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85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85)

1.

深師療卒急上氣,胸心滿,竹筱下氣湯方。

生甘竹筱(一虎口),石膏(一兩),生薑,橘皮(各三兩),甘草(三兩炙)

上五味切,以水七升,煮竹筱取四升半,去滓內諸藥,煮取二升,分二服。此方療忽上氣不止者,服兩三劑瘥。(同上)

初虞世云:火喘,用白虎湯加栝蔞仁、枳殼、黃芩,神效。(《準繩》)

雙玉散,治痰熱而喘,痰湧如泉。

寒水石,石膏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煎人參湯調下三錢,食後服。(《保命集》)

加減瀉白散方。(主治見後瀉下方平氣散下。)

知母,陳皮(去白各五錢),桑白皮(一兩),桔梗,地骨皮(各五錢),青皮(去白),甘草(炙),黃芩(各三錢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溫服食後,數服良愈。(《寶鑑》)(按:此方本出《醫學發明》,今去五味子、人參、茯苓,加知母、桔梗、黃芩。又《傷寒廣要》載有增損方,宜並考。)

均氣八仙湯,哮喘氣急而不得息者,宜用。

麻黃(二錢),杏仁(二錢),石膏(三錢),桔梗(一錢),片芩(二錢),知母(二錢),貝母(一錢用北細辛三分煎湯拌炒二母),生甘草(一錢)

上銼一劑,水煎溫服。(《壽世》)

豁痰諸方,降氣化痰湯,治因於痰者,喘則便有痰聲。

紫蘇子(炒捶碎一錢半),前胡,半夏(湯泡),茯苓,橘紅,桑皮,杏仁(炒),栝蔞仁(炒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後服。(《統旨》)

三子養親湯,治凡人年老形衰,苦痰氣喘嗽胸滿。

紫蘇子,芥菜子,蘿蔔子

上各微炒,生絹或稀布小袋盛煮湯,可隨甘旨飲啜,勿煎。(《皆效方》)《韓氏醫通》每劑不過三錢,不宜煎熬太過,若大便索實者,臨服加熟蜜少許。若冬寒,加生薑三片。《濟生全書》本方合導痰湯,亦名三子養親湯。

哮喘久不止,不拘老小,一服即止,並治小兒奶哮。

石膏,半夏,栝蔞仁,陳皮,麻黃(各一錢五分),枳實,杏仁(各一錢),甘草(七分),生薑(五片)

水煎熱服。(《幼幼集成》)

治急下涎,半夏湯(案:館本作千緡湯)。

齊州半夏(七枚炮裂四破之),皂角(去皮炙一寸半),甘草(一寸),生薑(兩指大)

上同以水一碗,煮去半,頓服。沈興宗待制,常病痰喘不得臥,人扶而坐數日矣。客有見之者曰:我曾如此,得藥一服瘥,我以千緡酬之,謂之千緡湯,可試為之。興宗得湯,一啜而愈。(《蘇沈》)

治遠年日近喘嗽。

皂角(不蛀者三大莖)

上一味,刮去黑皮,刀切開去子,每子倉內,入巴豆肉一粒,合就麻皮縛定,用生薑自然汁和蜜,塗令周匝,漫火炙,又塗又炙,以焦黃為度,劈開去巴豆不用,以好明礬一兩枯過,萆麻七個,薑汁和蜜塗炙前三味為末,卻以杏仁二兩去皮尖研成膏,卻與前藥和勻,每服一錢,用柿子干炙過候冷,點藥細嚼,臨睡服。忌熱毒魚鮓鮭鯗、油麵酒米醋、煎煿熱毒等物。

白話文:

深師治療突然發作的喘氣,胸悶心悸,使用竹筱下氣湯。

藥方:新鮮竹筱(一虎口抓取的量),石膏(一兩),生薑,橘皮(各三兩),炙甘草(三兩)。

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,加水七升,先煮竹筱取四升半湯汁,去除藥渣後,再加入其他藥材,煮至二升,分兩次服用。這個藥方治療突然喘氣不止的症狀,服用兩三劑就會痊癒。

初虞世云認為,火熱引起的喘,使用白虎湯加上栝蔞仁、枳殼、黃芩,效果非常好。

雙玉散,治療痰熱引起的喘,痰液像泉水般湧出。

藥方:寒水石,石膏(等量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人參湯調服三錢,飯後服用。

加減瀉白散,(主要治療功效參見後文瀉下方平氣散)。

藥方:知母、陳皮(去白,各五錢),桑白皮(一兩),桔梗、地骨皮(各五錢),青皮(去白),炙甘草,黃芩(各三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加水兩碗,煎至一碗,去除藥渣後溫服,飯後服用,多次服用效果良好。(這個方子原本出自《醫學發明》,現在去掉了五味子、人參、茯苓,加入了知母、桔梗、黃芩。《傷寒廣要》中有記載加減方,應該一起參考。)

均氣八仙湯,適用於哮喘氣急,呼吸困難的患者。

藥方:麻黃(二錢),杏仁(二錢),石膏(三錢),桔梗(一錢),片芩(二錢),知母(二錢),貝母(一錢,用北細辛三分煎湯拌炒二母),生甘草(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後溫服。

豁痰諸方,降氣化痰湯,治療因為痰液引起的喘,喘的時候會有痰聲。

藥方:炒過的紫蘇子(搗碎,一錢半),前胡、泡過的半夏、茯苓、橘紅、桑白皮、炒過的杏仁、炒過的栝蔞仁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。

加水兩碗,加入生薑三片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
三子養親湯,治療老年人體弱、痰多氣喘、咳嗽胸悶的症狀。

藥方:紫蘇子、芥菜子、蘿蔔子。

將以上藥材稍微炒過,用生絹或稀布做成小袋子裝起來煮湯,可以像喝茶一樣隨意飲用,不要煎煮。(韓氏醫通中記載,每劑不要超過三錢,不宜煎煮太久,如果大便乾燥,服用時可以加入少許蜂蜜。冬天寒冷,可以加入生薑三片。《濟生全書》中將這個方子與導痰湯合用,也稱作三子養親湯。)

治療哮喘久治不癒,不論年紀大小,服用一次就可止喘,也治療嬰兒的哮喘。

藥方:石膏、半夏、栝蔞仁、陳皮、麻黃(各一錢五分),枳實、杏仁(各一錢),甘草(七分),生薑(五片)。

加水煎煮後趁熱服用。

治療急促的流口水,使用半夏湯(館本記載為千緡湯)。

藥方:齊州半夏(七枚,炮裂後分成四份),皂角(去皮炙烤,一寸半),甘草(一寸),生薑(兩個手指大小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,煮到剩下一半時,一次性服用。沈興宗待制曾經患有痰喘,無法躺下,只能坐著好幾天。有客人看到後說:「我曾經也這樣,吃了藥就好,我為了感謝花了千緡錢,所以叫做千緡湯,你可以試試看。」沈興宗喝了藥湯,喝一口就好了。

治療多年累積的喘咳。

藥方:皂角(不蛀的,三大根)。

只用皂角,刮去黑皮,用刀切開,去除種子,每個果倉內放入一粒巴豆肉,用麻皮綁好,用生薑的自然汁和蜂蜜塗滿外層,用微火烤,邊烤邊塗,直到表面焦黃為止,劈開去除巴豆,用好明礬一兩烤乾,加上萆麻七個,用薑汁和蜂蜜塗抹烤過的前三味藥材後磨成粉末,再將杏仁二兩去皮尖研磨成膏,與之前藥粉混合均勻,每次服用一錢,用柿餅乾烤過,放涼後沾著藥粉細嚼,睡前服用。忌吃熱毒的魚乾、肉乾,以及油麵、酒、米醋、煎炸等熱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