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94)
臟腑類 (194)
1. 肺癰
脈因證治總說,問曰:振寒發熱,寸口脈滑而數,其人飲食起居如故,此為癰腫病。醫反不知,而以傷寒治之,應不愈也。何以知有膿?膿之所在,何以別知其處?師曰:假令痛在胸中者,為肺癰,其人脈數,咳唾有膿血。設膿未成,其脈自緊數;緊去但數。膿為已成也。(《脈經》)
肺癰者,由風寒傷於肺,其氣結聚所成也。肺主氣,候皮毛,勞傷血氣,腠理則開而受風寒,其氣虛者,寒乘虛傷肺,寒搏於血,蘊結成癰。熱又加之,積熱不散,血敗為膿。肺處胸間,初肺傷於寒則微嗽。肺癰之狀,其人咳,胸內滿,隱隱痛而戰寒,診其肺部脈緊為肺癰。
(《病源論》)(按:原此下曰:又肺病,身當有熱,咳嗽短氣,唾出膿血。其脈當短澀而反浮大,其色當白而反赤者,此是火之剋金,大逆不治也。此本出《脈經》肺病證,似與經旨違,仍附註之。)
肺癰證始萌易治,膿成難治。診其脈數而實,膿已成;微而澀,漸愈。面色白,嘔膿而止者,自愈;有膿而嘔食,面色赤,吐膿如糯米粥者,不治。男子以氣為主,得之十救二三;婦女以血為主,得之十全七八,歷試屢驗。(《得效》)
肺癰者,出於上焦,客熱停於肺腑,咳嗽胸膈內痛,致使肺爛成癰,唾膿如敗糊臭穢,此為難治。脈關前緊數,關後微小,下虛上盛也。(《活法秘方》)
肺癰者,先因感受風寒,未經發越,停留肺中。初則其候毛聳惡風,咳嗽聲重,胸膈隱痛,項強不能轉側者,是其真候也。久則鼻流清涕,咳唾膿痰,黃色腥穢。甚則胸脅脹滿,呼吸不利,飲食減少,脈洪自汗。法當清金,甘桔湯主之(方未考),麥冬清肺飲調之(當是麥冬平肺飲,用參、麥、芍、檳、茯、陳、桔、甘)。
又久嗽勞傷,咳吐痰血,寒熱往來,形體消削,咯吐瘀膿,聲啞咽痛,其候傳為肺痿,如此者百死一生之病也。又勞力內傷,迎風響叫,外寒侵入,未經解散,致生肺癰者,初起脈浮微數,胸熱氣粗,寒熱往來,咳嗽生痰者,當以小青龍湯主之,麥冬清肺飲調之,通用金鯉湯、蠟礬丸、太乙膏(當是薛氏原方,用玄參、白芷、歸、桂、芍、地、大黃。)相間服之亦效。
(《外科正宗》)
初起風寒相入,頭眩惡寒,咳嗽聲重者,宜解散風邪。汗出惡風,咳嗽氣急,鼻塞項強,胸膈隱痛,實表清肺。日間多寒,喜覆衣被,夜間發熱,多煩去被,滋陰養肺。口乾喘滿,咽燥而渴,咳嗽身熱,脈弦數者,降火抑陰。胸滿喘急,咳吐膿痰,身熱氣粗,不得安臥,平肺排膿。熱退身涼,脈來短澀,精神減少,自汗盜汗,補肺健脾。(同上)
肺癰危證,乘初起時,極力攻之,庶可救療。凡咳嗽吐臭稠痰,胸中隱痛,鼻息不聞香臭,項強不能轉側,咳則遺尿,自汗喘急,呼吸不利,飲食減少,脈數盛而芤,惡風毛聳,便是肺癰之候。蓋由感受風寒,未經發越,停留肺中,蘊發為熱,或挾濕熱痰涎垢膩,蒸淫肺竅,皆能致此。慎不可用溫補保肺藥,尤忌發汗傷其肺氣,往往不救。
白話文:
肺癰指的是肺部感染化膿的疾病。患者起初可能感到發冷發熱,脈搏滑數,但飲食起居與常人無異,醫生卻誤認為是傷寒而用錯誤方法治療,自然不會痊癒。判斷是否有膿,以及膿的位置,需要仔細觀察。例如,胸部疼痛就是肺癰的症狀,患者脈搏數,咳嗽並咳出膿血。如果膿尚未形成,脈搏會緊數,膿形成後脈搏則僅數而不緊。
肺癰是由於風寒侵犯肺部,導致氣血凝滯而形成的。肺主呼吸,與皮膚毛髮相關,過度勞累損傷氣血,則皮膚毛孔開張,容易受風寒侵襲。肺氣虛弱的人,寒邪乘虛而入,傷及肺部,寒邪阻塞氣血,積聚成癰。如果再有熱邪加入,積熱不散,血液腐敗則化膿。肺位於胸部,初期受寒會輕微咳嗽。肺癰的症狀包括咳嗽、胸悶、隱隱作痛以及發冷,檢查脈搏,發現肺部脈象緊則為肺癰。
肺癰初期容易治療,膿液形成後則難治。脈搏數而有力,表示膿已形成;脈搏微弱而澀,則表示病情好轉。面色蒼白,嘔吐膿液後停止,則可自愈;但如果伴隨嘔吐食物,面色紅赤,吐出膿液像糯米粥一樣,則難以治癒。男性以氣為主,十個病人大約能治癒二三個;女性以血為主,十個病人大約能治癒七八個,這是根據臨床經驗總結的。
肺癰源於上焦,熱邪停留在肺腑,導致咳嗽、胸膈疼痛,肺部潰爛成癰,咳出的膿液像腐敗的糊狀物,臭穢不堪,難以治療。脈象在關脈之前緊數,關脈之後微弱,說明下虛上盛。
肺癰的發生,是因為風寒侵入體內,沒有及時發散,滯留在肺部。初期症狀包括毛髮豎立、怕風、咳嗽加重、胸膈隱痛、頸項僵硬不能轉動。久而久之,會流清鼻涕,咳嗽咳出黃色腥臭的膿痰。嚴重時,胸脅脹滿,呼吸困難,食慾減退,脈搏洪大,自汗。治療應當清熱瀉肺,可以使用甘桔湯等方劑。久咳傷肺,咳吐痰血,寒熱往來,身體消瘦,咳出膿血,聲音嘶啞咽喉疼痛,則病情轉為肺痿,預後極差。勞累損傷身體,在風中喊叫,外寒侵入,沒有及時治療,也可導致肺癰。初期脈象浮弱而數,胸部發熱,氣粗,寒熱往來,咳嗽痰多,應當服用小青龍湯等方劑。
初期風寒侵入,頭暈發冷,咳嗽加重,應當散寒解表。出汗怕風,咳嗽氣喘,鼻塞頸項僵硬,胸膈隱痛,則應當清熱解表。白天怕冷,喜歡蓋被子,晚上發熱,喜歡脫被子,則應該滋陰養肺。口乾氣喘,咽喉乾燥口渴,咳嗽發熱,脈象弦數,則應當降火清熱。胸悶氣喘,咳吐膿痰,發熱氣粗,不能安睡,則應當清肺排膿。熱退身涼,脈象短澀,精神萎靡,自汗盜汗,則應當補益肺脾。
肺癰危急症狀,必須在初期就積極治療才有希望。咳嗽吐出臭稠痰液,胸部隱痛,聞不到氣味,頸項僵硬不能轉動,咳嗽時尿失禁,自汗氣喘,呼吸困難,食慾減退,脈搏數而虛弱,怕風毛髮豎立,這些都是肺癰的危重症狀。這些都是因為風寒侵入,沒有及時發散,滯留在肺部,鬱積化熱,或夾雜濕熱痰液,阻塞肺部,而導致的。絕對不能使用溫補保肺的藥物,尤其忌諱發汗,以免傷及肺氣,往往會危及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