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7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7)

1. 膈噎

膈與噎,其證雖異,而其因相均,其治亦相出入,是以不得區而析之。且余平生於此證,無能治愈,未審何說何方能中其綮。故今泛然採錄,並及奇方,覽者勿罪其繁蕪而可也。

白話文:

膈症和噎症,它們的症狀雖然不同,但其病因相同,治療方法也互相參照,所以不能完全區分開來。而且我一生治療這些疾病,都沒有能夠治癒的,不知道有什麼理論和方法能夠擊中要害。因此現在我只泛泛地收集了一些治療方法,其中也包括一些奇方。讀者不要嫌棄它太繁雜了。

五膈,五膈氣者,謂憂膈,恚膈、氣膈、寒膈、熱膈也(按:此目本出《肘後》)。憂膈之病,胸中氣結煩悶,津液不通,飲食不下,羸瘦不為氣力。恚膈之為病(按:《三因》作思膈),心下苦實滿,噫輒酢心,食不消,心下積結,牢在胃中,大小便不利。氣膈之為病(《三因》怒膈),胸脅逆滿,咽塞,胸膈不通,惡聞食臭。寒隔之為病(《三因》恐膈),心腹脹滿咳逆,腹上苦冷,雷鳴,繞臍痛,食不消,不能食肥。熱膈之為病(《三因》喜膈),臟有熱氣,五心中熱,口中爛生瘡,骨煩四肢重,唇口乾燥,身體頭面手足或熱,腰背皆疼痛,胸痹引背,食不消,不能多食,羸瘦少氣及癖也。此是方家所說五膈形證也。經云:陽脈結謂之膈。言憂恚寒熱動氣傷神,而氣之與神併為陽也。傷動陽氣,致陰陽不和,而臟腑生病,結於胸膈之間,故稱為膈氣。眾方說五膈互有不同,但傷動之由有五,故云五膈氣。(《病源論》)(按:此與次五噎並系其形證,然論膈噎者,以此為祖,故首列之。)

白話文:

五膈

五膈,是指憂膈、恚膈、氣膈、寒膈、熱膈。憂膈,是指胸中氣結煩悶,津液不通,飲食不下,羸瘦無力。恚膈,是指心下苦實滿,噫輒酢心,食不消,心下積結,牢在胃中,大小便不利。氣膈,是指胸脅逆滿,咽塞,胸隔不通,惡聞食臭。寒膈,是指心腹脹滿咳逆,腹上苦冷,雷鳴,繞臍痛,食不消,不能食肥。熱膈,是指臟有熱氣,五心中熱,口中爛生瘡,骨煩四肢重,脣口乾燥,身體頭面手足或熱,腰背皆疼痛,胸痹引背,食不消,不能多食,羸瘦少氣及癖也。

這是方家所說五膈的形勢和證候。經書上說,陽脈結聚叫膈。憂愁憤怒寒熱都會動氣傷神,而氣和神合在一起就稱作陽氣。傷動陽氣,導致陰陽不和,而臟腑生病,結於胸膈之間,所以稱為膈氣。眾方典籍中關於五膈的說法互有不同,但傷動的原因有五種,所以叫做五膈氣。

《延年秘籙》凡憂膈、氣膈、食膈、寒膈、飲膈,五病同藥,常以憂愁思慮飲食而得之。(《外臺》)(按:此出五膈丸主治。)

白話文:

延年祕錄:凡憂愁、生氣、暴飲暴食、受寒或飲酒過量引起的五種膈病,都可用同樣的藥物治療。這些疾病通常是由憂愁思慮引起的。(出自《外臺祕要》)(註:此處提到的五膈丸是治療五種膈病的主要藥物。)

五噎,夫五噎,謂一曰氣噎,二曰憂噎,三曰食噎,四曰勞噎,五曰思噎。雖有五名,皆由陰陽不和,三焦隔絕,津液不行,憂恚嗔怒所生,謂之五噎。噎者,噎塞不通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白話文:

五種噎嗝:氣噎、憂噎、食噎、勞噎、思噎。雖然有五種名稱,但都是因為陰陽不調和、三焦隔絕、津液不流通、憂愁、生氣、發怒所造成的,統稱為五種噎嗝。噎嗝是形容噎塞不通。

氣噎候:此由陰陽不和,臟氣不理,寒氣塞於胸膈,故氣噎塞不通而謂之氣噎,令人喘悸胸背痛也。

食噎候:此由臟氣冷而不理,津液澀少而不能傳行飲食,故飲食入則噎塞不通,故謂之食噎。胸內痛,不得喘息,食不下,是故噎也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食噎的症狀:這是因為臟腑之氣寒冷而不能正常運行,津液澀少,不能運行飲食,所以飲食一旦進入就會阻塞不通,所以叫做食噎。胸腔內疼痛,喘不過氣來,飲食吃不下去,這就是食噎。

《古今錄驗》五噎者(三字據《千金》注引補),氣噎、憂噎、勞噎、食噎、思噎。氣噎者,心悸,上下不通,噫噦不徹,胸脅苦痛。憂噎者,天陰苦厥逆,心下悸動,手足逆冷。勞噎者,苦氣隔,脅下支滿,胸中填塞,令手足逆冷,不能自溫。食噎者,食無多少,惟胸中苦塞,常痛,不得喘息。

白話文:

《古今錄驗》 中記載的五種噎症包括:氣噎、憂噎、勞噎、食噎、思噎。

氣噎:症狀為心悸,胸腔上下不通,呼吸不暢,胸脅疼痛。

憂噎:症狀為陰雨天感到苦悶,胸腔以下悸動,手腳冰涼。

勞噎:症狀為呼吸困難,脅下疼痛,胸中悶塞,手腳冰涼,無法自體溫暖。

食噎:症狀為無論吃多少食物,都會感到胸部阻塞、疼痛,無法順暢呼吸。

思噎者,心悸動喜忘,目視䀮䀮。此皆憂恚嗔怒,寒氣上逆胸脅所致。(外臺)

病在膻中之下,故名五膈。若在咽嗌,即名五噎。(《三因》)

膈噎胃反之別,夫飲食入於噎間,不能下噎,隨即吐出,自噎而轉,故曰噎(按:此以噎為咽義,非是)。膈是膈膜之膈,非膈截之謂也。飲食下噎,至於膈間,不能下膈,乃徐吐出,自膈而轉,故曰膈。翻胃是飲食已入胃中,不能運化,而下脘又燥結不通,朝食而暮吐,暮食而朝吐,明其自胃中而倒出,故曰翻胃也。均一吐病,而有上中下之分。(《赤水》)

白話文:

胃反與膈噎的區別:

食物進入咽部,無法通過咽部,隨即嘔吐出來,從咽部開始倒轉,所以稱之為噎。這裡的噎,是將咽作為咽喉的含義,而不是作為膈肌的含義。

食物通過咽部,到達膈肌之間,無法通過膈肌,於是慢慢嘔吐出來,從膈肌開始倒轉,所以稱之為膈。

翻胃是指食物已經進入胃中,無法消化吸收,而下脘又乾燥阻塞不通,早飯在傍晚嘔吐,晚餐在早晨嘔吐,說明食物從胃中倒出來了,所以稱之為翻胃。

這三種疾病都是嘔吐,但是有上中下的區別。(《赤水》)

噎膈者,飢欲得食,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,在胃口之上,未曾入胃,即帶痰涎而出。若一入胃下,無不消化,不復出矣。惟在年高者有之,少無噎膈翻胃者,飲食倍常(按:此句殊可疑),盡入於胃矣。但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或一兩時而吐,或積至一日一夜,腹中脹悶不可忍而復吐,原物酸臭不化,此已入胃而反出,故曰翻胃,男女老少皆有之。(《醫貫》)

白話文:

噎膈的人,飢餓時想吃東西,但食塊阻塞,頂住咽喉胸膈之間,在胃口之上,還沒有進入胃裡,就帶着痰涎吐出來。如果食物一旦進入胃裡,沒有不消化,不會再吐出來的。只有老年人有噎膈,年輕人沒有噎膈翻胃的,飲食比平常多,全都進入胃裡了。只是早飯晚上吐出來,晚飯早上吐出來,或是一兩個小時就吐,或積到一整天一夜,肚子脹悶得難以忍受,又吐出來,原物酸臭不化,這是已經進入胃裡又吐出來的,所以說翻胃,男女老少都有。

噎膈反胃二證,丹溪謂其名雖不同,病出一體,若乎似矣,然而實有不同也。蓋反胃者,食猶能入,入而反出,故曰反胃。噎膈者,隔塞不通,食不能下,故曰噎膈。食入反出者,以陽虛不能化也,可補可溫,其治猶易;食不得下者,以氣結不能行也,或開或助,治有兩難,此其輕重之有不同也。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,病噎膈者不能食。

白話文:

噎(yē)膈(gé)和反胃這兩種症狀,丹溪認為它們的名稱雖然不同,但病因卻是一樣的,雖然很相似,但實際上還是有不同的。反胃是指食物還能進入,但進入後又吐出來,所以叫做反胃。噎膈是指食道阻塞不通,食物不能往下走,所以叫做噎膈。食物吃進去後又吐出來,是陽氣虛弱不能消化食物造成的,可以用補陽和溫熱的方法治療,治療起來比較容易;食物不能往下走,是氣機鬱結不能運行造成的,可以用疏通或幫助的方法治療,治療起來比較難,這就是它們輕重不同的原因。而且凡是反胃的病人大多還能吃東西,噎膈的病人不能吃東西。

故噎膈之病,病於胸臆上焦;而反胃之病,則病於中下二焦,此其見證之有不同也。所以反胃之治,多宜益火之源,以助化功;噎膈之治,多宜調養心脾,以舒結氣。此其證候既有不同,故診治亦當分類也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所以噎膈的病,病在胸部以上到橫膈膜的部位;而反胃的病,則病在下腹部到橫膈膜的部位,這是它們的症狀表現不同的地方。所以反胃的治療,大多需要增加熱能的來源,以促進消化功能的正常運作;噎膈的治療,大多需要調節心臟和脾胃的功能,以緩解氣結。由於它們的症狀不同,所以診斷和治療也應該有所區分。

病由氣結(氣結生涎、氣結傷陰二因,更有死血等數因。)夫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,三焦隔絕則津液不利,故令氣塞不調理也,是以成噎。此由憂恚所致,憂恚則氣結,氣結則不宣流使噎。噎者,噎塞不通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白話文:

疾病是由氣體停滯結集所引起的(有因為氣體凝結生涎、氣體凝結損傷陰液這兩個原因,此外還有死血等幾種原因)。陰陽不協調,三焦就會隔絕。三焦隔絕,津液就會不能正常運行,因此導致氣體阻塞不能運行通暢,於是就形成噎症。這是由憂慮和憤怒造成的。憂慮和憤怒則會導致氣體凝結,氣體凝結則不能正常運行,因而發生噎症。噎症就是吞嚥阻塞不通。(《病源論》)

五噎諸氣(婦人多有此病),此病不在外,不在內,不屬冷,不屬熱,不是實,不是虛,所以藥難取效。此病緣憂思恚怒,動氣傷神,氣積於內,氣動則諸證悉見,氣靜疾候稍平,捫之而不得疾之所在,目視之而不知色之所因,耳聽之不知音之所發,故針灸服藥皆不獲效,此乃神意間病也。頃京師一士人家,有此疾證,勸令靜觀內外,將一切用心力事,委之他人,服藥方得見效。

白話文:

五噎諸氣(婦女多有這種病),這種病不在外不在內,不屬於寒不屬於熱,不是實證不是虛證,所以用藥難以奏效。這種病是由於憂思恚怒,動氣傷神,氣積於體內,氣動則各種證狀全部出現,氣靜止則病情稍平,用手按摸也難找到病痛所在,用眼睛看也看不出病因所在,用耳朵聽也聽不出病痛的聲音,所以針灸服藥都沒有效果,這是由於神意之間的病症。前不久,京城的某一戶士人家,患有這種病症,勸他靜靜地觀察自己內外,將所有用力的活和需要費心的雜事,委託給別人,服用藥物之後才見效。

若不如此,恐不能安。但依此戒,兼之灼艾膏肓與四花穴,及服此三藥(按:此三藥未考),可以必瘥。孫真人云:婦人嗜欲多於丈夫,感病倍於男子,加以慈戀愛憎,嫉妒憂恚,染著堅牢,情不自抑,所以為病根深,療之為難瘥。(《雞峰》)

白話文:

如果不這樣做,恐怕不能痊癒。但遵循這個戒律,同時灼艾膏肓與四花穴,並服這三種藥(註:此三種藥未考證),就可以必定痊癒。孫真人說:婦女嗜慾多於男子,因此產生的疾病更多於男子。加上慈愛和憎恨的交織,嫉妒和憂愁的纏繞,執念堅定,感情無法控制,所以疾病的根源很深,難以治癒。

膈氣噎塞者,由憂思過甚,氣結不通,肺胃虛弱,氣留肓膜則結滯於胸膈,故升降否塞。蓋喉嚨者,氣之所以上下,若氣塞不通,則咽喉噎悶,狀若梅核,咽納有妨,故謂之膈氣咽喉噎塞也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患上膈氣噎塞的人,是因憂思太甚,導致元氣堵塞不通,肺胃虛弱,元氣停留在肓膜,於是積滯在胸膈之間,因此升降閉塞不通。喉嚨是元氣上下出入的地方,如果元氣不通塞,就會覺得咽喉噎悶,感覺像有一顆梅核卡在喉嚨,吞嚥也受到阻礙,所以稱之為膈氣咽喉噎塞。

夫五噎者云云,雖五種不同,皆以氣為主云云。皆由喜怒不常,憂思過度,恐慮無時,鬱而生涎,涎與氣搏,升而不降,逆害飲食,與五膈同,但此在喉嗌,故名五噎。(《三因》)

白話文:

所謂「五噎」就是「咽塞」、「噎嗝」、「噎膈」、「噎涎」、「噎氣」,雖然這五種不同,但都是以氣為主。這都是由於情緒喜怒無常,過度憂思,恐懼慮怕不斷,鬱結而產生涎液,涎液與氣搏擊,向上升而不下降,逆著傷害飲食,與五膈病類似,但這五噎在喉嚨和咽喉,所以稱為「五噎」。

《素問》云:陽脈結謂之膈。蓋氣之與神併為陽也,逸則氣神安,勞則氣神耗。儻或寒溫失宜,食飲乖度,七情傷感,氣神俱擾,使陽氣先結,陰氣後亂,陰陽不和,臟腑生病,結於胸膈則成膈氣,留於咽嗌則成五噎。其為病也,令人胸膈痞悶,嘔逆噎塞,妨礙飲食,胸痛徹背,或脅下支滿,或心忡喜忘,咽噎氣不舒。(《濟生》)

白話文:

《素問》中提到:陽脈結聚就稱作膈。這是因為氣與神合在一起形成陽氣,氣神安寧則陽氣充盈,氣神耗損則陽氣虛弱。如果不小心寒溫失宜,飲食不規律,七情受到傷害,氣神就會受到攪擾,導致陽氣先結聚,陰氣隨後混亂,陰陽不和諧,臟腑生病,結聚在胸膈就形成膈氣,滯留在咽喉就形成五噎。這種疾病會讓人胸膈痞悶,嘔吐噎塞,妨礙飲食,胸痛徹背,或者脅下支滿,或者心悸健忘,咽喉噎塞氣息不順暢。(《濟生》)

噎膈多起於憂鬱,憂鬱則氣結於胸臆而生痰。久者痰結成塊,膠於上焦,道路窄狹,不能寬暢,飲或可下,食則難下,而病已成矣。好酒之徒,患此者必是頑痰。(《訂補指掌》)

白話文:

噎膈多半是因憂鬱而起,憂鬱就會使氣鬱結在胸中產生痰。時間久了,痰就會凝結成塊,黏附在上焦,道路阻塞,食物會難以下嚥,而症狀已經形成了。喜愛喝酒的人,患上這種病一定是因為老痰(頑痰)。(《訂補指掌》)

噎膈一證,必以憂愁思慮,積勞積鬱,或酒色過度,損傷而成。蓋憂思過度則氣結,氣結則施化不行,酒色過度則傷陰,陰傷則精血枯涸。氣不行,則噎膈病於上;精血枯涸,則燥結病於下。且凡人之臟氣,胃司受納,脾主運化,而腎為水火之宅,化生之本。今既食飲停膈不行,或大便燥結不通,豈非運化失職,血脈不通之為病乎。

白話文:

噎膈這個病症,一定是因為憂愁思慮過度,積累勞累鬱悶,或飲酒過量,過度縱慾所造成的。憂愁思慮過度就會導致氣結,氣結就會導致運化不暢,飲酒過度就會傷陰,陰傷就會導致精血枯竭。氣不行,就會導致噎膈病在上面;精血枯竭,就會導致燥結病在下。而且一般人臟氣,胃負責接受食物,脾負責運化,而腎是水火之宅,是化生的根本。現在既然飲食停滯不前,或大便乾燥鬱結不通,豈不是運化失職,血脈不通造成的疾病嗎。

而運行血脈之權,其在上者,非脾而何。其在下者,非腎而何。矧少年少見此證,而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,此其為虛為實,概可知矣。故凡治此者,欲舍根本而言捷徑,又安望其有成功也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血脈運行的關鍵,上半身是脾臟,下半身是腎臟。而這種病症,青年人很少見,只有中老年人才多發。因此,這種病是虛證還是實證,基本上可以知道了。所以,如果想要治療這種病,卻捨本求源,只求捷徑,那麼還怎麼能期望治療成功呢?(《景嶽全書》)

五噎五膈,方書皆類一門,而《千金》獨以五膈隸之肺臟。究其所因,良由胃虛不能遊溢精氣於脾,所以氣噎不通。脾衰不能散精上歸於肺,所以食膈不下。原其受病,雖有氣食憂勞之不同,總緣思慮氣鬱之所致。《素問》明言隔塞閉絕,上下不通,暴憂之病也。(《千金方衍義》)

白話文:

五噎五膈,方書皆將它們歸類到同一類中,唯有《千金方》獨將五膈歸類到肺臟。究其原因,這是由於胃虛不能將精氣運行到脾,因此氣噎不通。脾衰弱不能將精氣運行到肺,因此食物不能下嚥。追溯其發病原因,雖然有氣噎、食滯、憂慮勞累等不同,總體而言都是由思慮過度、氣鬱所導致的。《素問》明確指出,隔塞閉絕,上下不通,是暴憂所致的疾病。

噎之與膈,本同一氣,膈病之始,靡不由噎而成。原其大概,不外乎郁,故張雞峰以為神思間病。其受病之源,非止一端。嘗考五噎之中,獨多思噎;五膈之中,獨多飲膈。每見多思慮人,每患氣噎,經謂思則氣結是也。好熱飲人,每患酒膈,丹溪謂之死血是也。然血膈亦非止一端,往往有勇力過甚,血菀於胃,阻礙飲食成隔者。

白話文:

噎症和膈症,本質上都是同一種病症,膈症的起始,大多都是由噎症演變而來。探究其主要原因,不外乎是「氣」的鬱結,因此張雞峯認為噎症是神思間的疾病。噎症的成因,並不止於一種。我曾考證過五種噎症之中,思噎最為常見;五種膈症之中,飲膈最為常見。我經常看到,多思慮的人,容易患上氣噎,古籍中說「思則氣結」,正是這個道理。嗜好熱飲的人,容易患上酒膈,丹溪稱之為「死血」。然而,血膈的成因,也不僅止於一種,往往有因勇力過度,導致血瘀於胃,阻礙飲食而形成膈症的。

即如《靈樞》蟲為下膈,有此一證。若夫命門火衰,不能溫養土臟,食晬時乃出者,得非下膈之證乎。而《素問》又有三陽結渭之膈,言小腸、大腸、膀胱之津血俱結,如廁澀難,下不通而上逆,勢所必然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就像《靈樞》所說的,蟲在膈下,所以有這個證據。如果命門之火衰退,不能溫養脾胃,在空腹時就會出現,這難道不是膈下的徵象嗎?而《素問》中還有三陽結渭之膈的說法,是指小腸、大腸和膀胱的津血都結聚在一起,就像上廁所困難一樣,下不通而上逆,這是必然的結果。(同上)

病由氣血漸虧,膈噎始因酒色過度,繼以七情所傷,氣血日虧,相火漸熾,幾何不致於膈噎。夫血液漸虧,則火益甚,而脾胃皆失其黑豆,飲食津液,凝聚而成痰,積於胃口,漸而致於妨礙道路,斯食不能入而成五膈五噎者是也。(《醫統》)

白話文:

疾病是由於氣血逐漸減少造成的。胃隔的梗塞、食物不下,這疾病最初是因沉迷酒色過度,接著是受到七種情緒的損傷,氣血逐日減少,相火漸漸旺盛,很短時間病症就會發展成為胃隔梗塞。體內的血液逐漸減少的時候,火就更旺盛,脾臟與胃都失去它們的正常功能,飲食所產生的津液,積聚成痰,積壓在胃的入口,漸漸造成阻塞,於是食物就無法進入胃中,而產生了五膈五噎的症狀。

病由三陽結,俗謂噎食一證,在《內經》若無多語,惟曰三陽結謂之膈。三陽者,謂大腸、小腸、膀胱也。結,謂結熱也。小腸熱結則血脈燥,大腸熱結則後不圊,膀胱熱結則津液涸。三陽俱結,則前後閟塞,下既不通,必反上行,此所以噎食不下,縱下而復出也。謂胃為水穀之海,日受其新,以易其陳,一日一便,乃常度也,今病噎者,三日、五日或五、七日不便,是乖其度也亦明矣。豈非三陽俱結於下,廣腸枯涸,所食之物為咽所拒,縱入太倉,還出咽嚨,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。(《事親》)

白話文:

疾病是由三陽病變聚積而成,俗稱噎食,在《內經》中沒有很多記載,只說三陽病變聚積稱為隔。三陽是指大腸、小腸和膀胱。結,是指熱結。小腸熱結,血脈就會乾燥;大腸熱結,就會排便不暢;膀胱熱結,津液就會枯竭。三陽都熱結,前後就會阻塞,下不通暢,必然會反向上行,這就是噎食不下,即使下去了也會吐出來的原因。把胃比喻成水穀之海,每天都接受新的食物,以取代陳舊的食物,一天一次大便,是正常的規律。現在噎食的人,三天、五天或五、七天一次大便,很明顯地違背了這個規律。難道不是三陽都熱結在下腹部,大腸枯竭,咽喉拒絕接受吃的東西,即使進入了胃裡,也會吐出來,這是因為陽火沒有往下推而向上行所致。

子和論膈噎,累累數百言,謂三陽結熱,前後閟澀,下既不通,必反上行,所以噎食不下。夫膈噎,胃病也,始先未必燥結,久之乃有大便秘少若羊矢之證。此因胃中津氣上逆,不得下行而然,乃胃病及腸,非腸病及胃也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子和談論膈噎病,累計有數百句話,他說三陽經熱結,前後壅塞不通,下面既不通暢,一定要逆行往上,所以食物吃不下。膈噎病,是胃病,一開始未必是燥結,久而久之就會有大便祕結,糞便又少又硬,像羊糞一樣的症狀。這是因為胃中的津液氣血向上逆行,不能向下運行而引起的,是胃病影響到腸,而不是腸病影響到胃。

腸胃之為物,最喜潤澤,試以羊豕之肚觀之,必是滑膩稠黏,如液如脂,如膏如澤,在人胃亦如是,所謂陰也。膈症之人,其腸胃必枯槁乾燥,絕無滑膩稠黏等象,是胃陰亡也。陰亡,地氣絕也,地氣絕則天氣從何處生乎,故多死。(《四明心法》)

白話文:

腸胃最喜歡滋潤,若以羊豬的胃來觀察,必定是滑膩稠黏,像液體或油脂,像膏狀物或油膩狀,人胃也是如此,這就是所謂的陰。膈症患者,其腸胃必定乾枯乾燥,完全沒有滑膩稠黏的現象,這是因為胃陰已經枯竭。陰枯竭,地氣斷絕,地氣斷絕了,天氣從哪裡生出呢?所以大多數都會死亡。(《四明心法》)

病有氣血之別,《發明》曰:噎者,六腑之所生,陽也氣也。塞者,五臟之所生,陰也血也。二者,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。謹按:噎為七情所發,或因三焦傳化失常所致,此即主於氣也。或血液所虧,胃脘乾槁,或血積所致,即皆因於血也。塞由填塞不通之義,故《發明》有治幽門不通,噎塞不便,通幽湯之例。蓋陽無陰不能施化,陰之失位而陽伏其中,傳化不變而反上行矣。然人有所擊撲墜跌,內致血瘀,忽即吐而食不能納,此由氣血俱傷所可見也。大抵始因氣致者,初當從氣治之;由血致者,當從血治之,豈可類用香熱之劑反耗氣血耶。但世俗拘泥,不能究乎病情,遂成危證也,悲夫!(《微義》)

白話文:

疾病有氣血之別。《發明》說:噎,是六腑所產生的,屬陽屬氣。塞,是五臟所產生的,屬陰屬血。這兩種病,都是由陰中伏陽而引起的。

噎是由七情所引發,或因三焦傳化失常所致,這主要是氣的緣故。或者血液虧虛,胃脘乾槁,或者血積所致,這都是血的緣故。塞是指填塞不通的意義,所以《發明》中有治療幽門不通,噎塞不便的通幽湯的例子。

蓋陽無陰不能施化,陰之失位而陽伏其中,傳化不變而反上行矣。然而人有所擊撲墜跌,內致血瘀,忽即吐而食不能納,此由氣血俱傷所可見也。

大抵開始是由氣導致的,最初應從氣治之;由血導致的,應從血治之,難道可以類用香熱之劑反耗氣血嗎?但世俗拘泥,不能究乎病情,遂成危證也,悲夫!(《微義》)

病由逆氣,古人指噎膈為津液乾枯,故水液可行,乾物梗澀,為槁在上焦,愚竊疑之。若果津枯,何以食才下咽,涎隨上湧乎?故知膈咽之間,交通之氣不得降者,皆衝脈上行,逆氣所作也。惟氣逆,故水液不能居潤下之常,隨氣逆從耳。若以津枯而用潤下之劑,豈不反益其邪乎。(《醫通》)(按:此說本於《沙篆》。)

白話文:

疾病是由逆氣引起的,古人認為噎膈是津液乾枯,因此水液能夠流動,乾燥的東西阻塞而澀滯,這種阻塞在心臟的上部,我私下懷疑這個說法。如果真的是津液乾枯,為什麼食物剛下嚥,唾液就隨之上湧呢?因此,知道膈肌和咽喉之間,流通的氣不能下降,都是衝脈向上運行,逆氣所造成的。只有氣逆,所以水液不能保持潤濕下部的常態,隨著逆氣從耳朵流出。如果把津液乾枯作為治療方法,使用潤下藥劑,豈不是反而增強病邪嗎?(《醫通》)(註:此說出自《沙篆》。)

脾胃諸證多因液燥,夫氣之初病也,其端甚微,或因些少飲食不謹,或外冒風雨,或內感七情,或食味過厚,偏助陽氣,積成膈熱。或資稟充實,表密無汗,或性急易怒火炎上,以致津液不行,清濁相干。氣為之病,或痞或痛,不思食,或噫腐氣,或吞酸,或嘈雜,或膨滿。不求原本,便認為寒,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,數帖時暫得快,以為神方,厚味仍前不節,七情反復相仍,舊病被劫暫開,濁液易於攢聚,或半月,或一月,前證復作。如此延蔓,自氣成積,自積成痰,此為痰、為飲,為吞酸之由也。良工未遇,繆藥又行,痰挾瘀血,遂成窠囊,此為痞、為痛嘔吐、為噎膈反胃之次第也。飲食湯液,滯泥不行,滲道蹇澀,大便或秘或溏,下失傳化,中焦愈停。醫者不察,猶執為冷,翻思前藥,隨手得快,至此賓主皆恨藥欠燥熱,顒伺久服,可以溫脾壯胃,消積行氣,以冀一旦豁然之效。不思胃為水穀之海,多血多氣,清和則能受;脾為消化之氣,清和則能運。今反得香熱之偏助,氣血沸騰。其始也,胃液凝聚無所容受。其久也,脾氣耗散,傳化漸遲。其有胃熱易飢,急於得食,脾傷不磨,鬱積成痛。醫者猶曰虛而積寒,非尋常草木可療,徑以烏、附助佐丹劑,專意服餌。積而久也,血液俱耗,胃脘乾槁。其槁在上,近咽之下,水飲可行,食物難入,間或可入,亦不多,名之曰噎。其槁在下,與胃為近,食雖可入,難盡入胃,良久復出,名之曰膈,亦曰反胃。大便秘少,若羊矢然,名雖不同,病出一體。(《局方發揮》)(按:此論似精而反晦,又與前款所引《三因》諸說,其意自異。但明以來諸家,多援用之,而其所主,專在膈噎,仍姑存錄之。又此誤混反胃,辨見上。)

白話文:

脾胃出現各種症狀,大多是因為津液枯燥所致。氣病在初發階段,症狀輕微,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節,或是受到風寒雨濕的侵襲,或是因為情志內傷,或是吃過於辛辣厚味的食物,助長了陽氣,積聚成熱氣在膈中。也可能是因為體質強健,表皮密實,汗出不暢,或者性情急躁容易發怒,導致津液不能運轉,清濁之氣相互影響。氣病的症狀表現為:胸悶、疼痛、不想吃東西、打嗝、反酸、腹中嘈雜、腹脹。如果不追究病症的根源,簡單地認為是寒證,便盲目地投以辛香燥熱的藥物,服用後可能會暫時緩解症狀,但並沒有根治疾病。患者依然不節制飲食,情志不穩,舊病被暫時壓制下去,但濁液更容易積聚。半個月或一個月後,之前出現的症狀又會復發。如此反覆,氣積漸增,便形成了痰飲、吞酸等症。如果沒有遇到好醫生,反而繼續服用不恰當的藥物,痰飲和瘀血相互夾雜,逐漸形成窠囊,便是痞滿、疼痛、嘔吐、噎膈、反胃等疾病的發生次序。飲食湯液不能順暢地運化,滲道不通暢,大便或是便祕或是溏瀉,排泄無法正常運行,中焦越發停滯。醫生沒有仔細辨別病情,依然認為是寒證,乾脆沿用之前的藥品,患者服用後暫時緩解了症狀,便認為藥物燥熱不足,企圖通過長時間服用來溫補脾胃,消積行氣,希望能夠一舉治癒疾病。但沒有考慮到胃是水穀之海,氣血充盈,清和纔能夠受納食物;脾是消化之氣,清和纔能夠運化食物。現在反而服用偏燥熱的藥物,導致氣血沸騰。剛開始時,胃液凝聚,無法容納食物。時間久了,脾氣耗散,食物的運化越來越慢。如果有胃熱,患者容易饑餓,急於進食;但脾臟受損,不能消化食物,積聚成痛。醫生還說這是虛寒體質造成的積寒,不是普通的草藥能治好的,便直接使用烏頭、附子等藥物輔佐丹劑,讓患者專心服用。積累久了,氣血都耗盡了,胃脘乾枯。乾槁在上,靠近咽喉下面,水飲可以通行,食物難以下嚥;偶爾能嚥下去一點,但不多,這就是噎症。乾槁在下,靠近胃部,食物雖能下去,很難完全進入胃中,不久後又吐出來,這就是膈症,又叫反胃。大便乾結,像羊糞一樣,雖然名稱不同,但都是同一個病症的表現。(按:這段論述看似精妙,但實際上比較晦澀難懂,而且與前面引用的《三因》的說法有出入。但明朝以來,很多醫家都引用這段論述,但其重點主要在於膈噎,暫且姑且保留。另外,這段論述錯誤地將反胃混為一談,詳情參見以上說明。)

脈候,戴云:翻胃(按:上文曰:翻胃即膈噎)有四:血虛,氣虛,有熱,有痰。血虛者,脈必數而無力。氣虛者,脈必緩而無力。有熱者,脈數而有力。有痰者,脈滑數。二者可治。(《鉤玄》)

白話文:

關於《脈候》,戴元禮醫師說:翻胃(翻胃即是膈氣噎住)的病因有四種:血虛、氣虛、有熱、有痰。血虛者,脈搏必快速並且無力。氣虛者,脈搏必緩慢並且無力。有熱者,脈搏快速且有力。有痰者,脈搏滑而快。後二者可治癒。(《鉤玄》)

氣噎其脈緩澀,食噎其脈短澀。(《奇效》)

脈緊而芤,緊則為寒,芤則為虛,虛寒相搏,脈為陰結而遲,其人則噎。然多有至死脈不變者,以胃中痰飲濕熱膠固,脈常和軟,然細察之,必兼弦象也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脈搏緊而芤,緊就代表寒,芤就代表虛,虛寒互相搏擊,脈搏就會陰結而遲,病人就會出現噎食的症狀。但是,有很多病人直到死,脈搏都沒有變化,這是因為病人在胃裡的痰飲、濕熱膠結固定的緣故,脈搏經常是和緩柔軟的,但仔細觀察,一定兼有弦象。

脈見微弱緩滑者,可治;若澀數細數沉澀,及尺膚枯澀者,不治。(《百問》)

脈浮緩而滑,沉緩而長,皆可治;弦澀短小,為難醫。(《時方妙用》)

脈空虛及兼歇至者,俱不可治。(《繩墨》)

虛實,噎膈之病,有虛有實。實者,或痰或血,附著胃脘,與氣相搏,翳膜外裹,或復吐出,膈氣暫寬,旋覆如初。虛者,津枯不澤,氣少不充,胃脘乾癟,食澀不下。虛者潤養,實者疏瀹,不可不辨也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虛實,噎膈的病症,有虛有實。實證,或是痰或是血,附著胃脘,與胃氣相碰撞,形成外面包裹一層膜,有時還能吐出來,胃膈之氣暫時緩解,但很快又恢復原狀。虛證,津液枯竭而不滋潤,氣少不足,胃脘乾癟,食物難以下嚥。虛證需要滋潤,實證需要疏導,不可不辨別清楚。

證有數等,氣噎膈者,深師七氣湯主之(方出《千金》,凡十二味)。血噎膈者,韭汁飲主之。痰噎膈者,栝蔞實丸主之(用蔞仁、枳殼半夏桔梗)。火噎膈者,回令丸主之。食噎膈者,食鬱越鞠丸主之。(《醫方考》)(宜與治例中《微義》文相參。)

白話文:

癥狀分為好幾等,氣噎膈者,應該服用「深師七氣湯」(方劑出自《千金》,共有十二味藥)。血噎膈者,應該服用韭菜汁。痰噎膈者,應該服用栝蔞實丸(使用蔞仁、枳殼、半夏、桔梗)。火噎膈者,應該服用回令丸。食噎膈者,應該服用鬱越鞠丸。(出自《醫方考》)(應該參考《微義》中治例的內容。)

噎分五種:有氣滯者,有血瘀者,有火炎者,有痰凝者,有食積者。雖分五種,總歸七情之變。由氣鬱為火,火旺血枯,津液成痰,痰壅而食不化也。(《匯補》)

白話文:

噎食有五種:一是氣滯;二是血瘀;三是火炎;四是痰凝;五是食積。雖然分為五種類型,但總歸是七情變化所造成的。由氣鬱而生火,火旺則血枯,津液變成痰,痰堵塞而食物不能消化所造成。

膈有酒膈、氣膈、蟲膈、勞膈之別。酒膈者,脾胃為酒所傷,精液枯竭。氣膈者,惱怒太過,肝木乘脾。蟲膈者,好食煎炒香味,爍散其津液,以致生蟲。勞膈者,或飲食不知節,有傷中宮之土,或房事太過,不生土。(《醫學指要》)

白話文:

酒精中毒:那些嗜酒的人患上此病,必定是痰多且頑固。因為酒能引發燥熱,燥熱能生痰,痰液因燥熱而變得黏稠,阻塞管道,喝水也會感到疼痛和乾燥。如果用血燥之藥治療,比如當歸、地黃等藥物,血不一定能得到滋潤,反而會加重痰液,病情怎麼能好呢?如果黑瘦的人,真陰虛弱,時常感到內熱,又不嗜酒,或者過量服用香燥燥熱之藥的人,應該用血燥之藥治療。

酒毒,好酒之徒患此者,必是頑痰。蓋酒能發火,火能生痰,痰因火煎,膠結不開,阻塞道路,水飲下咽,亦覺痛澀。若以血槁治,投當歸、地黃等藥,血未必潤,反助其痰,病何由愈。若黑瘦之人,真陰素虛,常覺內熱,又不嗜酒,或過服香燥熱藥者,當以血槁治。(《訂補指掌》)

酒客多噎膈,飲熱酒者尤多。以熱傷津液,咽管幹澀(觀其口舌乾澀可知),食不得入也。(《醫碥》)

死血有痰(宜與後行血諸方相參。)凡食下有礙,覺屈曲而下,微作痛,此必有死血有痰然也,宜竹瀝薑汁入藥服。(《醫統》)(按:《六要》舉此證曰:用前膏子藥潤補之,後以代抵當丸下之。蓋膏子言韭汁、牛乳生薑搗汁和勻。又《原病集》處以潤血湯,見滋陰方中。)

白話文:

死血有痰(宜與後文行血諸方參照。)凡是吃下東西有梗阻的感覺,覺得食物在腸胃中屈曲而下行,微有疼痛,這種情況必定是死血有痰造成的,宜用竹瀝薑汁入藥服用。(《醫統》)(按:《六要》舉這個證狀說:用前面膏子的方劑來滋潤補養,然後用代抵當丸來瀉下。這個膏子方劑是指韭菜汁、牛乳、生薑汁搗勻。另外,《原病集》中用潤血湯治療,見滋陰方中。)

一男子壯年,食後必吐出數口,卻不盡出,膈上時作聲,面色如平人。知其為病,不在脾胃,而在膈間。問其得病之由,乃因大怒未止,輒啜谷,即其時有此證料之,以怒甚則血菀於上,積在膈間,有礙氣之升降,津液因聚為痰為飲,與氣相搏而動,故作聲也。用二陳湯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,服二日,以瓜蒂散酸漿吐之,再一日又吐,痰中見血一盞,次日復吐,見血一鍾,其病即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男性在壯年時,每次吃完東西後一定會吐出幾口東西,但沒有吐盡,膈膜上時常發出聲音,面色與常人無異。知道他的病不在脾胃,而在膈膜之間。詢問他得病的原因,原來是因為生氣時,仍忍不住吃點東西,導致出現這個症狀。推測是生氣過度,導致血液瘀積於上焦,累積在膈膜之間,阻礙氣的升降,津液因此積聚為痰為飲,與氣互相搏動而發出聲音。於是使用了二陳湯加上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,服用兩天,再用瓜蒂散和酸漿讓他嘔吐。吐了一天,痰中帶血一杯,第二天再吐,痰中帶血一碗,病症就痊癒了。

瘀血在膈間,阻礙氣道而成,多以代抵當丸(方附《瘀血》中)作芥子大,取三錢,去枕仰臥,細細嚥之,令其搜逐停積,至天明利下惡物,卻好將息,自愈。(《準繩》)但飲熱湯,及椒姜輒呃者,即瘀血也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瘀血位於膈膜間,阻礙氣道而形成。通常使用代抵當丸(方劑附在《瘀血》中),製成芥子的大小,取三錢,除去枕頭仰臥,慢慢嚥下去,讓藥物搜查並清除停積的瘀血,直到天亮排泄出惡劣的物質,然後好好休息,自然會好。(《準繩》)但只要喝熱湯,以及遇到辛辣食物就打嗝的,就是瘀血。(《醫通》)

吐涎沫,每飲食入胃,便吐涎沫,如雞子白。蓋脾為涎,脾虛不能約束津液,故涎沫自出,非人參白朮訶子益智仁不能攝也。(《醫通》)

白話文:

吐口水,每當飲食入胃,就會吐出白色的口沫,就像雞蛋白一樣。因為唾液是由脾臟控制,脾臟虛弱無法約束津液,所以唾液自己流出來,必須使用人參、白朮、訶子、益智仁才能抑制。

死證,年高者,不治。(《丹溪》)(按:《正傳》曰:年五十餘,則不可治矣。《醫統》曰:以其氣血俱虛故也。余見未滿六旬,按法治之而守戒慎者,亦愈;惟不忌厚味並房勞憂思者,必危。)

白話文:

垂危的證候:年紀大的人,不予治療(《丹溪》)。(按:《正傳》說:年齡五十多歲的,就不能治療了。《醫統》說:這是因為他們元氣和血液都虧虛的緣故。我見過還不到六十歲的人,按照方法治療,並且謹慎遵守戒律的人,也治癒了;凡是不忌諱吃肥甘厚味的食物、縱慾、過度操勞和憂慮的人,一定很危險。)

糞如羊屎者,斷不可治,大腸無血故也。(同上)

氣血俱虛者,則口中多出沫,但見沫大出者,必殆。(《鉤玄》)(按《統旨》曰:或口吐紅痰。《醫統》曰:吐痰如蟹沫者,不可治。《景岳》曰:脾氣敗也。)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氣血都虛弱,那麼嘴巴裡就會有很多泡沫,但如果看到泡沫大量湧出,肯定快要死掉了。(《鉤玄》)(據《統旨》說:有的人會吐出紅色的痰。《醫統》說:吐出來的痰像螃蟹泡沫的人,治不好。《景嶽》說:脾氣衰敗了。)

腹中㽲嘈痛如刀割者,不治。(《醫統》)(《景岳》曰:營虛之極,血竭於中也。)

白話文:

如果腹部有劇烈的嘈雜疼痛,如同刀割一般,這種病是沒辦法治癒的。(《醫統》)(《景嶽》說:這是營血極度虛弱,血在體內乾涸的緣故。)

得此症者,能少納穀,則不出一年而死。全不納穀,則不出半年而死。(《源流論》)

治例,治療之法,調順陰陽,化痰下氣,陰陽平勻,氣順痰下,膈噎之疾,無由作矣。(《濟生》)

夫治此疾也,咽嗌閉塞,胸膈痞悶,似屬氣滯;然有服耗氣藥過多,中氣不運而致者,當補氣而自運。大便燥結如羊矢,似屬血熱,然服通利藥過多,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,當補血潤血而自行。有因火逆衝上,食不得入,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,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,當清痰泄熱,其火自降。

白話文:

要治療這種疾病,咽喉閉塞、胸膈痞悶,似乎是氣滯造成的;但是有些人服用太多耗氣的藥物,導致中氣不運而引起的,應該要補氣才能恢復運作。大便乾結如羊矢,似乎是血熱造成的;但是有些人服用太多通利藥物,導致血液耗竭而更加結實的,應該要補血潤血才能自行恢復。有的人因為火逆衝上,吃不下東西,脈搏洪大有力而數的,或者痰飲阻滯而脈搏結澀的人,應該要清痰洩熱,火氣就會自然下降。

有因脾胃陽火亦衰,其脈沉細而微者,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,仍以益陰養胃為之主,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。若夫不守戒忌厚味房勞之人,及年高無血者,皆不能療也。(《微義》)

白話文:

有的患者出現脾胃陽火也衰敗的症狀,脈象幽微沉細的,應該用辛香中藥來溫補陽氣,還是以滋陰養胃為主要治療原則,而不是像《局方》中所說的那樣一味地用燥烈的藥物。然而,對於不遵守戒忌,嗜好肥甘厚味、房事過多的人,以及年老而身體血氣不足的人,這些病症都是難以治癒的。(出自《微義》)

凡膈病初起,鬱結太過,血液未枯者,當以沉香木香、豆蔻等開提之,不可徒用滋補;及久病胃傷,津液已涸者,當以白蜜、蘆根、當歸、白芍養之,不可徒事香燥,此先後之序也。(《匯補》)

白話文:

當膈病剛剛發作時,因為鬱結之氣過盛,而血液並沒有枯竭,應該使用沉香、木香、豆蔻等藥物來疏通和解除鬱結,不能單純地使用滋補藥物;等到疾病發展到後期,胃部已經受到損傷,津液枯竭了,應該使用白蜜、蘆根、當歸、白芍等藥物來益氣養陰,滋補胃液,不能單純地使用氣味芳香、燥熱的藥物,這是治療膈病先後次序。

此證之所以疑難者,方欲健脾理痰,恐燥劑有妨於津液;方欲養血生津,恐潤劑有礙於中州。審其陰傷火旺者,當以養血為亟;脾傷陰盛者,當以溫補為先。更有憂恚盤礴,火鬱閉結,神不大衰,脈猶有力,當以倉公、河間之法下之。(《必讀》)

白話文:

這種症狀之所以難以治療,是因為想要健脾化痰,但擔心燥性藥物會損傷津液;想要滋陰生津,但擔心滋潤藥物會損害腸胃。如果仔細觀察,發現陰虛火旺的人,應該以養血為急;脾虛陰盛的人,應該以溫補為先。如果有憂思鬱結,導致肝火鬱結,但神志並未大衰,脈搏仍然有力,可以採用倉公、河間的方法進行通便。(《必讀》)

噎膈屬氣血兩虛,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,忌破氣、升、復忌下、消導、燥、苦寒、辛熱,宜降、清熱潤燥、甘溫甘平以益血,略佐辛香以順氣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白話文:

噎膈的根源在於氣血虧虛,是由於血液不足而不是痰氣阻塞所造成的,禁止用破氣、升發、攻下、消導、燥熱、苦寒、辛熱的藥物,宜用清熱潤燥、甘溫甘平的藥物來補益氣血,略加辛香的藥物來調理氣息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至於食入反出,是中焦土寒,下焦火虛,以附子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乾薑八味地黃丸,間服多效。若食不得入,必以黃連黃芩人參乾薑湯為主,瀉心湯亦妙。吳茱萸湯,不論噎膈反胃皆可用,唯以嘔而胸滿為的證,乾嘔、吐涎沫、頭痛亦為的證。(《時方妙用》)(按:陳氏有續論,詳論膈噎宜芩連參薑湯、吳茱萸湯之理,須參。)

白話文:

至於吃進去的食物又都吐出來,這是由於脾胃虛寒,下焦火虛所致,常用附子理中湯、香砂六君子湯加乾薑、八味地黃丸輪流服用,效果明顯。如果食物未吃到胃裡就吐出來,應以黃連、黃芩、人參、乾薑湯為主藥,瀉心湯也非常有效。吳茱萸湯,無論是噎膈還是反胃都可以使用,如果嘔吐後胸悶,或是乾嘔、吐涎沫、頭痛,也是適應症。

治察中上中下之分,患此病者,百無一生,但有中上、中下之分,速死、遲死之異。中上者,上焦中焦不和也。中下者,下焦中焦不和也。中下不和,其死遲;中上不和,其死速。然治得其宜,速者可遲;治失其宜,遲者亦速矣。初患此病,醫者每用辛香行氣之藥,謂能寬胸以開胃。詎知不能食者真氣虛也,真氣既虛,豈可復行辛散以耗其氣乎。既耗其氣,元本不甚虛者,猶可苟延;其元本虛者。數月之間,身命便不保矣。又初患此病,醫者有用養血滋陰之藥,謂開闌門而使之下,可以不吐。若系中下二焦不相通貫,谷入中脘,下焦不相順接,腐化有愆,仍從中院而上逆,逆則吐,此滋潤下行之藥,投之亦效;愈而復發,復投此藥,便不效矣。初因下焦不得順接,可以滋潤下行,久則陰盛陽虛,下焦生陽之氣,不能環復於上,下而不上,則不效矣,不效必至身命不保矣。其中下二焦,火氣衰微,初起或便用參、耆、朮、薑、桂、附等藥服之,亦覺有效。藥雖效而病不除,其後必疑溫補之非,轉服他藥,終歸不治。天下豈有不食谷之人哉,經云得谷者昌,失谷者亡,善夫。(《醫學真傳》)(按:《蘭臺軌範》亦稱膈病乃胃口枯槁之症,百無一治。)

白話文:

治療胃病上中下之分的區別

患有這種疾病的人,一百個也沒有能活下來的,但有中上、中下之分,速死、遲死之異。

中上者,上焦中焦不和諧。

中下者,下焦中焦不和諧。

中下不和諧,死亡較遲;中上不和諧,死亡較快。

然而,如果治療得宜,死亡較快的人可以延長壽命;如果治療不當,死亡較慢的人也會很快死亡。

最初患上這種疾病,醫生經常使用辛辣芳香的行氣藥物,認為能寬胸開胃。但不知道不能吃東西的原因是真氣虛弱,真氣既然虛弱,豈能再用辛散藥物來耗散其元氣呢?元氣耗散之後,本來並不十分虛弱的人,還可以勉強苟延殘喘;原本虛弱的人,幾個月內就會性命不保。

此外,最初患上這種疾病,醫生有使用養血滋陰的藥物,認為打開闌門讓它向下行,就不會嘔吐。如果屬於中下二焦不通貫,食物進入中脘,下焦不順暢銜接,腐化出問題,仍然從中院向上逆流,逆流就會嘔吐。這種滋潤下行的藥物,服用後也有效;病好了又復發,再服用這種藥物,就不起作用了。

最初,由於下焦不能順暢銜接,可以用滋潤下行的藥物,時間久了,陰盛陽虛,下焦生陽之氣,不能環繞復發於上,下而不上,就不起作用了。不起作用,必定會導致性命不保。

其中下二焦,火氣衰微,初起時或便用參、耆、朮、薑、桂、附等藥服用,也覺得有效。藥物雖然有效,但疾病並未消除,此後必定懷疑溫補藥物的不是,轉服其他藥物,終究不能治癒。

天下豈有不吃穀物的人呢?經書上說,得到穀物就能昌盛,失去穀物就會滅亡。

治要滋潤禁香熱,或曰:胃脘乾槁者,古方果可治乎?將他有要捷之法者,或可補前人之未發者乎?予曰:古方用人參以補肺,御米以解毒,竹瀝以消痰,乾薑以養血,粟米以實胃,蜜水以潤燥,姜以去穢,正是此意。張雞峰亦曰:噎當是神思間病,惟內觀自養,可以治之。此言深中病情,而施治之法,亦為近理。夫噎病生於血乾,夫血陰氣也,陰主靜,內外兩靜,則臟腑之火不起,而金水二氣有養,陰血自生,腸胃津潤,傳化合宜,何噎之有。因觸類而長,曾制一方,治中年婦人,以四物湯,加和白陳皮、留尖桃仁、生甘草、酒紅花,濃煎,入驢尿飲,以防其或生蟲也,與數十帖而安。又台州治一匠者,年近三十,勤於工作而有艾妻,且喜酒,其面白,其脈澀,重則大而無力。令其謝去工作,臥於牛家,取新溫牛乳飲之,每頓進一杯,一晝夜可飲五七次,盡卻食物,以漸而至八九次。半月大便潤,月餘而安。然或口乾,蓋酒毒未解,間飲甘蔗汁少許。(《局方發揮》)

白話文:

治療的原則是要滋潤,忌諱辛辣溫熱。有人說:胃脘乾槁這種病,古方的藥方真的有效果嗎?有沒有其他簡便、有效的方法可以彌補前人的疏忽呢?我認為:古方使用人參來補肺,用糯米來解毒,用竹瀝來消除痰飲,用乾薑來養血,用粟米來充實胃,用蜜水來滋潤乾涸,用生薑來祛除穢物,正是這個意思。張雞峯也說:噎嗝應當是精神思慮這類疾病,只有內心調理,自我調養,才能治好。他的話深入病情,他治療的方法也比較合理。噎嗝病是因爲血太乾而引起的。血是陰氣,陰主靜,內外都很安靜,那麼臟腑之火不會生起,而金水二氣得到滋養,陰血自然產生,腸胃滋潤,傳化飲食正常,怎麼會有噎嗝呢?因此我觸類旁通,曾制訂一方治療中年婦女,用四物湯,加上和白陳皮、留尖桃仁、生甘草、酒紅花,濃煎,服用時加入驢尿,以防生蟲。服用了幾十劑藥後就康復了。又有一位臺州的工匠,年近三十,工作勤勞,且有艾妻,還喜歡喝酒,他的面色發白,脈搏澀,重按時脈搏大而無力。我讓他辭去工作,臥牛舍療養,喝新鮮溫牛乳,每頓喝一杯,一天一夜可以喝五六次,完全不吃其他食物,逐漸增加到八九次。半個月後大便通暢,一個多月後就康復了。但是有時他口乾,大概是酒毒沒有完全消除,偶爾喝一點甘蔗汁。

治膈症者,或以為胃虛而用溫補,或以為開鬱而用香燥等劑,必至死而後已。不知此乃關門枯槁,腎水不能上達。經曰腎乃胃之關,關門不利。升降息矣。關門即氣交之中,天之樞也。故腎旺則胃陰充足,胃陰充足則思食,當用六味飲加歸、芍養之。(《四明》)

白話文:

治療膈症的人,有的認為是胃虛,所以使用溫補藥劑,有的認為是鬱結,所以使用香燥之劑。治療到病人死後才停止。不知道這是因為關門乾枯,腎水無法上升。經典上說:腎臟是胃部的關門,關門不利,升降作用就會停止。關門就是氣交的中心,是人體的樞紐。所以腎臟強壯,胃中的陰液就會充足,胃中的陰液充足就會想吃東西,應該使用六味飲加上黨參和芍藥來調理。(《四明》)

世之病此者,惟痰與火、血枯氣鬱者為多,《局方》例用五膈寬中散、沉香開膈散之類,皆是辛熱耗血助火之劑。如果陽衰有寒,或鬱而內實者,辛而獲效。若施之於血枯火熱痰飲所致者,乃速死之道,慎之。(《統旨》)(按:膈噎禁香燥熱藥,其說本出子和,而丹溪亦更辨之,宜並考。)

白話文:

世界上患有此病的人,大多都是因為痰、火、血枯、氣鬱造成的。《局方》中常用的五膈寬中散、沉香開膈散之類的藥物,都是辛辣、溫熱的,會耗損氣血,加重火氣。如果病人是陽氣衰弱、體質偏寒,或者氣血鬱結、體內有實邪的,用辛溫的藥物治療,可能會有效。但是,如果病人是血枯火熱、痰飲引起的,用辛溫的藥物治療,就會加速死亡,所以一定要慎重。(《統旨》)(註:膈噎病禁止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,這個說法最早由子和提出,丹溪也曾經對此進行過詳細的辨析,大家可以一起研究。)

或云:嗝咽因氣鬱,故用辛熱以散之,所以不得不用熱劑也。予曰:夫氣鬱者,氣虛而鬱者也,非實也。茲因氣虛而鬱熱,若用辛熱耗氣,則是虛者益虛,熱者益熱,其何以為救治之道哉。病之初作,每見悉用辛香燥熱劫之,愈而復作,愈劫愈深,至於危困。(《醫統》)

白話文:

有人說:打嗝和吞酸都是因為氣鬱結,所以用辛熱的藥物來散發它,因此不得不用溫熱的藥方。我說:所謂氣鬱,是指氣虛而鬱結,而不是實證。在這情況下,病人是因為氣虛而鬱熱,如果再用辛熱的藥物來耗氣,那麼虛弱的人會更加虛弱,熱的人會更加燥熱,這怎麼能成為治療方法呢?疾病剛開始發作時,經常看到醫生都用辛香乾燥燥熱的藥物來治療,病人好了以後又復發,治療得越重,病情就越嚴重,以至於危重。

古方治噎膈,多以止吐之劑通用。不思吐,濕證也,宜燥;噎膈,燥證也,宜潤。經云三陽結謂之膈,夫結,熱也,熱甚則物乾。凡噎膈證,不出胃脘乾槁四字。夫胃既槁矣,而復以燥藥投之,不愈益其燥乎。(《心悟》)

白話文:

古代的中醫治療噎膈,大多使用止吐的藥方。如果不考慮吐,而只是以濕證來治療,應該燥;如果是噎膈,而只是以燥證來治療,那應該潤。經典中說,三陽相結叫噎膈,而相結就是熱,熱到極致,事物就會乾枯。凡噎膈證,不出胃脘乾枯四個字。胃既然已經乾枯了,又用燥藥去投它,不是更加重其乾枯嗎?(《心悟》)

用下例,假如閟久,慎勿陡攻,縱得攻開,必慮後患,宜先潤養,小著湯丸,累累加增,關扃自透。其或咽噎,上阻涎痰,輕用苦酸,微微湧出,因而治下,藥勢易行,設或不行,蜜鹽下導,始終勾引,兩藥相通,結散陽消,飲食自下。莫將巴豆,耗卻天真,液燥津枯,留毒不去。人言此病,曾下奪之,從下奪來,轉虛轉痞,此為巴豆,非大黃牽牛之過。箕城一酒官,病嘔吐,逾年不愈。皆以胃寒治之,丁香、半夏、青、陳、薑、附種種燥熱,燒錐燎艾,莫知其數。或少愈,或復劇,且十年,大便澀燥,小便赤黃。命予視之。予曰: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王太僕云:上謂上焦也。火氣炎上之氣,謂皆熱甚而為嘔。以四生丸(用黑牽牛、大黃、朴硝、皂角),下三十行,燥糞腸垢,何啻數升。其人昏困一二日,頻以冰水呷之,漸投涼乳酪、芝麻飲,時時咽之。數日外,大啜飲食,精神氣血如昔,繼生三子,至五旬而卒。(《事親》)(按:此治驗不是噎膈,其意蓋在使人類推耳。)

白話文:

如果因噎膈導致長期閉塞,不要輕率地攻瀉。即使攻開了,也要考慮後遺症,宜先用滋潤養血之品,再配以少量湯劑,逐漸增加藥量,使關扃自然通暢。如果咽喉梗塞,痰涎阻滯,可少量服用苦酸藥,使痰液微微湧出,然後治療下部,藥力容易通行。如果不行,用蜜鹽導下,使上下相通,結塊消散,陽熱消除,飲食自然通下。不要用巴豆,以免耗傷元氣,液體乾枯,毒素不去。人們說,這種病曾經用巴豆奪下,從下奪來,就會虛弱積滯,這是巴豆的錯,不是大黃和牽牛的錯。

箕城有個酒官,患嘔吐症,多年不愈。大家都以為是胃寒,用丁香、半夏、青皮、陳皮、薑、附子等燥熱藥物治療,還用燒錐灸艾等方法,數不勝數。有時略有好轉,有時又復發,十年下來,大便乾澀,小便赤黃。他請我看病。我說:各種痿喘嘔吐,都屬於上焦。王太僕說:上焦是指上部的器官。火氣炎上之氣,是指熱盛而嘔吐。我用四生丸(用黑牽牛、大黃、朴硝、皁角),瀉出三十次乾硬的糞便和腸垢,有幾升之多。病人昏昏沉沉了一兩天,我經常給他喝冰水,逐漸給他吃涼乳酪、芝麻飲,時時嚥下。幾天後,他就能大口吃喝,精神氣血如常,後來生了三個兒子,活到五十多歲纔去世。(按:這個治驗不是噎膈,其用意是讓人們類推)

子和因河間三乙承氣之治,謂噎膈之病,惟宜用下,結散陽消,其疾自愈,夫脘膈之病,豈下可去。雖仲景有大黃甘草,東垣有通幽潤腸等法,為便秘嘔吐者立,然自是食入輒吐之治,非所論於食噎不下也。獨其所謂慎勿頓攻,宜先潤養云云,始終勾引,兩藥相通者,其言甚善。

白話文:

孫子和因為看到河間三乙承氣湯的療效,認為噎膈的疾病,只宜用下法,使積結得以分散,陽氣得以消退,疾病自然就會痊癒。然而,肚子和膈膜的疾病,豈是單純向下攻伐就可以去除的?雖然張仲景有大黃甘草湯,張子和有通幽潤腸等方法,是為便祕嘔吐的人制定的。但那是針對食物吃了就會嘔吐的治療方法,並不是針對食物噎住嚥不下去的情況。但張子和所說的「不要急於攻伐,應該先滋潤」的說法,始終都貫徹「引導」的思路,這兩味藥之間相互協調,他的話很有道理。

蓋痰血在脘,不行不愈,而藥過病所,反傷真氣,非徒無益矣。故以小丸累加,適至病所,無過不及,以平為期,則治噎之道也,但須審是痰是血而行之耳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痰血停積在胃脘部位, 若不治療, 病情不會好轉, 而藥物經過病變部位, 反而會損傷正氣, 不但無益, 反而有害。因此, 採用小丸連續服用, 逐漸達到病變部位, 不過量也不不足, 以求病情平穩為目標, 這是治療噎證的方法。但必須先確定是痰還是血, 才能用此法。

溫中利氣諸方(溫涼調停諸方)膈中之病,名曰膏肓,湯丸經過,針灸不及,所以作丸含之,令氣勢得相薰染,有五膈丸方。

白話文:

溫中利氣諸方(溫涼調停諸方)

膈中的疾病,名為膏肓,湯藥丸藥經過,針灸無法及到,所以製作丸藥含服,使氣勢能夠互相薰染,有五膈丸方。

麥門冬十分去心,甘草十分炙,椒、遠志附子、炮乾薑、人參、桂、細辛各六分,搗篩,以上好蜜丸如彈丸,以一枚含,稍稍咽其汁,日三丸服之。主短氣,心胸滿,心下堅,冷氣也。此疾有十許方,率皆相類,此方最勝。(《肘後》)

白話文:

麥門冬十分去心,甘草十分炙,椒、遠志、附子、炮乾薑、人參、桂、細辛各六分,搗碎篩粉,用上好的蜂蜜丸成如彈丸大小的藥丸。含服一粒,慢慢吞下其中的汁液,每天服用三粒。主治短氣、心胸滿悶、心下堅硬,以及冷氣。此病有十幾個方子,大體相似,此方最為有效。(出自《肘後》)

五噎丸,主胸中久寒,嘔逆逆氣,食飲不下,結氣不消方。

乾薑,蜀椒,食茱萸,桂心,人參(各五分),細辛,白朮,茯苓,附子(各四分),橘皮(六分)

白話文:

乾薑、花椒、茱萸、桂心和人參,各取五分。

細辛、白朮、茯苓和附子,各取四分。

橘皮,取六分。

上十味末之,蜜和丸如梧子大,以酒服三丸,日三服。不知,稍加至十丸。(《千金》)

《廣濟》療噎,胸脅氣滿,每食氣噎,通氣湯方。

半夏(洗),生薑(各六兩),橘皮,桂心(各三兩切)

上四味切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五合,絞去滓,分溫三服,服別相去,如人行六七里服。(《外臺》)又《集驗》通氣噎湯,於本方去橘皮,加羚羊角

白話文:

將前面四味藥材切碎,在八升水中煮取二升五合的藥液,濾去藥渣,分三次服用,每次服用的間隔時間大約是走個六七里路那麼久。(摘自《外臺》)《集驗》書中也有記載一種通氣噎湯,在原本的方劑中去除橘皮,加入羚羊角。

盧,陰陽逆亂,已成關格(按:此關格蓋是膈症),議用附子瀉心湯,為上熱下寒主治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白話文:

盧姓患者,陰陽氣血紊亂,已經形成膈症,建議使用附子瀉心湯,因為它是治療上熱下寒的良藥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毛,老年形消,不食不便,氣衝湧涎,乃關格之症,議用進退黃連湯

川連,淡乾薑,半夏,薑汁,人參,茯苓,附子,生白芍(同上)

畢(五四),夏間診視,曾說難愈之疴。然此病乃積勞傷陽,年歲未老,精神已竭,古稱噎膈反胃,都因陰枯而陽結也。秋分後復診,兩脈生氣已索,交早咽燥,晝日溺少,五液告涸,難任剛燥陽藥,是病諒非醫藥能愈。

白話文:

畢(五四歲)在夏天時診視,曾經說過難以治癒的疾病。這個病是累積過度勞累而傷了陽氣,年紀還沒有老,精神卻已經耗盡,古時叫做噎膈反胃,都是因為陰液枯竭而陽氣鬱結的緣故。秋分後再次診視,兩條脈搏的生氣已經枯竭,早晚咽喉乾燥,白天小便很少,五臟的液體快乾了,難以承受剛烈燥熱的陽藥,這種病恐怕不是醫藥所能治癒的了。

大半夏湯,加黃連、薑汁。(同上)(按:《時方妙用》論大半夏湯之理,當參。)

白話文:

大半夏湯,加入黃連、薑汁。(同上)(注:《時方妙用》一書記中討論大半夏湯的原理,在這裏值得參考。)

治飲食喜噎,宜服半夏散方。

半夏(一兩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石膏(二兩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栝蔞根(一兩),桂心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白話文:

  • 半夏(120公克)

  • 乾薑(120公克,炮裂後切碎)

  • 石膏(240公克)

  • 人參(120公克,去除蘆頭)

  • 栝蔞根(120公克)

  • 桂心(120公克)

  • 甘草(60公克,炙烤成微紅色後切碎)

  • 吳茱萸(60公克,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並微炒)

上件藥搗,粗羅為散,每服三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棗二枚,小麥、小豆各五十粒,同煎至六分去滓,不計時候稍熱服。(《聖惠》)

白話文:

將上述的藥材搗碎,用粗羅篩成散劑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的水,再放入半片生薑、兩顆棗子、五十粒小麥和五十粒小豆,一起煎煮至六分熟,去渣後服用,不限於某個時辰,溫熱服用即可。(《聖惠方》)

治膈氣妨悶,不能下食,吐逆煩喘,訶黎勒散方。

訶黎勒皮(一兩),木香(三分),陳橘皮(一兩),五味子(三分),半夏(三分),人參(三分),桂心(三分),赤茯苓(三分),蘆根(一兩銼),枳殼(三分)

白話文:

  • 訶黎勒皮(1錢):具有瀉下、清熱、解毒的功效。

  • 木香(3分):具有理氣、止痛、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陳橘皮(1錢):具有理氣、化痰、燥濕的功效。

  • 五味子(3分):具有補腎、益氣、生津的功效。

  • 半夏(3分):具有燥濕、化痰、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人參(3分):具有補氣、益氣、強壯身體的功效。

  • 桂心(3分):具有溫陽、活血、止痛的功效。

  • 赤茯苓(3分):具有利尿、消腫、健脾的功效。

  • 蘆根(1錢,切碎):具有清熱、利尿、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枳殼(3分):具有理氣、消導、止痛的功效。

上件藥搗,粗羅為散,每服三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去滓,不計時候稍熱服。(同上)

治膈氣嘔逆,不能下食,脾胃氣弱,四肢乏力,丁香散方。

丁香(半兩),青橘皮(一兩),白茯苓(一兩),人參(一兩),枇杷葉(半兩拭去毛炙微黃),桂心(一兩),半夏(一兩湯洗七遍去滑)

白話文:

丁香(半兩):具有溫中降逆、止嘔、消脹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
青橘皮(一兩):具有理氣、化痰、健脾、燥濕的功效。

白茯苓(一兩):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

人參(一兩):具有補氣、補血、益元、生津的功效。

枇杷葉(半兩,拭去毛,炙微黃):具有清肺止咳、化痰平喘的功效。

桂心(一兩):具有溫陽益氣、散寒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半夏(一兩,湯洗七遍去滑):具有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

上件藥搗篩為散,每服三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去滓,不計時候稍熱服。(同上)

五噎散,治五噎,食不下,嘔啘痰多,咽喉噎塞,胸背滿庸。

人參,半夏(湯泡七次),桔梗(去蘆銼炒),白豆蔻仁,木香(不見火),杵頭糠,白朮,蓽澄茄,沉香(不見火),枇杷葉(拭去毛),乾生薑(各一兩),甘草(炙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一兩

  • 半夏:七次以上用湯泡過,一兩

  • 桔梗:去蘆頭,切碎後炒過,一兩

  • 白豆蔻仁:一兩

  • 木香:不經火炒過,一兩

  • 杵頭糠:一兩

  • 白朮:一兩

  • 蓽澄茄:一兩

  • 沉香:不經火炒過,一兩

  • 枇杷葉:擦去上面的毛,一兩

  • 乾生薑:一兩

  • 甘草:炙烤過的,半兩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生薑七片,煎至六分,食後溫服。(《濟生》)

五膈散,治五膈,胸膈痞悶,諸氣結聚,脅肋脹滿,痰逆噁心,不進飲食。

白話文:

五膈散,用於治療五膈,症狀有胸膈痞悶,各種氣結聚在一起,脅肋脹滿,痰氣逆流噁心,不進飲食。

枳殼(去瓤麩炒),木香(不見火),青皮(去白),大腹子,白朮,半夏曲(銼),丁香(不見火),天南星(湯泡去皮),乾薑(炮),麥糵(炒),草果仁(各一兩),甘草(炙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枳殼:去瓤,炒至微黃。

  • 木香:不要用火炒製。

  • 青皮(橘子皮):去白色內皮。

  • 大腹子:去除果核。

  • 白朮:炒至微黃。

  • 半夏曲:切成小塊。 *丁香:不要用火炒製。

  • 天南星: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。

  • 乾薑:炮製至微黃。

  • 麥糵:炒至微黃。

  • 草果仁:切碎。

  • 甘草:炙至微黃,取半兩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生薑五片,煎至六分,溫服不拘時候。(同上)

紫蘇子飲,治嘔噎,上氣咳逆,因怒未定,便夾氣飲食,或食飲畢便怒,以致食與氣相逆,遂成膈噎之候。

白話文:

紫蘇子飲,可以治療嘔吐、哽噎、上氣咳嗽並逆氣,是由於生氣未平復,又夾雜著生氣進食,或是在吃完飯後立刻生氣,導致食物和氣息互相矛盾,於是形成膈肌堵塞的時候。

蘇子(炒),訶子(煨),蘿蔔子(微炒),杏仁(泡去皮尖麩炒),木香(五分),人參(各一錢),青皮,甘草(炙各二錢)

白話文:

  • 真蘇子(炒):炒熟的蘇子。

  • 訶子(煨):用火煨過的訶子。

  • 蘿蔔子(微炒):略微炒過的蘿蔔子。

  • 杏仁(泡去皮尖麩炒):將杏仁浸泡後去除外皮,然後炒熟。

  • 木香(五分):五分重的木香。

  • 人參(各一錢):一錢重的人參。

  • 青皮、甘草(炙各二錢):兩錢重的青皮和甘草,並將甘草烤炙過。

上㕮咀,分二服,每服水二盞,姜三片,煎七分服。(醫統)

治噎。

蘇子(研細二錢),廣橘紅(二錢五分),麥門冬(去心五錢),白芍藥(酒炒四錢),枇杷葉(去毛刷淨蜜炙三大片),山楂肉(三錢),白豆蔻仁(四分先嚼下),人參(三錢)

白話文:

蘇子(研磨成細粉,二錢重),廣橘紅(二錢五分重),麥門冬(去除芯,五錢重),白芍藥(用酒炒過,四錢重),枇杷葉(去除絨毛,刷洗乾淨,用蜂蜜炙過,三大片),山楂肉(三錢重),白豆蔻仁(四分重,先咬碎吞下),人參(三錢重)

逆水蘆根汁一大盞,河水一鍾半,同蘆根汁,煎至八分,加薑汁三匙,竹瀝一杯,飢時服。(《廣筆記》)

治噎膈將成,能下氣開鬱,用孩兒菊葉(即蘭草)、白豆蔻、真鬱金、真蘇子、蘆根,共煮汁,磨沉香數分,每日飲之,愈。(《匯言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噎膈症狀將要形成時,能夠有下氣和舒緩鬱悶的作用,將孩兒菊葉(也就是蘭草)、白豆蔻、真鬱金、真蘇子、蘆根放一起煮成汁水,每到時間倒一些沉香粉末,每天都喝,就可以治癒噎膈。(《匯言》)

破郁通滯諸方,治五膈氣,食飲不下,漸將羸瘦,桃花散方。

桃花(三兩當年者),檳榔(三兩),縮砂(二兩去皮),馬牙硝(二兩),吳茱萸(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白話文:

桃花(三兩,採摘當年的花朵):具調經活血、潤腸通便之效。

檳榔(三兩):具袪風行蟲、消食導滯之效。

縮砂(二兩,去皮):具溫中止瀉、理氣止痛之效。

馬牙硝(二兩):具清熱涼血、解毒消腫之效。

吳茱萸(一兩,以湯水浸泡七次,烘乾後微炒):具溫中散寒、止痛止瀉、降逆止嘔之效。

上件藥搗,細羅為散,每日不計時候,以熱酒調下一錢。(《聖惠》)

治五種膈氣,壅滯氣逆,心腹脹痛,宿食不消,宜服硇砂丸方。

硇砂(一兩細研),沉香(一兩),木香(一兩),訶黎勒皮(一兩),附子(一兩),檳榔(一兩半),乾薑(一兩),桃仁(一百二十粒)

白話文:

*硇砂(研磨成細粉,一兩)

*沉香(一兩)

*木香(一兩)

*訶黎勒皮(一兩)

*附子(一兩)

*檳榔(一兩半)

*乾薑(一兩)

*桃仁(一百二十粒)

上件藥搗羅為末,入硇砂同研令勻,煉蜜和搗三、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不計時候,以生薑湯下二十丸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把上一個方子中的藥搗碎成粉末,加入硃砂一起研磨到均勻,用蜂蜜和藥粉搗三千到兩百次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。每次服用的時間不限,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治五膈氣噎悶,或吐逆不下食,硇砂丸方。

大附子(一個剜去中心肉別和後藥研),硇砂(水飛過),丁香(以上各半兩),青橘皮(去白瓤),木香,肉豆蔻(各一分),檳榔(三分生用)

白話文:

  • 一個大附子,挖去中心的肉,與其他的藥物一起研磨。

  • 半兩硇砂,用清水過濾過。

  • 半兩丁香。

  • 數量相同的分量青橘皮,去除白色內膜。

  • 少量的木香。

  • 少量的肉豆蔻。

  • 三分生檳榔。

上以淨硇砂,內入剜了附子中,和不盡,都將熟面和饅頭裹,入灰中煅令焦,卻和丁香等都杵為末,滴水和,再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生薑湯下。(《神巧》)

白話文:

首先將淨硇砂放入切開的附子中,攪拌均勻,然後加入適量麵粉,將之混合均勻。再將混合物放入饅頭中,封好口,置於灰中燒焦。燒焦後,加入丁香等藥材,一起研磨成粉末。加入適量水分混合均勻,再次研磨至藥粉細膩。最後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20粒,用生薑湯送服。(出自《神巧》)

治膈氣噎塞,不思飲食,附子丸方。

附子(大者生去皮臍切破生薑汁煮透焙一兩),丁香(半兩)

上二味搗羅為末,細研硇砂少許,滲棗內蒸熟,去皮核和藥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溫米飲下,食前服。(《聖濟》)(按:又《嘔吐》濟急丸,《和劑·脾胃》煨姜丸,並此類方。)

白話文:

將前兩種藥研成細粉,再倒入少量的硃砂,放入棗子內蒸熟,去皮核和藥,將其丸成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溫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(《聖濟總錄》)(註:此外《嘔吐》濟急丸,《和劑局方·脾胃》煨姜丸,都是屬於此類方劑。)

治膈氣,嘔逆不下食,心胸痞悶,噎塞不通,化氣丸方。

木香(炮),檳榔(生銼各二兩),硇砂(別研一兩),大黃(炮三分),丹砂(別研半兩)

上五味搗研為末,酒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不拘時候,生薑湯下。(同上)

噎膈反胃,《鄧才清興》用北庭砂二錢,水和蕎麥麵包之,煅焦待冷,取中間濕者焙乾一錢,入檳榔二錢,丁香二個研勻,每服七釐,燒酒送下,日三服,愈即止,後吃白粥半月,仍服助胃丸藥。(《本草綱目》)

白話文:

噎膈反胃,《鄧才清興》使用北庭砂二錢,以水和蕎麥麵混合,然後煅燒至焦黑,待其冷卻後,取中間潮濕的部分,焙乾至一錢重,再加入檳榔二錢、丁香兩個,研磨均勻。每次服七釐,用燒酒送服,每天三次,症狀痊癒即可停止服用。之後,連續半個月食用白粥,並服用助胃丸藥。

治氣膈,脾胃久冷,心腹痞滿,吃食無味,面色萎黃,沉香丸方。

沉香(半兩),丁香(半兩),木香(半兩),檳榔(半兩),桂心(一兩),訶黎勒皮(一兩),川大黃(半兩銼碎微炒),肉豆蔻(半兩去殼),麝香(一分細研)

白話文:

沉香(半兩)、丁香(半兩)、木香(半兩)、檳榔(半兩)、桂心(一兩)、訶黎勒皮(一兩)、川大黃(半兩,切碎,稍微炒一下)、肉豆蔻(半兩,去殼)、麝香(一分,研磨成粉末)

上件藥搗羅為末,入麝香研勻,煉蜜和搗三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不計時候,以薑棗湯嚼下十丸。(《聖惠》)

白話文:

將上述中藥研末,加入麝香並研勻,用煉過的蜜和勻,搗三、二百次,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,不限時間,以薑棗湯送服十丸。

治五膈氣,大黃丸方。

川大黃(銼碎微炒),訶黎勒(煨用皮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搗羅為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,以微利為度。(同上)

人參利膈丸,治胸中不利,痰嗽喘滿,利脾胃壅滯,調大便秘利,推陳致新,消飲進食。

白話文:

人參利膈丸可以治療胸部不適、痰液和咳嗽、呼吸急促和飽滿感。它可以疏通脾胃的淤滯、調節大便、促進新陳代謝、消化食物。

藿香(一錢半),當歸(三錢),木香,檳榔(各二錢半),人參(三錢)甘草(炙五錢),厚朴(薑製二兩),枳實(五錢),大黃(酒浸焙一兩)

白話文:

藿香(十五公克),當歸(三十公克),木香、檳榔(各二十五公克),人參(三十公克),炙五錢甘草(六公克),薑製厚朴(二百公克),枳實(五十公克),酒浸焙大黃(一百公克)。

上為末,滴水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湯送下,此治膈氣之聖藥也。一方,湯浸𩚫餅丸,亦可。(《寶鑑》)

白話文:

研磨成粉末,滴水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粒,飯後用溫開水送服,這是治療膈氣的良藥。另一種方法是,用湯浸泡𩚫餅丸,也可以使用。

治膈弟(此訛字),男婦五膈十噎,酒肉氣積等症,並心氣疼痛。一服見效,服久飲食如舊,後服十四味建中湯,勿服別藥。

白話文:

治療膈氣疾,男性女性得了五膈十噎、酒肉氣積等症狀,以及心氣疼痛。服用一劑見效,服用久了飲食恢復正常,之後服十四味建中湯,不要服用其他藥物。

木香,砂仁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,三稜,蓬朮,檳榔,大黃(各二兩),俱生用

白話文:

木香、砂仁(各 15 克),甘草(9 克),三稜、蓬朮、檳榔、大黃(各 60 克),全部生用。

上為細末,人實者服二錢五分,虛小者服二錢,空心無根井水調下,行三四次,痰氣即自下之,忌生冷酒食麵食硬物之類。(《萬應集》)

白話文:

上為細末,實體的人服用二錢五分,虛弱的人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無根井水調和服用,三四次後,痰氣就會自行排出。忌諱生冷酒食、麵食和硬物之類。

治五膈氣,喘促,腹脅脹滿,胸膈不快,痰逆噁心,不思飲食,萊菔木香散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五膈氣、喘促、腹脅脹滿、胸膈不快、痰逆噁心、不想吃東西的萊菔木香散方。

萊菔子(二兩),粟米(一兩半),陳橘皮(湯浸去白焙一兩),巴豆(肥大者三十枚,去皮,於瓦石器內,與上三味同炒,候藥焦黑色,揀去巴豆不用。),木香(一分)

白話文:

蘿蔔子(二兩)、小米(一兩半)、陳橘皮(用湯浸泡後去掉皮,烘乾後一兩)、巴豆(選擇肥大的三十顆,去皮,在瓦或石器皿中與上面三種藥材一起炒,等到藥材變成焦黑色,把巴豆挑出來不用)、木香(一分)

上五味搗羅為散,用煮萊菔湯調下二錢匕。或以生薑汁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萊菔湯下十五丸,亦得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將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煮熟的蘿蔔湯調成糊狀,每次服用二錢匙。也可以用生薑汁煮麵糊,把藥粉和麵糊混合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用蘿蔔湯送服十五丸,效果也很好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八釐散(秘傳),治膈噎神方,不問老幼,並皆治之,其效如響。但病人神昏氣短體弱臨危者,亦當慎之。

當歸(頭身尾俱用),大黃,硼砂(透明者用),沉香,廣木香,丁香(小者佳。以上諸藥,日中曝乾,如無日色,以微火烘乾。),巴豆(連大殼微炒焦色,去殼,將米子再炒黃色,用紙研去油,各五分。)

白話文:

當歸(包括根莖、葉和花)

大黃

硼砂(使用透明的硼砂)

沉香

廣木香

丁香(以小個的為佳。以上所有藥材,在日光的照射下曬乾,若無日照,可以用微火烘乾。)

巴豆(連同外殼炒至微焦,剝殼,再將巴豆仁炒至黃色,用紙將油吸去,各取五分。)

上共為末,各淨稱五分和勻,貯瓷罐內,每服八釐,用米燒酒熱服。行二三次,用冷粥補住。必須察穢物淨否,方可用補。如補早恐穢物不淨,難取捷效。如補遲恐便數太多,有傷元氣。此在用藥者,合宜消息。服此之後,宜健脾養胃,如八物養榮丸參苓白朮散俱效。(《醫匯》)

白話文:

將以上所說的所有藥物研成細末,每味藥淨重五分,混合均勻,儲存在瓷罐裡。每次服用八釐,用米酒加熱後喝。服藥兩三次後,再用冷粥作為輔助。必須觀察排泄物是否乾淨,如果乾淨才能服用輔助藥物。如果服用輔助藥物太早,恐怕排泄物不乾淨,難以收到好的效果。如果服用輔助藥物太晚,恐怕腹瀉次數太多,會損傷元氣。這個應該由醫生根據情況來決定是否服用輔助藥物。服用完這個藥之後,應該健脾養胃,比如服用八物養榮丸、參苓白朮散等藥物都有效果。(《醫匯》)

治噎食方。

皮硝(三錢飛過),孩兒茶(一錢),麝香(五分)

上為細末,作三服,黃酒送下,永除根不發。(《回春》)

治噎膈方。

石灰(三錢),大黃(一錢)

黃酒一鍾,煎去渣,服酒。(同上)

神仙奪命丹,專治噎食。

烏梅(十三個水浸去核),硇砂(二錢),雄黃(二錢),乳香(一錢),百草霜(五錢),綠豆黑豆(各四十九粒)

白話文:

  • 烏梅(十三枚,用水浸泡後去核)

  • 硇砂(二錢)

  • 雄黃(二錢)

  • 乳香(一錢)

  • 百草霜(五錢)

  • 綠豆、黑豆(各四十九粒)

上將烏梅杵爛,前藥並豆為末,入梅再搗和勻,丸如彈子大,以乳香少加硃砂為衣,陰乾,每服一丸,空心含化,待藥盡,烙熱餅一個,劈破,入熱茶泡食之,無礙為驗。過三、五日,依法再服一丸,即愈。極有神效。(《心法附余》)《普濟良方》不用硇砂,用硼砂,名二豆回生丹,日此古今第一回春。

白話文:

將烏梅搗爛之後,加入前面製作的藥粉,再加入烏梅一起搗碎,攪拌均勻。然後製成和彈珠大小的丸劑,再使用乳香和少量的硃砂作為外衣,放在陰涼處晾乾。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含化,直到藥物完全融化。之後烙一個熱餅,將餅劈開,然後倒入熱茶中浸泡後食用,如果沒有不適,則表明藥效有效。三天到五天之後,再依照同樣的方法服用一丸,就會痊癒。這種藥非常有效。(《心法附餘》)《普濟良方》沒有使用硇砂,而是使用硼砂,稱為「二豆回生丹」,這是古今以來最有效的回春藥。

治氣膈痹症。

阿魏,木香,沉香(各一分),五靈脂(五分)

共為末,黃狗貼(當膽)一個,入藥陰七日,取出研細末,每服五分,薑汁送下。(《萬應》)(按:《和劑》有撞氣阿魏丸,其方稍涉繁雜,仍不錄。)

白話文: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一個黃狗膽,一起浸泡於藥中七天。取出後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分,以薑汁送服。(《萬應》)(注:《和劑》中記載有撞氣阿魏丸,其配方比較複雜,所以在此不列出。)

神效噎食方。

紫金丹(杵爛,按:此蓋治黃腫方),核桃,杏仁(麩炒),穿山甲(土炒各一分)

白話文:

紫金丹(搗碎成粉,注意:這是一種治療黃腫的方劑),核桃,杏仁(用麩皮炒過),穿山甲(用土炒過,各取一分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棗子大,口含化約分七分,三分米湯化下,病從大便而下,如硬即以手取下,次服溫粥半碗,忌一切葷腥發物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將上熟地打成細末,用煉好的蜂蜜做成如棗子一般大小的丸劑,含在嘴中,溶化十分鐘,再用米湯送下約七分,另三分用米湯送下,讓藥物隨著大便排出,如果排便困難,可用手取出,然後再服用半碗溫熱的粥。服藥期間,忌食所有葷腥、發物。

行血諸方,凡噎膈有積血者,用桃仁承氣湯為丸,食後酒送下五十丸,隔一日服一次,十次,其藥韭汁糊丸。(《捷法》)

白話文:

治療血瘀的各種方法:

  1. 凡是噎膈(食管或胃部阻塞)有積血的人,可以用桃仁承氣湯製成藥丸,飯後用酒送服 50 丸,隔一天服用一次,連續服用 10 次。

  2. 將藥丸用韭菜汁糊成丸狀。(《捷法》)

滋血潤腸湯,治血枯及死血在膈,飲食不下,大便結燥。

當歸(酒洗三錢),芍藥(煨),生地黃(各一錢半),紅花(酒洗),桃仁(去皮尖炒各一錢),大黃(酒煨二錢),枳殼(麩炒一錢)

白話文:

當歸(用酒洗過,三錢),芍藥(煨過,一錢半),生地黃(一錢半),紅花(用酒洗過,一錢),桃仁(去皮尖,炒過,一錢),大黃(用酒煨過,二錢),枳殼(用麩炒過,一錢)。

水一鍾半,煎七分,入韭菜汁半酒盞,食前服。(《統旨》)(宜與後潤血湯參。)

白話文:

水一碗,煎七,入韭菜汁、半碗酒,於飯前服用。(注意此方與潤血湯、參同用,更佳。)

牡丹煎,治婦人血膈。

牡丹皮苦參,貝母(去心),玄胡索,白芍藥

上等分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、二十丸,米飲吞下,無時候。(《婦人良方》)

韭汁飲。

生韭汁,醇酒(等分),每服二合,日二。

血噎膈者,此方主之。血噎膈者,或因跌撲,或因大怒,血積胸膈,久久凝結,令人妨礙飲食,得熱則寬,得寒則痛是也。生韭汁能解蓄血之瘀結,佐以醇酒,行其勢也。(《方考》)

白話文:

血噎住了膈者,用這個方子治療。血噎住膈者,或者因為跌打損傷,或者因為大發脾氣,血液積聚在胸腔和橫膈膜,長久凝結,讓人妨礙飲食,遇到熱就緩解,遇到冷就疼痛的就是了。生韭菜汁可以化解積聚的血液瘀結,輔以純酒,促進它的作用。(《方考》)

《方脈正宗》治膈噎不通,飲食不下,用韭菜汁一碗,和茯苓末四兩,作細丸,綠豆大,每服一錢,白湯吞下。(《匯言》)

白話文:

《方脈正宗》中記載,如果患有隔噎症,吃不下東西,可以使用韭汁一杯、茯苓末四兩,製成如綠豆般大小的細丸,每次服用一錢,以白開水服用。(引自《匯言》)

草靈丹

五靈脂(薑汁煮透),甘草(燒酒煮透)

焙乾為末,每服五分,置掌中,用舌舐下,此方治膈氣、反胃、嘔吐、梅核氣及胃脘疼痛,效。(《赤水》)

夫病有不現經論之異證,則其治亦必有不由繩墨之異法。如王御九仲君,因驚恐受病,時方晚膳,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,遂絕粒不食而起居自如。半月以來,醫禱不靈,舉家無措。向後醇酒膏粱。略無阻礙,惟是穀氣毫不可犯,犯之輒嘔。吳中名師,從未有一識其為何病者。

白話文:

某些疾病不屬於經典的醫書上記載的病症,因此它的治療方法也必定不是循規蹈矩的。像王御史的九歲兒子,因為受了驚嚇而得病,當時正值晚膳時刻,他突然想要嘔吐,嘔吐卻沒有吐出來,於是就絕食不吃了,卻又起居飲食跟平常一樣。半個月以來,找醫生看病、向神明祈求都無效,全家人手足無措。後來,孩子可以吃美味的佳餚和酒,絲毫沒有阻礙,唯獨穀類的食物一點都不能碰,一碰就嘔吐。吳中的名醫,沒有一個人能辨識出這是什麼病症。

然各逞臆見,補瀉雜陳,丹方迭進,牛黃狗寶,虎豬貓胞,總無交涉。兩三月來,濕面亦得相安,但完穀一試,雖極糜爛,立時返出。延及八月,莫可誰何。偶遇一人謂言此疾非藥可除,合用生鵝血乘熱飲之,一服便安。此雖未見於方書,揆之於理,諒無妨礙。一陽之夜,遂宰一鵝,取血熱飲,下咽汩汩有聲,忍之再三,少頃嘔出瘀血升許,中有血塊數枚。是夜小試稀糜,竟不吐出。

白話文:

然而,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,胡亂地進行補益或瀉下的治療,不斷地更換各種丹方,牛黃、狗寶、虎、豬、貓的內臟都用上了,但都沒有效果。最近兩三個月,濕膩的食物也還能相安無事,但只要一吃烤熟的穀物,儘管把穀物煮得十分糜爛,立刻就會吐出來。拖延到八月,仍然無法徹底治癒。偶然遇到一個人說,這種病用藥物是無法治好的,必須用活鵝血趁熱喝下去,喝一次就會好了。雖然這種療法在醫書中沒有記載,但根據道理來說,應該不會有妨礙。於是,選擇在陽氣最強盛的晚上,宰殺了一隻鵝,取了鵝血趁熱喝下去,血液在喉嚨裡咕嚕咕嚕地響,強忍著喝了三次,不久就嘔吐出凝結的血塊約一升,其中還夾雜著幾塊血塊。那天晚上,小試著吃稀粥,居然沒有吐出來。

其後漸能用飯,從少至多,無借湯藥而安云云。遠近相傳,凡噎膈嘔逆,用之輒效。當知噎膈嘔逆,雖屬胃中血枯,若中無瘀結,何致捍格不入。故取同氣相感之力,一湧而蕩散無餘,真補中寓瀉之良法。詳鵝血可以激發胃中宿滯,則生鴨血未為不可,生黃牛血亦未為不可,總取以血攻血而無峻攻傷胃之虞。(《醫通》)(按:原文稍繁,茲摘其要。

白話文:

慢慢能夠吃飯了,從少到多,不必借用藥物來治療。這種治療方法在周圍傳播開來,凡是食管阻塞、胸悶、反胃等症狀,用這種方法都能有效治癒。要知道食管阻塞、胸悶、反胃等症狀,雖然是胃中血液枯竭引起的,但是如果胃中沒有瘀血凝結,怎麼會引起食物無法進入胃中呢?所以用同氣相感的力量,一湧而上,將胃中的瘀血散得一干二淨,這真是既補益又瀉下的好方法。詳細來說,鵝血可以激發胃中的宿食,那麼生鴨血也未嘗不可,生黃牛血也未嘗不可,總的來說,都是用血來攻血,而不用峻烈的攻藥來傷害胃。

又先教諭《醫賸》有鵝血治噎條,宜參。)

滋陰諸方參茯膏,治五膈五噎,嘔逆食不下。

人參,陳皮,白茯苓,生地黃,麥門冬

五味,以水一斗煎成膏,入丁香、沉香末各二錢,蜜半碗,薑汁一杯,和勻,每服二匙,粟米飲下,有痰加竹瀝。(《醫統》)(按:此瓊玉膏變方。)

白話文:

將五味子、麥冬、天門冬、玄參、沙參,各二兩,甘草一兩,放入水中煎煮成膏狀,加入丁香、沉香末各二錢,蜂蜜半碗,薑汁一杯,攪拌均勻,每次服用二匙,用粟米湯送服。如果有痰,可以加竹瀝。(《醫統》)(按:這是瓊玉膏的變方。)

噎而食物必屈曲,及水飲難下,以潤血湯主之(按:此係前款所引丹溪四物湯加陳皮、桃仁、甘草、紅花方,更加麻仁、黃芩者)。如大便結秘,加酒蒸大黃(按:《鈐方》更加玄明粉)少許。(《原病集》)

白話文:

如果感到噎塞,食物只能彎曲進入胃,再吞食水或湯等液體時也覺得難以吞嚥,可用「潤血湯」主治。方法是:依照前段丹溪四物湯的配方加陳皮、桃仁、甘草、紅花,再加入麻仁、黃芩即可。若合併有排便不暢的症狀,可以再添加以酒蒸過的少量大黃。

滋陰清膈飲,治陰火上衝,或胃火太盛,食不入,脈洪數者(按:此係黃連解毒合四物湯,去川芎,加甘草方),水二鍾,煎七分,入童便、竹瀝各半酒盞,食前服。(《統旨》)

白話文:

滋陰清膈飲,用於治療陰火上衝,或胃火太盛,引起的食慾不振,脈搏洪數的症狀。(本方是黃連解毒湯合四物湯,去除川芎,加入甘草組成)取水二碗,煎至七分,加入童便、竹瀝各半酒盞,於飯前服用。(《統旨》)

橘杏麻仁丸,治噎膈,大便燥結。

橘皮(炒末三兩),杏仁(去皮尖),麻仁(去殼各三兩),郁李仁(去核五錢)

上除陳皮,以三物俱搗成膏,用棗仁去核,於石臼內同搗和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、六十丸,煎枳實湯送下,食前服。(《辨疑》)

白話文:

去掉陳皮,將三樣藥材一起搗碎成膏狀。用棗仁去核,在石臼中一起搗碎和勻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。每次服五、六十丸,用煎枳實湯送服,在飯前服用。(《辨疑》)

消飲方法,邑宰張孟端夫人,憂怒之餘,得食輒噎,胸中隱隱痛。余診之曰:脈緊且滑,痰在上脘,用二陳加薑汁、竹瀝。長公伯元曰:半夏燥乎?余曰:濕痰滿中,非此不治。遂用四劑病尚不減,改大半夏湯,服四帖胸痛乃止,又四帖而噎亦減,服二十劑而安。若泥半夏為燥而以他藥代之,豈能愈乎。(《必讀》)

白話文:

消除飲食積聚的方法,縣令張孟端的夫人,在憂愁憤怒之後,吃東西就覺得噎著,胸中隱隱作痛。我診斷後說:脈搏緊而滑,痰在胃脘部以上,用二陳湯加薑汁、竹瀝。我的好朋友伯元說:半夏是燥性的啊?我說:濕痰充滿胃脘部,不用這個藥是治不好的。於是用了四劑藥,病情還沒有減輕,改用大半夏湯,服了四帖藥,胸痛就停止了,又服了四帖藥,噎食的症狀也減輕了,服了二十劑藥就痊癒了。如果拘泥於半夏為燥性而用其他藥物代替,難道能治好病嗎?(《必讀》)

七聖湯

半夏,黃連,白蔻,人參,茯苓,竹茹(各等分)

生薑水煎。(《匯補》)

利膈豁痰湯(秘方),治氣結痰壅,膈噎,飲食不下。

半夏,橘紅,枳實,檳榔,沉香,桔梗,栝蔞,黃連(炒),梔子(炒),香附(制),細茶,白芥子,石膏

白話文:

  1. 半夏:具有化痰、止咳、平喘、消炎、清熱的功效。

  2. 橘紅:具有理氣、化痰、止咳、健脾、消食的功效。

  3. 枳實:具有理氣、消食、導滯、破氣的功效。

  4. 檳榔:具有殺蟲、驅蟲、補腎、壯陽的功效。

  5. 沉香:具有理氣、止痛、溫中止瀉、開胃健脾的功效。

  6. 桔梗:具有宣肺、祛痰、止咳、利咽的功效。

  7. 栝蔞:具有清熱、化痰、止咳、消炎的功效。

  8. 黃連(炒):具有清熱、燥濕、瀉火、解毒的功效。

  9. 梔子(炒):具有清熱、瀉火、涼血、解毒的功效。

  10. 香附(制):具有理氣、解鬱、止痛、調經的功效。

  11. 細茶:具有清熱、解暑、利尿、明目的功效。

  12. 白芥子:具有祛痰、止咳、平喘、消炎的功效。

  13. 石膏:具有清熱、瀉火、生津、除煩的功效。

初服二、三帖,加蘇葉、麻黃。(《大還》)(按:此本《統旨》開膈利痰湯,今去茯苓、甘草,加檳榔、沉香、梔子、細茶、白芥、石膏。彼方水二鍾,煎八分,加竹瀝半盞,薑汁二、三匙,食前服。)

白話文:

頭二、三帖加蘇葉、麻黃。方水一碗,煎成八分,加竹瀝半盞,薑汁二、三匙,飯前服用。

治氣膈鼓脹,名五子散,用白芥子、山楂子、香附子、紫蘇子、喘滿子各五錢,微炒,共研為細末,每早晚各食前,服三錢,白湯調下。(《匯言》)

白話文:

治療氣膈鼓脹,方名五子散,使用白芥子、山楂子、香附子、紫蘇子、喘滿子各五錢,略微炒過,研磨成細末,每天早晚各於飯前服用三錢,以白開水送服。(《匯言》)

滾痰丸,一切噎氣吞酸,至於噯逆膈氣及胸閉,或從腹中氣塊衝上,嘔吐涎飲,狀如翻胃者,每服七、八十丸,未效再服。(《養生主論》)

白話文:

滾痰丸,可以治療一切噎氣、吞酸,以及噯氣、膈氣、胸悶,或從腹中氣塊衝上,嘔吐涎飲,狀如翻胃等症狀。每次服用七、八十丸,如果症狀沒有好轉,可以再服用。

開關諸方,舂杵頭細糠,主卒噎。陶隱居云:食卒噎不下,刮取含之即去(《千金》即下)。日華子云:平,治噎,煎湯呷。(《本草》)治膈氣,咽喉噎塞,食飲不下方。上以碓嘴上細糠,蜜丸如彈子大,不計時候含一丸,細細嚥津。(《聖惠》)

白話文:

開關諸方:把舂杵頭上的細糠做成藥,可以治療噎食。陶隱居說:食物突然噎住下不去,刮取細糠含在口中,噎食就會立刻消除。(《千金方》立即消除)。日華子說:把細糠搗成末,煎湯服用,可以治療噎食。(《本草綱目》)治療隔氣,咽喉噎塞,飲食不下。用碓嘴上的細糠,加入蜂蜜做成彈子般大小的藥丸,不限時間含服一丸,慢慢嚥下。

治胸中氣噎,不下食,喉中如有肉塊方。

昆布(二兩洗去鹹味),小麥(二合)

上件藥,以水三大盞煎,候小麥爛熟去滓,每服不計時候,吃一小盞,仍揀取昆布不住含兩三片子,咽津極妙。(《聖惠》)(按:又有治胸膈氣滯,食噎不下,用舂杵頭細糠、昆布末、老牛涎、百合汁煎,入蜜攪成膏。)

白話文:

將上等藥物,用三碗水煎煮,等到小麥煮爛後,將渣滓去除,每次服用不固定時間,喝一小碗,還要挑出昆布,不停含兩三片,將口水和藥液一起吞下去,十分有效。

(備註:還有治療胸膈氣滯,食物噎住、難以下嚥,用舂杵頭的細磨碎穀殼、昆布粉、老牛涎、百合汁煎煮,並加入蜂蜜攪成膏狀即可。)

治五膈五噎,飲食不下,肌膚羸瘦,反胃。

橘皮(不以多少,只揀陳久者,不去白。)

上為細末,研大蒜和為膏,如櫻桃大,每服一、二粒,白湯嚼下,不以時。(《雞峰》)

白話文:

把上藥研磨成細末,再將大蒜一起研磨成膏狀,做成如櫻桃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到兩顆,用溫熱的白開水吞服,不拘時間。(出自《雞峯》)

噎膈甚而水漿不入,藥食皆不下,食入口即吐者,當鎮墜之。宜鹽湯下靈砂丹,仍以嘉禾散作末,乾點服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如果噎膈嚴重到連水都不能喝,藥物和食物都難以下嚥、吞入食物幾就會吐出的情況,這時需用下墜的方法治療。可以使用鹽湯來服用靈砂丹,再將嘉禾散研磨成粉末,然後乾燥後服用。

治膈氣經驗神效方

上用大鯽魚一尾(用自死者,活魚不效),剖腹去盡腸物,留鱗,用大蒜去皮切碎,填入魚腹內,合為一尾,用濕紙包定數層,次用麻皮纏之,又用熟黃泥厚固,日曬微干,再以碎炭火慢慢煨熟,取出去鱗刺骨,用局方平胃散搗細,丸如梧桐子大,日曬乾,收瓷罐內,勿泄氣,每服三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,其效如神。(《萬應》)

白話文:

先用一條大鯽魚,最好是自然死亡的,活魚不起作用。剖開魚肚,去除內臟,但保留魚鱗。將去皮切碎的大蒜塞入魚腹內,合起來,用濕紙包住數層,再用麻皮纏繞,最後用熟黃泥糊上,厚厚地裹住魚。放在太陽下曬至微乾,再用碎炭火慢慢煨熟。取出魚後,去除鱗片、魚刺和魚骨。再將中藥局的平胃散搗成細粉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放在太陽下曬乾,收在瓷罐內,不要讓空氣進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奇效無比。(《萬應》)

白硼砂錢半,真青黛一錢,烏角沉香二錢,共為細末聽用。再用白馬尿一升,白蘿蔔一斤取汁,生薑半斤取汁,共於銅鍋內熬成膏,每服用膏三茶匙,加前末藥七釐,白湯調下,一日三服,當日可以通關能食,誠神驗仙方也。(《匯補》)

白話文:

白硼砂半錢,真青黛一錢,烏角沉香二錢,將它們研磨成細末備用。再用白馬尿一升、白蘿蔔一斤榨汁、生薑半斤榨汁,將它們一起放在銅鍋裡熬成膏狀。每次服用三茶匙膏藥,加入之前研磨成粉末的藥物七釐,用白開水調勻,每天服用三次。當天就能通便食慾,這真是神效的仙方。(《匯補》)

啟膈散,通噎膈,開關之劑,屢效。

沙參(三錢),丹參(三錢),茯苓(一錢),川貝母(去心一錢五分),鬱金(五分),砂仁殼(四分),荷葉蒂(二個),杵頭糠(五分)

白話文:

沙參(15公克),丹參(15公克),茯苓(5公克),川貝母(去除核心10公克),鬱金(2.5公克),砂仁殼(2公克),荷葉蒂(2片),杵頭糠(2.5公克)

水煎服。(《心悟》)

六君子湯,下一味狗寶,作散調服,治噎膈不能安穀。(《醫通》)(原出治驗中,今節錄。)

白話文:

六君子湯,再加一味狗寶,研磨成粉末,攪拌均勻服用,用於治療噎膈不能吃食物的疾病。(出自《醫通》,原出自《治驗中》,現節錄。

蒲公英,鄭公升曰:一莖兩花,高尺許者,掘下數尺,根大如拳,旁有人形拱抱,搗汁酒服,治膈噎如神。(《本草備要》)(按:此說稍似荒誕,然蒲公英治膈噎,理或有之,姑存之。)

白話文:

蒲公英,鄭公升說:蒲公英一莖有兩朵花,高約一尺,往下挖幾尺,根部像拳頭一樣大,旁邊有像是人形的根莖環抱著,把根搗碎榨汁,加酒服用,可以治療膈肌噎塞,效果非常神奇。(《本草備要》)(按:這種說法有點荒誕,但蒲公英治療膈肌噎塞,或許有一定的道理,姑且保留。)

灸法,五膈,愚嘗療二三貴人有此疾者,或用嘉禾散、五膈散,或更灸中脘並氣海穴,繼之以下氣化痰之劑,悉有效而不能速安,須靜自將理而後可矣。(《澹寮》)(按:《雞峰方》有說,見病由氣結條。)

白話文:

灸法,五膈,我曾經治療過兩三個貴人有這種疾病的,有人用嘉禾散、五膈散,或再灸中脘和氣海穴,接著用化氣化痰的藥劑,都有一定的療效,但不能很快痊癒,需要靜養自行調理,才能痊癒。(《澹寮》)(按:《雞峯方》有說,見病由氣結條。)

調攝法,大抵此疾,起於憂鬱喜怒不常者多,更宜戒性少思寡欲,消遣則可。(《階梯》按:此本於《雞峰》,亦見上。)

白話文:

調理方法:總的來看,這種疾病多是由於憂鬱、喜怒無常引起的,更應該戒除暴躁、減少思慮、減少慾望,消除這些原因症狀就會消失。(《階梯》注:此論調源自於《雞峯》,也見於上文。)

脾胃稍開,止可米飲、牛乳、韭菜清虛之物,切不可驟食糕點黏膩,恐復傷胃也。或少用鯗湯、牛鴨清湯,以助胃氣。(《六要》)

白話文:

脾胃功能稍微恢復,只能喝米湯、牛乳、韭菜這類清淡的食物,絕對不可以突然吃糕點和黏膩的食物,否則恐怕會再次傷害胃。或者少量喝一些鯗魚湯、牛、鴨的清湯,以幫助恢復胃氣。(《六要》)