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84)
臟腑類 (184)
1. 喘
(同上)
上用門冬、五味、人參三味為主,治肺實,或自汗,或少氣而喘,蓋聖藥也。(同上)(按:《要訣》曰:五味有南有北,生津止渴,潤肺益腎。治勞嗽者,宜用北五味。若風邪在肺,宜用南五味。不若二者兼用。)
生脈散,治久病氣虛作喘。(《識病捷法》)
人參胡桃湯,治痰喘。《夷堅己志》第三卷。
新羅人參(一寸許),胡桃肉(一個去殼不剝皮)
上煎湯服。蓋人參定喘,帶皮胡桃斂肺故也。(《是齋》)
杏仁煎,治久患肺喘,咳嗽不止,睡臥不得者,服之即定。
杏仁(去皮尖微炒半兩),胡桃肉(去皮半兩)
上件入生蜜少許,同研令極細,每一兩作一十丸,每服一丸,生薑湯嚼下,食後臨臥。(《楊氏》)《神效方》名三生丸,於本方加生薑(去皮細切,各一兩),同研為泥,可得十三、四丸,臨臥爛嚼一丸。
溫肺(諸方溫中)深師療氣上迫滿,或氣不通,煩悶喘嘔,蘇子湯方。
蘇子(一升),乾薑(三兩),半夏(四兩洗),桂心,人參(各一兩),橘皮,茯苓(各三兩),甘草(一兩炙)
上八味切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為三服。若虛熱,去乾薑,用生薑六兩,加黃芩二兩。(《外臺》)
小青龍湯本方,去麻黃,加杏仁去皮三兩,治水氣喘嗽。若小腹滿,更加茯苓。(《直指》)(按:此即《易簡》杏子湯,既錄《傷寒廣要》中。)
附子理中湯,脾肺虛寒,痰涎壅塞,少有動作,喘嗽頻促,脈來遲細者,此方主之。(《醫方考》)(沉附湯方,載在重墜方中,宜參。)
六君子湯,氣虛痰喘者,此方主之。(同上)
四君子湯,治氣喘氣短而喘者,呼吸短促而無痰聲也。
人參,白朮(一錢三分),茯苓,陳皮,厚朴(薑汁炒),砂仁,蘇子,桑皮(各六分),當歸(八分),沉香,木香(各五分另磨水),甘草(一錢)
上劑姜一片,棗二枚,水煎磨沉、木香調服。(《回春》)
理中湯,治寒喘。寒喘者,四肢逆冷,脈沉細也。
砂仁,乾薑(炒),蘇子,厚朴(薑汁炒),官桂,陳皮,甘草(炙各一錢),沉香,木香(各五分水磨入)
上劑,姜三片,水煎磨沉、木香同服。若脈細手足冷,加附子。(同上)
清肺諸方,《廣濟》療肺氣痰上氣急及咳方。
柴胡(五兩),五味子,橘皮,紫菀,貝母,杏仁(各三兩),麻黃(四兩去節),甘草(炙),黃芩(各二兩)
上九味細切,搗令極碎,每服取麥門冬一兩去心,生薑半兩切,竹葉一兩半,以水二升五合,先煮麥門冬、生薑、竹葉,有一升五合,內散二兩,煎取一升二合,絞去滓,分二服,平旦空肚服之,一服日晚食消後服之,每日作一劑。(《外臺》)(按:此方麻黃無亦可。)
白話文:
喘
這個方子(指前面提到的)主要用麥門冬、五味子、人參這三味藥,可以治療肺部實熱的症狀,像是容易出汗、呼吸短促而喘,這真是很棒的藥方。(前面提到:)《醫方要訣》說:五味子有南五味和北五味之分,可以生津止渴、潤肺益腎。治療勞損引起的咳嗽,適合用北五味。如果是風邪侵入肺部,適合用南五味。最好是兩種都用。
生脈散,可以治療久病體虛導致的喘。
人參胡桃湯,可以治療痰多引起的喘。《夷堅己志》第三卷記載:用新羅人參(約一寸長),胡桃肉(一個,去殼但不要剝皮)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因為人參能定喘,帶皮的胡桃能收斂肺氣。
杏仁煎,可以治療長期患有肺喘、咳嗽不止、睡不著覺的人,服用後就能止喘。用杏仁(去皮尖,稍微炒過,半兩),胡桃肉(去皮,半兩),加入少許蜂蜜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份一兩做成十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生薑湯嚼碎後吞下,飯後或睡前服用。《神效方》裡的“三生丸”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加入生薑(去皮切細,各一兩),一同研磨成泥,可以做成十三四丸。睡前嚼碎一丸服用。
溫肺(以下方劑都是溫中)深師說,如果感覺氣往上衝,胸悶氣不通,煩躁喘嘔,可以用蘇子湯。方子是:蘇子(一升),乾薑(三兩),半夏(四兩,洗過),桂心、人參(各一兩),橘皮、茯苓(各三兩),甘草(一兩,炙過)。將以上八味藥切碎,用水八升煎煮,取二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是虛熱,就去掉乾薑,改用生薑六兩,加入黃芩二兩。
小青龍湯原方,去掉麻黃,加入去皮的杏仁三兩,可以治療水氣引起的喘嗽。如果小腹脹滿,可以再加入茯苓。 (此方即《易簡》中的杏子湯,也記錄在《傷寒廣要》中。)
附子理中湯,適合脾肺虛寒,痰涎阻塞,稍微活動就喘嗽頻繁,脈搏遲緩細弱的人。
六君子湯,適合氣虛痰喘的人。
四君子湯,可以治療因氣虛引起的呼吸急促而喘,沒有痰聲。
人參、白朮(一錢三分),茯苓、陳皮、厚朴(用薑汁炒過)、砂仁、蘇子、桑白皮(各六分),當歸(八分),沉香、木香(各五分,另磨水服用),甘草(一錢)。加入生薑一片,紅棗兩枚,用水煎煮,再用磨好的沉香、木香調和服用。
理中湯,可以治療寒喘。寒喘的症狀是:四肢冰冷,脈搏沉細。
砂仁、乾薑(炒過)、蘇子、厚朴(用薑汁炒過)、官桂、陳皮、甘草(炙過,各一錢),沉香、木香(各五分,磨水加入)。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,再用磨好的沉香、木香調和服用。如果脈搏細弱,手腳冰冷,可以加入附子。
清肺諸方,《廣濟》裡記載,可以治療肺氣、痰多、上氣急促和咳嗽的方子:柴胡(五兩),五味子、橘皮、紫菀、貝母、杏仁(各三兩),麻黃(四兩,去節),甘草(炙過)、黃芩(各二兩)。將以上九味藥切碎,搗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取麥門冬一兩(去心),生薑半兩(切片),竹葉一兩半,用水二升五合,先煮麥門冬、生薑、竹葉,煮到剩一升五合時,加入藥粉二兩,煎煮至剩下一升二合,去渣,分兩次服用。早晨空腹服用一次,晚上飯後消化後再服用一次,每天服用一劑。(這個方子沒有麻黃也可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