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30)
臟腑類 (230)
1. 大便不通
肥人濕熱證,肥人素多痰飲濕熱結聚,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,腹滿不食,氣逆喘急,勢盛不得不下,有屢下不得通利者,有再三下而始通者,有下之遂利不止者。大抵濕熱素盛之人,大便不行,日數雖多,結糞甚少,所下不過溏糞垢膩,甚至驟下不可遏者。多有熱去寒起,正氣隨脫,即變呃逆之證。以此本屬濕熱,溫補仍助本病,苦寒徒乏胃氣,每至不可救藥。若始先知其濕熱痰積,用導痰湯多加薑汁、竹瀝,下滾痰丸,甚則下控涎丹,方為合法。若遲則濕熱上湧勢劇,胃中津液盡變濁穢,雖有合劑,不能取效也。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鳴者,下之必無結糞。蓋肥人下後,多有脫泄不止之虞,瘦人汗後,每多幹熱不止之患,不可不知。(《醫通》)
谷瘦(見潤燥方中。)
漸成膈噎,秘結日深,漸成膈噎。蓋陰不可以無陽,水不可以無火,水火既濟,上下相交,榮衛流行,自然潤澤。若而幽門不通則上衝,吸門不開則噎塞,故云燥結不便,氣不得上下者,治在幽門。(《醫統》)
治有不宜峻利,關格不通,三焦約病,責以榮衛之痞塞。乳後便難,與夫老者秘澀之病,又以津液不足,止可滑以利之,潤以滋之。苟蕩以駃劑,則糟粕不通,真氣受弊,不可不知也。(《聖濟》)
老人臟腑不可用大黃,老人津液少,所以秘澀,更服大黃以瀉之,津液皆去,定須再秘甚於前,只可服寬潤大腸之藥,如《養生必用方》二仁丸是也,更用槐花末煎湯淋洗亦妙。風藥燥腸。又有一種風秘者,當用檳榔七聖丸,雖有大黃,斟酌服之,勿令瀉可也。又有婦人產後大便秘,須四五日、六七日不通者,出血已多,津液少也,濃煎紫蘇湯飲一兩盞自通。更一日不通,服局方大麻仁丸三十丸。
(《醫說》引《醫余》)
初虞世云:余歷觀古人用通藥率用降氣等藥,蓋肺氣不下降,則大腸不能傳送,以杏仁、枳殼、訶子等藥是也。又老人、虛人、風人津液少,大便秘,經云澀者滑之,故用胡麻、杏仁、麻子仁、阿膠之類是也。今人學不師古,妄意斟酌,每至大便秘燥,即以駃藥盪滌之,既走津液氣血,大便隨手愈更秘澀,兼生他病。(《婦人良方》)
元氣薄弱之人,凡患傷寒雜證病氣不足等病,而有大便不行者,但察其胸腹下焦,若絕無脹實痞塞、急墜欲解等患,此其中本無實邪,即雖十日二十日不解,亦自無妨。切不可因其不便,強為疏導。蓋其胃口未開,食飲未進,則全賴中氣以為捍禦之本,但俟邪氣漸退,胃氣漸和,則自然通達,無足慮也。
若腸臟本無滯呆,而強為通利,以泄胃氣,遂至主不勝客者有之,邪因而陷者亦有之,此其害受於冥冥之中,而人多不知也,識之慎之。(《景岳》)
白話文:
肥胖者的濕熱便秘:肥胖的人通常體內痰飲濕熱積聚,所以容易因為生病導致大小便不通暢,肚子脹滿不想吃東西,氣往上衝、喘氣急促。這種情況,如果病情嚴重不得不使用瀉藥,有時會出現多次使用瀉藥都無法順利排便,有時則要用藥兩三次才能排出來,有時又會出現一用藥就拉個不停的情況。總的來說,體內濕熱旺盛的人,即使多天才排便一次,排出的糞便量也很少,大多是像稀泥一樣的、黏膩的糞便,嚴重時可能突然腹瀉不止。這種情況常常會出現熱邪退去而寒邪隨之而來的現象,正氣也會隨之耗散,甚至會出現打嗝的症狀。由於這種便秘的根本原因是濕熱,所以使用溫補藥反而會加重病情,而使用苦寒藥則會損傷胃氣,往往會變得無法救治。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是濕熱痰液積聚,使用導痰湯並多加薑汁、竹瀝,或者服用滾痰丸,嚴重時可以使用控涎丹來治療,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。如果延誤治療,濕熱就會往上衝,導致病情加重,胃中的津液都會變成渾濁的穢物,即使使用合適的藥方也無法奏效了。凡是大便不通但肚子裡有腸鳴聲的,使用瀉藥通常不會排出堅硬的糞便。因為肥胖的人使用瀉藥後,很容易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,而瘦的人在出汗後,又容易出現身體乾燥發熱的症狀,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。
體虛消瘦者的便秘: (請參考潤燥藥方)
便秘逐漸形成食道阻塞:便秘時間久了,可能會逐漸形成食道阻塞。因為陰不能沒有陽,水不能沒有火,只有水火相互協調,上下交通,氣血才能正常運行,身體才能得到滋養。如果胃的幽門不通暢,胃氣就會往上衝;如果食道的賁門不暢通,就會導致食道阻塞。所以說,便秘是乾燥導致的,氣機不能上下運行,治療的重點在於疏通幽門。
治療便秘不宜過於猛烈:如果關格不通,這是三焦(上、中、下三焦)的病,需要考慮是氣血運行受阻導致的。產婦生產後便秘、或者老年人便秘,多是因為津液不足,治療應該使用潤滑通便的方法,滋養身體。如果使用猛烈的瀉藥,可能會導致糟粕無法排出,真氣受損,必須要注意。
老年人便秘:老年人的臟腑功能虛弱,不宜使用大黃等瀉藥。老年人因為津液不足而容易便秘,如果再使用大黃等瀉藥來瀉下,會進一步耗損津液,導致便秘更加嚴重。應該服用潤腸通便的藥物,比如《養生必用方》中的二仁丸,也可以用槐花末煎湯來淋洗肛門,效果也很好。風藥容易使腸道乾燥。還有一種因為風邪導致的便秘,可以用檳榔七聖丸來治療,雖然藥中有大黃,但要斟酌使用,不要過度瀉下。此外,婦女產後也容易便秘,有的甚至四五天、六七天不排便,這是因為產後出血過多導致津液不足。可以濃煎紫蘇湯飲用一兩盞,一般就能通便。如果還不能排便,可以服用局方的大麻仁丸三十粒。
古代醫家的經驗:初虞世說,我觀察古代醫家使用通便藥,通常會搭配一些降氣藥,因為肺氣不下降,大腸就不能正常傳送,所以會使用杏仁、枳殼、訶子等藥。而且對於老年人、體虛的人、或受風邪的人,因為他們津液少,容易便秘,古人說“澀者滑之”,所以會用胡麻、杏仁、麻子仁、阿膠等藥。現在的人不學習古人的方法,隨意用藥,一遇到便秘就使用猛烈的瀉藥來瀉下,這樣既會耗損津液氣血,反而會使便秘更加嚴重,還會引起其他疾病。
元氣虛弱者便秘:元氣虛弱的人,如果患有傷寒或其它雜病,身體正氣不足,導致便秘,要仔細觀察胸腹下焦的情況。如果沒有腹脹、痞塞、急迫想排便等情況,說明體內沒有實邪,即使十天二十天不排便也沒有關係。千萬不要因為不排便就強行通便。因為此時胃氣虛弱,沒有食慾,身體全靠中氣來維持,只要等到邪氣逐漸退去,胃氣逐漸恢復,自然就能通便,不用擔心。
不宜強行通便:如果腸道本來沒有問題,卻強行使用瀉藥通便,反而會損傷胃氣,導致正不勝邪,或者使邪氣內陷。這種損害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,很多人都不知道,要謹慎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