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0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20)

1. 泄瀉

泄瀉本非大病,而前人所敘,頗屬煩細。今採其要,以著於篇。治之之方,往往與滯下相出入,學者宜與波門參看焉。

白話文:

腹瀉在一般來說並非一種嚴重的疾病,但是前人關於腹瀉的論述卻很詳細。我現在簡要地概述一下,以便大家理解。腹瀉的治療方法常常與便祕的治療方法相似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有關便祕的文章。

名義,泄瀉,人為一證耳。豈知泄者,泄漏之義,時時溏泄,或作或愈。瀉者,一時水去如注泄。(《奇效》)

白話文:

現代

泄瀉,只是一種病症。豈知「泄」是泄漏的意思,症狀是時常溏泄,有時發作,有時好轉。而「瀉」是水一時如傾注般流失。

糞出少而勢緩者為泄,若漏泄之謂也。糞大出而勢直不阻者為瀉,傾瀉之謂也。(《赤水》)

泄者,如水之泄也,勢猶舒緩。瀉者,勢似直下。微有不同,而其為病則一,故總名之曰泄瀉。(《玉案》)

白話文:

排便量少且緩慢的稱為洩,就像是慢慢滲漏一樣。排便量多且暢通無阻的稱為瀉,就像是一股腦兒倒出來一樣。 洩的情況,就像是水流緩慢滲漏,勢態仍然舒緩。瀉的情況,勢態則像是直線下降。兩者略有不同,但都屬於同一類疾病,所以統稱為洩瀉。

源由,《素問》曰:春傷於風,夏必飧泄,邪氣留連,乃為洞泄。此由榮衛不足,腠理空疏,春傷於風,邪氣留連於肌肉之內,後因腸胃虛怯乘襲之,遂成泄瀉。又云濕勝則濡瀉,寒甚為泄,暑熱乘之亦為泄。至於七情傷感,藏氣不平,亦致溏泄。邪氣久客腸胃,則為不禁之患矣。(《濟生》)

白話文:

來源:《素問》說:春天被風所傷,夏天一定會又吐又拉,邪氣蘊留在人體內,就會化為泄瀉。這是因為榮衛之氣不足,腠理空虛,春天風邪侵入,邪氣留連在肌肉之中,以後由於腸胃虛弱,邪氣乘虛而入,於是發生腹瀉。又說濕邪盛行則引起水泄,寒邪盛行則引起泄瀉,暑熱邪氣乘虛而入也會引起泄瀉。至於七情所傷,臟腑之氣不調,也會導致溏泄。邪氣長時間盤踞在腸胃之中,就會發生大便失禁的毛病。(《濟生》)

瀉利證候者,暴瀉、水瀉,此二證秋夏間多有之。皆因飲食所傷,及食生冷之物,暴瀉不止。須用子細詢問,若噫氣吞酸,乾嘔氣臭者,此是傷食也。(《和劑指南》)

白話文:

瀉利證候有劇烈腹瀉、水樣腹瀉,這兩種證候多在秋夏季節發生。都由於飲食不潔,及吃了生冷的食物,造成劇烈腹瀉不止。必須仔細詢問,如果有噯氣、吞酸水、乾嘔、氣味酸臭等的症狀,這是傷食引起的。

《內經》之論泄瀉,或言風,或言濕,或言熱,或言寒,此明四氣皆能為泄也。又言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,此明脾虛下陷之泄也。統而論之,脾土強者,自能勝濕,無濕則不泄,故曰濕多成五泄。若土虛不能制濕,則風寒與熱皆得干之而為病。(《必讀》)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上所說的腹瀉,有的說是風引起的,有的說是濕引起的,有的說是熱引起的,有的說是寒引起的,這說明四種病氣都可能引起腹瀉。又說清陽之氣下降,就會發生飲食不消化而引起的腹瀉,這說明脾氣虛弱下陷而引起的腹瀉。總括起來說,脾土強健的人,自然能夠勝過濕邪,沒有濕邪就會沒有腹瀉,所以說濕邪過多就會產生五種腹瀉。如果脾土虛弱,不能抑制濕邪,那麼風寒與熱邪都會乘虛而入,引起腹瀉。(《必讀》)

泄瀉之本,無不由於脾胃。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運化,使脾健胃和,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,以行營衛。若飲食失節,起居不時,以致脾胃受傷,則水反為濕,谷反為滯,精萃之氣不能輸化,乃致合汙下降而瀉痢作矣。脾強者,滯去即愈,此強者之宜清宜利,可逐可攻也。

白話文:

腹瀉的根源,無不是出自脾胃。因為胃是水穀的倉庫,脾負責運化水穀,使脾胃健壯和諧,水穀就能腐熟而化為精氣,輸送給全身。如果飲食不節制,作息不規律,導致脾胃受損,那麼水就會變成濕,穀物就會變成滯留,精氣無法輸化,就會導致水穀混合成汙濁之物下瀉,腹瀉就形成了。脾胃強壯的人,滯留之物祛除後就會痊癒。所以,對於脾胃強壯的人,宜清熱利濕,可以用攻逐之法。

脾弱者,因虛所以易瀉,因瀉所以愈虛。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,氣去則陽衰,陽衰則寒從中生,固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。且陰寒性降,下必及腎,故瀉多必亡陰,謂亡其陰中之陽耳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對於脾虛的人而言,由於身體虛弱所以容易腹瀉,腹瀉後又會更加虛弱。這是因為關門不嚴實,氣隨瀉而去。氣走了,陽氣就衰弱,陽氣衰弱,寒氣就會從內部產生。所以不需要從外部受到風寒,就會出現寒症了。況且,陰寒的性質向下,一定會影響到腎臟。因此,腹瀉多的人一定傷陰,即傷了陰中之陽。

脈候,脈滑按之虛絕者,其人必下利。(《脈經》)

洞泄,食不化,不得留,下膿血,脈微小遲者生,緊急者死。泄注,脈緩時小結者生,浮大數者死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脈象,如果摸到脈搏滑利但用力按壓卻感到虛弱甚至消失的人,必定會有腹瀉的情況。 若有持續性腹瀉,食物無法消化,不能停留於體內,排出物中有膿血,若脈象微小而緩慢則可存活,若脈象緊張急促則可能死亡。如果是急性腹瀉,若脈象緩慢並偶爾出現停頓則可存活,若脈象浮大且頻繁則可能死亡。

瀉痢異同(互見《滯下》辨證要領中)凡《內經》有言飧泄者,有言濡泄者,皆泄瀉也。有言腸澼者,即下痢也。然痢之初作,必由於瀉,此瀉之與痢本為同類,但瀉淺而痢深,瀉輕而痢重。瀉由水穀不分,出於中焦,痢以脂血傷敗,病在下焦。然病實相關,不可不兼察以為治也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瀉痢異同(也可參考《滯下》的辨證要領)《內經》中所說的飧泄,也稱濡泄,都是瀉痢。所說的腸澼,就是下痢。但是痢疾的開始,一定是由於瀉引起的,所以瀉和痢的本質是相同的,只是瀉的程度較淺,痢的程度較深,瀉的症狀較輕,痢的症狀較重。瀉是由於水穀不消化,出於中焦,痢是由於脂血受傷敗壞,病在下焦。但是,這兩種疾病實際上是相關的,在治療時不可不兼顧。

蓋宿食停於中,得濕熱而始變,則有赤白諸般之色而為下痢,此受病已久,故有積而無糞也。飲食過飽,挾濕而不盡化,則大便通利,無裡急後重之苦而為泄瀉,此受病未久,故有糞而無積也。此泄痢之別,用藥者其可一概施乎。諸痢多熱而寒者少,諸瀉多寒而熱者間或有之。(《玉案》)

白話文:

蓋宿食停留在腸胃中,因吸收過多濕熱而開始變化,就會產生赤白等種顏色的腹瀉,這種狀況是受病已久,所以積累了很多宿便而沒有排泄乾淨。飲食過飽,挾帶濕氣而不能完全消化,就會大便通利,沒有裡急後重的痛苦,這就是泄瀉,這種狀況是受病不久,所以有大便而沒有積累宿便。泄瀉的區別就在於此,用藥的人不可一概而論。各種痢疾多屬熱症而寒症少見,各種瀉泄多屬寒症而熱症偶爾也有。

冷熱虛實,大法瀉痢小便清白不澀為寒,赤色者為熱。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,吐利腥穢(按:四字《正傳》作利不腥穢)澄徹清冷,小便清白不澀,身涼不渴,脈遲細而微者,寒證也。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,煩渴,小便赤黃而或澀者,熱證也。凡穀消化者,無問色及他證,便為熱也。寒泄而穀消化者,未之有也,由寒則不能消化谷也。或火主疾速,而熱甚則傳化失常,谷不能化而飧泄者,亦有之矣。仲景曰邪熱不殺穀,然熱得於濕則飧泄也。(《原病式》)

白話文:

冷熱虛實,大法瀉痢小便清白不澀為寒症,赤色者為熱症。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,吐瀉腥穢(按:四字《正傳》作利不腥穢)澄徹清冷,小便清白不澀,身涼不渴,脈遲細而微者,為寒證。穀物雖不消化而顏色變異非白,煩渴,小便赤黃而或澀者,為熱證。凡穀物消化者,不必管顏色及其他症狀,就是熱證。寒泄而穀物消化,從來沒有這種情況,由寒則不能消化穀物。或因火旺疾病進展快,而熱盛則傳化失常,穀物不能消化而飧泄者,也是有的。仲景說邪熱不傷穀物,然而熱得於濕則飧泄。

暴泄非陽,久泄非陰。大便完穀下有寒有熱者,脈疾身多動,音聲響亮,麻黃,此陽也。寒者,脈沉而細疾,身不動作,目睛不了。飲食不下,鼻準氣息者,薑附湯主之。若身重四肢不舉,朮附湯主之。(《保命集》)

白話文:

腹瀉並不一定就是陽虛,長期腹瀉也不一定就是陰虛。大便排出未消化食物且有寒症或熱症者,脈搏跳動快,身體經常活動,嗓門洪亮,應使用麻黃,這是陽症。寒症患者,脈搏沉細而快,身體不愛動,眼神呆滯。飲食不消化,鼻子呼吸聲響者,應使用生薑附子湯治療。如果身體沉重,四肢不靈活,應使用朮附湯治療。(《保命集》)

法曰泄有虛實寒熱。虛則無力更衣,不便已泄出,謂不能禁固也。實則數至圊而不能便,俗云虛坐努責故也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經典上說,泄瀉有虛實寒熱之分。虛證是泄瀉時沒有力氣更換衣服,排泄後也覺得未能排淨,也就是說不能控制大便。實證是大便次數多但卻排不出來,俗話說的是虛證是坐著用力排便,實證是站著用力排便。

冷瀉不言而喻,熱亦能瀉者,蓋冷瀉譬之鹽,見火熱則凝,冷則復消;熱瀉譬之水,寒則結冰,熱則復化為水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寒涼藥物能瀉下而不必多說,其實溫熱藥物也能瀉下,舉例來說,將鹽巴放在火上加熱,它就會凝固,冷卻後又會溶解;將水放在寒冷的地方,它就會結成冰,加熱後又會融化成水。

大都熱者多實,虛者多寒。凡實熱之證,必其脈盛形強,聲音壯亮,食飲裕如,舉動輕健者,此多陽也。虛寒之證,必其脈息無力,形氣少神,言語輕微,舉動疲倦者,此多陰也。故必察其因,而於初瀉之時,即當辨其有餘不足,則治無不愈而亦不致有誤矣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大多數發熱的人,多是實證;虛弱的人,多是寒證。凡是實熱的病症,必定是脈搏充盛,形體強壯,聲音洪亮,飲食正常,舉動輕快的人,這是陽氣過多。虛寒的病症,必定是脈搏無力,精神萎靡,說話輕微,舉動疲倦的人,這是陰氣過多。所以一定要觀察病人的體質,在剛開始瀉火時,就要辨別是陰證還是陽證,那麼治療起來就會無不痊癒而不會發生誤治了。(《景嶽全書》)

暴久之別,泄瀉亦是急症,但暴瀉為輕,久瀉為重。暴瀉元氣未衰,濕者散之,羌活勝濕湯、五苓散。火者清之,香連丸、清六丸(按:即益元散加紅曲)。寒者溫之,理中丸或加附子。虛者實之,錢氏白朮散、參苓白朮散。痰者化之,清氣化痰丸。食者消之,保和丸、枳實導滯丸。辨之精,治之當,其效易見,故暴瀉為輕也,若夫久瀉,上亡津液,下損脾胃,補之則熱增,澀之則脹劇,分利之則虛甚,甚則成脾泄,五更定瀉數次,衰老虛弱之人,多致不救,故久瀉為重也。遇斯病者,須急治之。(《蒼生司命》)

白話文:

暴瀉、久瀉的區別

腹瀉也是急性病證,但暴瀉較輕,久瀉較重。暴瀉元氣未衰,如果是濕邪引起的,可用羌活勝濕湯、五苓散來祛除濕邪。如果是火邪引起的,可用香連丸、清六丸來清熱瀉火。如果是寒邪引起的,可用理中丸或加附子來溫中散寒。如果是虛證,可用錢氏白朮散、參苓白朮散來益氣健脾。如果是痰濕引起的,可用清氣化痰丸來化痰祛濕。如果是飲食積滯引起的,可用保和丸、枳實導滯丸來消食導滯。辨別病症準確,治療方法得當,療效容易顯現,所以暴瀉較輕。

至於久瀉,上焦津液虧虛,下焦脾胃虛損,補之則熱增,澀之則脹劇,分利之則虛甚,嚴重的就會發展成脾泄,五更天定時腹瀉數次,衰老虛弱的人,多半因此而死亡,所以久瀉很嚴重。遇到這種病症,必須及時治療。

泄瀉之暴病者,或為飲食所傷,或為時氣所犯,無不由於口腹,必各有所因,宜察其因而治之。凡初感者,病氣未深,臟氣未敗,但略去其所病之滯,則胃氣自安,不難愈也。凡脾氣稍弱,陽氣素不強者,一有所傷,未免即有泄瀉,此雖為初病,便當調理元氣,自非強盛偶傷者之比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對於急性的腹瀉疾病,或者是由於飲食不當所引起的,或者是由於時令變化的影響所造成的,無論是哪種原因,都與口腹有關,必定有各自的原因,應該觀察其原因並進行治療。凡是初次發作的腹瀉,病變的症狀還不嚴重,臟氣還沒有受到損傷,只需要去除導致疾病的病邪,那麼胃氣自然就能安穩,疾病也不難治癒。凡是脾氣稍微虛弱,陽氣原本就不旺盛的人,一旦受到外邪的侵襲,免不了就會出現腹瀉。雖然這類腹瀉也是初次病發,但也應該調理元氣,而不是像偶然受傷而導致的病症那樣容易治癒。

暴泄者,皆由生冷油膩,恣食無節,或飲酒無忌,適觸寒邪,故成暴泄。其瀉出者皆是水,乃陰陽不分,偏滲大腸,而小便必短澀。治者以利小便為先,小便利則大便止矣。(《醫鏡》)(按:《金匱翼》有說,見暑瀉中。)

白話文:

腹瀉是因生吃的食物、油膩、沒有節制地飲食,或飲酒過度,碰巧遇到寒邪,所以導致腹瀉。腹瀉排出的都是水分,這是體內的陰陽不平衡,水分偏向滲透大腸,導致小便短少且排尿困難。治療首先要讓小便通暢,小便通暢後,腹瀉就可以止住了。(《醫鏡》)(按:《金匱翼》有說,見暑瀉中。)

久瀉諸藥不效,有臟熱腸寒、臟寒腸熱之辨,微乎微乎,余詳於《從眾錄》等書。茲用仲景烏梅丸,每服二錢,米飲下,日三服,半月愈。(《時方妙用》)

白話文:

慢性腹瀉各種藥物治療無效,有臟熱腸寒、臟寒腸熱之分,(這裡的藥物)非常細微的徵候,我已在《從眾錄》等書中詳盡地論述過。現在用仲景的烏梅丸,每次服二錢,用米湯送服,每天吃三次,半個月就好了。(《時方妙用》)

諸證概略,戴云。凡瀉水腹不痛者。是濕也。飲食入胃不住。或完穀不化者。是氣虛也。腹痛瀉水腹鳴。痛一陣瀉一陣。是火也。或時瀉或不瀉。或多或少。是痰也。腹痛甚而瀉。瀉後痛減者。是食積也。(《金匱鉤玄》)

白話文:

戴雲說: 凡是水分下瀉,肚子不痛的,這是濕熱造成的。飲食進入胃中停留不住,或者食物沒有完全消化掉的,這是氣虛。腹痛並且下痢,肚子咕嚕作響,痛一下瀉一下的,這是體內有火邪。有時候拉肚子,有時候不拉,有時候多有時候少,這是痰濕的緣故。腹痛嚴重並且下痢,拉完以後疼痛減輕的,這是食物積滯引起的。

冷瀉,病水泄青白或黃白,或米穀不化,腸鳴腹鳴者,此傷冷也,為洞泄寒中,又為霍亂吐瀉,其脈細弱而緊,宜理中丸、平胃散、調中湯以溫補之,盛則金液丹、朝真丹主之。或藥入則吐出者,內陰盛也,用湯者當以冷服,用丸者以地漿服,熱因寒用之法也。(《醫說》引《集驗方》)

寒泄脈沉細,腹肚切痛,下必青黑,泄後腹脹身痛,先溫其里。(《永類》)

白話文:

冷瀉,病患拉肚子,大便呈青白色或黃白色,或有米穀直接排出,伴有腸鳴腹鳴的症狀,這是因為寒邪傷及腸胃所致,屬於虛寒性腹瀉,嚴重的還可能出現霍亂嘔吐腹瀉,脈象細弱而緊。治療上宜服用理中丸、平胃散、調中湯等藥方,以溫補腸胃之氣。如果症狀嚴重,可服用金液丹、朝真丹等藥方。如果服用藥物後出現嘔吐的情況,可能是因為體內陰寒過重,此時宜將藥物用冷水送服,如果服用的是丸劑,則可以地漿送服,這是利用熱因寒用的療法。

寒瀉,寒氣在腹,攻刺作痛,洞下清水,腹內雷鳴,米飲不化者,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(按:即附子理中湯)吞大己寒丸。五虛者死:脈細,皮寒,少氣,前後泄利,飲食不入。元是冷瀉,因瀉而煩躁引飲,轉飲轉瀉者,參附湯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寒瀉:寒氣侵襲腹部,導致嚴重的刺痛,下痢清水,腹中雷鳴作響,吃米粥也不消化的,可以用理中湯或附子補中湯(即附子理中湯)服用大己寒丸。五虛證的患者會死亡:脈搏細弱,皮膚寒冷,呼吸微弱,前後都要排泄(上吐下瀉),不能進食。本來是冷瀉,但是瀉下後因煩躁而飲水,導致越喝水越瀉的,可以用參附湯。(《要訣》)

寒瀉腹中大疼,服前藥外,間進乳豆丸。服諸熱藥以溫中,並不見效,登圊不迭,穢物隨出,此屬下焦,宜桃花丸二五粒、訶黎勒丸以澀之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對於因受寒而引起腹中劇痛的症狀,除了服用上述藥方外,可以適當加入乳豆丸。服用各種熱性的藥物來溫暖中焦,但是效果卻不顯著,即使趕快去廁所,排泄物也會接踵而至。這是屬於下焦的病症,應服用桃花丸二十五粒和訶黎勒丸來澀腸止瀉。(同上)

冷證,去麻黃五積散炒過,名和氣散,治脾胃宿冷,腹內切痛,或外感風寒,內傷生冷,泄瀉黃白色不止,或肝經受寒,面色青慘,厥而泄利,生薑三片,鹽梅一個,紅棗二枚同煎,大效。(《得效》)

寒瀉者,腹中微微作痛,痛久而後下者是也,宜以溫脾為先。(《醫鏡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寒證,先將麻黃五積散炒熱,改名為和氣散,用以治療脾胃虛寒,腹內絞痛,或者外感風寒,內傷寒涼,導致腹瀉黃白色大便不止,或者肝經受寒,面色青白灰暗,手腳冰涼,且腹瀉,使用生薑三片,鹽梅一個,紅棗二枚一同煮服,效果顯著。(《得效》)

寒瀉一名鶩溏,鶩溏者,水糞並趨大腸也。夫脾,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。脾氣衰弱,不能分布,則津液糟粕並趨一竅而下,《金匱》所謂脾氣衰則鶩溏也。又寒氣在下焦,令人水糞雜下,而色多青黑,所謂大腸有寒則鶩溏也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寒瀉又名鶩溏,鶩溏,就是水糞一起進入大腸。脾主為胃運送津液,脾氣衰弱不能分佈,就會津液糟粕一起進入一段,與《金匱》中所說脾氣衰弱則鶩溏相同。而且寒氣在下焦,會讓人水糞一起排出,且顏色大多青黑,這就是所謂的大腸有寒則鶩溏。

熱瀉(冷熱不調瀉)病水泄,下深黃及有完穀,小便赤,腹脅但脹滿而不痛,煩躁悶亂,渴而喜飲者,此傷熱也,為挾熱下利,其脈洪大而數,宜駐車丸、參連散、柏皮湯以和之,甚則三黃丸、調胃承氣湯。挾熱下血者,柏皮湯主之。(《醫說》引《集驗方》)

白話文:

腹瀉(冷熱不調引起的腹瀉)病症:水樣腹瀉,大便深黃或有完整穀物,小便發紅,腹脅脹滿但不疼痛,煩躁、心煩意亂,口渴想喝水。這是因為身體受到熱傷害而導致的腹瀉,又被稱為「挾熱下利」。脈象大而快,可以用駐車丸、參連散、柏皮湯來調理。嚴重的話可以用三黃丸、調胃承氣湯。挾熱下血的,可以用柏皮湯來治療。(《醫說》引用《集驗方》)

熱瀉,糞色赤黃,彈響作疼,糞門焦痛,糞出穀道,猶如湯熱,煩渴小便不利,宜五苓散吞香連丸。(《要訣》)(按:《金匱翼》有說,見暑瀉。)

白話文:

燥熱型腹瀉,糞便呈赤黃色,排便時有彈響疼痛感,肛門灼熱疼痛,糞便排出時猶如熱湯一樣,煩渴、小便不利,宜用五苓散送服香連丸。(《要訣》)(註:《金匱翼》中有說,這是夏天腹瀉。)

熱瀉者,肚腹嘗熱而痛,口乾舌燥,小便赤澀,所下之糞皆深黃色,臭穢不可近者是也,宜以清熱為先。(《醫鏡》)

白話文:

熱瀉的症狀是肚腹經常感覺灼熱且疼痛、口乾舌燥、小便赤短澀痛、大便呈深黃色,臭氣熏天,令人無法靠近。治療重點在於清熱。

一人患泄瀉,凡食一切藥粥蔬菜,入喉覺如針刺,下咽即辣,因而滿腹絞痛,隨覺腹中有氣,先從左升,次從右升,氤氳遍腹,即欲登廁,彈響大泄,糞門恍如火灼,一陣方畢,一陣繼之,更番轉廁,逾時方得離廁。諦視所泄,俱清水盈器,白脂上浮,菜粥及蔬菜俱不化而出,甚至夢中大泄,了不收攝。

白話文:

一個人患上腹瀉,不論是吃下任何食物、藥物、粥或蔬菜,食物一入喉嚨就像有一把針在刺,下嚥後馬上感到辛辣刺痛,因此整肚子絞痛。接著覺得肚子裡有股氣,一開始從左側往上衝,接著從右側往上衝,氣體在肚子裡到處翻騰,一有這種感覺就想要衝去上廁所,瞬間就會大量腹瀉,糞門彷彿被火燒灼一般,一波剛結束,另一波緊接著而來,反覆奔波於廁所之間,過了好長時間才終於能離開廁所。仔細觀察腹瀉物,全是清澈的水狀物,上面漂浮著白色的脂肪,食物、粥和蔬菜都沒有被消化,全都原封不動地排出,甚至在睡夢中也會腹瀉,完全無法控制。

諸醫或云停滯,或云受暑,或云中寒,百藥雖投,竟如沃石,月餘大肉盡脫,束手待斃。診其脈洪大而數,知其為火熱所生,川黃連三錢,白芍藥二錢,甘草八分,水煎,一服即止。(《本草匯言》)

白話文:

有些醫生說停滯引起的,有些醫生說中暑引起的,還有醫生說受了寒引起的。用了各種藥物治療,都像水澆在石頭上一樣沒有效果。一個多月之後,身上的肉都脫落了。醫生只好束手無策,等待死亡。我診斷他的脈之大而快,知道是由於火熱引起的。用川黃連三錢,白芍藥二錢,甘草八分,水煎服,一服就止住了腹瀉。(《本草匯言》)

病泄瀉,色黃而有沫,腸鳴,腹脅脹滿,時微作痛者,為冷熱不調,其脈沉緊而小數也,服熱藥則轉甚,戊己丸、香連丸主之。下部滯悶,裡急後重者,必欲變膿血,利之則愈。(《醫說》引《集驗方》)

白話文:

腹瀉,糞便顏色黃且有泡沫,腸鳴,腹部及兩脅脹滿,時常隱隱作痛,是冷熱不調引起的,其脈象沉緊而細數,服用熱性藥物則病情加重,應服用戊己丸、香連丸治療。下部積滯悶脹,裡急後重,必定要化膿血,利之則愈。(《醫說》引用《集驗方》)

似痢非痢,寒熱不調之症,或熱積於中,而以冷物冷藥冰之,或冷積於中,而以熱物熱藥壓之,故熱與冷搏而成瀉,或澀或溏,裡急後重者,戊己丸、香連丸或理中湯加黃連、木香。(《入門》)

白話文:

像痢疾又不像痢疾,寒熱不調的症狀,或者是由於體內有熱而用冰冷的東西和藥物使熱氣變涼,或者是由於體內有寒而用溫熱的東西和藥物讓熱氣變暖,因此熱與寒互相衝突便造成腹瀉,有時阻塞有的時候又腹瀉,大便後裡急後重不舒服的,可以使用戊己丸、香連丸或理中湯加上黃連、木香。(出自《入門》)

飧泄治法(互見散邪、利水、溫中諸方中。),病暴泄注下,或青白或黃白,米穀或化或不化,腹脅或脹或不脹,或痛或不痛,但噫生熟氣,全不思食,因與溫補諸藥而後轉有異證者,有所傷也,此為飧泄,其脈外虛而內實,關脈沉且緊也,宜消積丸、不二丸以化之,甚則用備急丸主之(上不二丸用砒,不可多服,曾見醫用有害)。又春傷於風,夏必飧泄,又風氣行於腸胃,則暴泄下利,其脈浮緩而虛也,並宜服羌活安中湯、胃風湯、荊黃湯、訶黎勒散主之。(《醫說》引《集驗方》)(按:此諸方多不可考,姑存其說。)

白話文:

對於溏泄的治療方法(散邪、利水、溫中等諸方中均見),病情是突發的腹瀉,或青白或黃白色,大便中夾雜米粒,或消化或不消化,腹脅部或脹或不脹,或痛或不痛,只是有生熟食物的氣味,完全不想吃東西,因為吃了溫熱補益的藥後,而後出現其他不同的症狀的患者,這種情況是身體受到了傷害,這就是溏泄,其脈象是外虛而內實,關脈沉且緊,應當使用消積丸、不二丸來治療,病情嚴重的則使用備急丸為主藥(以上二丸藥方中使用了砒,不可多服,曾經見過醫生使用後對患者有害)。另外,春天受到風邪侵襲,夏季一定會出現溏泄,又風邪運行於腸胃,就會出現突發的腹瀉,其脈象是浮緩而虛的,都應該服用羌活安中湯、胃風湯、荊黃湯、訶黎勒散為主藥來治療。(《醫說》引《集驗方》)(按:這些藥方大多不可考證,姑且存留其說法。)

暑瀉,暑月破腹:一曰傷暑,二曰傷冷物、食瓜果、飲水之類,三曰夏季心火旺,心經熱則小水不利,行大腸,謂之水穀不分。傷暑而瀉者,心躁頭痛作渴,宜服香薷飲、烏金散。傷冷物而瀉者,腹痛水瀉,穀食不化,宜服暖藥,如附子及理中丸、二氣丹、正元丹、紫蘇丸之類。水穀不分者,宜服大順散、五苓散。二藥專分清濁,暑月多此疾,故人多用之。凡瀉不可急以熱藥止之,恐成痢。(《醫說》引《醫余》)

白話文:

夏季腹瀉:夏季腹瀉的原因有以下幾種:一是暑邪侵襲;二是飲食生冷、吃了瓜果、喝了水等;三是夏季心火旺盛,心經熱則小便不利,運行到腸中,使水穀不分。暑邪侵襲引起的腹瀉,症狀是心煩、頭痛、口渴,宜服用香薷飲、烏金散。飲食生冷引起的腹瀉,症狀是腹痛、水瀉,吃的東西不能消化,宜服用暖藥,如附子以及理中丸、二氣丹、正元丹、紫蘇丸等藥。水穀不分引起的腹瀉,宜服用大順散、五苓散。這兩種藥專門分清濁,夏季多發此病,所以人們多用這兩種藥。凡是腹瀉不能急用熱藥止洩,否則恐怕會變成痢疾。(醫說》引用《醫餘》)

暑瀉,因冒感暑氣,或飲啖日中之所曬物,坐日中熱處,證狀與熱瀉略同,宜胃苓飲或五苓散加車前子少許,兼進來復丹。理中湯加茯苓、黃連,名連理湯,用之多有奇功。且如今當暑月,若的知暑瀉,自合用暑藥;的知冷瀉,自合用熱藥。中間有一等盛暑,又復內傷生冷,非連理湯不可。

白話文:

暑瀉是指因為暴露在暑氣下,或是飲用、食用在烈日下暴曬的食物,或是在太陽底下坐太久引起的腹瀉。症狀和熱瀉大致相同,可以使用胃苓飲或五苓散再加一點車前子,同時服用來復丹。理中湯搭配茯苓、黃蓮,就是連理湯,效果奇佳。再者,現在正是暑天,如果確實是暑瀉,就應該用暑藥來治療。如果確實是冷瀉,就應該用熱藥來治療。但也有些人是在大熱天因為內傷吃太多生冷食物而引起的腹瀉,這時候就必須使用連理湯。

下泄無度,泄後卻彈過響,肛門熱,小便赤澀,心下煩渴(按:文似有訛脫),且又喜冷,此藥為宜。若元是暑瀉,經久下元虛甚,日夜頻並,暑毒之勢已然,而瀉不已,復用暑藥,則決不能取效,便用薑附輩,又似難施,疑似之間,尤宜用此(按:《醫通》曰:盛暑逼於外,陰冷伏其內,非連理湯不可)。余曾治傷寒協熱自利,有用白薑、黃連對半,名金銀湯,即此意也,然不若連理湯為穩。

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腹瀉非常嚴重,拉完後肛門還會發出響亮的彈跳聲,肛門也覺得很熱,小便時會感到刺痛,而且心窩部位總覺得煩躁口渴,雖然會覺得冷,但是很怕冷,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此藥方。但如果是夏天身體被暑氣侵襲導致的腹瀉,而且腹瀉時間已經很久了,下焦已經虛弱到了極點,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腹瀉,身體裡的暑毒已經很嚴重了,可還是一直腹瀉,再次使用治療暑瀉的藥物,肯定不會有效果,而如果使用溫熱藥物,比如生薑、附子等,又不太合適。在這種疑似的情況下,最適合用這個藥方了(《醫通》中說:盛夏時分,外面炎熱逼人,體內卻陰冷伏藏,非連理湯不可)。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傷寒合並濕熱自發性腹瀉的病人,我給他開了白薑和黃連各一半的藥方,叫金銀湯,意思也是一樣的,不過沒有連理湯那麼穩妥。

熱瀉者,夏月熱氣乍乘太陰,與濕相合,一時傾瀉如水之注,亦名暴泄,《內經》所謂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是也。其症腹痛自汗,煩渴面垢,脈洪數或虛,肛門熱痛,糞出如湯,或兼嘔吐,心腹絞痛者,即藿亂之候也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熱瀉是指在夏季,天氣炎熱,體內暑氣和濕氣相互結合,導致腹瀉嚴重,就像傾瀉而出的水一樣,也稱暴瀉。《內經》所說的暴注下迫,都屬於熱瀉。其症狀包括腹痛、自汗、煩渴、面容枯黃,脈搏洪數或虛弱,肛門灼熱疼痛、糞便如熱湯或伴隨嘔吐,心腹絞痛等,就是霍亂的先兆。(《金匱翼》)

濕瀉(水土不伏、頓瀉)濕瀉由坐臥濕處,以致濕氣傷脾,土不剋水,梅雨久陰,多有此病,宜除濕湯吞戊己丸,佐以胃苓湯,重者朮附湯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濕瀉(水土不適應、突然腹瀉)

濕瀉是由於坐臥在潮濕的地方,導致濕氣損傷脾臟,脾臟無法控制水濕,梅雨季節陰雨連綿,很容易得這種病,應該服用除濕湯和戊己丸,輔以胃苓湯,病情嚴重的服用朮附湯。(《要訣》)

濕瀉一名濡泄,其脈濡細,其症泄水,虛滑腸鳴,身重腹不痛。由脾胃有濕,則水穀不化,清濁不分,久雨潮濕,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,多有此疾,《內經》所謂濕勝則濡泄,《左傳》所謂雨淫腹疾者是也。又水寒之氣,入客腸間,亦令人濡瀉,經云太陽之勝,寒客下焦,傳為濡泄是也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濕瀉又名濡泄,脈象濡緩,症狀為泄水,虛滑腹鳴,身體沉重,腹部不痛。這是由於脾胃有濕,則水穀不化、清濁不分。久雨潮濕,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,多有此疾,《內經》所謂濕勝則濡泄,《左傳》所謂雨淫腹疾者是也。又水、寒之氣,侵犯腸道,也會讓人出現濡瀉,經雲太陽之勝,寒客下焦,傳為濡泄是也。(《金匱翼》)

泄瀉,噁心欲吐,或水土不伏,或感山嵐瘴氣而瀉,藿香正氣散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腹瀉,噁心想吐,或者水土不服,或者受到山間瘴癘之氣而腹瀉,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來治療。(《醫通》)

日間無事,將脯腹膨,一夜腸鳴,不得寬泰,次早洞泄,此名頓瀉,是脾虛濕盛也,以胃苓湯加縮砂仁主之。(《原病集》)(《醫通》曰:虛者,理中湯加木香。)

白話文:

白天沒事時,因吃了腹脹的食物而引起腹脹,晚上腸鳴不止,難以安寧,第二天早晨發生腹瀉,這種情況稱之為頓瀉,是因脾虛濕盛引起的,以胃苓湯加上縮砂仁為主來治療。(《醫通》說:虛的人,以理中湯加上木香。)

食瀉(宜參源由錄)傷食瀉,因飲食過多,有傷脾氣,遂成泄瀉,俗呼為傷食敗腹,其人必噫氣如敗卵臭,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,或七香丸、紅丸子雜服。食積腹疼而瀉,不可遽用治中兜住,先用調脾飲吞感應丸。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,後復食之即瀉者,以脾為其所傷,未復而然,宜建脾湯。因食冷物停滯傷脾,脾氣不暖,所食之物不能消化,瀉出而食物如故,宜治中湯。因傷面而瀉者,宜養胃湯,加蘿蔔子炒研破一錢,痛者更加木香半錢。瀉甚者去藿香加炮薑如其數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飲食引起的腹瀉(請參閱《參源由錄》) 因飲食過量而損傷了脾氣,導致腹瀉,俗稱傷食敗腹,這種人一定會打嗝,而且打嗝的氣味像壞雞蛋一樣難聞。宜服用治中湯,並加入砂仁半錢或七香丸、紅丸子,混服即可。如果食物積滯在腹部,引起腹痛腹瀉,不要急著用治中湯來止瀉,先用調脾飲來調理脾胃,再服用感應丸。或者因為吃了一種食物過多而引起腹瀉,後來再吃這種食物就會腹瀉,這是因為脾臟受到這種食物的傷害,還沒有恢復過來,所以會這樣。宜服用建脾湯。因為吃了冷的、停滯的食物,損傷了脾臟,脾氣不溫,所吃食物不能消化,腹瀉出來的食物仍然跟原樣一樣,宜服用治中湯。因吃生冷食物而腹瀉的,宜服用養胃湯,並加入炒研破的蘿蔔子一錢,疼痛者再加入木香半錢。腹瀉嚴重的,去掉藿香,加入炮薑,用量和藿香一樣。(《要訣》)

食瀉者,腹中絞痛,痛一陣下一陣,下即稍寬,少頃又痛又下者是也,宜以通利為先。氣食兼併而瀉者,兩脅中脘皆痛,腹中嘗悶,瀉亦不甚通利者是也,宜以行氣消食為先。宿食不消作瀉者,飽悶作痛,或時噯酸臭之氣,大便溏滑不甚通快者是也,專以消宿食為主,不必治其瀉,審其所傷之物,而以所治之藥消之。(《醫鏡》)

白話文:

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,腹中絞痛,疼痛會陣發性地發作,腹瀉後疼痛會稍有緩解,但不久後又會疼痛和腹瀉。治療應以促進排便通暢為先。

氣滯和食物積滯引起的腹瀉,兩肋和中脘(胃脘部)均疼痛,腹部經常悶脹,腹瀉也不太通暢。治療應以促進氣體排出和消化食物為先。

宿食不消引起的腹瀉,飽脹疼痛,有時會噯出酸臭氣味,大便稀溏不甚通暢。治療應以消解宿食為主,不必治療腹瀉,辨別所傷之物,用相應的藥物消解。

積證,香蘇散,治食傷脾胃,噫生熟氣,及所泄穢氣殊甚,或腹緊塊痛,水煎,吞盧氏感應丸,每服三七粒,立效。久患食積,泄瀉不止,經驗。(《得效》)

白話文:

積證,使用香蘇散治療。香蘇散是用於治療飲食過量傷害了脾胃,出現噯氣(打嗝),氣味包含了食物還沒消化的氣味和已經消化的氣味,及泄出的氣味特別濃厚,或腹部緊繃、腹部塊狀疼痛。以水煮煎香蘇散,吞服盧氏感應丸,每次服用三七粒,立即見效。若長期患有飲食積聚,發生泄瀉不止,可以根據經驗使用此方。

若食積凝結成塊,留滯腸胃者,雖泄瀉而不能出,譬如菜籃漏物,不過微細之物耳,而凝結成塊者尚在,故用大承氣以下之。(《醫聖階梯》)

白話文:

食物如果堆積在胃部,形成硬塊而且停留在腸胃,雖然腹瀉也不能排出,就好比菜籃中漏水,只漏掉細微的物質,而較大的塊狀物仍舊存在,所以要服用大承氣湯來排泄牠。

瀉而腹熱、脈滑堅者,屬實,當與消導。不應,是食積發熱也,加香連。更不應,大黃微下之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如果瀉後腹中發熱,脈搏滑而堅勁,這是實證,應該給予消導藥。如果服用消導藥後效果不佳,這是食積化熱引起的,可以再加香連。如果服用香連後效果仍然不佳,可以服用大黃,以微量洩下積滯。

酒瀉,酒泄證,飲酒之人多有之,但酒有陰陽二性,人有陰陽二臟,而人多不能辨也。夫酒性本熱,酒質則寒。人但知酒有濕熱,而不知酒有寒濕也。故凡因酒而生濕熱者,因其性也,以糵汁不滋陰而悍氣生熱也。因酒而生寒濕者,因其質也,以性去質不去而水留為寒也。何以辨之?常見人有陽強氣充而善飲者,亦每多泄瀉。若一日不瀉,反云熱悶。蓋其隨飲隨瀉,則雖瀉不致傷氣,而得瀉反以去濕,此其先天稟厚胃氣過人者也,最不易得,亦不多見,此而病者,是為陽證,不過宜清宜利,如四苓散、大分清飲或酒蒸黃連丸之類,去其濕熱而病可愈也。若陽虛之人,則與此大異。蓋脾虛不能勝濕,而濕勝即能生寒,陽氣因寒所以日散,胃氣因濕所以日虛。其證則形容漸羸,飲食漸減,或脈息見弦細,或口體常怯寒,或臍腹常有隱疼,或眩運常多困倦,或不安於五鼓,或加甚於秋冬,但無熱證可據而常多飧泄者,則總屬虛寒也。凡若此者,若不速培陽氣,必致漸衰而日以危矣。(《景岳》)(按:原於酒泄虛寒證,擬以胃關煎,其說甚長,不錄。)

白話文:

酒瀉,因喝酒引起的腹瀉,喜好喝酒的人常會出現。但是,酒具有陰陽二種特性,而人體也有陰陽二臟,但多數人不能分辨。酒的特性本是熱的,而酒質則是寒涼的。人們只知道酒有濕熱,卻不知道酒還有寒濕。因此,凡是因酒而引起濕熱的人,是因為酒的特性,米湯無法滋陰,而強烈的酒氣會產生熱。如果因酒而產生寒濕的人,是因為酒的質地,酒的特性去除了,酒的寒涼無法去除而產生寒濕。

如何分辨?常常看到一些性能力強、精氣充沛而善於喝酒的人,也經常腹瀉。若有一天不腹瀉,反而會覺得身體發熱悶熱。這是因為他們喝酒後隨即腹瀉,所以即使腹瀉也不會傷到元氣,反而可以去除濕氣。這是因為他們天資聰慧,胃氣旺盛,很難遇到,也很少見。如果出現這種癥狀後生病,這便是陽性癥狀,只需要清熱利濕,服用四苓散、大分清飲或酒蒸黃連丸之類的藥物,去除濕熱後病情即可痊癒。如果體質虛弱的人,則與此大不相同。由於脾虛無法消除濕氣,濕氣過盛就能產生寒氣,陽氣因寒氣而逐日散失,胃氣因濕氣而日益虛弱。其癥狀是身體漸漸消瘦,飲食漸漸減少,或脈搏細微,或經常感到怕冷,或臍腹常有隱痛,或頭暈目眩經常疲倦,或黎明不安,或在秋冬季節加劇,但沒有熱癥可以依據,經常腹瀉,則總歸是虛寒。凡是出現這種情況,如果不趕快溫補陽氣,一定會逐漸衰弱,日益危險。

因傷於酒,每晨起必瀉者,宜理中湯加乾葛,吞酒煮黃連丸。或重而瀉泄頻數者,宜沖和湯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因為酒傷,早晨起牀必定腹瀉的人,宜服用理中湯加上乾葛,吞食黃連丸,以酒將黃連丸煮熟。如果病情嚴重,且腹瀉次數頻繁的人,宜服用沖和湯。(《要訣》)

有人患早起泄瀉,或時有血,午後仍便結糞,能食善飲,此是酒積作瀉,二陳加炮薑、酒炒川連、紅曲,陳酒麴糊丸,烏梅湯下。有血去半夏,加麝少許,晨夕各一服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有的人早上經常腹瀉,有的時候還會帶血,而午飯後卻會仍變得便祕,但能吃能喝,這都是因為喝酒過多造成腹瀉。可以用茯苓、半夏、炮薑、酒炒川連、紅曲、陳酒麴一起混合捏成丸,用烏梅湯送下。如果有血就不要放半夏,而加一點麝香,早晚各吃一服即可。(《醫通》)

氣泄,氣泄證,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,必先以怒時挾食,致傷脾胃,故但有所犯,即隨觸而發,此肝脾二臟之病也。蓋以肝木剋土,脾氣受傷而然。使脾氣本強,即見肝邪,未必能入。今既易傷,則脾氣非強可知矣。故治此者,當補脾之虛而順肝之氣,此固大法也。但虛實有微甚,則治療宜分輕重耳。若既畏此證為患,則必須切戒氣怒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氣泄,氣泄的徵狀,每當生氣的時候就會腹瀉,這個證狀必定是曾經在生氣時吃過東西,因此損傷脾胃,所以只要有所冒犯就會立即發作,主要是肝、脾兩個臟腑的疾病。這是因為肝木剋土,所以脾的氣受損所致。如果脾氣健旺,即使遇到肝邪,也不一定會被侵入。現在既然容易受損,可見脾氣是不強的。因此治療的方法,就必須補養脾的虛弱,並順利調達肝的氣,這是根本法則。但是虛與實的程度有輕重,所以治療應輕重分明。如果害怕這個徵狀作患,就必須嚴格禁止生氣發怒。

積瀉,有人因憂愁中傷食,結積在腸胃,故發吐利。自後至暑月,稍傷則發,暴下數日不已。《玉函》云:下利至隔年月日不期而發者,此為有積,宜下之,止。用溫脾湯尤佳,若難取效,可佐以乾薑丸,後服白朮散。(《本事》)(白朮散,出溫中方四柱散下。)

瀉已愈,隔年及後期復瀉。古論云:病有期年而發者,有積故也。宜感應丸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積瀉:有人因為憂愁而傷了飲食,積聚在腸胃中,所以吐瀉。此後直到炎熱夏季,稍有損傷就會發病,突然腹瀉幾天不止。《玉函方》說:腹瀉至隔了月日時間,不定期發作的,這是由於有積滯,應該用藥物瀉下,止住腹瀉。使用溫脾湯效果最好,如果難以見效,可以輔以乾薑丸,之後服用白朮散。(白朮散,出自《溫中方》四柱散下方。)

久泄不止,百藥不效,或暫止而復來,此必有陳積在腸胃之間。積一日不去,則瀉一日不愈,必先逐去陳積而復補之,庶幾獲益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長期的腹瀉不止,服用各種藥物都不見效,或者暫時止瀉後又復發。這一定是腸胃中存有宿便積滯。宿便積滯一日不除去,腹瀉就會一日不愈。所以一定要先將宿便積滯驅除乾淨,再用藥補益身體,這樣纔能夠恢復健康。(《金匱翼》)

溢飲滑泄、水恣,諸瀉痢入胃,名曰溢飲滑泄,渴能飲水,水下復瀉而又渴,此無藥證,當灸大椎。(《保命集》)(按:《醫通》入胃上,補水漬二字,蓋此證即《厥陰篇》所謂水漬入胃必下利之類。)假令渴引飲者,是熱在膈上,水多入則下膈入胃中,胃經本無熱,不勝其本(按:疑其水訛),名曰水恣,故使米穀一時下。此證當灸大椎三、五壯立已,乃瀉督也。如用藥乃用車前子擂丸,白朮、茯苓之類可選用之,五苓散亦可。(同上)(按:《醫通》溢飲滑泄主五苓散,曰:乃督脈之病也。蓋系湊合此段。)

白話文:

溢飲滑泄、水恣,各種瀉痢流入胃中,稱為溢飲滑泄,患者能喝水,水喝下去後又瀉出,而且又渴,此證無法用藥,應該灸大椎穴。(《保命集》)(按:《醫通》中將「入胃」上,增補「水漬」二字,顯然此證即《厥陰篇》中所說的「水漬入胃,必下利之類」。)假設渴的時候喝水,那麼是胃上部有熱,大量喝水的話,水就會流入胃中,胃經原本沒有熱,不能勝任這些水,稱為「水恣」,所以使米穀一時下瀉。此證應該灸大椎穴三、五壯即可痊癒,這是瀉督脈的穴位。如果用藥,則可以使用車前子搗丸服用,白朮、茯苓等藥物可以酌情選用,五苓散也可以使用。(同上)(按:《醫通》將溢飲滑泄的主治方定為五苓散,說:這是督脈的病症。可能是湊合了這段內容。)

飯後隨瀉證,脾腎交濟,所以有水穀之分。脾氣雖強,而腎氣不足,故飲食下咽,而大腑為之飧泄也。治法二神丸,用故紙、肉豆蔻修合,或不換金正氣散吞安腎丸主之。蓋脾腎之氣交通,則水穀自然克化,此所謂妙合而凝者也。(《直指》)

白話文:

飯後隨瀉證,是脾腎交濟,所以有消化食物和代謝水分的功能。脾氣雖然強健,但腎氣不足,所以食物下嚥後,大腸就會腹瀉。治療方法使用二神丸,用廢紙、肉豆蔻混合製成,或者用不換金正氣散服用,再服安腎丸為主。脾腎之氣相通,則消化食物和代謝水分的功能自然強健,這就是所謂的妙合而凝。

有脾氣久虛,不受飲食者,食畢即腸鳴腹急,盡下所食物,才覺寬快,不食則無事,俗名錄食瀉(按:《醫學原理》作漏食泄),經年累月,宜快脾丸下二五粒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有的人脾氣虛弱很久了,不接受飲食,吃過東西後馬上腸鳴腹急,把剛吃進去的食物全都拉出來,才覺得舒服一點,不吃東西就沒事,俗名叫「漏食瀉」,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整年,應該服用「快脾丸」,一次吃二、五顆。

脾胃虛弱,內挾風冷,泄瀉注下,水穀不化,臍下㽲痛,腹中雷鳴,乃積寒久利,腸滑不禁,木香散(按:即四逆湯加丁香、肉豆蔻、木香、藿香、訶子、赤石脂)。若藥與食入口即瀉下者,名直腸瀉,難治(按:此本於《要訣》。先教諭曰:《活幼口議》痢門云:日夜頻並,飯食直過者,名曰刮腸。

白話文:

脾胃虛弱,內部挾雜著風寒,導致腹瀉不止,食物不能消化,肚臍下面疼痛難忍,肚子裡不停發出雷鳴般響聲,這是因為體內寒邪積蓄已久,腸道功能失調,不能控制排便,可以使用木香散來治療(按:木香散是由四逆湯加上丁香、肉豆蔻、木香、藿香、訶子、赤石脂組成)。如果藥物和食物入口就立即排瀉,這種情況叫做直腸瀉,很難治癒(按:這種說法源於《要訣》。先教諭說:《活幼口議》痢疾篇中提到:日夜頻繁發作,吃飯後食物直接排出,這種情況叫做刮腸。

又《靈樞》所謂洞泄,《倉公傳》洞風,皆此證也),本方加人參、白朮,用伏龍肝湯煎服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古代醫書《靈樞》記載的「洞洩」,《倉公傳》的「洞風」,和本方都是用來治療腹瀉。本方加入人參、白朮,用伏龍肝湯煎服即可。(《醫通》)

脾泄、腎泄,有脾泄,有腎泄。脾泄者,肢體重著,中脘有妨,面色虛黃,腹肚微滿。腎泄者,膚腠怯冷,腰膂痠疼,上咳面黧,臍腹乍痛。治脾泄,用蒼朮、白朮、厚朴、乾薑、木香、生肉豆蔻輩。治腎泄,用補骨脂及安腎丸、震靈丹輩。(《直指》)

白話文:

脾泄、腎泄:脾泄和腎泄是兩種不同的疾病。

脾泄:脾泄的症狀包括四肢沉重、中脘(胃脘部)不適、面色虛黃、腹肚微滿。

腎泄:腎泄的症狀包括皮膚腠理怯冷、腰膂痠痛、上咳嗽、面色黧黑、臍腹疼痛等。

脾泄的治療:使用蒼朮、白朮、厚朴、乾薑、木香、生肉豆蔻等藥物進行治療。

腎泄的治療:使用補骨脂以及安腎丸、震靈丹等藥物進行治療。

諸泄瀉,有用不換金正氣散、除濕湯之類,以去風濕,以安腸胃,此上品藥也。次則溫脾養胃之劑投之,是為正法。然用之而不作效,抑且腹痛走上走下,或臍間隱痛,腰膂疼酸,骨節軟弱,面色黧悴,尺脈虛弱,病安在哉?曰:此腎泄也,當以炒故紙、生乾薑、官桂、木香、當歸輩主之,仍用安腎丸為佐。其或腎水下涸,心火上炎,燥渴溺多,引飲無度,此陰陽離絕也,識者憂焉。

(同上)

白話文:

各種腹瀉,有用不換金正氣散、除濕湯之類藥物,用以祛除風濕,安定腸胃,這是上品藥。其次,則採用溫脾養胃的藥劑來投治,這是正確的做法。但使用了這些藥物卻不見效,反而腹痛到處移動,或臍間隱痛,腰背痠痛,骨節軟弱,面色晦暗,尺脈虛弱,這是什麼病呢?回答是:這是腎泄。應以炒故紙、生乾薑、官桂、木香、當歸等藥物為主,再用安腎丸作為輔助藥。如果腎水乾涸,心火上炎,口乾舌燥,小便很多,過度飲水,這是陰陽離絕的徵兆,識者憂慮啊。

有每日五更初洞瀉,服止瀉藥並無效,米飲下五味丸(按:此本《本事方》文,見於後),或專以北五味煎飲。亦治脾腎泄,雖省節飲食,大段忌口,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,近五更其瀉復作,此病在腎,俗呼脾腎泄,分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樸丸,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。病久而重,其人虛甚,椒附湯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有人每天在早上五點多腹瀉,吃了止瀉藥也沒用。可以喝米湯送下五味丸(按:此文節選自《本事方》,全文見後),或者專門用北五味煎水喝。還可以用來治療脾腎虛寒導致的腹瀉,即使飲食清淡,忌口很多,但只要白天和半夜沒有腹瀉,接近早上五點又開始腹瀉,這種病在腎臟,俗稱脾腎虛寒導致的腹瀉。可以服用分水飲送下二神丸和椒樸丸,或者用平胃散送下小茴香丸。如果病久而重,患者身體虛弱,可以服用椒附湯。(《要訣》)

五更瀉,是腎虛失其閉藏之職也。惟八味丸以補其陰,則腎中之水火既濟,而開闔之權得宜。況命門之火旺,則能生土,而脾亦強矣。有用六味丸加沉香、砂仁,以山藥末打糊,代蜜為丸,以攝火歸源而愈者。有用六味丸加遠志、益智,兼調脾腎而愈者。有用六味丸七分,雜二神丸三分,服之而愈者。

白話文:

五更瀉,是由腎虛導致腎臟失去閉藏精氣的功能。八味丸可以補腎陰,使腎中水火協調,開合功能正常。況且命門之火旺盛,就可以生土,脾臟也會強壯。有人用六味丸加上沉香、砂仁,用山藥粉調成糊狀,代替蜂蜜做成丸劑,使火氣歸於本原而治癒。有人用六味丸加上遠志、益智,同時調補脾腎而治癒。也有人用六味丸七分,加上二神丸三分,服用後治癒。

有用五味子煎湯,送四神丸者。有用二神丸加五味子、山茱萸、肉桂、茴香,陳米飲糊為丸服者。亦有屬酒積、食積者,蓋一日進取之物,至此時皆下大府而急奔也。但食積之瀉,其腹必脹滿,瀉後則頓減,瀉下皆是稀糞。酒積瀉下都是稀沫,或有兼血積者,與腎瀉之純清水液,迥乎不同也。

審系何積,即以何積治之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有人使用五味子煎湯,然後送服四神丸。有人使用二神丸加上五味子、山茱萸、肉桂、茴香,再用陳米煮成糊狀後製成丸劑服用。也有人是屬於酒積、食積的患者,因為一天攝取的食物,到此時都會進入大腸而快速地排出。但是食積瀉下時,腹部一定會脹滿,瀉下後就會突然減少,瀉下的都是稀糞。酒積瀉下時都是稀沫,或者有兼血積的患者,都與腎瀉的純清水液不同。

凡兼真陰不足而為泄瀉者,則或多臍下之痛,或於寅卯時為甚,或食入已久,反多不化而為嘔惡溏瀉,或瀉不甚臭而多見完穀等證。蓋因丹田不暖,所以尾閭不固,陰中少火,所以中焦易寒,此其咎在下焦,故曰真陰不足也。本與中焦無涉,故非分利所及也,惟胃關煎一劑,乃為最上之乘。

白話文:

如果同時伴有真陰不足而導致腹瀉的症狀,通常會出現以下情況:

  1. 臍下疼痛:患者可能經常感到臍下疼痛。

  2. 寅卯時腹瀉加重:在寅時(凌晨3-5點)和卯時(早上5-7點)腹瀉會更加嚴重。

  3. 消化不良:食物在胃裡停留很長時間,但沒有消化,反而出現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
  4. 腹瀉而臭味不重,並且大便中可以看到完整的穀物。

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在於丹田不溫暖,因此尾閭不穩固;陰中火少,導致中焦容易受寒,因此問題的源頭在下焦,所以稱為真陰不足。這種情況與中焦無關,因此不是分利所及的範圍。只有一劑胃關煎才能最好的治療這種症狀。

且人之患此者最多,勿謂其為新病而不可用也,勿謂其為年少而未宜用也。覺有是證,即宜是藥,劑少功多,攸利非小。但知者見其先,昧者見其後,見其後恐見之遲矣,所以貴先見也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痛苦,不要認為這是新病而不能夠使用,不要認為自己年齡還小而不能夠使用。當你感覺症狀出現,就應當服用此藥,藥量很少效果很佳,好處很大。然而,有學識的人能夠在症狀出現以前就發現,沒有學識的人只能夠在症狀出現以後才發現,等到症狀出現以後再發現就太晚了,所以珍貴的是在症狀出現以前就發現。

虛損泄瀉(互見骨蒸門),泄瀉諸治法頗詳,何獨不及虛損之泄瀉也。蓋腎藏真陰虛則火邪勝,火邪上升,必傷肺而為咳逆。真陽虛則水邪勝,水氣內溢,必漬脾而為泄瀉。既嗽且泄,上下俱病,先後天之氣並傷,故虛損關捩,全系乎此。余嘗用理中丸加五味子以治下泄,異功散加細辛以治上咳,每每獲效。若服之作脹發熱者,終難挽回,不可以其咳瀉俱緩,輕許其治也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虛損泄瀉(也可參看骨蒸門),泄瀉的各種治法都很詳盡,為什麼唯獨沒有關於虛損的泄瀉的治法呢?這是因為腎臟的真陰虛弱,就會使邪火旺盛,邪火上升,必定會損傷肺而導致咳嗽氣逆。真陽虛弱,就會使邪水旺盛,水氣內溢,必定會浸漬脾臟而導致泄瀉。既咳嗽又泄瀉,上下俱病,先天後天的元氣都受損傷,這就是虛損的關鍵,全繫於此。我曾經用理中丸加上五味子來治療下泄,異功散加上細辛來治療上咳,每每都能取得療效。如果服用後出現腹脹發熱的情況,就難以挽回了,不能因為咳嗽和泄瀉都得到緩解,就輕易相信可以治癒。(《醫通》)

口瘡糜爛泄瀉,口瘡糜爛泄瀉一證,古經未載,以理推之、雖云屬熱,然其上發口糜,下瀉即止,泄瀉方止,口糜即生,觀其上下相移之情狀,亦必純實熱之所為也。心之竅開於舌,脾之竅開於口,心脾之熱,故上發口舌瘡赤糜爛。胃主消化水穀,小腸主盛受消化,心脾之熱下移小腸胃府,則運化之職失矣,故下注泄瀉也,口糜發時,晚用瀉心導赤散,滾湯淬服之,即生地、木通、黃連、甘草梢也。下泄瀉時,早晚用參苓白朮散,糯米湯服之。若小便甚少,下利不止,則為水走大腸,宜用茯苓、車前子二味各等分,煎湯時時代飲,利水導熱。若服寒涼藥口瘡不效,則為虛火上泛,宜用理中湯加肉桂,大倍茯苓,降陽利水,降陽而口糜自消,水利而泄瀉自止,可並愈也。(《金鑑》)

白話文:

口瘡糜爛和腹瀉

口瘡糜爛和腹瀉的症狀,在古老的醫書中沒有記載,用道理來推斷,雖然說屬於燥熱,但是這種症狀往上發展是口瘡糜爛,往下發展是腹瀉停止,腹瀉停止後,口瘡糜爛就出現,觀察它上下轉移的情形,必定是純粹的血熱所引起的。心的竅穴開在舌頭,脾的竅穴開在口,心脾的燥熱,所以往上發展是口舌瘡赤糜爛。胃主消化食物,小腸主盛受消化後的食物,心脾的燥熱往下移到小腸和胃,那麼運化的功能就失去了,所以往下流洩腹瀉了。口瘡糜爛發作的時候,晚上用瀉心導赤散,用滾燙的熱水沖服,就是生地、木通、黃連、甘草梢。腹瀉的時候,早晚用參苓白朮散,用糯米湯服。如果小便很少,腹瀉不止,那是因為水走大腸,應該用茯苓、車前子二味等分,煎湯隨時喝,利水導熱。如果服用寒涼藥口瘡糜爛沒有效果,那是因為虛火上行,應該用理中湯加肉桂,加倍的茯苓,降陽利水,降陽之後口瘡糜爛就會消失,水利之後腹瀉就會停止,可以一起治癒。(《金鑑》)

,凡瀉,津液既去,口必渴,小便多是赤澀(《醫通》曰:錢氏白朮散),未可便作熱論。的知熱瀉,方用冷劑。不然,勿妄投以致增劇。瀉止渴自止,小便亦能如常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當人出現口渴的症狀時,通常是因為腹瀉導致體內津液流失,這時小便可能會呈現赤紅且澀痛的現象(《醫通》提到,可用錢氏白朮散來治療)。然而,在這種情況下,不可貿然將其歸因於熱證,必須先確定是否為熱性腹瀉,才能使用寒性藥物治療。否則,盲目地使用寒性藥物只會使病情惡化。當腹瀉停止後,口渴的症狀自然會消失,小便也能恢復正常狀況。(《要訣》)

腎水不足之人,患泄或過服分利之劑而渴者,加減八味丸。失治必致小便不利,水腫脹滿等證成矣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對於腎水不足的人,患有腹瀉或服用過多寒涼瀉火藥物而感到口渴的人,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。如果治療不當,很可能會導致小便不利、水腫腹脹等症狀。(《醫通》)

小便不利,泄瀉之病,多見小水不利,水穀分則瀉自止,故曰治瀉不利小水,非其治也。然小水不利,其因非一,而有可利者,有不可利者,宜詳辨之。如濕勝作瀉而小水不利者,以一時水土相亂,並歸大腸而然也。有熱勝作瀉而小水不利者,以火乘陰分,水道閉澀而然也。有寒瀉而小水不利者,以小腸之火受傷,氣化無權而然也。有脾虛作瀉而小水不利者,以土不制水,清濁不分而然也。有命門火衰作瀉而小水不利者,以真陰虧損,元精枯涸而然也。凡此皆小水不利之候,然惟暴注新病者可利,形氣強壯者可利,酒濕過度、口腹不慎者可利,實熱閉澀者可利,小腹脹滿、水道痛急者可利。又若病久者不可利,陰不足者不可利,脈證多寒者不可利,形虛氣弱者不可利,口乾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。蓋虛寒之瀉,本非水有餘,實因火不足;本非水不利,實因氣不行。夫病不因水,而利則亡陰;瀉以火虛,而利復傷氣。倘不察其所病之本,則未有不愈利愈虛而速其危者矣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小便困難,腹瀉的疾病,大多數都會出現小便不利,腹瀉造成水分和食物的區分,腹瀉自己就會停止,因此說治療腹瀉不利於小便,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然而小便不利,其原因不只一種,有可以利用的,有不可以利用的,需詳細進行辨別。像是濕邪導致腹瀉而小便不利的,是一時之間水與土混亂,集中在大腸而引起的。有熱邪導致腹瀉而小便不利的,是因為火燒陰分,水道的通道閉塞不通暢而引起的。有寒邪導致腹瀉而小便不利的,是因為小腸之火受傷,氣化失去作用而引起的。有脾虛導致腹瀉而小便不利的,是因為土不能控制水,清濁不分而引起的。有命門火衰導致腹瀉而小便不利的,是因為真陰虧損,元精枯涸而引起的。這些都是小便不利的症狀,然而只有新發的急症可以利用,體格強壯的人可以利用,因飲酒過度、飲食不慎的人可以利用,實熱閉澀的人可以利用,小腹脹滿、水道不通的人可以利用。此外,如果病症已久,陰不足者不能利用,脈象證狀多寒者不能利用,體弱之人不能利用,口乾卻不渴並且不喜歡冷飲者也不能利用。因為虛寒腹瀉,本非水分過多,而是實因火不足;本非水不利,而是實因氣不行。如果疾病不是因為水分而引起的,用利用方法就會傷害陰;腹瀉是由於火虛而引起的,利用方法還會損傷氣。如果不探查疾病的根本原因,那麼必然是越利用越虛,且病情越來越危急。

腸鳴,濕多成五瀉,腸走如雷奔,此寒濕之患。然亦有火勢攻衝,搏擊水氣而鳴者,必兼腹痛,暴注下迫,肛門澀滯,小水色黃,非若濕症之腹不痛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白話文:

腸鳴,因濕氣過多,可發展成五種腹瀉,腸子蠕動發出如雷鳴般的聲音,這是寒濕造成的疾病。然而,也有可能是因火勢攻衝,激盪水氣而發出的腸鳴,這種情況通常伴隨著腹痛、暴發性腹瀉、肛門阻塞、小便呈黃色,與濕症肚子不痛的症狀不同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生死訣,大抵滑泄最忌五虛。五虛者,脈細、皮寒、少氣、前後泄利、飲食不入,得此必死。其有生者,漿粥入胃,泄注止,則虛者活,誠哉斯言也。(《濟生》)(按:《要訣》有說,見前冷瀉條。)

白話文:

《生死訣》裡,大體來說,滑泄最懼怕五種虛證。五種虛證是指:脈搏細弱,皮膚冷,氣息微弱,前後瀉泄不止,飲食無法進入口中。出現這些證狀,必然會死亡。假如有生路,那就是糊狀的米粥能進入胃中,瀉注停止,虛症就會復原,這句話確實有道理。(《濟生》)(注:《要訣》中有相關說法,見前文冷瀉條。)

若瀉不止,手足寒,脈虛脫,煩躁發呃氣短,目直視,昏冒不識人者,皆死症也。(《回春》)

下則泄瀉,上則吐痰,皆不已,為上下俱脫,死。(《必讀》)(宜參回陽方法)

白話文:

如果拉肚子停不住,手腳冰涼,脈搏微弱幾乎消失,感到煩躁不安,呼吸急促,眼神呆滯直視前方,昏迷不省人事,這些都是致命的徵兆。 下面有腹瀉,上面則不斷吐痰,如果這些症狀都無法停止,表示身體上下都在失去控制,是死亡的徵兆。(應該考慮採用回陽的方法治療)

治例諸說,醫療之法,寒則溫之,風則散之,熱則清之,濕則分利之,此不易之法。其如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而成泄瀉者,乃由中州不運,脾胃有傷也。但停滯泄瀉一證,直須積滯已消,然後用以斷下藥(按:《集成》曰:凡治瀉之法,先理其中焦,分利水穀,然後斷下)。今人往往便固止之,蘊積於中而成痢疾者多有之。其如七情傷感所致,兼以調氣藥,隨證主治,則不失其機要矣。(《濟生》)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有很多種,醫治的方法是,遇到寒冷則用溫熱的方法治療,遇到風寒則用疏散的方法治療,遇到燥熱則用清涼的方法治療,遇到濕熱則用通利的方法治療,這是不可改變的法則。

如果飲食沒有節制、過多食用生冷的東西而導致腹瀉,是由於脾胃受到損傷造成的。但停留不消化、腹瀉這一種症狀,應該等積滯消除了以後,再用藥物來斷下。如今,人們往往立刻固澀、止瀉,這樣就很容易導致積滯的中醫概念在體內積聚,變成痢疾的多有發生。

還有,像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過度所致的疾病,需要用藥物調理氣機,根據症狀進行治療,這樣纔能有效地治療疾病。(《濟生》)

古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故世俗治泄瀉,多用淡滲之劑,利其小便;利而不已,即以燥劑兜澀之,此一偏之冶也。殊不知泄雖主於濕,亦所協風寒熱虛實之不同,豈可執一而治乎。學者當驗脈症用藥,無不瘳矣。(《明醫指掌》)

白話文:

古話說:治療濕證不利於小便,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因此世俗治療腹瀉,大多使用淡滲的藥物,使小便通暢;通暢之後仍然沒有停止,就用燥藥來兜住澀住,這是片面的治療方法。殊不知腹瀉雖然主要由濕證引起,但也有風寒熱虛實的協同作用,豈能執著於一種治療方法呢?學者應該根據脈症用藥,沒有治不好的。

治須分利小便,健脾燥濕為主。若瀉久多而不止者,當用補住為要。若泄瀉初起,不可就用補塞,恐積氣未盡,而成腹疼飽悶,噁心煩躁,發呃而死。直待瀉去四五次,方可補住,此大法也。(《回春》)

白話文:

治療腹瀉必須分清利小便,健脾燥濕為主。如果腹瀉久久不止,應該以補住為根本。如果腹瀉剛開始,不能直接用補塞的方法,因為擔心積氣沒有全部排出,會導致腹痛、飽悶、噁心、煩躁、打嗝而死亡。一定要等到腹瀉四五次後,才能用補住的方法,這是大原則。(《回春》)

泄瀉久不止,不可離甘草、芍藥,為脾病也。不可離白朮,為濕也。忌枳殼,為能寬腸也。忌當歸,為能滑腸也(用補中益氣者,白芍代之)。(《醫碥》)

白話文:

腹瀉長久不止,不可缺少甘草、芍藥,這是因為脾的病變。不可缺少白朮,這是因為濕氣的緣故。忌用枳殼,因為枳殼能寬腸。忌用當歸,因為當歸能滑腸(用補中益氣湯的話,可以白芍代當歸)。(《醫碥》)

治當用治傷寒法,凡濕勿針,《內經》雖云繆刺其處,莫若以張長沙治傷寒法治之。蓋泄者,亦四時傷寒之一也。仲景曰:上湧而下泄,表汗而里攻。半在表,半在裡,則宜和解之。表裡俱見,隨證滲泄。此雖以治傷寒,其於治濕乃同也。察脈以視深淺,問年壯以視虛實,所投必如其意矣。頃商水縣白堤酒監單昭信,病飧泄逾年不愈,此邑劉繼先命予藥之,為桂枝麻黃湯數兩,一劑而愈。(《撮要圖》)

白話文:

治療泄瀉應依照治癒外感風寒的方法,凡是濕邪鬱滯不要針刺,雖然《內經》中講到「刺其繆處」,但不如依照張長沙治傷寒的方法。泄瀉也是四時傷寒病的一種,仲景說「上湧而下泄,表汗而裏攻」,一半在表,一半在裡,應該平衡表裡。表裡症狀兼見時,隨證滲泄。雖然,這治的是外感風寒,對治療泄瀉也有效。觀察脈象以決定病邪的深度,詢問患者年齡與體質以分辨虛實,投予的藥物一定要依據患者 的病況。前一陣子,商水縣白堤酒監單昭信,患上飧泄一年多未治癒,劉繼先讓我給他開藥,方用桂枝麻黃湯幾付,吃了一付藥就康復了。(《撮要圖》)

治法有九,治法有九:一曰淡滲,使濕從小便而去,如眾人治澇,導其下流,雖處卑監,不憂巨浸。經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。一曰升提,氣屬於陽,性本上升,胃氣注迫,輒爾下陷。升柴羌葛之類,鼓舞胃氣上騰,則注下自止。又如地上淖澤,風之即干,故風藥多燥。且濕為土病,風為木藥,木可勝土,風亦勝濕,所謂下者舉之是也。一曰清涼,熱淫所至,暴注下迫,苦寒諸劑,用滌燔蒸。猶當溽暑伊鬱之時,而商颷颯然倏動,則炎歊如失矣,所謂熱者清之是也。一曰疏利,痰凝氣滯,食積水停,皆令人瀉,隨證祛逐,勿使稽留。經雲實者瀉之,又云通因通用是也。一曰甘緩,瀉利不已,急而下趨,愈趨愈下,泄何由止。甘能緩中,善禁急速,且稼穡作甘,甘為土味,所謂急者緩之是也。一曰酸收,瀉下有日,則氣散而不收,無能統攝,注泄何時而已。酸氣一味,能助收肅之權,經雲散者收之是也。一曰燥脾,土德無慙,水邪不濫,故瀉皆成於土濕,濕皆本於脾虛。倉廩得職,水穀善分,虛而不培,濕淫轉甚,經曰虛者補之是也。一曰溫腎,腎主二便,封藏之本,況雖屬水,真陽寓焉,少火生氣,火為土母,此火一衰,何以運行三焦、熟腐五穀乎。故積虛者必挾寒,脾虛者必補母,經云寒者溫之是也。一曰固澀,注泄日久,幽門道滑,雖投溫補,未克奏功,須行澀劑,則變化不愆,揆度合節,所謂滑者澀之是也。夫是九者,治瀉之大法業無遺蘊,至於先後緩急之權,豈能豫設,須臨證之頃,丸機靈變,可以胥天下於壽域矣。(《必讀》)

白話文:

治癒腹瀉的方法有九種:

1、淡滲:讓濕氣從小便排出。就好像治理洪水,疏濬下游水道,即使是在低窪的地方也不怕洪水泛濫。經典中說:「治療濕氣鬱結,使小便通暢,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」又說:「在下部的濕氣,要引導它流出來,使它枯竭。」

2、升提:氣屬於陽,本性是上升的。如果胃氣被阻滯,就會向下陷落。使用升柴、羌活、葛根等藥物,可以鼓舞胃氣上升,使向下注下的氣自止。就好像地面上的窪地積水,遇到風就會乾燥。因此,治療腹瀉的藥物大多具有燥性。濕屬土,風屬木,木能剋土,風也能勝濕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下者舉之」。

3、清涼:熱邪侵襲人體,突然向下注瀉,可以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清除熱邪。就好像在酷暑難耐的時候,突然刮來一陣涼風,暑熱就會消散。這就是所謂的「熱者清之」。

4、疏利:痰凝、氣滯、食積、水停,都要用瀉藥來治療,根據不同的證狀來選擇相應的藥物,不要讓邪氣滯留體內。經典中說:「實証者要瀉之。」又說:「通因通用。」

5、甘緩:如果瀉法過度,導致病情急劇惡化,瀉得越多,病情越嚴重,腹瀉就更加難以止住。甘味能緩和中焦,善於抑制急迫的瀉下。而且,穀物成熟後是甘甜的,甘味屬於土的味道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急者緩之」。

6、酸收:腹瀉日久,則氣散而不收斂,沒有什麼能統攝住,腹瀉何時才能停止。酸氣能幫助收斂,經典中說:「散者收之。」

7、燥脾:脾土健運,水邪就不會氾濫。腹瀉都是由於脾土濕盛引起的,濕邪的根本原因是脾氣虛弱。脾胃運化正常,水穀能得到充分的消化,脾氣就不會虛弱,濕邪也就不能過度盛行。經典中說:「虛者補之。」

8、溫腎:腎主二便,是封藏的根本。雖然腎屬水,但其中寄寓著真陽之氣。少火能生氣,火是土的母親。如果腎陽衰弱,就不能溫煦三焦,也不能熟化五穀。因此,積虛者必定挾寒,脾虛者必定要補腎。經典中說:「寒者溫之。」

9、固澀:腹瀉日久,幽門道滑利,即使使用溫補藥物,也不能奏效。這時需要使用澀藥,才能使氣血變化正常,使病情得到控制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滑者澀之」。這九種方法是治療腹瀉的主要大法,涵蓋了方方面面。至於治療時該採用哪種方法,以及先後緩急的次序,不能預先設置,要根據臨證的實際情況,靈活變通,纔能有效地治療腹瀉。

瀉久宜丸散,凡治瀉久用丸藥,並用散藥以實脾土,土實則能制水故也。(《蒼生司命》)(按:《諸證辨疑》曰:有久濕脾虛瀉者,今日多用湯藥,多不獲效。以愚膚見,譬如地中一窟之水,用燥土滲之,其水自散,反用水澆,豈不助其濕乎。蓋二說其意相近,然此理不可必,姑存之。)

白話文:

瀉久宜丸散,凡是治療腹瀉時間長的病症,應使用丸藥,並且搭配使用散藥來使脾氣變充實,脾氣充實就可以控制大腸水分,所以才這樣使用。 (摘自《蒼生司命》)(註:根據《諸證辨疑》的說法:有很多脾氣虛弱而導致的長期腹瀉,現今多數人使用湯藥治療,但常常沒有效果。依我的淺見,就好比地面有一個坑洞積水,用乾燥的土來填,水自然就會散去,反倒是用水灌溉,豈不是助長了濕氣嗎。雖然這兩種說法用意相近,但是這種理論也不一定正確,姑且存疑吧。)

散邪諸方,蒼朮防風湯,治飧泄。(主治節文)

蒼朮(去皮四兩),麻黃(去根節四兩),防風(去蘆頭五錢)

上為粗末,每服一兩,生薑七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溫服。(《保命集》)

白話文:

散邪的各種方劑中,有蒼朮防風湯,用於治療飧洩。 蒼朮(去皮,四兩),麻黃(去根節,四兩),防風(去蘆頭,五錢) 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生薑七片,用水兩盞煎煮至剩一盞,去掉藥渣後溫服。(出自《保命集》)

治久泄法,先進縮煎小續命湯,是發其汗,使邪氣不能從外侵於內,然後治其痢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腹瀉的方法,首先服用濃縮的小續命湯,以便能發汗,使病邪不能從外侵入到身體,然後再治療腹瀉。

帥府從事帖穆矢爾,病下痢完穀,眾醫咸謂洞泄寒中,日服四逆、理中輩彌劇。翁診其脈,兩尺寸俱弦長,右關浮於左關一倍,其目外眥如草滋,蓋知肝風傳脾,因成飧泄,非藏寒所致。飲以小續命湯,損麻黃,加朮三、五升,痢止。續命非止痢藥,飲不終劑而痢止者,以從本治也。(《滄洲翁傳》)

藿香正氣散,治感濕泄瀉,或兼暑者,於本方加黃連、香薷。(《醫鑑》)

白話文:

帥府府史帖穆矢爾,患有腹瀉,排出完穀,眾多醫生都認為是寒證所致,每天服用四逆、理中之類的藥物,病情卻更加嚴重。翁醫生診脈時發現,左右寸脈和尺脈都弦長,右關脈浮於左關脈一倍,眼角有草屑,由此知道是肝風傳脾,所以導致飧泄,並不是由於體內有寒所致。於是服用小續命湯,減少麻黃,增加朮三、五升,腹瀉停止。續命湯並不是止痢的藥,服用不滿半劑就能止痢的,是因為從根本上進行治療。

利水方法,世俗類用澀藥治瀉,若積久而虛者或可,若初得者,必變他證,為禍下小。殊不知多因於濕,惟分利小水為上策。(《丹溪纂要》)

白話文:

利水的方法,一般人習慣用能收澀的藥來止瀉,假如是因為積累太久而身體虛弱的人,或許可以用這種方法。但是,如果是一開始就拉肚子的人,用了這種方法,一定會產生其他的症狀,還會造成身體的傷害。其實,大部分的原因是體內濕氣太重,只要將體內濕氣排出,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。(《丹溪纂要》)

凡泄瀉之病,多由水穀不分,故以利水為上策。然利水之法,法有不同。如濕勝無寒而瀉者,宜四苓散、小分清次之類主之,但欲分其清濁也。如濕挾微寒而瀉者,宜五苓散、胃苓湯之類主之,以微溫而利之也。如濕熱在脾,熱渴喜冷而瀉者。宜大分清飲、茵陳飲、益元散之類主之,去其濕熱而利之也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凡是拉肚子的疾病,大多是由於水穀不分所導致的,所以利水纔是上策。然而利水的方法,方法也不同。如果是濕盛無寒而腹瀉,應以四苓散、小分清散一類為主,只是為了分清濁而已。如果是濕夾微寒而腹瀉,應以五苓散、胃苓湯一類為主,用微溫來利水而已。如果是濕熱在脾,伴有口渴、喜冷而腹瀉,應以大分清飲、茵陳飲、益元散一類為主,祛除濕熱,利水。

加味五苓散,治伏暑熱二氣,及胃濕泄瀉注下,或煩或渴,或小便不利。

白話文:

加味五苓散,用於治療暑熱侵犯人體,以及因胃部濕濁而引起的腹瀉、排泄物稀薄,或煩躁,或口渴,或小便不利等症狀。

赤茯苓(去皮),澤瀉,木豬苓(去皮),肉桂(不見火),白朮(各一兩),車前子(半兩)

白話文:

赤茯苓(去掉外皮)、澤瀉、木豬苓(去掉外皮)、肉桂(沒有經過火烤過的)、白朮(各一兩)、車前子(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(《濟生》)

胃苓散,治夏秋之間,脾胃傷冷,水穀不分,泄瀉不止。

五苓散,平胃散(並見《局方》)

白話文:

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八分滿,去掉渣滓,溫服,不拘時間。(出自《濟生》) 胃苓散,用於治療夏秋之際,脾胃受寒,水穀混雜不分,持續洩瀉。 五苓散,平胃散(均見於《局方》)

上合和薑、棗煎,空心服妙。陳日華方。(《婦人良方》)《攝生眾妙方》香砂胃苓湯,治飲食過多,泄瀉,於本方加薷香、砂仁。

白話文:

將生薑、大棗與上成方一起煎至濃汁,空腹服用效果更佳。——陳日華的方子。(出自《婦人良方》)

《攝生眾妙方》中的香砂胃苓湯,用於治療飲食過度而引起的泄瀉,可以在原方中加入薷香、砂仁。

二宜丸,治泄瀉,五苓散與理中丸同煎服,或以五苓散下理中丸亦好。載梁氏《總要方》。(《朱氏》)

白話文:

二宜丸:治療腹瀉,將五苓散和理中丸一起煎服,或者先服用五苓散,再服理中丸也可以。出自梁氏的《總要方》(《朱氏》)。

飧泄,病甚者,攻之不動,反能為害。經曰:其減則漸,其加則甚。可用五苓散,去豬苓,加人參。(《雜記九門》)

桂苓甘露飲,治濕熱下痢,小便澀少,口渴脈洪大者。(《保命歌括》)

白話文:

腹瀉,病情嚴重的,用猛藥治療不僅不能奏效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經典上說:腹瀉能逐漸減輕就減輕,反之則會逐漸加重。可以用五苓散治療,去掉豬苓,加入人參。(《雜記九門》)

薷苓湯,治暑月泄瀉,或欲成痢,黃連香薷飲合五苓散,銼一劑,生薑煎服。(《醫鑑》)(互見《中暑》門。)

白話文:

薷苓湯,用於治療夏季腹瀉、或即將變成痢疾,黃連香薷飲與五苓散合用,磨成粉末,配一劑量,加入生薑煎煮後服用。(《醫鑑》)(也可以參閱《中暑》篇。)

柴苓湯,治泄瀉發熱,口渴裡虛之症,小柴胡湯合五苓散,銼一劑,薑棗煎服。(同上)

黃連胃苓湯,治受熱氣,並食油滑熱物,及飲不正氣酒作瀉。

白話文:

柴苓湯,用於治療發熱、腹瀉、口乾、胃寒的疾病,取小柴胡湯與五苓散等比例混合,研成粉末,煎煮成湯劑,加入生薑和大棗調服。(以上)

川黃連(濃煎吳茱萸湯並炒一錢),乾葛(一錢),赤茯苓(一錢),白朮(一錢),豬苓(七分),澤瀉(八分),蒼朮(一錢),川厚朴(薑汁拌炒七分),甘草(生炙各二分),陳皮(五分)

上水一鍾半,燈心七根,棗一枚,食遠乘熱服。(《會元》)

白話文:

  • 川黃連(濃煎吳茱萸湯並炒一錢):使用川黃連,先取濃煎的吳茱萸湯,再與川黃連一起炒製一錢。

  • 乾葛(一錢):使用一錢的乾葛。

  • 赤茯苓(一錢):使用一錢的赤茯苓。

  • 白朮(一錢):使用一錢的白朮。

  • 豬苓(七分):使用七分的豬苓。

  • 澤瀉(八分):使用八分的澤瀉。

  • 蒼朮(一錢):使用一錢的蒼朮。

  • 川厚朴(薑汁拌炒七分):使用七分的川厚朴,先與薑汁拌勻,然後炒至七分熟。

  • 甘草(生炙各二分):使用兩分的生甘草和兩分的炙甘草。

  • 陳皮(五分):使用五分的陳皮。

歐陽文忠公,嘗得暴下,國醫不能愈。夫人云:市人有此藥,三文一帖,甚效。公曰:吾輩臟腑與市人不同,不可服。夫人使以國醫藥雜進之,一服而愈。公召賣者厚遺之,求其方,久之乃肯傳,但用車前子一味為末,米飲下二錢匕。云:此藥利水道而不動氣,水道利則清濁分,谷臟自止矣。(《蘇沈》)

白話文:

歐陽修曾經患上腹瀉,朝廷的御醫都不能治好他的病。歐陽修的夫人說:市集上有種藥,三文錢一帖,還可以治病。歐陽修說:我們官宦人家的腸胃和市井小民不同,不能服用。歐陽修的夫人於是讓歐陽修的藥物和市井小民的藥物混合服用,服用一次就治好了。歐陽修召集賣藥的人並大大的獎勵了他,並想求得他的藥方,但是賣藥的人很久才願意傳授,只用車前子一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。賣藥的人說:這種藥可以通利水道而不動氣,水道通利了,清濁就能分離,腹瀉自然就會停止。

溫中諸方(溫涼調停諸方附)範汪溫中湯,療寒下食完出方。

甘草(炙),乾薑(各三兩),蜀椒(八十枚汗去閉口及目),附子(一枚炮四破)

白話文:

溫中湯,用於治療因寒引起的消化不良和食物排出。配方如下: 炙甘草、乾薑(各三錢),蜀椒(八十粒,出汗後去除封閉的部分和籽),附子(一枚,炮製後切成四塊)。

上四味切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分為再服。若嘔內橘皮半兩,小與老皆取服之,良。(《外臺》)

白話文:

將上述四種中藥切碎,加入兩升水,煎煮成一升的藥液,分兩次服用。如果嘔吐,可在藥液中加入半兩橘皮,無論是兒童還是老年人,都可以服用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外臺》)

四柱散,治丈夫元臟氣虛,真陽耗散,兩耳常鳴,臍腹冷痛,頭旋目暈,四肢怠倦,小便滑數,泄瀉不止。

人參,附子(炮去皮尖),木香(濕紙裹煨),茯苓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四柱散,用於治療男性元臟氣虛,真陽耗散,兩耳經常鳴響,肚臍周圍冷痛,頭暈眼花,四肢疲倦無力,小便頻繁且清稀,持續性腹瀉不止。 人參,炮製過的附子(去掉皮和尖),用濕紙包好煨熟的木香,茯苓(各一兩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大盞,生薑二片,棗子一個,鹽少許,煎七分,空心食前服。凡臟氣虛弱者,悉宜服之。(《和劑》)《本事》白朮散,於本方去茯苓,加白朮(主治既見積瀉)。《濟生》滑泄不止,加肉豆蔻、訶子煎,名曰六柱散(《活幼心書》去訶子,加白朮)。

《回春》八柱散,治腸胃虛寒,滑泄不禁,於六柱散去木香、茯苓,加乾薑、白朮、粟殼、甘草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一大杯水,加入生薑兩片、棗子一顆、少許鹽,煎煮至七分熟,空腹時服用。凡是臟氣虛弱的人,都適合服用。(《和劑》)《本事》中記載了白朮散,相對於原來的方子,去掉了茯苓,加入白朮(主治久瀉)。《濟生》中記載了滑洩不止的方子,加入肉豆蔻、訶子煎煮,取名為六柱散(《活幼心書》去掉了訶子,加入白朮)。

治泄瀉者,理中湯加橘紅、茯苓各一兩,名補中湯。治溏泄不已者,於補中湯中,更加附子一兩,名附子補中湯。(《易簡》)

白話文:

治療泄瀉的藥方,在理中湯中加入橘紅、茯苓各一兩,稱之為補中湯。治療久瀉不止的藥方,在補中湯中加入附子一兩,稱之為附子補中湯。(《易簡》)

理中湯,治腸胃虛弱,滲漉有聲,泄瀉頻並,加茯苓、川厚朴。(《直指》)

治腸胃受風,久為飧泄,下痢嘔逆,腹內㽲痛,高良薑湯方。

白話文:

理中湯用於治療腸胃虛弱,腸胃有水聲,經常腹瀉,可加入茯苓、川厚朴。 用於治療腸胃受風,長期飧洩,下痢嘔吐,腹部疼痛,使用高良薑湯方。

高良薑,木香,赤茯苓(去黑皮),檳榔(銼),人參(各三分),肉豆蔻(去殼),吳茱萸(湯浸焙炒),陳橘皮(湯浸去白炒),縮砂蜜(去皮各半兩),乾薑(炮一分)

上一十味粗搗篩,每服四錢匕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不拘時,日三服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  • 高良薑,

  • 木香,

  • 赤茯苓(去除黑皮),

  • 檳榔(磨碎),

  • 人參(各三分),

  • 肉豆蔻(去除外殼),

  • 吳茱萸(用湯浸泡後烘炒),

  • 陳橘皮(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,並烘炒),

  • 縮砂蜜(去除外皮,各半兩),

  • 乾薑(用火炮製,一份)。

豆附丸,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,內受風冷,水穀不化,泄瀉注下,腹痛腸鳴,手足厥冷,服諸藥不效者,此藥主之。

白話文:

豆附丸,用於治療丈夫和婦女腸胃虛弱,因內受風寒,水穀不能消化,導致腹瀉腹痛,腸鳴腹痛,手腳冰冷,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者,可以使用豆附丸治療。

肉豆蔻(炮),附子(炮去皮臍),白茯苓(焙各四兩),木香(不見火),肉桂(去粗皮),乾薑(炮各二兩),丁香(不見火一兩)

白話文:

肉豆蔻(經過炮製)、附子(經過炮製並去除皮臍)、白茯苓(烘焙過,各四兩)、木香(未經過火)、肉桂(去掉粗皮)、乾薑(經過炮製,各二兩)、丁香(未經過火,一兩)

上為細末,薑汁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,用生薑湯吞下,粥飲亦得,空心食前進。(《和劑》)予舊患溏利,每天曉必如廁,人教贖豆附丸。即愈。(《資生經》)《三因》名桂香丸。

白話文:

把甘草磨成細粉末,用薑汁拌和麵糊做成丸,丸子的體積像梧桐樹的種子。每次服用50到100粒,用生薑湯送服,也可以用粥來送服。空腹時食用。(《和劑》)我曾患有腹瀉,每天早晨都必須上廁所,有人教我服用豆附丸,服用後就痊癒了。(《資生經》)《三因》中把這種丸藥命名為桂香丸。

治冷氣水瀉,日夜二、三十行,腹中㽲痛,四肢不和,縮砂丸方。

縮砂(去皮),黃連(炒),附子(炮),吳茱萸(湯洗七遍炒焙各一兩),木香,乾薑(炮各半兩)

上為末,用醋軟飯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以粥飲下。(《神巧》)

治脾胃中風濕,臟腑滑泄,鞠藭丸。

芎藭,神麯(砂炒),白朮,附子(炮去皮臍等分)

上為細末,用糊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,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寒氣引起的水瀉,一天夜間要跑廁所二十到三十次,腹部疼痛,四肢不舒適,使用縮砂丸的處方。 縮砂(去掉外皮),黃連(炒過),附子(炮製),吳茱萸(用湯洗七次後炒焙,各一兩),木香,乾薑(炮製,各半兩)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醋和軟飯混合製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粒,用粥飲送服。(出自《神巧》) 治療脾胃受風濕影響,臟腑滑洩的情況,使用鞠藭丸。 芎藭,神麯(砂炒),白朮,附子(炮製,去皮及傘部,等量)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,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,用米飲送服。

左氏述楚子圍蕭,蕭將潰。申叔展告還無社曰:有麥曲乎?有山鞠藭乎?鞠藭,芎藭也。意欲令逃水中以避禍,是知芎藭能除濕。予嘗加朮、附以制方,治脾濕而泄者,萬無不中。此藥亦治飧泄,《素問》曰:春傷於風,夏必飧泄。飧泄者,食穀不化。蓋春木旺時,肝生風邪,淫於脾經,至夏飲冷當風,故多飧泄,此藥尤宜。

白話文:

左氏記載楚國國君圍攻蕭國,蕭國軍隊快要崩潰。申叔展趕回來沒有吃晚飯,就問:「有沒有麥曲?有沒有山鞠藭?」山鞠藭也就是芎藭。他的意思是想要讓軍隊躲到水中避禍,由此可知芎藭具有除濕的功效。我曾經加一些蒼朮、附子配製方劑,治療脾虛濕盛而腹瀉的病人,沒有不奏效的。這種藥還能治療飧泄,《素問》中說:「春天受了風邪,夏天必定會出現飧泄。」飧泄就是吃穀物不消化。因為春季木旺的時候,肝臟生成風邪,侵犯脾胃,到了夏季喝冷飲、吹風,所以多有飧泄,這種藥就特別適合。

(《本事》)《得效》樸附丸,治脾元虛弱,久患脾泄,冷瀉不止,於本方去芎藭、白朮,加厚朴、乾薑。

當歸厚朴湯,治肝經受寒,面色青慘,厥而泄利。

當歸(炒),厚朴(制各二兩),官桂(三兩),良薑(五兩)

上銼散,每三服,食前服。(《直指》)

白話文:

《本事》《得效》樸附丸,治療脾臟功能虛弱,長期患有脾虛導致的腹瀉,寒冷引起的腹瀉不止,在原方中去掉芎藭、白朮,加入厚朴、乾薑。 當歸厚朴湯,治療肝經受寒,臉色青白,四肢冰冷且有腹瀉。 當歸(炒過),厚朴(加工過的各兩),官桂(三兩),良薑(五兩)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飯前服用。(出自《直指》)

漿水散,治暴泄如水,周身汗出,一身盡冷,脈微而弱,氣少而不能語,其甚者加吐,此謂急病,治之宜以此。

白話文:

漿水散,用於治療腹瀉嚴重似水狀,全身盜汗,全身冰冷,脈搏微弱且虛弱,氣息微弱到說不出話,病情嚴重者還會伴隨嘔吐,這種情況屬於急病,應當使用此方治療。

半夏(二錢湯洗),附子(半兩煨),乾薑(五錢),良薑(二錢半),桂枝(五錢),甘草(五錢炙)

白話文:

  • 半夏:以二錢重半夏,以湯洗淨。

  • 附子:以半兩重附子,經過煨製後使用。

  • 乾薑:五錢重乾薑。

  • 良薑:二錢半重良薑。

  • 桂枝:五錢重桂枝。

  • 甘草:五錢重甘草,經過炙製後使用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三、五錢,漿水二盞,煎至一盞,和滓服,甚者三、四服,微者三服。(《保命集》)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三到五錢的藥粉,加上兩碗漿水,煎煮到只剩一碗,連渣一起服下。病情嚴重的連續服用三到四次,病情較輕的服用三次。

理中湯加茯苓、黃連,名連理湯。(《要訣》)(詳出暑瀉中)

治水瀉不止,茱萸丸方。

吳茱萸(二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黃連(二兩去須微炒)

白話文:

理中湯加上茯苓和黃連,稱為連理湯。 治療水瀉不止,使用茱萸丸方。 吳茱萸(二兩,用湯浸泡七次後曬乾稍微炒過),黃連(二兩,去掉鬚根稍微炒過)。

上件藥搗羅為末,用軟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不計時候,以粥飲下三十丸。(《聖惠》)《聖濟》治飧泄,水穀不化,及諸色痢,茱萸湯,即本方,水煎服。(又治膿血痢,二宜散,本方為末服。)《元和紀用經》黃連湯,主老小泄瀉,赤白痢下,於本方加白芍藥一兩㕮咀,分八服,每服以水八升半,煮一升許,投阿膠一分,再煮膠消去滓,分三服,溫服。一方,加甘草末,艾湯調,亦大驗。

(宜與《滯下》戊己丸相參。)

白話文:

上方的藥研成細粉,用軟飯和丸,丸的大小跟梧桐子一樣,每次服用不分時間,用稀粥送下約三十丸。(《聖惠》)《聖濟》治療腹瀉,食物消化不良,以及各種痢疾,茱萸湯,即以上的藥方,將其用水煎服。(又治療膿血痢疾,宜用二宜散,將上述藥方研成末服用。)《元和紀用經》黃連湯,用於治療老年人及小孩的腹瀉,赤白痢疾,在上述藥方中加入當歸六錢,分八次服用,每次用八升半的水煮成一升左右,加入阿膠三分,再煮至阿膠溶解後,去除殘渣,分三次溫服。還有一個藥方,加入甘草粉末,用艾草湯調服,也很有效。

石頑治總戎陳孟庸,瀉利腹脹作痛,服黃芩、白芍之類,脹急愈甚,其脈洪盛而數,按之則濡,氣口大三倍於人迎,此濕熱傷脾胃之氣也。與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二劑,痛止脹減而瀉利未已,與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二劑,瀉利止而飲食不思,與半夏瀉心湯二劑而安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石頑醫生治療總戎陳孟庸的腹瀉、腹脹、腹痛。他先是用黃芩、白芍之類的藥物來治療,但腹脹加劇,脈搏洪盛而數,按壓時感覺到濕潤,氣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三倍。石頑醫生認為這是濕熱損傷脾胃之氣所致。他開了厚朴、生薑、甘草、半夏、人參湯,服用了兩劑後,腹痛停止,腹脹減輕,但腹瀉沒有停止。他又開了乾薑、黃芩、黃連、人參湯,服用了兩劑後,腹瀉停止了,但飲食慾不振。最後,他開了半夏瀉心湯,服用了兩劑後,病情好轉。

和里諸方,胃風湯,治大人小兒,風冷乘虛入客腸胃,水穀不化,泄瀉注下,腹脅虛滿,腸鳴㽲痛,及腸胃濕毒,下如豆汁,或下瘀血,日夜無度,並宜服之。

白芍藥,白朮,肉桂(去粗皮),人參(去蘆),當歸(去苗),芎藭,茯苓(去皮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和裏諸方

胃風湯:治療大人、小孩的風寒乘虛進入腸胃,導致食物不能消化,腹瀉、大便稀溏、腹脅虛腫、腸鳴作響、腹痛,以及腸胃濕毒,大便像豆汁一樣,或有瘀血排出,日夜不停的情況。

服用方法:皆可服用。

上為粗末,每服二錢,以水一大盞,入粟米百餘粒,同煎至七分,去滓稍熱服,空心,小兒量力減之。(《和劑》)(按:《易簡》曰:此藥兼治腸風下血,及婦人下血,面色薑黃,筋力衰憊者,服之尤能滋補。但性味不便於腸胃,恐傷穀氣爾。又《續易簡後集》方有異,載在《滯下》中。)

白話文:

上藥粗末,每次服兩錢,用一大杯水和100多粒粟米,一同煎至七分,去渣稍熱服,空腹服用,小兒視情況減量。(出自《和劑》)(註:《易簡》說:此藥同時治療腸道風熱、下血,以及婦女下血、面色發黃、筋力疲憊的人,服用它可以滋補身體。但它性味不好,不利於腸胃,恐傷穀氣。另《續易簡後集》中的方劑略有不同,載於《滯下》中。)

補中益氣湯去當歸,滑瀉痞悶者,此方主之。(醫方考)經云:飧泄取三陰。三陰者,太陰也。宜補中益氣湯,以白芍藥代當歸主之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補中益氣湯去除當歸,滑洩痞悶的人,用這個方劑治療。(《醫方考》)經書上說:腹瀉,取三陰。三陰,就是太陰。宜用補中益氣湯,用白芍藥代替當歸為主藥。(《準繩》)

三白散,治感濕氣,四肢懶倦,小便少,或下利,大便走泄,神思沉困,飲食減少,宜調胃去濕。

白話文:

三白散,治療感受濕氣引起的四肢無力、疲倦、小便稀少,或者下利、大便稀溏、精神萎靡不振、食慾不振,適合調理胃氣、祛除濕邪。

白朮,茯苓,芍藥

上各等分,水煎服。腹痛甚者,加當歸,倍芍藥。(《醫林集要》)

三白散,治一切瀉泄如神。

白話文:

白朮、茯苓、芍藥各取同等份量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腹痛非常嚴重,可以加入當歸,並加倍使用芍藥。 三白散,用於治療各種腹瀉,效果神奇。

白朮(去蘆炒一錢半),白芍(炒一錢五分),白茯苓(去皮一錢),澤瀉(一錢),厚朴(薑炒),黃連(炒各一錢),乾薑(炒五分),烏梅肉(煎用二錢,丸用三錢。)如兼傷食,加神麯炒、麥芽炒各一錢。

白話文:

白朮(去蘆炒一錢半):用白朮一錢半,炒過備用。

白芍(炒一錢五分):用白芍一錢五分,炒過備用。

白茯苓(去皮一錢):用白茯苓一錢,去皮後備用。

澤瀉(一錢):用澤瀉一錢備用。

厚朴(薑炒):用厚朴一錢,與生薑一起炒過備用。

黃連(炒各一錢):用黃連一錢,炒過備用。

乾薑(炒五分):用乾薑五分,炒過備用。

烏梅肉(煎用二錢,丸用三錢):用烏梅肉三錢,先煎湯飲用二錢,再用三錢入丸服用。

如兼傷食,加神麯炒、麥芽炒各一錢:如果兼有傷食症狀,再加入神麯炒和麥芽炒各一錢。

上銼,生薑三片,水煎,食前服。為末,神麯為丸,服尤效。(《保元》)

抑扶煎,治氣冷陰寒,或暴傷生冷,致成瀉痢。

白話文:

上等的藥材,用生薑三片,加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神曲製成丸劑,服用效果更佳。(《保元》) 抑扶煎,用於治療因氣冷陰寒,或是突然食用生冷食物所導致的瀉痢。

厚朴,陳皮,烏藥(各一錢五分),豬苓(二錢),澤瀉(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,乾薑(炮一、二錢),吳茱萸(制五、七分),水一鍾半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如氣滯痛甚者,加木香五、七分,或砂仁亦可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厚朴、陳皮、烏藥(各 4.5 公克),豬苓(6 公克),澤瀉(6 公克),炙甘草(3 公克),乾薑(炮製 3~6 公克),吳茱萸(製 1.5~2 公克),水 450 毫升,煮到剩 210 毫升,溫服。如果氣滯疼痛嚴重,可加木香 1.5~2 公克,或砂仁也可以。(《景嶽》)

固胃暖元方法(附外治)瀉久不止,大孔如竹筒,直出無禁,氣陷者,升陽補胃湯、補中益氣湯加白芍。氣欲脫者,真人養臟湯加附子,或四柱散、大斷下丸(系辛熱固澀之劑)、古蔻附丸(肉豆蔻、附子)香茸丸(麝香、鹿茸、肉豆蔻)。又有大便滑瀉,小便精出者,萬全丸(赤石脂、乾薑、胡椒,此本蔻氏方。)(《入門》)

白話文:

  • 固胃暖元方法*(附外治)

如果腹瀉長時間不停止,大便呈竹筒狀,直出無阻,且氣虛下陷,可服用升陽補胃湯或補中益氣湯,並加入白芍。

如果氣息虛弱,似有脫離之勢,可服用真人養臟湯,並加入附子,或服用四柱散、大斷下丸(此類藥物辛熱,有固澀作用)、古蔻附丸(肉豆蔻、附子)或香茸丸(麝香、鹿茸、肉豆蔻)。

另外,如果大便滑脫快速,且小便中帶有遺精,可服用萬全丸(赤石脂、乾薑、胡椒,此方出自蔻氏)。(《入門》)

如果系藏虛滑泄,審無腹痛,脈微虛、不沉滯者,可以溫澀之藥固之。(《金匱翼》)

參苓白朮散,治脾胃虛弱,飲食不進,多困少力,中滿痞噎,心忪氣喘,嘔吐泄瀉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是因為藏腑虛弱導致的滑洩,檢查後確認沒有腹痛,脈象微弱且不沈滯,可以用溫性且能收澀的藥物來鞏固。 參苓白朮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,食慾不振,常感疲倦無力,胸脘部脹滿不適,心悸氣短,以及嘔吐和腹瀉。

白扁豆,人參(去蘆),白茯苓,白朮,甘草(炒),山藥(各二斤),蓮子肉(去皮),桔梗(炒令深黃色),薏苡仁,縮砂(取仁各一斤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棗湯調下,小兒量歲數加減服之。(《和劑》)

白話文:

  • 白扁豆

  • 人參(去除蘆頭)

  • 白茯苓

  • 白朮

  • 甘草(炒過)

  • 山藥(各取二斤)

  • 蓮子肉(去除表皮)

  • 桔梗(炒至深黃色)

  • 薏苡仁

  • 縮砂(取其果核,各取一斤)

久病虛弱、年高及氣弱人,臟腑泄瀉久不止者,可與人參豆蔻散、厚腸丸、參苓白朮散。(《指南》)

白話文:

長期患病導致虛弱、老年人以及體質虛弱的人,內臟的功能衰退、腹瀉持久不止的,可以服用人參豆蔻散、厚腸丸、參苓白朮散。(《指南》)

六君子湯,治臟腑虛怯,心腹脹滿,嘔噦不食,腸鳴泄瀉。

人參,甘草,白茯苓,白朮,肉豆蔻(濕紙裹,煨熟銼碎,以厚紙裹,壓去油),訶子(煨去核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六君子湯,用於治療臟腑虛弱,心腹部脹滿,嘔吐不想吃東西,腸胃發出響聲以及腹瀉。 成分包括:人參、甘草、白茯苓、白朮、肉豆蔻(用濕紙包裹後烤熟,搗碎,再用厚紙包起來,壓去油分)、訶子(烤過後去掉核,各成分份量相同)。

上銼散,每服三錢,生薑三片,紅棗二枚,煎服。或為末,熱鹽湯調服亦可。(《得效》)《醫聖楷梯》加味六君子湯,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之證,於本方去訶子,加黃耆、山藥、砂仁、厚朴。

真人養臟湯,治冷熱不調,泄瀉,裡急後重。(《直指》)

白話文:

上銼散:

每次服用三錢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二枚,煎服。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熱鹽湯調服。

《醫聖楷梯》加味六君子湯:

用於治療一切脾胃虛弱導致的泄瀉。在原方中去掉訶子,加入黃耆、山藥、砂仁、厚朴。

久泄穀道不合,或脫肛,乃元氣下陷,大腸不行收合而然,補中益氣加訶子、肉果、五味、烏梅肉為丸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長期腹瀉、腸道不能正常收縮,或脫肛,是元氣下陷、大腸運作失常所致。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訶子、肉果、五味、烏梅肉等製成藥丸治療。(出自《醫通》)

瀉久不止,大孔如竹筒,直出無禁者,氣將脫也,訶子散。

木香(五錢),甘草(炙),黃連(各三錢),訶子(一兩半生半熟)

白話文:

長時間腹瀉不止,肛門像竹筒一樣大,無法控制地排出,這是氣將要脫失的徵兆。使用訶子散。 成分包括:木香(五錢),炙甘草,黃連(各三錢),訶子(一兩半,一半生用一半熟用)。

末之,煎芍藥白朮湯,調服一錢。(《明醫指掌》)(按:更有溫中固澀,如六柱散、八柱散,既見上。)

白話文:

最後,煎服白芍、白朮、湯藥,調整服用一錢。(《明醫指掌》)(注:還有溫中固澀的,如六柱散、八柱散,已見於上文。)

治腎泄,五味子散。

五味子(二兩揀),吳茱萸(半兩細粒綠色者)

白話文:

治療腎虛引起的洩瀉,使用五味子散。 五味子(兩錢,挑選好的),吳茱萸(半兩,選擇細小粒綠色的)。

上二味同炒,香熟為度,細末,每服二錢,陳米飲下。頃年有一親識,每五更初欲曉時,必溏痢一次,如是數月。有人云:此名腎泄,腎感陰氣而然。得此方服之而愈。(《本事》)

白話文:

將上面兩種藥物一起炒,炒到有香味就算完成,磨成細末,每次吃二錢,用陳米煮的水吞服。前幾年有一位親戚,每天在清晨五點左右,必定會拉一次溏痢,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。有人說:這是腎臟洩漏,腎臟被陰氣感染所致。他得到了這個藥方並且服用,最後病就好轉了。(《本事》)

治脾腎俱虛,泄瀉不食,二神丸。(原文作治脾腎虛弱,全不進食,今從《直指》。)

破故紙(四兩炒香),肉豆蔻(二兩生)

白話文:

治療脾腎都虛弱,有腹瀉且不吃東西的情況,使用二神丸。 熟地黃(四兩炒香),肉豆蔻(二兩生)

上為細末,用大肥棗四十九個,生薑四兩切片,同煮棗爛,去薑取棗,剝去皮核,用肉研為膏,和杵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鹽湯下。(同上)(《直指》不用薑。)《濟生續方》棗肉丸,於本方加木香(不用薑)。《澹寮》四神丸,於本方加木香、茴香。《內科摘要》四神丸,於本方加五味子、吳茱萸。(《續焰》曰:即二神丸、五味子散合丸。)

胃關煎,治脾腎虛寒作瀉,或甚至久瀉,腹痛不止,冷痢等證。

白話文:

將上藥研成細末,用大肥棗四十九個,生薑四兩切成片狀,一同煮至棗爛,取出薑片,將棗去皮核,研成泥狀,加入藥末調勻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鹽湯送服。(《直指》方不用生薑。)《濟生續方》的棗肉丸,在原方基礎上添加木香(不用薑)。《澹寮》的四神丸,在原方基礎上添加木香、茴香。《內科摘要》的四神丸,在原方基礎上添加五味子、吳茱萸。(《續焰》上說:此方即二神丸與五味子散合丸。)

熟地(三、五錢或一兩),山藥(炒二錢),白扁豆(炒二錢),炙甘草(一、二錢),焦乾薑(一、二、三錢),吳茱萸(制五、七分),白朮(炒一、二、三錢)

白話文:

熟地黃(三錢至五錢或一兩)、淮山藥(炒過、二錢)、白扁豆(炒過、二錢)、甘草(炙過,一錢至二錢)、乾薑(炮製過的乾薑,一錢至三錢)、吳茱萸(炮製過的,五分至七分)、白朮(炒過的,一錢至三錢)

水二鍾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氣虛勢甚者,加人參,隨宜用。陽虛下脫不固者,加製附子一、二、三錢。(《景岳》)

艾黃熨法,治瀉脫,困乏危篤。

蓖麻(七個去殼研如泥),熟艾(半兩),硫黃(末二錢)

白話文:

水二公升,煎至七分,趁熱服用。氣虛症狀嚴重者,可酌情加入人參。陽虛下脫不固者,可加入製附子一、二、三錢。(《景嶽》)

上拌勻,於臍上先鋪紙,付藥在上,更用紙鋪襯稍厚,用熨斗適溫涼熨之,不可令熨斗甚熱,以臍內響為度。(《小兒衛生總微論》)

或水瀉不止,以大蒜搗爛,貼臍下並腳心,立止。(《瑣碎錄》)

白話文:

把藥粉攪拌均勻,在肚臍上先鋪一層紙,再把藥敷在上面,再用較厚一點的紙蓋著,用合適溫度稍涼的熨斗熨它,不可以用很燙的熨斗,根據肚臍內發出的響聲開始,這個響聲是表示藥效已滲入肚臍內了。(《小兒衛生總微論》)

回陽方法,予嘗治數人,在下則泄瀉不止,在上則吐痰不已者皆死,蓋氣脫無所管攝故也。若用參朮膏救之,早者十活二三。(《醫綱》)

白話文:

搶救陽氣衰竭的方法,我曾經治療過幾位病人,症狀是下瀉不止,上吐痰不止,最後都死了,這是因為元氣脫離了身體,沒有東西能夠控制和約束身體,所以死亡。如果用人參、白朮、麻油三味合成的膏藥來救治,早期治療的,十個病人可以救活兩三個。(《醫綱》)

大瀉如傾,元氣漸脫者,宜速用四味回陽飲或六味回陽飲主之。凡暴瀉如此者,無不即效。若久瀉至此,猶恐無及。蓋五奪之中,惟瀉最急,是不可見之不早也。倘藥未及效,仍宜速灸氣海,以挽回下焦之陽氣,仍須多服人參膏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如果遇到腹瀉如洪水傾瀉般,元氣漸漸脫離的情況,應立即使用四味回陽飲或六味回陽飲來治療。所有突然出現的腹瀉,使用這兩種藥方後,都能立即產生療效。如果腹瀉已經持續很久纔到這種程度,恐怕來不及救治。因為五種致死的病症中,只有腹瀉最為急迫,所以不能不早點治療。如果藥物治療還沒有產生效果,仍然應該儘快灸氣海穴,以挽救下焦的陽氣,並且還要服用大量的人參膏。(出自《景嶽全書》)

蕩實方法(消積方附)下痢而腹痛滿為寒實,當下之。下利腹中堅者,當下之。(《脈經》)

夫泄瀉卻用大黃者,乃通因通用也,非大實熱,勿輕用之。(《三因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實證的方法(附消積方):如果出現下痢且伴有腹部疼痛和脹滿的情況,屬於寒實證,應該使用瀉下法。如果下痢而腹部有硬塊感,也應該使用瀉下法。(《脈經》) 對於洩瀉使用大黃,是因為其具有通利的作用,但如果不是大實熱的症狀,則不宜輕易使用。(《三因》)

治痼冷在腸胃間,連年腹痛泄瀉,休作無時,服諸熱藥不效,宜先取去,然後調治易瘥,不可畏虛以養病也,宜溫脾湯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積聚在腸胃中的寒氣,導致多年來腹痛腹瀉,天天不休。服用各種溫熱藥物無效,應該先將寒氣去除,然後再進行調理,這樣才能容易康復。不要害怕虛弱而姑息養病,應該服用溫脾湯。

厚朴(去粗皮薑製),乾薑(炮),甘草,桂心(去皮不見火),附子(生去皮臍各半兩),大黃(生四錢碎切,湯一盞漬半日,搦去滓,煎湯時和滓下。)

白話文:

厚朴(去掉粗糙的外皮,用薑汁醃製),乾薑(炒製),甘草,桂心(去皮,不經過火烤),附子(生用,去掉皮和肚臍,各半兩),大黃(生用,四錢,切碎,用一杯湯浸泡半天,擰去渣滓,煎藥時連渣滓一起放入)。

上細銼,水二升半,煎八合,後下大黃汁,再煎六合去滓,澄去腳,不要晚食,分三服溫服,自夜至曉令盡。不快,食前更以乾薑丸佐之。(《本事》)

乾薑丸。

白話文:

將上等細末研成粉末,以二升半的水煎煮,煎到八合時,加入大黃汁,再煎六合後去除渣滓,使湯澄清後去除藥材渣滓,不要在晚上飲食,分三次服用溫熱的湯藥,從晚上到天亮服用完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在飯前再服用乾薑丸輔助治療。(《本事》)

乾薑(炮),巴豆(去心炒黃研),大黃(濕紙裹甑上蒸),人參(各一錢去蘆)

白話文:

  • 乾薑:將乾薑炮製,一般是切片後烘乾或炒至微黃。

  • 巴豆:將巴豆去心,炒至黃色,研成細粉。

  • 大黃:將大黃用濕紙包裹,放入蒸籠中蒸熟。

  • 人參:取一人參,去蘆後,切碎或研成粉末,用量為一錢。

上除巴豆,余為末,同研,煉蜜丸如梧子大,服前湯時,用湯吞下一丸,米飲亦得。(同上)(《聖濟》治水瀉不止,黑神丸,出《滯下》針頭丸下。)

三稜散,酒食傷積用此。

白話文:

去除巴豆,將剩下的研成粉末,和其他的成分一起研磨,用蜂蜜煉成梧子大小的丸子。服用之前用湯水吞下一丸,也可以用米湯服用。(同上)(《聖濟》治療水瀉不止,黑神丸,出自《滯下》針頭丸下。)

京三稜(炮),蓬莪朮(炮),益智仁,甘草(炙),青皮(去白各二兩),白茯苓(四兩)

白話文:

  • 京三稜(炮):取京三稜,炮製後使用。

  • 蓬莪朮(炮):取蓬莪朮,炮製後使用。

  • 益智仁:取益智仁,洗淨乾燥後使用。

  • 甘草(炙):取甘草,炙制後使用。

  • 青皮(去白各二兩):取青皮,去掉白色部分,取二兩。

  • 白茯苓(四兩):取白茯苓,取四兩。

上末,每二錢,少鹽煎,吞感應丸,治傷食泄瀉。(《直指》)

灸法,熙寧四年,予親老在邵陽,忽患水瀉,百藥無效,遂灸天樞二穴立止,故述之(《神巧》)

白話文:

每次使用兩錢,稍微加點鹽煎煮,然後吞服感應丸,用來治療因食物過量引起的腹瀉。 灸法,在熙寧四年,我的年邁父母住在邵陽,突然患上水瀉,各種藥物都無效,後來灸了天樞兩個穴位,馬上就停止了,因此記下這件事。

大便不禁,病亦惙矣,神闕、石門、丹田、屈骨端等,皆是穴處,宜速灸之。泄瀉,宜先灸臍中,次灸關元等穴。(《資生經》)

白話文:

大便失禁,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,神闕穴、石門穴、丹田穴、屈骨端穴等,都是穴位,應該趕緊艾灸。腹瀉,應該先艾灸臍中穴,然後艾灸關元穴等穴位。(《資生經》)

凡治濕,皆以利小便為主。諸泄不已,宜灸水分穴,謂水穀之所別也,臍之上一寸半,灸五、七壯,腹鳴如雷,水道行之候也。(《撮要圖》)

白話文:

凡是治療濕氣,皆以利尿為主。腹瀉不止的,應該灸水分穴,此穴是水穀食物的分別之處,在肚臍上方一寸半的地方,灸五到七壯,肚子裡發出雷鳴般的聲音,是尿道通暢的徵兆。(《撮要圖》)

鄰郡一富翁,病泄瀉彌年,禮致子厚(按:子厚黃姓)診療,浹旬莫效。子厚曰,予未得其說,求歸。一日讀《易》至天行健,朱子有曰:天之氣運轉不息,故閣得地在中間,如人弄碗珠,只運動不住,故在空中不墜,少有息則墜矣。因悟曏者富翁之病,乃氣不能舉為下脫也。

白話文:

鄰近縣城裡有一位富翁,患泄瀉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,他禮請子厚先生(按:子厚姓黃)為他診治,十天過去了,卻不見效果。子厚先生說,我還沒找到病因,請求回去。有一天,子厚先生讀《易經》讀到「天行健」這一卦,朱熹注釋說:天的氣運轉不息,所以大地能在中間懸浮著,就像人玩碗珠,珠子不停轉動,所以能在空中不掉下來,稍有停息就會掉下來。於是子厚先生頓悟了,他意識到富翁的病,是氣不能上升,所以往下脫落造成的。

又作字,持水滴吸水,初以大指按滴上竅,則水滿筒。放其按,則水下溜無餘。乃豁然悟曰:吾可治翁證矣。即治裝往,翁家驚喜,至即為治艾,灸百會穴,未三、四十壯,泄瀉止矣。生自少識之,後在鄴,胡元望女生始六月,亦病泄瀉不已,因教以前法,灸即愈。(《攖寧生傳》)(灸大椎,出前溢飲滑泄。

白話文:

灸法:百會穴(治療久瀉、下陷脫滑者,灸三壯)、脾俞穴(治療泄瀉,灸三壯)、中脘穴(灸七壯)、關元穴(治療泄不止,可灸七壯)、腎俞穴(可灸五壯,治洞瀉不止)、大腸俞穴(可灸三壯,治腸鳴腹脹暴瀉)、天樞穴、氣海穴。(《醫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