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26)
臟腑類 (226)
1. 滯下
若專以淡粥責之,則病人不悅而食減,久則病增損命,世俗誤人矣。)
下利以胃氣為本,胃失生長,故惡物而不欲食。但得思食,無分何物,與之遂獲愈者,此胃氣勝故也。(《醫通》)(按:此說本於戴人。)
治一婦患痢疾,素瘦弱,久臥病,而粥入胃,即腹痛且嘔吐,必吐盡所食乃止。由是粒食不下咽,四十餘日,眾醫為危,特迎予診。曰:病與脈應,無慮也。不勞以藥,惟宜飼以米飲,使胃常得穀氣,白露節後,症當獲安。如期果愈。(《石山醫按》)
痢後風(詳載於《歷節》中)
痢後脫肛(治方詳出《脫肛》中)脫肛者,肛門脫出也,多因久痢後大腸虛冷所為。肛門為大腸之候,大腸虛而傷於寒,痢而用氣𠸯,其氣下衝,則肛門脫出,因謂脫肛也。(《病源論》)
下痢脫肛,以養臟湯加升麻,去木香主之。(《原病集》)
白話文:
如果只用清淡的粥來責怪(要求)病人吃,病人會不高興而食慾減少,時間久了病情會加重甚至喪命,世俗的觀念真是誤人啊!
拉肚子是以胃氣為根本,胃氣失去生發的功能,所以會厭惡食物而不想吃。只要能想吃東西,不論是什麼食物,給他吃就會痊癒,這是因為胃氣恢復旺盛的緣故。(這段話是根據戴人的理論而來。)
曾經治療一位婦女,她患有痢疾,體質原本就虛弱,長期臥病在床,只要粥一進到胃裡,就會腹痛且嘔吐,一定要把吃下去的東西都吐光才會停止。因此,她無法吃任何米粒類的食物,已經四十多天了,許多醫生都認為情況危急,特別請我去看診。我說:病情和脈象相符,不用擔心。不用開藥,只需要餵她米湯,讓胃常常得到穀物的氣息,白露節氣過後,病情自然會好轉。結果真的如期痊癒。
痢疾之後發生的風症(詳細記載在《歷節》中)
痢疾之後發生的脫肛(治療方法詳細記載在《脫肛》篇中)脫肛指的是肛門脫出,多半是因為長期痢疾後大腸虛弱、寒冷所導致。肛門是大腸的出口,大腸虛弱又受寒,痢疾時用力排便,氣往下衝,就會造成肛門脫出,所以稱為脫肛。
拉肚子導致脫肛,用養臟湯加上升麻,去掉木香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