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外因類 (52)

回本書目錄

外因類 (52)

1.

真阿魏,好丹砂(各一兩)

上研勻,米糊丸,皂子大,每空心人參一錢煎湯化服一丸即愈。世人治瘧,唯用常山、砒霜毒物,多有所損,此方平易,人所不知。草窗周密云:此方治瘧,以無根水下。若治痢,以黃連木香湯下。瘧痢多起於積滯故爾。(《醫匯》)(按:出典當考。)

灸刺法,凡灸瘧者。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,先灸之。從頭項發者,於未發前,預灸大椎尖頭,漸灸,過時止。從腰脊發者,灸腎輸百壯。從手臂發者,灸三間。(《千金》)(按:此就經文,變刺法為灸法者。)

若積日既久,變成勞瘧者,宜灸膏肓。(《易簡》)

若痞成難消者,須灸章門、水道等穴,炷宜稍大,多灸或連灸二三次,方得全愈。(《景岳》)

陳下有病瘧二年不愈者,止服溫熱之劑,漸至衰羸,命予藥之。余見其羸,亦不敢便投寒涼之劑,乃取《內經·刺瘧論》詳之。曰:諸瘧不已,刺十指間出血。正當發時,余刺其十指出血,血止而寒熱立止。(《儒門事親》)

調攝法,瘴瘧瘥後,吃粥或爛飯,更常調理脾胃,切忌生冷酒果房色洗浴,半月或一月,更須子細,可視之。(《和劑指南》)

大忌飽食,遇發日食飽,病愈加重。(《正傳》)

瘧中惟忌用心過度,勞役憂心,最為難治。若能清心養體,節食避風,如此調治,無不愈矣。(《諸證辨疑》)

有當發之時,不以熱處,或露臥風霜,或飲水以救渴,致使風寒並結而不能舒散,邪氣攻擊而致於擾亂,寒熱相搏,痰涎迷悶,狂言亂走,立待而死。又有房室不以忌憚,勞役更與支持,發而延久,變為勞損。或有氣鬱不清,嚴加哀苦,致令七情所傷,飲食不節,脾胃愈損,變為痞氣。

或者發瘧之時,當禁雞魚生冷麵食,否則不忌,變生中滿腫脹嘔吐之由也。(《繩墨》)

須待熱退身涼,方可飲食也,切不可帶熱飲食,恐不消而成痞。一名瘧母,痞散成鼓者有之矣。(《回春》)

瘧發之日,外當避風,內須減膳。將發之時,尤不宜飲食,唯吃熱湯,以助中氣,令邪易解。倘若寒來多覆衣被,熱來即行掀揭,雖不覺有風邪之侵,然內邪蒸發於外,須要周身遮護,熱退汗乾,方才袒脫,庶幾邪易伏病易安。(《一萬社草》)

白話文:

瘧疾的治療方法

藥物治療: 將真阿魏和上好的丹砂各一兩研磨均勻,用米糊做成丸子,像皂角子大小。每次空腹時,用人參一錢煎湯送服一丸,病就會好。現在的人治療瘧疾,只知道用常山、砒霜等毒性大的藥物,常常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這個方子平和易用,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。草窗周密說,這個方子治療瘧疾,最好用無根水送服。如果治療痢疾,則用黃連木香湯送服。瘧疾和痢疾多半是因為體內有積滯造成的。

艾灸療法: 艾灸治療瘧疾,一定要先問清楚病人發病時哪個部位先開始不舒服,就先艾灸那個部位。如果是從頭部或脖子開始不舒服的,在瘧疾還沒發作前,就先艾灸大椎穴,慢慢地灸,時間到了就停止。如果是從腰背部開始不舒服的,就艾灸腎俞穴一百壯。如果是從手臂開始不舒服的,就灸三間穴。

如果瘧疾拖延很久,變成勞瘧,就應該艾灸膏肓穴。

如果瘧疾引起腹部痞塊難以消除,就必須艾灸章門穴和水道穴等穴位,艾灸的量要稍大一些,多灸幾次或者連續灸二三次,才能痊癒。

以前有個病人得了瘧疾兩年都沒好,一直服用溫熱的藥物,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,找我醫治。我看他身體虛弱,也不敢馬上用寒涼的藥物,就仔細研究了《黃帝內經·刺瘧論》。裡面說:“各種瘧疾不好,就刺十指尖端出血。”剛好在他瘧疾發作時,我刺了他十指尖端出血,血止後,寒熱就馬上停止了。

調養方法:

得了瘧疾痊癒後,要吃粥或軟爛的米飯,更要注意調理脾胃,千萬不能吃生冷的食物、喝酒、吃水果、做房事、洗澡。至少要半個月或一個月都要特別小心。

最忌諱吃得太飽,如果在瘧疾發作那天吃飽,病情會更嚴重。

得了瘧疾最忌諱的是過度操勞、勞累、憂心,這些情況都非常難治。如果能保持心情平靜,好好休養身體,節制飲食,避開風寒,這樣調養,沒有治不好的。

如果在瘧疾發作的時候,不注意保暖,或者露天睡覺,受風寒侵襲,或者為了解渴喝水,都會導致風寒邪氣結聚在一起而無法散開,邪氣攻擊身體,導致寒熱交戰,痰涎堵塞,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甚至會立刻死亡。還有的人不注意房事,還照常勞累,導致瘧疾拖延不愈,變成勞損。或者有些人氣鬱不暢,過度悲傷,導致七情內傷,飲食不節制,脾胃越來越差,變成腹部痞塊。

還有些人在瘧疾發作時,不忌諱吃雞、魚、生冷食物和麵食,就會導致腹部脹滿、腫脹、嘔吐。

必須等到熱退身涼後才能進食,千萬不要在發熱時吃東西,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,形成痞塊。痞塊如果不消散,會導致腹部腫大。

瘧疾發作那天,外面要注意避風,裡面要減少飲食。快要發作的時候,尤其不應該吃東西,只能喝熱湯,幫助身體產生正氣,讓邪氣容易消散。如果寒冷來襲,要多穿衣服,熱來時,就立刻掀開被子,即使沒有感覺到風邪入侵,但內在的邪氣也會向外蒸發,所以要全身遮蓋保護,等熱退汗乾,才能脫掉衣服,這樣邪氣容易被控制,病也好得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