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98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98)

1. 肺癰

焊肺丹,凡治肺癰,必以此藥間而服之,以護膈膜,不致潰透心肺,最為切當。即蠟礬丸,用蜜水送下。(《壽世》)(方見《腸癰》中)

末治諸方,《百濟新集方》治肺癰方。

黃耆一兩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二服,《葛氏方》同之。(《醫心》)

排膿散,治肺癰得吐膿後,宜以此藥排膿補肺。

綿黃耆去蘆二兩生用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,溫服不拘時候。(《濟生》)

排膿散,理肺癰吐膿後,宜服排膿補肺。

嫩黃耆(二兩),川白芷,北五味子(炒),人參(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小指大,偃仰入口含化,旋旋嚥下,食後服,臨臥服。(《得效》)《正宗》每服三錢,食後蜜湯調服。

加味十奇散,治肺癰已散,不咳不疼,服此去舊生新,內能固消。(同上)(方見《腸癰》內補散下。)

八寶散,治肺癰,咳嗽日久,痰帶腥臭,身熱虛羸。

白茯苓,桔梗,貝母,人參,北五味,天門冬,胡黃連,熟地(各等分)

水煎,食後服。(《玉案》)

薛立齋治一老婦,素味厚,吐膿已愈,但小便淋瀝,用補中益氣,加麥冬、五味而愈。膏粱之人,初起清胃散亦可用。(《類案》)

一婦人素血虛發熱咳嗽,或用痰火之劑,後吐膿血而赤,脈數,其勢甚危,此膿成而血氣虛也。余用八珍湯以補元氣,用桔梗湯以治肺證,脈證全愈。(《外科發揮》)

白芨散,治肺癰咳唾膿血,及肺破不愈最效。以白芨為面,每服二錢,糯米飲調,臨臥服。(《醫統》按:此本出《醫說》,治咯血。)

白話文:

肺癰

焊肺丹: 凡是治療肺癰,一定要搭配這個藥,間隔著服用,用來保護橫膈膜,不至於讓病情惡化到穿透心肺,這是最妥當的做法。這個藥就是蠟礬丸,用蜂蜜水送服。(這個方子在《腸癰》中有記載)

末治諸方: 《百濟新集方》治療肺癰的藥方。

黃耆一兩,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,分兩次服用,《葛氏方》的用法相同。

排膿散: 治療肺癰,在吐出膿液後,適合服用這個藥來幫助排出剩餘膿液並補養肺部。

生用黃耆(去除蘆頭)二兩,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碗水煎到剩六分,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

排膿散: 治療肺癰,在吐出膿液後,適合服用這個藥來幫助排出剩餘膿液並補養肺部。

嫩黃耆二兩,川白芷、炒過的北五味子、人參各一兩,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小指大小的藥丸,躺著慢慢含化,然後慢慢吞下,在飯後和睡前服用。另有記載說,每次服用三錢,飯後用蜂蜜水調服。

加味十奇散: 治療肺癰已經消散,不咳嗽也不疼痛,服用這個藥可以去除舊的病灶,促進新生,同時在體內鞏固消散的效果。(這個方子在《腸癰》中的補散部分有記載。)

八寶散: 治療肺癰,咳嗽時間很長,痰帶有腥臭味,身體發熱、虛弱消瘦。

白茯苓、桔梗、貝母、人參、北五味子、天門冬、胡黃連、熟地,各取等份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薛立齋醫案: 薛立齋曾經治療一位老婦人,她平時飲食濃膩,吐膿的症狀已經好轉,但是小便卻淋漓不盡。他用補中益氣湯,加上麥冬、五味子,就治好了。飲食豐盛的人,在肺癰初期也可以使用清胃散來治療。

醫案: 一位婦人,平時血虛體弱,發熱咳嗽,有醫生使用了清熱化痰的藥物,後來她吐出了膿血,顏色鮮紅,脈搏跳動很快,情況非常危急。這是因為膿已經形成,而且血氣虛弱。我用八珍湯來補養元氣,用桔梗湯來治療肺部疾病,最後病人的脈象和症狀都完全痊癒。

白芨散: 治療肺癰,咳嗽吐膿血,以及肺部破裂難以癒合的情況,效果非常好。將白芨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糯米湯調服,睡前服用。(這則記錄說,此方出自《醫說》,原本是用來治療咯血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