》)(按:此方過繁,今用去莪朮、二茯、木通為佳。)

香殼丸,治濕熱內甚,因而飽食,腸癖為痔,久而成瘻,速服急愈之。

木香,黃柏(各三錢),枳殼(去穰炒),厚朴(各半兩),黃連(一兩),蝟皮(一個燒),當歸(四錢),荊芥穗(三錢)
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溫水食前,日三服。(《宜明》)(按:此方稍雜,姑錄於斯。)

黃連散,元有痔漏,又於肛門邊生一塊,皮厚腫痛,作膿就在痔孔出,作食積注下治。

黃連,阿魏,神麯,山楂,桃仁,連翹,槐角,犀角(等分)

上為末,以少許置掌心,時時舐之,津液嚥下。如消三分之二,止後服。(《丹溪》)

四物湯,加黃芩、黃柏、槐花,內熱痔漏下血者,此方主之。(《方考》)

經驗方黑丸子,專治久年痔漏下血,用之累驗。

乾薑,百草霜(一兩),木饅頭(二兩),烏梅,敗棕,柏葉,油發(各五錢。以上七味。各燒灰存性。卻入後藥。),桂心(三錢),白芷(五錢各不見火)

上九味為末,醋糊丸,如梧桐子大,空心米飲下三十丸。(《大成》)

丹溪,二三十年不愈者,三服止,用蓮花蕊散。

蓮花蕊,黑牽牛頭末(各一兩半),當歸(半兩),礬紅(少許)

上為末,先忌食肉五七日,空心令食肉一頓,就取溫酒下三錢,約兩時辰,取下膿血或蟲是效。(《綱目》)(按:蓮蕊止血,礬紅入血,故錄於此。)

痔漏。(洪武帝親驗)

犀角,象牙,乳香,沒藥(各一兩),明礬,黃蠟(各五錢)

白話文:

[痔]

喝兩茶杯的水,煎到剩八分,飯前服用,快喝時加兩匙蜂蜜也可以。(這是出自《保命集》的方子。)

祛風闢毒湯: 針對痔瘡剛開始腫痛,效果迅速。

黃連(一錢)、黃芩(一錢)、連翹(一錢五分)、赤芍(一錢)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,一錢)、大黃(用酒蒸過,一錢五分)、苦參(一錢五分)、黃柏(一錢)、槐花(一錢)。

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,空腹時喝。也可以磨成粉,做成水丸,用溫水送服。

涼血理血的方子: 秦艽當歸湯,治療痔漏,大便乾燥疼痛。

大黃(用煨過,四錢)、秦艽(一錢)、枳實(一錢)、澤瀉(五分)、當歸梢(五分)、皂角仁(五分)、白朮(五分)、紅花(少許)、桃仁(二十個)。

以上藥材當作一份,用水三碗煎到剩一碗,去除藥渣,飯前趁熱喝。要避免吹風受寒,大小便時也要注意。(另有秦艽蒼朮湯,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去掉枳實、白朮、紅花,加入蒼朮、防風、黃柏、檳榔。)

逐瘀湯: 可以疏通大小便,排出黑色的東西。

川芎、白芷、生乾地黃、赤芍藥、五靈脂、枳殼(製過的)、阿膠(炒過的)、蓬莪朮(煨過的)、茯苓、茯神、大木通、生甘草(各一分)、實大黃、桃仁(湯泡去皮後焙乾,各一分半)。

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碗井水,加入三片生薑、三匙蜂蜜,煎煮後服用,以通利為度。淤血作痛的情況可以使用。(這個方子比較繁瑣,現在用去掉莪朮、二茯、木通的比較好。)

香殼丸: 治療因為濕熱太過,又吃太飽,導致腸道問題變成痔瘡,久了形成瘻管,趕快服用可以快速痊癒。

木香(三錢)、黃柏(三錢)、枳殼(去除內部後炒過,半兩)、厚朴(半兩)、黃連(一兩)、蝟皮(燒過,一個)、當歸(四錢)、荊芥穗(三錢)。

以上藥材磨成粉,用麵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二三十顆,飯前用溫水送服,一天三次。(這個方子稍微複雜,暫且記錄在這裡。)

黃連散: 原本就有痔漏,又在肛門旁邊長一塊,皮厚腫痛,化膿就從痔孔流出來,是飲食積滯導致的,可以用這個方子。

黃連、阿魏、神麯、山楂、桃仁、連翹、槐角、犀角(等份)。

以上藥材磨成粉,取少量放在手掌心,時時舔舐,讓津液吞下去。如果消退三分之二,就停止服用。(丹溪的說法)

四物湯: 再加入黃芩、黃柏、槐花,治療內熱痔漏下血的情況,這個方子適用。(這是《方考》上的說法)

經驗方黑丸子: 專門治療多年痔漏下血,用過的人都說有效。

乾薑、百草霜(一兩)、木饅頭(二兩)、烏梅、敗棕、柏葉、油發(各五錢,以上七味,各自燒成灰燼,保留藥性。然後加入後面的藥材),桂心(三錢)、白芷(五錢,這兩種不要經過火)。

以上九種藥材磨成粉,用醋調成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空腹用米湯送服三十顆。(這是《大成》上的說法)

丹溪說法: 有人二十、三十年都治不好的,服用三次就可以停止,用蓮花蕊散。

蓮花蕊、黑牽牛頭末(各一兩半)、當歸(半兩)、礬紅(少許)。

以上藥材磨成粉,先忌吃肉五到七天,空腹吃一頓肉,然後用溫酒送服三錢,大約兩個時辰,排出膿血或蟲子就有效。(蓮花蕊止血,礬紅入血,所以記錄在這裡。)

痔漏:(明朝洪武皇帝親身驗證過的)

犀角、象牙、乳香、沒藥(各一兩)、明礬、黃蠟(各五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